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期中、期末测试卷及答案.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期中、期末测试卷及答案.doc》由用户(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 三年级 语文 上册 单元 期中 期末 测试 答案 下载 _三年级上册_部编版(统编版)_语文_小学
- 资源描述:
-
1、 部编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时限:60 分钟 满分:100 分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温馨提示:小朋友,经过一个单元的学习,你一定积累了很多 知识,现在请认真、仔细地完成这张试卷吧。加油! 一、基础知识。一、基础知识。(46 分分) 1读拼音写字词。(10 分) f zhung tio w jng l zho yn kung hu n 2我会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打“”。(4 分) (1)在我们放暑假(ji ji)时,工商部门开展了一次打击假(ji ji)冒伪劣商品的专 项活动。 (2)我背(bi bi )着书包去学校。 (3)我在海边
2、的沙滩上画了个圆圈( qun jun )。 3照样子加一加,减一减并组词。(6 分) 例:珠(朱)(朱红) 狂( )( ) 诚( )( ) 笛( )( ) 例:同(铜)(铜钱) 且( )( ) 虫( )( ) 令( )( ) 4比一比,选词填空。(6 分) 飘扬 飘洒 飘荡 (1)旧社会许多人弃家避难,四处( )。 (2)同学们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 )的国旗敬礼。 (3)雪花纷纷扬扬地( )下来。 安静 平静 宁静 (4)看到李老师表情严肃地走进教室,同学们立刻( )了下来。 (5)这是一座( )的村庄,与世无争,可谓是一个世外桃源。 (6)在( )的湖面上,点点白帆随风荡漾。 5写出下
3、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反义词。(3 分) (1)下课了,安静 的校园一下子( )起来了。 (2)小红今天穿的衣服颜色很鲜艳 ,可是小明的衣服颜色却很( )。 (3)孙中山从小就知道懒惰可耻 的道理,所以从小学习就非常( )。 6按要求改写句子。(9 分) (1)那鲜艳的花朵,把学校变成了一座花园。(改为“被”字句) _ (2)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 的国旗敬礼。 通过观察我们会发现这句话中共有_个“向”字,可以看出同学们 都非常_。 请你也用“向向向”来写一句话: _ (3)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改为陈述句) _ 7理解课文内容填空。(10
4、 分,每空 1 分) (1)大家_不同、_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_。那 _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_。 (2)大青树下的小学描写小学生欢乐幸福的学校生活,它体现了我国各 族儿童之间的_。 (3)“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_ _,_ _。” 这是清代诗人_的作品。 (4)读了不懂就要问这篇课文,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孙中山的一句话 “_。”我将保持这个学习方法,使自 己的学习更上一层楼。 二、阅读理解。二、阅读理解。(19 分分) (一)课内阅读。(8 分)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 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大家
5、穿戴不同, 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同学们向在校园里 吹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1填一填。(3 分) ( )的服装 ( )的小鸟 ( )的老师 2第一句写了_个民族学生去上学。(2 分) 3第( )句写不同民族的学生成了好朋友。(3 分) (二)课外阅读。(11 分) 甜藤儿 六月里挺热的一天,我和小伙伴龙狗子上山采桃金娘。太阳火辣辣的,我们很快 就觉得口渴了,吃了一些桃金娘,还是很渴。龙狗子便提议去喝水。我们便向一眼山泉 走去。 正走着, 龙狗子一弯腰, 随手从草丛中揪下一棵带叶子的小藤儿来, 对我说: “喏, 甜藤儿,嚼
6、一点儿!” 我有点怀疑地说这能吃吗 “我还能害你?”龙狗子提高了嗓门说, 接着就从藤叶上摘下几片叶子, 放进嘴里。 我也只好也学着他的样子,摘了几片叶子放进嘴里,嚼了起来。刚嚼了几口,我 就感觉那些叶子特别苦。 “呸!呸!真苦!”我赶快把叶子吐了出来。 龙狗子见了,什么也没说,只是抿嘴笑。 吐掉了叶,我吸了一口气。顿时觉得嘴里甜丝丝的。 到喝泉水的时候,嘴里的甜味就更明显了,每喝一口水都觉得是清甜清甜的。 真甜我抹抹嘴高兴地说 龙狗子看了我一眼,眉毛笑得弯弯的。 长大以后,我才知道,常有这种情况:一开始你觉得苦的东西、苦的事情,到头 来,它往往是甜的! 1在文中“”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3
7、分) 2作者一开始觉得甜藤儿滋味是_,后来吸气的时候嘴里是_。(2 分) 3作者长大后知道了什么?用“_”在文中画出相关的语句。(2 分) 4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一开始你觉得苦的东西、苦的事情,到头来,它往往是甜的!” 这句话的。(4 分) _ 三、口语交际。三、口语交际。(5 分分) 暑假你是怎么度过的?经历了哪些新鲜事?和同学分享一下吧! 注意要把自己的经历讲 清楚。 _ _ 四、习作训练营。四、习作训练营。(30 分分) 你的学校生活是怎样度过的呢?你感受到了哪些快乐,哪些收获呢?请以“我的校园生 活”为题,把它们有条理地写下来。350 字左右。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一、 1.服装服
8、装 跳舞跳舞 敬礼敬礼 招引招引 狂欢狂欢 2.(1)ji ji (2)bi (3)qun 3.王王 帝王帝王 成成 成功成功 由由 由来由来 组组 组长组长 浊浊 浑浊浑浊 冷冷 寒冷寒冷 4.(1)飘荡飘荡 (2)飘扬飘扬 (3)飘洒飘洒 (4)安静安静 (5)宁静宁静 (6)平静平静 5.(1)喧闹喧闹 (2)黯淡黯淡 (3)勤奋勤奋 6.(1)学校被那鲜艳的花朵变成了一座花园。学校被那鲜艳的花朵变成了一座花园。(2)三三 开心、有礼貌开心、有礼貌 同学们向农田同学们向农田 里的农民敬礼,向铁轨上工作的铁道工人鞠躬,向守卫在边疆的战士致以崇高的敬意。里的农民敬礼,向铁轨上工作的铁道工人鞠
9、躬,向守卫在边疆的战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3)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没有用。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没有用。 7.(1)民族民族 穿戴穿戴 好朋友好朋友 鲜艳鲜艳 绚丽多彩绚丽多彩 (2)友爱和团结友爱和团结 (3)意欲捕鸣蝉意欲捕鸣蝉 忽然忽然 闭口立闭口立 袁枚袁枚 (4)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二、二、(一一)1.鲜艳鲜艳 欢唱欢唱 敬爱敬爱 2.5 3.2 (二二)1.:“ ?” “ !” , 。 2.苦苦 甜丝丝甜丝丝 3.一开始你觉得苦的东西、苦的事情,到头来,它往往是甜的。一开始你觉得苦的东西、苦的事情,到头来,它往往是甜的。 4.很多事情,虽然最初是
10、苦的,但是,苦尽甘来,最后的收获让你觉得那曾经的苦其实很多事情,虽然最初是苦的,但是,苦尽甘来,最后的收获让你觉得那曾经的苦其实 是值得的。是值得的。 三、暑假里,我和同学一起去恒山旅游,我们爬到山腰的时候,就筋疲力尽了,后来,三、暑假里,我和同学一起去恒山旅游,我们爬到山腰的时候,就筋疲力尽了,后来, 我我们互相鼓励,最后一起到了山顶,站在山顶,看着远处的美景顿时心旷神怡。们互相鼓励,最后一起到了山顶,站在山顶,看着远处的美景顿时心旷神怡。 四、略四、略 部编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时限:60 分钟 满分:100 分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
11、绩 温馨提示:小朋友,经过一个单元的学习,你一定积累了很多 知识,现在请认真、仔细地完成这张试卷吧。加油! 一、基础知识。(42 分) 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6 分) 挑促织(tio tio) 赠送(zng zn) 凌乱(lng ln) 脚印(yn yng) 钥匙(chi shi) 丰收(fng fn) 2读拼音,写字词。(7 分) 他带上一 h( ) yn lio( ),沿着 p( )满 shu n( )的 sh jng ( ) 来到山上, 绘画着散发着dn dn( )清香的 j hu( )。 3选择题。(4 分) (1)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是( ) A亮晶晶的水洼 B湿漉漉的水
12、泥道 C清脆的水底 D香甜的气味 (2)下面哪首诗不是描写秋天景色的( ) A 山行 B 赠刘景文 C 夜书所见 D 惠崇春江晓景 4在括号里填上表示颜色的词语。(6 分) _的叶子 _的小雨靴 _的枫叶 _的小喇叭 _的颜料 _的菊花 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 分) (1)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仿写拟人句) 嫩绿的柳条在春风里_。 (2)写出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意思。 _ (3)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 (写出对应的诗句) _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3 分) (1)秋天的雨这篇散文的作者抓住了秋天的特点,把_当作一条 线索
13、,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_、_和_,从整 体上描绘出一个美丽、 丰收、 快乐的秋天, 表达了作者_之情。 (2) 夜 书 所 见 描 写 的 是 _ 季 的 景 色 , 全 诗 内 容 是 : _ _ (3)山行的作者是_朝_,这首诗描绘的是_的景色, 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_、_、_、 _,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二、阅读理解。(23 分) (一)课内阅读。(12 分) 秋天的雨(节选)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 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 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
14、 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 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 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1 “五彩缤纷”这个词语的近义词有_、_等。我能通过选 文中的_、_、_、_、_、_、 _等词语来体会出这个词语的意思是_。 (5 分) 2用“ ”画出选文中的中心句。(2 分) 3把下列比喻句补充完整。(2 分) (1)秋天的田野像_。(2)_像一枚枚邮票。 4选文中“田野像金色的海洋”说明了什么?(3 分) _ (二)课外阅读。(11 分) 短暂的秋天 “一日三秋”这个成语,本意并不是指秋天短,我这里写的却是短暂
15、的秋天。大兴安岭的最北端祖国北极的秋天能有多长呢?六月二十几 日还有霜冻,就算是春天吧;八月二十几日又下早霜了。春、夏、秋三季 才两个多月,秋天能有多长就可想而知了。然而这短暂的秋天却给我带来 了无限的乐趣。 刮了一天的西北风告诉我们:都柿已经由酸变甜了。星期天,我们 便成群结队地进山采都柿。顷刻间,寂静的山林热闹起来,欢声笑语溢满 山林,小朋友们穿着花衣像美丽的蝴蝶,在山林里来回飞舞。一会儿这里 喊: “都柿真多啊! ” 一会儿那里又喊: “快来呀! 这儿的都柿又多又大” 都柿很美,黑红的茎秆七八寸高,上面缀满了黑蓝的“珍珠” ,水灵 灵的,放到嘴里又酸又甜,只要一提到它,不知不觉地就流出了
16、口水。 正是采都柿的好时候,蘑菇又出来了:草黄色的草蘑这儿一片,那儿 一片,有的还形成了蘑菇圈,可圆可圆啦。洁白柔嫩的白蘑水灵灵的;杏 黄色的小黄蘑头顶上还有一点红色,小巧玲珑,像一顶美丽的小雨伞;花 脸蘑就像戏曲里的大花脸;又肥又大的“粘团子”粘糊糊的,它还能出口 换取外汇呢; 榆黄蘑在一个树墩上就能采满一篮儿;还有一对对珍贵的 “猴 头” ,它浑身都是白色,毛茸茸的,真像小猴子的脑袋,听说它还是宴席上 的佳肴呢;那些粉红、浅蓝的漂亮的蘑菇是有毒的 一场霜冻过后, “臭李子”不涩了,变得又甜又香;山丁子不硬也不 酸了,变得里面带点酸甜;刺玫果也变得有了清香气;还有“一把抓” 、 “狗 奶子”
17、 、小葡萄等都成熟了。这时大人们开始了秋收,而孩子们便采这些野 果去了 仅过了两个星期,人们都穿上了棉衣,大地也披上了银装。孩子们 进入了冰上的乐园,大人们迎来了木材生产的黄金季节。 1用“_”画出文中的两个比喻句。(2 分) 2根据自己的理解,连一连。(3 分) 草蘑 黏糊糊的,能出口换外汇 白蘑 草黄色的,有的形成了蘑菇圈 小黄蘑 洁白柔嫩,水灵灵的 花脸蘑 浑身都是白色,毛茸茸的,像小猴子的脑袋 “粘团子” 像戏曲里的大花脸 猴头 杏黄色,小巧玲珑,头顶上有一点红色 3文中详写了哪两种山货?略写了哪些山货?(3 分) _ 4短文写的是哪个地方的秋天?那里的秋天有什么特点?(3 分) _
18、三、交流。(5 分) 写一写你搜集到的写秋天的诗句。(至少两句) _ _ 四、习作。(30 分) 题目:美丽的秋天 习作提示: 1.要抓住秋天的一两处景物描写, 写出秋天的特点; 2.用上比喻、 拟人、 排比等修辞手法, 把句子写生动; 3.抒发出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参考答案: 一、1.tio zng lng yn shi fng 2.盒 颜料 铺 水泥 石径 淡淡 菊花 3.(1)C (2)D 4.金黄 棕红色 火红 金色 五彩缤纷 黄色 5.(1)翩翩起舞 (2)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枫林晚景,那经霜的枫叶竟比二月的鲜花还 要火红。(3)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6.(1)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