23诗词曲五首诗词曲五首1了解作者及作品的写作背景,在熟读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2品析诗歌的语言,欣赏诗歌的语言美。3揣摩诗歌的内涵,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情感。第第1课时课时十五从军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十五从军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导入新课我国的古典诗词源远流长,浩若繁星,在这笔丰厚的遗产
学练优九年级下册语文Tag内容描述:
1、23 诗词曲五首诗词曲五首 1了解作者及作品的写作背景,在熟读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品析诗歌的语言,欣赏诗歌的语言美。 3揣摩诗歌的内涵,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第第 1 课时课时 十五从军征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十五从军征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一、导入新课 我国的古典诗词源远流长,浩若繁星,在这笔丰厚的遗产中,反映战争的作品也占有重 要地位。从古至今,战争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主。
2、下册第六单元 浩然正气 20 曹刿论战曹刿论战 1了解作者和左传 。 2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疏通文义,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感受曹刿的军事智慧与仁人之心。 一、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在战争中,人心所向、正确的战略是取胜的两个必要条件。毛泽东“敌疲我 打”的防御战术就是受到春秋时期“长勺之战”的启发。今天就让我们回到公元前 684 年, 和与孔子同时代的鲁国史官左丘明一起来见证。
3、下册第五单元 舞台人生 17 屈屈 原原(节选节选) 1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把握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2赏析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象征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3学习屈原深切的爱国爱民思想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这样一个人,他身材魁梧,饱经风霜的脸上愁眉不展。腰系博带,佩陆离长 剑,戴切云高冠,着雪白罗服。瑟瑟秋风下,踱步远方,似行吟泽畔,似引吭悲歌。他,便 是屈原。
4、14 山水画的意境山水画的意境 1把握本文的写作思路,把握文本内容。 2品味山水画的意境,认识“意境”的本质,培养传统审美情趣。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不少中国古典诗词,也屡次提到了“意境”一词,同学们能结 合我们所学过的诗词解释一下什么是意境吗? 提示:如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 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构成了一种融合人情的雄浑意境。
5、11 送东阳马生序送东阳马生序 1了解有关文学常识及文体特征。 2反复朗读文章,把握文章内容,理清行文思路。 3感知作者求学的艰辛和勤奋,学习作者的求学精神。 一、导入新课 古语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翻开历史画卷,不少仁人志士以勤奋 为基石铺就成功之路:苏秦以铁锥刺股,发愤不已;路温舒取水中蒲叶,抄录尚书 ;朱 买臣、李密负薪挂角,且行且读;车胤、孙康囊萤映雪,苦学不辍;祖。
6、7 溜溜 索索 1梳理故事情节,把握文章内容。 2分析人物性格,概括人物形象。 3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一、导入新课 云南怒江大峡谷, 被称为“东方大峡谷”, 世界三大峡谷之一。 峡谷的东面是被称为“万 瀑千湖之山”的碧罗雪山,西面是中缅边境千里边防的高黎贡山,谷底是奔腾咆哮的怒江。 怒江没有船,惊涛怒浪上小船无法横渡,两岸居民过江,从前主要靠“溜索”桥。那么,什 么是溜索呢?请大家自由朗读。
7、21 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讽齐王纳谏 1掌握有关战国策的文学常识。 2结合注释及积累,明确文言重点字词含义,疏通文义。 3分析人物形象。 4理解文中设喻说理和类比推理的方法,把握文章的劝谏技巧。 一、导入新课 唐太宗说: “以铜为镜, 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 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 可以明得失。 ” 历代君主若想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 要看作君。
8、4 海海 燕燕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课文,理解作品的时代意义。 2反复诵读,感悟海燕的形象特征。 3学习海燕精神,培养勇敢、坚强、乐观、自信的品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海燕的图片) 你认识图片中的这种海鸟吗? 师:海燕是一种海鸟,上部分是黑色的,尾部呈白色,腿很长,善于在海面飞行,被誉 为“大海里杰出的飞行家”。大海给了它坚硬的翅膀,为的是能够搏击风浪,当。
9、18 天下第一楼天下第一楼(节选节选) 1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文本戏剧冲突。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内心。 3品味语言,揣摩具有深刻意义的台词,并代入情景,有感情地朗读台词。 4了解故事背景,深入理解主题。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如果我们想创办文明班级,但是,今天有人惹是生非,明天有人打架闹事,后 天又有人考试作弊,那么,我们还能打造文明班级吗?(不能) 这里说明了一个道理,即当一个集体想要。
10、下册第一单元 生活咏叹 1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1了解作者及其诗歌创作背景。 2了解本文修辞的特点,理解诗歌中众多意象的含义。 3感悟诗人的爱国之情,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报国之志。 一、导入新课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的面貌可谓焕然一新:被人称赞的新中国四大发明,为人赞叹的 大国外交,具有活力的中国自主创新。如果让我们用一个形象来形容今天的中国,朝气蓬勃 的青年或美丽动人。
11、15 无言之美无言之美 1阅读文章,把握作者行文思路。 2学习举例论证的方法。 3认识艺术中的无言之美,培养良好的审美素养。 一、导入新课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大荒漠中一缕炊烟升起,因为没有风,所以它显得特别直;远方横着一条大河,落 日好像自河面上升起,看起来格外的圆。 比较 A 与 B 两个句子,你觉得哪个句子更美,更能打动你? 学生明确:A 句,虽然 B 句描写得十分详细。
12、22 出师表出师表 1了解本文作者及写作背景。 2反复诵读文章,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写作脉络。 3学习本文融议论、叙述、抒情于一体的写作方法。 4认识并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一、导入新课 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 “草船借箭”“火烧赤壁”“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 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表 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
13、12 词四首词四首 1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有节奏、有感情地诵读四首词。 2体会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品味、赏析词的语言内涵。 3把握作者在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的爱国思想。 4学会对比阅读,体会不同词作的异同点。 第第 1 课时课时 渔家傲渔家傲 秋思 江城子秋思 江城子 密州出猎密州出猎 一、导入新课 在每一个朝代, 都有爱国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 以及仁人志士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
14、19 枣枣 儿儿 1梳理故事情节,把握故事内容。 2分析剧中的人物形象,理解其中反映的社会现实。 3分析本文运用的象征手法,培养学生对戏剧的品评鉴赏能力。 一、导入新课 童年往事,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我们记忆的长河里。有人说,它像一幅画,充满 种种绚丽的色彩;有人说,它像一首歌,闪烁着串串快乐的音符;它天真烂漫,时时给我们 带来美好的遐想。然而, 枣儿中的小男孩却有自己独特的童年经历。下。
15、8 蒲柳人家蒲柳人家(节选节选) 1把握小说的主要情节。 2分析文中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 3体会小说中精彩的语言,揣摩语言运用的巧妙。 4感受小说人物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趣味。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古典小说水浒传中,那些侠肝义胆、疾恶如仇的英雄人物总是那样令人 印象深刻。比如“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一丈青”扈三娘今天,我们学习 的刘绍棠的蒲柳人家中也有一位绰。
16、16 驱遣我们的想象驱遣我们的想象 1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 2品味文中意蕴深刻的语言。 3理解文章内容,学习欣赏文艺作品的方法。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三年以来的语文课堂上,我们已学习了不少经典篇目,它们大多都具有很高的 文学价值。有谁能总结一下,欣赏这些文艺作品,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学生自由回答) 回答得都不错。 但今天我要给大家强调的是抓住文艺作品的形象性特征。
17、下册第二单元 人物画廊 5 孔乙己孔乙己 1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通过研读有关孔乙己的语言、动作等描写语句,把握人物形 象。 2学习文中的环境描写,把握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3品析本文精练且含义深刻的语言,分析造成孔乙己人生悲剧的原因,认识作品深刻 的主题。 一、导入新课 鲁迅先生的小说,主要收录在呐喊 彷徨两本小说集中,其中他自己表示最喜欢 的是孔乙己 ;巴金先生曾热情地赞叹说:“孔乙己。
18、下册第四单元 读书鉴赏 13 短文两篇短文两篇 1比较阅读这两篇文章,理解、积累文中精辟的语句,理解文章的思路。 2学习文中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 3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一、导入新课 读书有径。著名作家刘心武有所谓“狼式读法”,即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一目十行,匆匆 翻页,颇似“狼吞”;“牛式读法”,即不但细嚼慢咽,而且通过反刍,再加以精磨详研; “猫式读法。
19、2 梅岭三章梅岭三章 1理解体会这三首诗的主要内容以及诗歌所饱含的为革命献身的大无畏精神。 2品析诗的凝练、含蓄的词句,学习多种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3学习构思新颖、想象奇特的写作特点。 一、导入新课 1934 年 10 月,江西中央苏区的主力红军开始长征,那时,陈毅同志身负重伤,被留在 江西担负军事指挥,并主持政府工作。1935 年春,陈毅同志率部在敌人重点围攻下从中央 苏区突围,转移到赣。
20、10 唐雎不辱使命唐雎不辱使命 1理解文义,把握故事情节。 2通过对文中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的剖析,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3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准确理解隐藏着的“潜台词”。 4学习唐雎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一、导入新课 荆轲在易水河畔辞别燕太子丹时, 慷慨悲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这就是战国策里描绘的燕赵游侠之士的形象,他不畏强暴,视死如归,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