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语文新题型:文言文阅读专练(五)(含解析).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1届高考语文新题型:文言文阅读专练(五)(含解析).doc》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高考 语文 题型 文言文 阅读 解析 下载 _热门考点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文言文阅读专练(五)文言文阅读专练(五)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颜真卿,字清臣,琅邪临沂人也。少勤学业,有词藻,尤工书。开元中,举进士,登甲 科。事亲以孝闻。四命为监察御史监察御史,充河西陇右军试覆屯交兵使。五原有冤狱,久不决,真 卿至,立辩之。天方旱,狱决乃雨,郡人呼之为“御史雨”。又充河东朔方试覆屯交兵使。 有郑延祚者,母卒二十九年,殡僧舍垣地,真卿劾奏之,兄弟三十年不齿,天下耸动。迁殿 中侍御史、东都畿采访判官,转侍御史、武部员外郎。杨国忠怒其不附己,出出为平原太守。 安禄山逆状牙蘖,真卿度必反,阳托霖雨,增陴浚隍。料才壮,储廪实。禄山既陷洛阳, 杀留守李憕、御史中丞卢奕、判
2、官蒋清,以三首遣段子光来徇河北。真卿恐摇人心,绐诸将 曰:“吾素识憕等,其首皆非是。”遂腰斩子光密藏三首异日结刍续体敛而祭为位哭之十七 郡同日自归共推真卿为帅得兵二十余万。 方朝廷草昧不暇给,而真卿绳治如平日。广平王总兵二十万平长安,辞日,当阙不敢乘, 趋出梐枑乃乘。王府都虞候管崇嗣先王而骑,真卿劾之。帝还奏,慰答曰:“朕子每出,谆 谆教戒,故不敢失。崇嗣老而蹇,卿姑容之。”百官肃然。 李希烈僭称帝,使问仪式,对曰:“老夫耄矣,曾掌国礼,所记者诸侯朝觐耳。”遣将 辛景臻、安华至其所,积薪于廷曰“不能屈节,当焚死。”真卿起赴火,景臻等遽止之。希 烈使阉奴等害真卿,曰:“有诏。”真卿再拜再拜,奴曰
3、:“宜赐卿死。”曰:“老臣无状,罪 当死,然使人何日长安来?”奴曰:“从大梁来。”骂曰:“乃逆贼耳,何诏云!”遂缢杀之, 年七十六。子预、硕护丧还,帝废朝五日,赠司徒,谥文忠。 (选自新唐书颜真卿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遂腰斩子光/密藏三首/异日/结刍续体/敛而祭为位/哭之/十七郡同日自归/共推真卿为帅/得兵 二十余万/ B.遂腰斩子光/密藏三首异日/结刍续体/敛而祭/为位哭之/十七郡同日自归/共推真卿为帅/得兵 二十余万/ C.遂腰斩子光/密藏三首/异日/结刍续体/敛而祭/为位哭之/十七郡同日自归/共推真卿为帅/得兵 二十余万/ D.遂腰斩子光/密藏
4、三首异日/结刍续体/敛而祭为位/哭之/十七郡同日自归/共推真卿为帅/得兵 二十余万/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监察御史:古代官名,掌管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事务。隋文帝开皇 二年始设,改检校御史为监察御史。 B.出:指任命官职。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中的“出”,就是指张衡被任命为 河间王的相。除、拜、擢等也有任命官职之意。 C.僭:超越本分,古代指地位在下的冒用在上的名义或礼仪、器物。如:僭越、僭妄、僭伪(封 建王朝称割据对立的王朝)。 D.再拜:指拜了两次,是最高礼节。也就是先跪下,磕头三次,然后起身,整理着装,接着再 跪下
5、,磕头三次,起身。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才叫再拜。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颜真卿办案细心,关心百姓。在担任河东交兵使期间,在五原冤案久而不决的情况下,他到 任后立马公正判决。被当地百姓称赞。 B.颜真卿胆大心细,高瞻远瞩。当他预料安禄山定会叛乱后,假托修补城墙疏通护城河之名, 一面挑选丁壮,增加人手,一面充实府库,准备物资。 C.颜真卿刚正守礼,敢于弹劾。广平王在宫门前不敢乘马,急步走出宫外设置的木栅樘桓后方 才骑上。王府都虞候管崇嗣先于广平王上马,颜真卿上奏弹劾他。 D.颜真卿忠贞不渝, 视死如归。 李希烈威逼他屈节, 颜真卿宁愿赴火自焚也不改其忠贞的志节
6、。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安禄山逆状牙蘖,真卿度必反,阳托霖雨,增陴浚隍。 (2)老臣无状,罪当死,然使人何日长安来? 5.颜真卿在安禄山发动叛乱之事件中有哪些值得肯定的行为? 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汝阴侯夏侯婴,沛人也。为沛厩司御司御。每送使客还,过沛泗上亭,与高祖语,未尝不移 日也。婴已而试补县吏,与高祖相爱。高祖戏而伤婴,人有告高祖。高祖时为亭长,重坐伤 人,告故不伤婴,婴证之。后狱覆,婴坐高祖系岁余,掠笞笞数百,终以是脱高祖。高祖之初 与徒属欲攻沛也,婴时以县令史为高祖使。上降沛一日,高祖为沛公,赐婴爵七大夫,以为 太仆。 还定三秦,从击项籍。至彭城,
7、项籍大破汉军。汉王败,不利,驰去。见孝惠、鲁元, 载之。汉王急,马罢,虏在后,常蹶两儿欲弃之,婴常收,竟载之,徐行面雍树乃驰。汉王 怒,行欲斩婴者十余,卒得脱,而致孝惠、鲁元于丰。汉王既至荥阳收散兵复振赐婴食祈阳 复常奉车从击项籍追至陈卒定楚至鲁益食兹氏汉王立为帝。其秋,燕王臧荼反,婴以太仆从 击荼。明年,从至陈,取楚王信。更食汝阴,剖符世世勿绝。以太仆从击代,至武泉、云中, 益食千户。因从击韩信军胡骑晋阳旁,大破之。追北至平城,为胡所围,七日不得通。高帝 使使厚遗阏氏,冒顿开围一角。高帝出欲驰,婴固徐行,弩皆持满外向,卒得脱。益食婴细 阳千户。复以太仆从击胡骑句注北,大破之。以太仆击胡骑平城
8、南,三陷陈,功为多,赐所 夺邑五百户。以太仆击陈豨、黥布军,陷陈却敌,益食千户,定食汝阴六千九百户。 婴自上初起沛,常为太仆,竟高祖崩。以太仆事孝惠,孝惠帝及高后德婴之脱孝惠、鲁 元于下邑之间也。乃赐婴县北第第一,曰“近我”,以尊异之。孝惠帝崩,以太仆事高后。 高后崩崩,代王之来,婴以太仆与东牟侯入清宫,废少帝,以天子法驾迎代王代邸,与大臣共 立为孝文皇帝,复为太仆,八岁卒,谥谥为文侯。 (节选自史记有删减)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汉王既至荥阳/收散兵/复振/赐婴食/祈阳/复常奉车/从击项籍/追至陈/卒定楚/至鲁益食兹氏/ B.汉王既至荥阳/收散兵/复振/赐婴食
9、祈阳/复常奉车从击项籍/追至陈/卒定楚/至鲁/ 益食兹氏/ C.汉王既至荥阳/收散兵/复振/赐婴食/祈阳复常奉车从击项籍/追至陈/卒定楚/至鲁/ 益食兹氏/ D.汉王既至荥阳/收散兵/复振/赐婴食祈阳/复常奉车从击/项籍追至陈/卒定楚/至鲁/ 益食兹氏/ 2.下列对文中加粗字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御,官名。战国秦置,掌管车辆。 B.笞,笞刑始于战国时期,是古代“五刑”之一,是以竹、木板责打犯人背部、臀部或腿部的 轻刑,针对轻微犯罪而设,或作为减刑后的刑罚。 C.崩,原本指山陵坍塌的意思。在古代指皇上、太上皇、太上皇帝、太皇太后、皇太后及正规 皇后的死。 D.谥,谥号,
10、古代历史上的皇帝、皇后以及诸侯大臣等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人物,在其去世之后 朝廷会依据其生前所作所为,从而给出一个具有褒义性质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夏侯婴早年与刘邦私交甚厚,被刘邦误伤后,反而为他开脱最后导致自己被牵连受罚。 B.夏侯婴跟随高祖到晋阳附近,被韩王信的匈奴骑兵打得大败,一路被追击到平城。 C.被胡人围困于平城而脱身时,夏侯婴劝刘邦慢行,让弓箭手拉满弓,防止敌人有诈。 D.夏侯婴戎马倥偬,为刘氏政权的创建、巩固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追北至平城,为胡所围,七日不得通。 (2)与大臣共立为孝文
11、皇帝,复为太仆,八岁卒,谥为文侯。 5.孝惠帝及高后对夏侯婴表示格外尊敬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苏秦之弟曰代,代弟苏厉,见兄捭阖七国遂志,亦皆苦学从衡从衡之术。苏秦既死反间,其 助燕谋齐之事大泄。齐闻之,乃望燕,燕甚恐。代乃求见燕王,欲袭苏秦故事。曰:“臣, 东周之鄙人鄙人也。窃闻大王义甚高,鄙人不敏,释锄耨而干大王。至于邯郸,所见者异于所闻 于东周,臣窃负其志。及至燕廷,观王之群臣下吏,王,天下之明王也。”燕王曰:“子所 谓明王者何如也?”对曰:“臣闻明王务闻其过,不欲闻其善,臣请谒王之过。夫齐、赵者, 燕之仇雠也;楚、魏者,燕之援国也。今王奉仇雠以伐援
12、国,非所以利燕也。王自虑之,此 则计过,无以闻者,非忠臣也。” 燕王曰:“吾闻齐有清济可以为固,长城足以为塞,诚有之乎?”对曰:“天时不与, 虽有清济,恶足以为固!民力罢敝,虽有长城,恶足以为塞!夫骄君必好利,而亡国之臣必 贪于财。王诚能无羞从子母弟以为质,宝珠玉帛以事左右,则齐可亡已。”燕王曰:“吾终 以子受命于天矣。”燕乃使一子质于齐。 燕相子之与苏代婚,而欲得燕权,乃使苏代侍质子质子于齐。齐使代报燕,燕王哙问曰:“齐 王其霸乎?”曰:“不能。”曰:“何也?”曰:“不信其臣。”于是燕王专任子之,已而 让位,燕大乱。齐伐燕,杀王哙、子之。燕立昭王,而苏代遂不敢入燕,终归齐,齐善待之。 苏代过
13、魏,魏为燕执代。后出之。代之宋,宋善待之。齐伐宋,宋急,苏代乃遗燕昭王 书。燕昭王善其书曰先人尝有德苏氏子之之乱而苏氏去燕燕欲报仇于齐非苏氏莫可乃召苏代 复善待之与谋伐齐。竟破齐,湣王出走。 燕使约诸侯诸侯从亲如苏秦时,或从或不,而天下由此宗苏氏之从约。代、厉皆以寿死,名 显诸侯。 (选自史记苏秦列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燕昭王善其书/曰/先人尝有德苏氏/子之之乱而苏氏去燕/燕欲报仇于齐/非苏氏莫可/乃召苏 代/复善待之/与谋伐齐 B.燕昭王善其书/曰/先人尝有德苏氏/子之之乱而苏氏去燕/燕欲报仇/于齐非苏氏莫可/乃召/苏 代复善待之/与谋伐齐 C.
14、燕昭王善其书/曰/先人尝有德/苏氏子之之乱而苏氏去燕/燕欲报仇/于齐非苏氏莫可/乃召苏 代/复善待之/与谋伐齐 D.燕昭王善其书/曰/先人尝有德/苏氏子之之乱而苏氏去燕/燕欲报仇于齐/非苏氏莫可/乃召/苏 代复善待之/与谋伐齐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衡,合纵连横。六国联合抗秦,称为“合纵”;秦国让六国各自与之联合,从而各个击破, 称为“连横”。 B.鄙人,指鄙陋无知的人;也可作谦辞,对别人称自己,如文中的“鄙人不敏”。 C.质子,古代派往敌方或他国去的人,多为出身卑贱的人。 D.诸侯,古代帝王分封的各国君主,在其辖区内,掌握军政大权,但要听从王命。
15、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代承袭苏秦旧业,巧获燕王信任。苏代也学习纵横之术,希望自己能够成就像苏秦那样的 功业,最后通过为燕王献策,取得燕王信任。 B.苏代分析齐国形势,计赂齐王亲信。苏代认为齐国虽有清济、长城等,但是他们君臣都贪图 利益,若能不以派从子母弟做人质为耻,收买齐王亲信,就能灭掉齐国。 C.苏代暗助子之夺权,误导燕王视听。苏代与子之是姻亲关系,所以他力助子之夺取燕国的政 权,暗中说服燕王将王位让给子之,导致燕国混乱。 D.苏代回燕终败齐国,联各国再合纵。燕昭王召回苏代,苏代尽力策划攻打齐国,完成了燕国 的夙愿。苏代在燕昭王的支持下联络各国建立
16、合纵联盟,名声显扬。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窃闻大王义甚高,鄙人不敏,释锄耨而干大王。 (2)民力罢敝,虽有长城,恶足以为塞! 5.苏代在消除燕王的恐齐之心时,都列举了哪些理由?请简要说明。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沈)括字存中,以父任为沭阳主簿。县依沫水,乃职方氏所书“浸曰沂、沫”者,故迹漫 为污泽,括新其二坊,疏水为百渠九堰,以,节原委,得上田七千顷。 擢进士进士第,编校昭文书籍,为馆阁校勘,删定三司三司条例。故事,三岁郊丘之制,有司按 籍而行,藏其副,吏沿以干利。括考礼沿革,为书曰南郊式。即诏令点检事务,执新式 从事,所省万计,神宗称善。 迁太子中允、
17、检正中书刑房、提举司天监,日官皆市井庸贩,法象图器,大抵漫不知。 括始置浑仪、景表、五壶浮漏,招卫朴造新历,募天下上太史占书,杂用士人,分方技科为 五,后皆施用。加加史馆检讨。 辽萧禧来理河东黄嵬地,留馆不肯辞,曰:“必得请而后反。”帝遣括往聘。括诣枢密 院阅故牍,得顷岁所议疆地书,指古长城为境,今所争盖三十里远,表论之。帝以休日开天天 章阁章阁召对,喜曰:“大臣殊不究本末,几误国事。”命以画图示禧,禧议始屈。赐括白金千 两使行。至契丹庭,契丹相杨益戒来就议,括得地讼之籍数十,预使吏士诵之,益戒有所问, 则顾吏举以答。他日复问,亦如之。益戒无以应,谩曰:“数里之地不忍,而轻绝好乎?”括 曰:“
18、师直为壮,曲为老。今北朝弃先君之大信,以威用其民,非我朝之不利也。”凡六会, 契丹知不可夺,遂舍黄嵬而以天池请。括乃还在道图其山川险易迁直风俗之纯庞人情之向背 为使契丹图抄上之拜翰林学士权三司使。 括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又纪 平日与宾客言者为笔谈,多载朝廷故实、旧出处,传于世。 (节选自宋史卷三百三十一沈括)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括乃还在道/图其山川险易迂直/风俗之纯庞/人情之向背/为使契丹图抄上之/拜翰林学士/ 权三司使 B.括乃还/在道图其山川险易迁直/风俗之纯庞/人情之向/背为使契丹图抄上之拜翰林学士/
19、权三司使 C.括乃还在道/图其山川险易迁直/风俗之纯庞/人情之向/背为使契丹图抄上之/拜翰林学士/ 权三司使 D.括乃还/在道图其山川险易迁直/风俗之纯庞/人情之向背/为使契丹图抄上之/拜翰林学士/ 权三司使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 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明清时期,殿 试分录取考生为三甲,世人统称录取者为进士。 B.三司,在唐代之前,同“三公”,是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在唐、宋时 期,则以盐铁、度支、户部为三司,主理财赋。 C.加,加官,宋朝常在兼职之外给予额外“加官”,以提升其待遇品级或作为
20、荣誉象征以示优 宠,与下文“权三司使”中的“权”意思相同。 D.天章阁,宋朝阁名,真宗时营建,以奉真宗御集御书。在天章阁接见大臣,向大臣问御边大 略、军政要事,成为对大臣们最高规格的待遇。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沈括精通水利,为民造福。他在担任沭阳主簿期间,不仅疏浚了水流,而且得到上等田地七 千顷。 B.沈括精于改革,成效显著。他改革郊祭之制,节省了大量的费用;大力改革天文历法,一直 沿用至今。 C.沈括长于外交,有理有节。在处理边界问题上,他通过查阅档案,确认了边界,让辽国使者 感到理屈。 D.沈括学问广博,富有成就。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