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统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3-4单元知识点总结.docx

  • 上传人(卖家):alice
  • 文档编号:996597
  • 上传时间:2021-01-03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7.54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统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3-4单元知识点总结.docx》由用户(alice)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统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3-4单元知识点总结 统编 人教版七 年级 道德 法治 上册 单元 知识点 总结 下载 _七年级上册_统编/部编版_道德与法治_初中
    资源描述:

    1、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师长情谊 第第 6 课课 师生之间师生之间第第 1 课时课时 走近老师走近老师 1. 如何认识教师这一职业?如何认识教师这一职业? (1)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2)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3)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天的教师要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 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 2为什么说老师有不同的风格?为什么说老师有不同的风格? 由于年龄、学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等差异,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 达方式不同,由此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3如何对待老师风格上的差异?如何对待老师风格上的差异?

    2、(1)承认老师的差异。 (2)接纳老师的不同。 (3)尊重老师的不同。 4. 教师的工作理念是与时俱进的。教师的工作理念是与时俱进的。 (1)教师的工作理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2)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教师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也对教师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 (3)今天的教师要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 1教师作用教师作用 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和成长的引路人; 老师的巨大力量在于作出榜样; 老师在我们的成 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赞美老师的诗句赞美老师的诗句 (1)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3、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谆谆如父语,殷殷似友亲。轻盈数行字,浓抹一生人。寄望 后来者,成功报师尊。 (4)较月印花洒满楼,静看灯下人凝眸。香茗满斟馨满袖,执笔教坛驾轻舟。 (5)夜阑人静万籁悠,一盏明灯伴书舟。呕心沥血夜伏案,师德垂范万事留。 (6)三尺杏坛度春秋,泪干丝尽品更优。霜鬓早染浑不觉,培育桃李只埋头。 第第 6 课课 师生之间师生之间第第 2 课时课时 师生交往师生交往 1如何理解如何理解“教学相长教学相长”? (1)教学相长: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 (2)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

    4、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 (3)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 2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如何与老师友好交流?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如何与老师友好交流? (1)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既是对老师的积极反馈,也是师生共同学 习的新资源。 (2)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成果,可以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3如何认识老师的表扬和批评?如何认识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1)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2)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 (3)对待老师的批评, 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

    5、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4师生之间应如何交往师生之间应如何交往(如何建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如何建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 (1)师生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2)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 (3)正确处理与老师之间的矛盾。 (4)平等相待、相互促进。 (5)主动关心、理解老师。 5为什么要尊重老师?为什么要尊重老师? (1)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2)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3)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作为“晚辈”的基本道德修养。 (4)老师是我们知识学习的指导者,也是我们精神成长的引路人。

    6、 6怎样尊重老师?怎样尊重老师? (1)尊重老师的人格尊严、个性差异和劳动成果。 (2)尊重老师表现在我们与老师日常交往的言谈举止中。 7与老师发生矛盾时,我们应该怎么办?与老师发生矛盾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1)自我反思,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 (2)相信善意,多些宽容和理解。 (3)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 (4)求同存异,主动关心。 8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1)老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老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老师要率先垂范,做 学生的组织者、倾听者、陪伴者等。 (2)学生对老师要有礼貌,主动与老师交流交往,使老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要学会 正确

    7、处理与老师之 间的矛盾,通过恰当的方式消除师生间的误解或矛盾。这样师生关系才会更和谐。 (3)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努力。 9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关系。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关系。 (1)我们在与老师的交往中也要注意场合,在不同的场合选择不同的交往策略,这本身就是 人际交往的艺术。 在教室、办公室、球场上和超市里,我们可能会采用不同的语气和老师交谈,交谈的 主题也应该随场合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一些轻松的话题能够润泽师生间的感情, 使彼此多一 分亲切和轻松。 (2)我们在与老师的交往中也要注意分寸,打听老师的隐私、从背后突然拍打老师等行为, 就

    8、失去了分寸。平等决不意味着放肆。 第第 7 课课 亲情之爱亲情之爱第第 1 课时课时 家的意味家的意味 1“家家”是什么?是什么? (1)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3)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2为什么要孝亲敬长?为什么要孝亲敬长? (1)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 (2)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孝亲敬长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 (4)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3如何孝亲敬长、孝敬父母?如何孝亲敬长、孝敬父母? (1)尽孝在当下:从现在开始,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9、(2)做到:尊敬、倾听、感恩。 4. 孝敬父母只是道德层面的要求,法律管不到。孝敬父母只是道德层面的要求,法律管不到。 (1)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2)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青少年应该继承这一传统美德。同 时,孝敬父母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我国的宪法、婚姻法以及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 法律均有相关规定。 5. 孝敬父母需行动,家务劳动积极干。孝敬父母需行动,家务劳动积极干。 (1)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 (2)尽孝在当下,孝敬父母要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件小事上,学会尊敬、倾听与感恩。 (3)积极帮助父母做家务有利于培养青少年自立自强的能

    10、力,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养成热爱劳 动的良好习惯,有利于增长智慧,增进亲情。 (4)青少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是学习和帮父母做家务并不矛盾,我们应该在学习之余, 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第第 7 课课 亲情之爱亲情之爱第第 2 课时课时 爱在家人间爱在家人间 1如何理解亲情之爱?如何理解亲情之爱? (1)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这种情感就是家庭中的亲情之爱。 (2)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 (3)家庭结构的变化,也改变不了家中亲情的存在,尽管它的表现形式可能会发生变化。 2我们与父母产生冲突的原因有哪些?我们与父母产生冲突的原因有哪些? (1)独立与依赖并存。一方面,我们

    11、希望父母像对待成人一样尊重我们,不要过多干涉我们 的生活;另一方面,面对父母的信任和放手,有时我们又觉得失落和不安,期望得到更多的 关注和呵护。 (2)我们开始审视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开始质疑父母,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和经验。 (3)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 差异,亲子冲突有时难以避免。 3处理不好亲子冲突有什么危害?处理不好亲子冲突有什么危害? (1)伤害双方的感情。 (2)影响家庭的和睦。 (3)严重的亲子冲突会导致违法犯罪,破坏社会的和谐稳定。 4化解亲子冲突有何要求?化解亲子冲突有何要求? 有效地化解冲突,既需要父母做出榜样,也需要我们自

    12、己努力。 5我们应如何化解与父母的冲突?我们应如何化解与父母的冲突? (1)爱在沟通中加深,要选择不伤害父母感情和不影响亲子关系的做法。 (2)掌握和父母沟通的技巧:关注事实、把握时机、留意态度、选择方式、考虑环境等。 (3)试着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尝试让父母了解我们的变化和需要, 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表达我们的爱。 6与父母沟通有什么意义?与父母沟通有什么意义? (1)沟通传递爱。 (2)爱是需要呵护的。互动沟通的技巧和应对冲突的智慧,是亲子之间爱的润滑剂。 (3)爱在沟通中加深,亲子冲突需要双方通过良好的互动沟通来解决。 7. 亲子冲突难以避免,和谐家庭不可能。亲子冲突难

    13、以避免,和谐家庭不可能。 (1)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2)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我意识、独立意识的增强,子女有了不同于父母的兴趣和追求,子 女对父母给予的高期待、严要求产生反感。因此在家庭中,难免会产生冲突。 (3)亲子冲突如果处理不好,不仅会伤害双方的感情,影响家庭的和睦,严重的亲子冲突还 会导致违法犯罪,破坏社会的和谐稳定。 (4)但是,亲子冲突是可以有效化解的,在现实中架起沟通的桥梁,走近父母,亲近父母, 努力化解矛盾,与父母携手同行,共同建设和谐家庭。 8. 文明家庭新风尚,创建彰显正能量。文明家庭新风尚,创建彰显正能量。 (1)全国文明家庭展现了爱国守法、道德守礼、平等和谐、敬业诚信、勤

    14、俭自强、男女平等、 尊老爱幼、孝亲敬长、邻里和谐、绿色节俭、热心公益等优良家风。 (2)开展“全国文明家庭”评选活动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丰富家风文化; 有利于弘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第第 7 课课 亲情之爱亲情之爱第第 3 课时课时 让家更美好让家更美好 1现代家庭的特点有哪些?现代家庭的特点有哪些? (1)今天的家庭不断趋向小型化;今后一段时期内二孩家庭逐渐增多,中国的家庭结构在持 续发生着变化。 (2)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 (3)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 (4)关心世界和国家大事,探讨社会和人生问题

    15、,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创建学习型家庭, 参与社区活动,这些已成为现代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 2家庭和睦相处需要家庭成员具备哪些品质?家庭和睦相处需要家庭成员具备哪些品质? (1)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是家庭美满幸福的重要条件。 (2)家庭和谐需要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信任、体谅和包容,增进理解。 3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矛盾或冲突时,我们应该怎么协调?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矛盾或冲突时,我们应该怎么协调? (1)帮助家庭成员舒缓情绪。 (2)明确自己是不偏不倚的中立者。 (3)引导家庭成员看到对方的优点。 (4)帮助家庭成员走出“面子”困境。 4我们为什么要分担家务?我们为什么要分担家务? (1)幸福美满的家庭需

    16、要全体家庭成员共同创建。 (2)家庭成员共同分担家务劳动、共同协作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3)我们要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养成劳动习惯,不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家庭责任意识, 为建设和谐家庭作出贡献。 5家庭的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家庭的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 家庭变化包括:家庭成员的增加或减少,家庭成员的工作、身体和情绪状况等变化。 6如何创建和谐家庭?如何创建和谐家庭? (1)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信任、体谅和包容,可以增进理解,化解矛盾与冲突。 (2)当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矛盾或冲突时,我们可以充当“黏合剂”。 (3)家庭成员共同分担家务劳动、共同协作。 (4)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变化。 7. 现

    17、在的家庭结构一般为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现在的家庭结构一般为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 (1)核心家庭,是由父母与未婚子女两代人组成的家庭,成员一般为:爸爸、妈妈、孩子。 核心家庭之所以被称作核心,是因为在社会中,这种家庭结构最为普遍,它代表了大多数人 的生活模式。 (2)主干家庭,是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父母及第三代组成的家庭。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生命的思考 第第 8 课课 探问生命探问生命第第 1 课时课时 生命可以永恒吗生命可以永恒吗 1为什么要为什么要珍爱生命?珍爱生命? (1)生命来之不易。 (2)生命是独特的。 (3)生命是不可逆的。 (4)生命是短暂的。 (5)我们每个人都无

    18、法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 2生命有时尽对我们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生命有时尽对我们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 (1)我们要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 (2)要热爱生活,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奋斗和奉献之中。 3为什么说生命有接续?为什么说生命有接续? (1)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 的接续。 (2)我们在身体上接续着祖先的生命。 (3)我们还接续着社会关系中的生命、精神信念上的生命,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 文明成果。 (4)在人类生命的接续中,我们总能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 4. 死亡

    19、不可避免,所以生命不能永恒。死亡不可避免,所以生命不能永恒。 (1)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2)生命有时尽, 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 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 它让我们感激生命的获得。 (3)但是生命是有接续的。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是一代又一代的个体 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 生命的永恒不仅体现在我们在身体上接续着祖先的生命, 还体 现在接续着社会关系中的生命、 精神信念上的生命, 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文明成 果。 第第 8 课课 探问生命探问生命第第 2 课时课时 敬畏生命敬畏生命 1我们为什么要敬畏生命?我们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1)生命是脆弱

    20、的、艰难的。 (2)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3)生命至上。 2为什么说生命既是脆弱的,也是坚强的?为什么说生命既是脆弱的,也是坚强的? (1)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结束我们会感受到 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 (2)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我们又 会体味到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 3生命至上的内涵是什么?生命至上的内涵是什么? (1)我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2)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 4怎样敬畏生命?怎样敬畏生命? (1)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

    21、命的关怀,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 (2)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尊重、 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3)从内心自愿选择敬畏生命,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走向有道德的生活。 5. 人的生命具有独特性。人的生命具有独特性。 (1)每个人有不同的人生道路,每个人的生命都不可替代。 (2)每个人从身体生理到个性心理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3)与其他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命相比,人的生命性突出表现在人的生命最具有智慧。 人类可以凭借自己的智慧去广泛而深入地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 (4)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想法,每个人都可

    22、以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选择自 己富有个性化的成才之路,展示自己的风采,为社会贡献自己的才能。 第第 9 课课 珍视生命珍视生命第第 1 课时课时 守护生命守护生命 1守护生命包括哪两个方面?守护生命包括哪两个方面? (1)爱护身体。 (2)养护精神。 2我们应该如何爱护自己的身体?我们应该如何爱护自己的身体? (1)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这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 (2)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珍视自己的肉体生命。 (3)我们需要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 方法。 3如何养护精神?如何养护精神? (1)我们的精神发育,需要

    23、物质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我们 要守住自己的心灵,追求真、善、美。 (2)养护精神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不能丢失优秀的民族文化,需要发扬民族精神。 4如何看待精神和物质的关系?如何看待精神和物质的关系? (1)我们的精神发育,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 (2)即使是在物质贫乏、外部环境艰苦的情况下,只要我们守住自己的心灵,仍然可以看到 真、善、美。 (3)相反,过度的物质追求、物质攀比,容易使我们丧失对真、善、美的体验,丢失精神世 界的财富。 5. 我们应怎样珍爱生命?我们应怎样珍爱生命? (1)永不放弃生的希望。珍爱生命的人,无论遭

    24、到多大的挫折,都不会轻易放弃生的希望。 (2)肯定生命,尊重生命。实现人生的意义,要脚踏实地,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在肯定、 尊重、悦纳、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也应同样善待他人的生命。 (3)提升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我们要珍爱生命,让 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并为之不懈努力,不断提升生命的价值。 第第 9 课课 珍视生命珍视生命第第 2 课时课时 增强生命的韧性增强生命的韧性 1什么是挫折?什么是挫折? 生活中遇到的阻碍、失利和失败,就是人们常说的挫折。 2挫折有什么影响?挫折有什么影响? (1)挫折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 (2)消极影响:面对挫折,我们可能会感

    25、到失落、焦虑、难过、愤怒、不满等。如果一味沉 浸在负面情绪中,我们就容易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 (3)积极影响:得意时,挫折会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失意时,挫折会 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 3如何正确认识挫折?如何正确认识挫折? (1)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 (2)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 (3)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4如何战胜挫折?如何战胜挫折? (1)我们需要发现、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调 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 (2)面对挫折, 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 我们可以

    26、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3)发掘自身的力量并不排斥借助外力。我们要学会与他人建立联系,向他人寻求帮助,获 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 (4)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欣赏、培养幽默感;和自己信任的人谈一谈;考虑并接受最糟糕 的结果等。 5. 遇到挫折真可怕,人们无法战胜它。遇到挫折真可怕,人们无法战胜它。 (1)这个观点是片面的。 (2)人生难免遇到挫折,挫折一方面使人们前进的步伐受到阻碍,从而让人产生失落、焦虑、 难过、愤怒、不满等消极心理。另一方面也会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使 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 (3)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会有不同的结果。遇到挫折就放弃的人

    27、,必然体验不到成功的喜 悦;半途而废的人,得到的往往是遗憾和沮丧;勇敢面对挫折的人,能够享受战胜挫折的喜 悦和幸福。 (4)遇到挫折时,正确的态度是勇敢地面对它,磨炼自己的意志,积极寻求战胜挫折的方法, 善于把人生道路上的绊脚石变成垫脚石, 从而获得成功, 实现人生的价值, 享受真正的人生。 第第 10 课课 绽放生命之花绽放生命之花第第 1 课时课时 感受生命的意义感受生命的意义 1怎样的一生是有价值的?怎样的一生是有价值的? (1)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自己) (2)看到别人需要帮助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他人) (3)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结

    28、合起来。(人类) 2为什么要探寻生命的意义?为什么要探寻生命的意义? (1)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 (2)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 (3)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3. 活出自己的精彩,这样的一生才是有价值的。活出自己的精彩,这样的一生才是有价值的。 (1)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2)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自食其力,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3)有价值的人生不仅要能实现自我价值,还要在看到别人需要帮助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 论大小,自愿承担责任,还要能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结合起来。 第第 10 课课 绽放生命之花绽放生命之花第第 2 课

    29、时课时 活出生命的精彩活出生命的精彩 1如何让生命充盈?如何让生命充盈? (1)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 (2)热爱学习,乐于实践,在探索中扩展生活的阅历,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 (3)敞开自己的胸怀,不断尝试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建立联系,使生命中的道德体验不 断丰富,对生命的感受力、理解力不断增强。 2面对冷漠我们该怎样做?面对冷漠我们该怎样做? (1)人与人在相互依存和彼此关切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生命拒绝冷漠。 (2)关注自身的发展,关切他人的生命,设身处地地思考并善待他人。 (3)用热情消融冷漠,营造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 3如何理解生命的平凡与伟大?如何理解生命的平凡与伟大

    30、? (1)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 (2)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 (3)平凡的生命也有自己的价值。 (4)生命虽然平凡,但也能时时创造伟大。 4怎样活出生命的精彩?怎样活出生命的精彩? (1)让生命充盈。 (2)拒绝冷漠,关切他人。 (3)在平凡中创造伟大。 5. 平凡的生命没有价值。平凡的生命没有价值。 (1)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2)与伟人相比,更多的人可能是默默无闻的。当人们为生活而努力,面对生活的艰难考验, 不放弃、不懈怠,为家庭的美好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时,就是在书写自己的生命价 值。 (3)生命虽然平凡,但也能时时创造伟大。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 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6. 生命的意义在于学习、创造和奉献。生命的意义在于学习、创造和奉献。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统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3-4单元知识点总结.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996597.html
    alice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