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海南北师大万宁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及答案.doc

  • 上传人(卖家):cbx170117
  • 文档编号:997292
  • 上传时间:2021-01-04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48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海南北师大万宁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及答案.doc》由用户(cbx170117)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海南 北师大 万宁 附中 2020 2021 年高 第一次 月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资源描述:

    1、第 1 页 共 10 页 第 2 页 共 10 页 北师大万宁附中 2020-2021 学年上学期高三第一次月考 历史历史试题试题 (考试时间 90 分钟 满分 100 分 ) 一、一、选择题选择题(共共 2020 题,每题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4040 分分) 1在鸦片战争后的对外谈判中,清政府认为治外法权(英国人在中国只受英国法律约束)不过 是让夷人管夷人,协定关税可以省除争执,只一味觉得五口通商妨碍自身利益。这表明清政府 A彻底屈服于列强的坚船利炮 B夜郎自大脱离世界发展大势 C认为经济主权高于政治主权 D对国家主权的认知存在缺陷 2下表为 19 世纪 60 年代中期至 80

    2、年代中期中国和印度红茶在英国市场上的相对地位变化情况 表(五年平均)。中印相对地位变化反映出 A世界茶叶贸易的国际竞争加剧 B世界市场得到了进一步拓展 C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放缓 D中国产业结构出现重大调整 3叶圣陶开明国语课本(1932 年初版)中记载某乡村的婆婆的回忆“我年轻时候,纺纱织 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 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代中国 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传统生产模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C洋务企业获利丰厚 D民族工业发展抵制了外国侵略 4据清代档案户部汇题各省民数谷数清

    3、册统计,咸丰元年(1851 年)尚有完整的全国人口记 录,咸丰三年起,南方多省册报残阙,人口遽降。造成种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起义爆发,冲击了旧的统治秩序 B清朝吏治腐败,户籍管理混乱 C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百姓流离失所 D清政府调整政策,放松了户籍管理 5总理衙门设立之时,奕訢提出,“各国使臣驻京后,往来接晤,及一切奏咨事件,无公所以 为汇总之地,不足以示羁縻”;同时在官吏设置以及经费等方面格外裁减,以显示高低轻重差别。 由此可见,总理衙门的设置 A促进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 B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支出 C便利了政府处理对外事务 D受到了夷夏观念的影响 6洋务派巨擘左宗棠主持重刻海国图志,在该书序

    4、中慨言:百余年来,中国“水陆战备少 弛”,英吉利“蹈我之瑕,构兵思逞”,“廿余载,事局如故”,“然同、光间福建设局造轮船, 陇中用华匠制枪炮”,“此魏子所谓师其长技以制之也。”这一认识反映了 A左宗棠、魏源顺乎世界之潮流迈出变法第一步 B“师夷长技以制之”是洋务派自强之道的思想先导 C中国人学习西方经历了由器物层次到制度层次的变化 D以“中体西用”寻求变革,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 71882 年,中国电报局建立。郑观应称:“商贾贸易,藉电报以通达市价,则无者常绌,而有 者常赢”。史料并载电报公司所产生的利润被投入到更广阔的洋务企业网络中。上述材料表明洋 务运动意在 A“设厂自救” B“西体中用

    5、” C突破“器物”限制 D“求富”以“自强” 8.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出现了两种声音:一是追究战争的失败和议和的辱国、惩办李鸿章;另 有部分国人省察中国自身:“二百年来,官守成法,士耽俗学,习熟见,以为当然,塞聪蔽明。 冥冥长夜,胥十八行省四百兆人而成为不仁之疾。”这可以说明 第 3 页 共 10 页 第 4 页 共 10 页 A国人已抛弃了天朝上国的观念 B国民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高涨 C制度变革成为民众的普遍认识 D国人的反思已呈现理性化倾向 9甲午战争爆发后,日本大打舆论战,美化侵略,迎合西方价值观,欧美媒体几乎一边倒,支 持日本,美国纽约先驱报甚至提出“日中战争是文明对专制之战,日本的作

    6、为有利于整个世 界”的论点。材料反映了 A日本明治维新后全盘西化 B美日国家利益趋向一致 C国际舆论左右了战争进程 D美日借用“文明冲突论”掩盖侵略 10世纪改良主义思想家马建忠主张“借债以开铁道”,认为这是“用洋人之本,谋华民之生; 取日增之利,偿岁减之息”,是“阳为借债之名,阴收借债之效”。对此观点解读正确的是 A向外国资本主义借债,利国利民 B有利于增加清政府的财政收入 C推动了中国交通业的迅速发展 D没有认清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 11.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 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1898 年清政府加设经济特科,选拔经世

    7、济变之才,在康有为等人的 建议下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据此可知( ) A选官制度发生根本改变 B局势推动官制变革 C清政府积极进行改革 D经世致用成为主流 12.严复的译作天演论既不同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又异于赫胥黎、斯宾塞的人文主义进 化学说,而是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生存竞争法则观察和阐释人类行为,并将其直接与国际政治 之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相联系。严复此举意在 A警醒国民变革图强 B抨击列强弱肉强食 C宣传科学开启民智 D倡导革命救亡图存 13有学者指出:戊戌人士变法运动最直接的后果,是加剧了社会内部的政治两极化过程。英国 政治家罗伯特赫德则认为:“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

    8、康有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 作经验,他们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这表明维新变法运动( ) A为革命派提供经验 B领导阶级未实现联合 C促进变法队伍分裂 D以激进举措推进变法 14.1901 年,清廷宣布实行“新政”,要求内外臣工建言献策。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 洞联合立宪派张謇等上奏江楚会奏变法三折,系统地提出了改科举、练新军、裁冗员、定商 律等措施,成为清末“新政”的蓝图。由此可见 A阻挠变法的顽固派已经垮台 B地方势力主导新政进程 C革命党起义刺激清政府变革 D制度变革成为社会共识 15孙中山指出,庚子年的义和团,是中国人的最后自信思想和最后自信能力去同欧美的新文化 相抵抗。由于那

    9、次义和团失败以后中国人的自信力便完全失去,崇拜外国的心理便一天高过 一天。在此,孙中山 A指出义和团的愚昧落后 B认为义和团成员盲目排外 C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D肯定了义和团的反帝精神 16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 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 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辛丑条约、太平天国、甲午战争 B太平天国、辛丑条约、甲午战争 C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辛丑条约 D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 17辛亥革命后,据当时独立周报记载,有人曾与农夫交谈,问其代

    10、议制及选举投票的好处, 农夫皆瞪目而不解,曰:“吾人困土匪军队之不暇,何暇及其他。”这说明 A辛亥革命以后农村需先解决土匪问题 B独立周报认为共和政治不适合中国 第 5 页 共 10 页 第 6 页 共 10 页 C辛亥革命后民主思想的影响极其有限 D当时的中国农民反对民主与共和的政治 18“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 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此材料试图强调辛亥革 命 A对同时期青年影响有限 B其政治意义被严重低估 C推翻专制政体功不可没 D过程艰难成功来之不易 1920 世纪初期,中国产生了国粹派,他

    11、们倡导古学复兴是以文艺复兴为蓝本的,提倡国粹的目 的有二:一是用国粹激动种性,增进爱国的热肠,鼓吹排满光复;二是从中国古代的“良法美意” 中寻找某些可以克服资本主义弊端的对策,反对醉心欧化。可见,国粹派( ) A力图从传统文化挖掘近代化需要的东西 B是封建复古主义发展的表现 C适应了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文化需要 D与新文化运动的出发点一致 20谭嗣同在论及儒学时说“盖举近来所谓新学新理者,无一不萌芽于是。以此见吾圣教之精微 博大,为古今中外所不能越”。这段话 A阐释了中体西用的治国理念 B反映了学习西方已成国人共识 C奠定了戊戌变法的理论基础 D折射了部分士大夫的文化自信 二、二、非选择题(共

    12、非选择题(共 6060 分)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光绪皇帝宣战上谕咨文:朝鲜为我大清藩属二百余年,岁修职贡,为中外所共 知。各国公论,皆以日本师出无名,不合情理,劝令撤兵,和平商办。乃竟悍然不顾,迄无 成说,反更陆续添兵,朝鲜百姓及中国商民,日加惊扰,是以添兵前往保护。明治天皇发布 对清国宣战诏书:朝鲜乃帝国首先启发使就与列国为伍之独立国,而清国每称朝鲜为属邦, 干涉其内政。使东洋平和永无保障。事既至此,朕亦不得不公然宣战,赖汝有众之 忠实勇武,而期速克平和于永远,以全帝国之光荣。 纽约先驱报报道说,日本在朝鲜的作为将有利于整个世界,而日本一旦失败,将令朝鲜 重回中国

    13、野蛮的统治。亚特兰大先进报说,美国公众毫无疑问地同情日本,认为日本代表着 亚洲的光荣与进步。 材料二 在中国近代, 赴日留学生数以万计, 其盛况不仅在中国留学史上是空前的, 也是 “世 界史上最大规模的学生出洋运动”。日本政府在甲午战后,为达到永远独霸中国的目的,势必扶 植一批死心塌地为日本服务的势力。所以日本政府积极怂恿清政府派遣学生留日,他们妄图在中 国留学生接受日本文化时,培植亲日情绪以利于其统治中国。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日出兵的理由并指出美国如何看待中日战争(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留日学生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7 分)。 2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14、一 清末中国人办的制造业和采矿业,集中于上海、南京和汉阳,多是官方和半官方 的采矿、 冶炼和纺织企业。 1895 年起, 华资制造业数量有了增加。 政府在 1903 年成立商部和 1904 年颁布 “公司法” , 各省商绅反帝民族主义情绪也是一个原因。 这些企业均有官方资助和支持 (如 采取部分免税或垄断某些市场等形式)。上海机器织布局和汉冶萍公司就作为官督商办企业由盛 宣怀管理,并依靠李鸿章和张之洞支持。即使象张謇的大生纱厂(1899 年)和周学熙的启新洋灰 公司(1907 年)等商办企业,也要归功于官方的关系,大生得到张之洞和刘坤一的支持,启新得 到袁世凯的支持。 材料二 晚清时期,工业各

    15、种组织特别是近代银行制度并不存在,政府不能建立和保证一 个有法律、商业和教育等制度的体制。由于没有关税自主权和外国人已索取的特权,华资企业无 法与进口货和外资企业竞争。十九世纪后期的中国经济是贫困的:农村人口在人地比例日趋不利 的情况下生活,农业技术发展潜力消耗殆尽。但阻碍中国早期工业发展的因素并不是资本的绝对 短缺,问题在于本来有限的经济资源,在只有根本的政治变革才能打破的传统束缚中一直没有发 挥作用。经济成就和政治权力的结合是当初公行等垄断事业的特征,在中国早期工业化时期,这 种结合也没有分裂过。 摘编自剑桥中国晚清史 18001911 年(美)费正清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第 7 页 共

    16、10 页 第 8 页 共 10 页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中国早期制造业发展的特点?并简要指出其起步背景 (8 分)。 (2)依据材料二并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时期制造业发展的促进因素和制约因素(7 分)?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文学家和史学家都非常重视“历史时刻”这一概念,“三晚”就是中国历史上最重 要的历史时刻,是研究中国思想、文化、社会、历史的最关键的历史时期。“晚周”是中国的思 想源头,也是世界历史的轴心时代。“晩明”是一个文化冲突非常剧烈的时期,再没有比剃发易 服更令一个有上千年文化传统的民族更难堪的了。“晩清”是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折点东方和西方 的撞击点和交

    17、江点,是中国历史、文化与社会的大转变时期。延续几千年的统制秩序、文化传统 和固有的社会结构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摘编自刘梦溪文化传统的流失与重建 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提炼其中的一个观点进行论述。 (要求:明确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 表述清所。)(15 分)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859 年两广总督和粤海关监督邀请洋人来广州“帮办税务”,咸丰十年,推行外籍税务司制 度的新关正式成立。海关总税务司以增加上缴税款数额,博取清政府信赖。参照西方管理体制, 陆续制定了较为规范的法规和办事细则,同时,改善计征关税程序,长期执行“协定税则”,实 征的进出口货物税额,都在值百抽五以下,减轻了外商

    18、税负。但因革除地方陋规什费,计征漏洞 较少,其上缴中央的税收总额,反较前有所增加。受清政府委托,海关还负责建设灯塔、设置航 标、管理港口;资助外交使臣出访,促进中国参与博览会和世界会议组织;收集气象资料,用于 天气预报;督办同文馆,培养外交人员;插手中国的内外债和外交事务。 潮来潮去海关与中国现代性的全球起源,英国剑桥大学方德万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19 世纪中期中国海关制度改革的背景及内容(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 19 世纪中期中国海关制度改革(7 分)。 第 9 页 共 10 页 第 10 页 共 10 页 参考答案 1 D 2A 3A 4A 5D

    19、6 B 7D 8D 9D 10D 11B 12A 13D 14B 15D 16C 17C 18C 19A 20D 21(1)理由:朝鲜是中国的属国,中国要帮助朝鲜平息内乱;日本要帮助朝鲜巩固独立,维 护东亚与世界和平。 看法:美国认为日本代表了“正义”(美国同情日本),中国代表了“野蛮”。 (2)积极影响:培养了一批推动中国进步的政治人物;传播了新思想,推动了思想解放;促进 了中国的近代化。 消极影响:扶植了一批亲日势力。 22(1)特点:集中于沿海地区;官办色彩浓厚;主要集中在采矿、冶炼和纺织等行业;有一 定的法律保障。 背景:西方的工业革命;民族危机和政府统治危机加深;西方的经济侵略;清末

    20、新政的推动。 (2)促进因素:官方资助和支持;民族主义的发展和反帝斗争的推动;政府政策的推动。 制约因素:国内市场的狭小;农业落后和农村经济的凋敝;政治制度落后;近代经济制度缺乏; 外国经济侵略和外国资本的制约。根本原因在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 23示例一:晚周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思想的源头。 晚周时期,即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中国社会发生了大变革。政治和经济大变 动, 导致教育和学术的重心逐渐下移。 “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 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 各种流派争芳斗艳,精彩纷呈,学术思想空前发达。并形成了以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为代 表的“诸子百家”,史称“百家争鸣

    21、”。“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 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基础,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 化的源头。 示例二:晚清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折点,中西方文化的撞击点和交汇点,是中国历史文化和社 会的大转折时期。 鸦片战争之后,即晚清时期,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和西学东渐的冲击之下,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 资本主义文化交汇、 碰撞。 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摆脱隔绝状况。 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 开始“开眼看世界”, 关注时局。 探索新知, 萌发了“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新思想, 逐渐踏上蜕变与新生的近代思想文化历程。 从“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体西用”, 到维新变法、 追求民主共和。再到后来提倡民主和科学;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传统与现代, 东方与西方,相互撞击,相互交汇,这是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是近代中国人思想 不断解放的过程,也是中国历史文化与社会的转变时期。 24(1)背景: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加深,关税主权进一步丧失;太平天国运 动中,清政府向列强借款,开始与列强勾结。 内容:推行外籍税务司制度;参照西方管理体制,制定规范细则;海关管理事务范围扩大,涉及 内政外交。 (2)评价:使中国海关半殖民化程度加深;方便外国商品打开中国市场;推动海关制度近代化 进程;推动洋务运动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海南北师大万宁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及答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997292.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