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统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知识复习提纲.docx

  • 上传人(卖家):alice
  • 文档编号:997197
  • 上传时间:2021-01-03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34.24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统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知识复习提纲.docx》由用户(alice)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统编 人教版 九年级 道德 法治 上册 期末 知识 复习 提纲 下载 _九年级上册_统编/部编版_道德与法治_初中
    资源描述:

    1、九年级上道德与法治复习提纲九年级上道德与法治复习提纲 1.11.1 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改革开放 1.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如何促发展的? (1)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多种所有制 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2)我国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 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 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3) 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 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 尊重劳动、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2. 中国腾飞的表现: (1)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

    2、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科技、 教 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2)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 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 加,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 建 立和完善,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3)从 “引进来” 到 “走出去” , 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 “一带一路” , 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 际 金融危机到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3. 中国腾飞证明了什么道理?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4.面对改革开放、中学生应该怎样做? (1)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2)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

    3、(3)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正确认识改革开放道路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5)宣传改革开放政策,做改革开放事业的支持者、拥护者和参与者 1.21.2 走向共同富裕走向共同富裕 1. 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 (1)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 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 发展之间的矛盾 (2)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3)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 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4)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2.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的标准是什么? 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4、,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 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 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3.为什么要坚持共享发展? (1)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 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 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2)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 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 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3)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4)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4.精准扶贫、脱贫,中学生应该如何做?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培养高度的社会责 任感; 日常

    5、的生活和学习中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 为政府扶贫工作出谋划策,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培养亲社会行为; 关注贫困地区发展,积极宣传我国的扶贫政策,为贫困地区捐款 5.消除贫困、成功脱贫有何意义?(实施乡村振兴的意义?) 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共享发展成果 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有利于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 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 6.实现脱贫的目标,国家应该如何做?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解决人民最关心和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加大扶贫力度;等等 2.12.1 创

    6、新改变生活创新改变生活 1.为什要进行创新(我国需要创新的原因) (1)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2)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 唯创新者胜。 (3)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 (4)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 的时代精神 (5)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的分享改革 成. 2.22.2 创新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 1. 我国的科技现状 (1)成就:我国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 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2)差距:从整体上看,仍然

    7、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 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 展的支撑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 2.如何(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1)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 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 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2)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 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 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 道路 (3)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 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 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 论氛围和法

    8、治环境 3.我国为什么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培养创新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 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 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 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寄托着亿 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4.创新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 (1)创新精神,表现为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 (2)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 (3)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 (4)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5.如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1)每个人都是创新者,都向往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每个人都是创业者,都可以通过辛勤劳动 为国家和人民

    9、作出贡献。 (2)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 (3)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 (4)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6.保护知识产权的途径有哪些 (1)学习相关法律,如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 (2)未成年人也拥有知识产权。当未成年人的知识产权受到侵害时, 由其监护人请求法律保护,要 求侵权人承担法律责任 (3)拒绝购买盗版产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4)对自己的发明创造成果及时申请专利保护 7.中学生怎样成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 (1)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转变学习方式,学会学习、进行创造性学习 (2)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素质,为创新奠定知识基础 (3)勤于思考,善于观察,积

    10、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4)敢于质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树立远大理想,担负当代青年的历史责任 8.相关战略: 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3.13.1 生活在民主国家生活在民主国家 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2.认识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特点) (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它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 长出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3)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意义

    11、?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助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 强。 4.实行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 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 协商民主的特点: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5.如何保证(途径)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 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 制度 (4)实行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3.23.2

    12、 参与民主生活参与民主生活 1.我国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途径有哪些 (1)民主选举。这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 (2)民主决策。这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3)民主监督。这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 2.民主选举 (1)地位: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 (2)形式: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等 (3)原则:公开、公平和公正 (4)公民参与态度:积极、主动、理性 3.民主决策 (1)地位: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2)要求:民主决策的过程,要求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 听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 决策的科

    13、学化 (3)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 度和社会听证制度等 4.民主监督 (1)地位: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 现 (2)意义:实行民主监督,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 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 官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 实行民主监督,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5.增强民主意识的原因 (1)在现代社会,民主应该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一 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 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 (2)在我国,塑造现代公民,需要增强民主意识,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体 现在日常

    14、言行中。 (3)增强我国 公民的民主意识,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主 义制度生命力的 重要保证 6.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要求(能力) (1)要求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2)不断增强分析判断能力 (3)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 (4)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 (5)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7.怎样增强民主意识 (1)公民要自觉增强宪法意识,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 (2)公民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 (3)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 4.14.1 夯实法治基石夯实

    15、法治基石 1.为什么要选择法治道路?(法治的作用?) 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 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 法治能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 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 法治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必然选择。 2.何实现法治(法治的要求) (1)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2)法治要求实行善治 3.法治蓝图(依法治国) (1)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依法治国的依据:

    16、宪法和法律 (3)地位: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4)依法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 (5)依法治国新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4.走中国特色法治道路必须做到(要求) (1)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 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 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 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 和坚定捍卫者 (2)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 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 统一 4.24.2 凝结法治共识凝结法治共识 1.政府作用的表现 (1)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 (2)人们又享

    17、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2.政府的权力、宗旨和工作要求 (1)权力来源:在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 (2)宗旨: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3)工作要求:政府的工作要求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 3.依法行政 4.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怎样做到依法行政) (1) 政府: 我国政府依法行政, 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保障公民的知情 权、 参与权、 表达权和监督权, 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2)公民: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 行政 5.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 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 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18、6.厉行法治的要求(怎么办) (1)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 念。 (2)政府及工作人员: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其他公民,共同守法 (3)社会: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 重要性重要性 要要求求 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 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 宪 法和法律授权, 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核核心心 “遵纪守法光荣、违法乱纪可耻”的法治 文化导向,实现社会的有序、公平、正义。 7.正确认识法治和德

    19、治的关系 (1)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 的教化作用 (2)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 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 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3)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5.15.1 延续文化血脉延续文化血脉 1.中华文化的内容、特点 (1)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 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 术 (2)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文化的作用和影响 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 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

    20、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 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3.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原因 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 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时代如何传承社会主义文化) 新时代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 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 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不忘 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5.文化自信的内涵和来源 (1)内涵: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

    21、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 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文化自信来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 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 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 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 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 本 6.如何坚定文化自信 (1)重要性: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 传承发展 (2)要求: 既要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 又 要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还要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 7.中

    22、华传统美德的内涵 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 乐风范,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有律己宽人、扬善抑 恶的处世准则 8.中国传统美德的作用 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 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 的民族理想 是代代相传、世世发展的民族智慧 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9.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对青少年的要求(践行) 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 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 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

    23、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 行 5.25.2 凝聚价值追求凝聚价值追求 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 为什么高扬民族精神 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 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组带 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3. 传承与弘扬民族精神的表现 (1)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 后继 (2)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 无私奉献 (3)日常学习工作中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内容 (1)内

    24、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而且吸收了世界文 明的有益成果,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 现 (2)内容: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重要性) (1)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也是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6.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1)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 (2)青少年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 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

    25、做人 6.16.1 正视发展挑战正视发展挑战 1.我国人口现状特点 (1)人口国情: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的重要国情 (2)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 (3)新特点:增速趋缓、出生率低、老龄化加剧、男女性别比失衡、 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 社会问题凸显 2.我国为什么要长期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1)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 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 会根本改变。 (2)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

    26、适应,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 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3.我国为什么实施“全面两孩”政策? (1)生育要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 (2)我国实施“全面孩”政策,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 长期均衡发展。 4.我国的资源国情 (1)现状: 5.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 优优势势 劣劣势势 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 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 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 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 由此造成的浪 费、 损失、 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 严峻形势严峻形

    27、势 国家层面国家层面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层面社会层面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个人层面个人层面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个人的价值要求融为 一体,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 什 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 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 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 6.为什么要关爱和保护环境? (1)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 (3)人类关爱和保护环境就是走

    28、向重生,漠视和破坏环境就是走向自我毁灭。 7.我国环境形势严峻应对措施: 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得到解决; 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6.26.2 共筑生命家园共筑生命家园 1.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 (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2)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符合自然规律。 2.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措施) (1)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2)坚持节

    29、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3)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3.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1)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2)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 (3)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 则,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 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4)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 4.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

    30、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 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 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 保障 5.守护青山绿水,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国家、企业、青少年 应该怎么做? (1)国家: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增强公民节能环保意识; (2)企业: 增强社会责任意识,落实节能减排政策; 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加大环保资金的投入力度; 依靠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 (3)青少年: (思想上) 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理念,走绿色发展 道路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坚持绿色消费、不

    31、铺子浪费; 依法同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积极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 (行动上) 自觉践行环保行动,不使用一次性物品,做好垃圾分类;参加植树造林活动; 自觉践行环保理念,出门尽量乘坐公交 车或步行;节约用水,不向河流湖泊投放生活垃圾; 使用无磷洗衣粉 6.设计和生态、环境有关的标语 答:绿色发展、利国利民;绿色常驻心间,让节约成为习惯 7.请你就建设美丽中国(家乡)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合理化 建议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走绿色发展道路 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加大对保护环境的科技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 加大环保宣传力度,提高公民环保

    32、意识 积极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7.17.1 促进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团结 1.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 以汉族为主体,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2.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新型民族关系、区域自治制度 (1)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载入宪法和法律,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 度。 3.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的原因(巩固民族关系的意义) (1)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2)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顶住压力,直面挑战

    33、,追求共同 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3)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4.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 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5.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取得成就的原因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自治区人民的艰苦奋斗 (3)坚持新型民族关系和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 (4)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力扶持、其他地区的大力支援等 (5)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 (6)坚持改革开放 6.设计一条“民族团结”为主题的宣传标语 (1)维护民族团结,履行公民义务 (2

    34、)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共同发展 (3)维护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等 7.27.2 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祖国统一 1.如何反对分裂(反对分裂的形式) (1)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家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2)反对分裂,就要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尤其要坚决反对借民族和宗教之名搞暴力恐怖 活动。 (3)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家安全 2.为什么要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 (1)分裂会导致社会动荡,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各族人民就会遭殃。 (2)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3)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3.“一国两制”的含义是

    35、什么?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为“一国两制” 。 “一个国家”,是指中国是统一的国家,主权和领土不 容分割。 “两种制度”是指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 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实行高度自治。 7.怎样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 “港人治港” “澳人治澳” 、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 办事,完善与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机制。 8.为什么祖国完全统一必定会实现? (1)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2)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

    36、土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 (3)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 9.怎样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 (2)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必须坚持“九二共识” 、反对“台独” 。 (3)两岸人民多走动、多交流、多沟通,增进理解、信任,有助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的完 全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8.18.1 我们的梦想我们的梦想 1.在新世纪新时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1)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

    37、社会。 (2)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什么?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3.民族复兴梦的内涵 (1)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 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 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有什么重要意义? (1)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 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 明前景。 (2)意味着科

    38、学社会主义在 21 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伟大旗帜。 (3)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理论、 制度、 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5.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进入新时代,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全面擘画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6.从 2020 年到本世纪中叶我国两个阶段的奋斗目标分别是什么? (1)从 2020

    39、年到 2035 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从 2035 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 主义现代化强国。 8.28.2 共园中国梦共园中国梦 1.怎样实现中国梦? (1)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 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 国、全面从严治党。 (2)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3)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4)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2

    40、.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底气源自哪里?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 根本所在。 (2)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让中国 人更加自信。 3.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中国人要自信的表现? (1)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 (2)自信的中国人对文化有底气。 (3)自信的中国人对发展有信心。 5.怎样做自信的中国人? (1)自信不是妄自尊大,也不是故步自封。我们需要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心态。 (2) 自信的中国人既是梦想家又是实干家,既要胸怀理想又要求真务实,既要满怀激情又要锲而不舍。 (3)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4)中学生要彰显新时代中国人的自信品格,与时代同进步,与祖国共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统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知识复习提纲.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997197.html
    alice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