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农业的区位选择(2021高中地理必修一》)(001).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一讲 农业的区位选择(2021高中地理必修一》)(001).docx》由用户(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一讲农业的区位选择 【2021高中地理必修一】001 第一 农业 区位 选择 2021 高中地理 必修 001 下载 _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地理_高中
- 资源描述:
-
1、 第八单元 农业及其生产特点 第一讲 农业的区位选择 单 科 命 题 备考导航 素养解读 1.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 化 2.农业地域的形成 1.区域认知 以区域经纬网图或相关图文资料为背景,考查农业生产 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对农业生产区位因素进行分析与评价。 2.综合思维 以区域农业生产或某农作物生长环境变迁为背景,考查 农业地域生产特点、农作物生长习性及区域农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 影响等。 3.地理实践力 结合农业资源调查相关材料,分析区域农业发展的区 位因素,评价农业生产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 4.人地协调观 探究点一探究点一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区位含义 (1)
2、绝对区位:农业生产所选定的 地理位置 。 (2)相对区位: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2.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特点 因素 主要方面 变化特点 自然因素 气候 、地形、土壤、 水源 等 比较 稳定 社会经济 因素 市场 、劳动力、交通运输、政策、 科技 等 变化较快 3.区位选择的实质:合理利用农业土地。 4.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有利影响 合理的生产强度,可以使土地资源 永续利用 不利 影响 不合理生产强 度和生产方式 过度放牧和垦殖,引起水土流失, 土地退化 、 沙化,河流含沙量增大;不合理灌溉造成土壤 盐碱化 农业技术改革 大量使用化肥使土壤 板结 ;广泛使用农药导致农产品和
3、土壤污染 1.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自然因素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决定某地区适宜 发展的农业类型,分析时可依据其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进行,具体总结如下: 2.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在现代农业中,市场、交通、科技、政策等决定农业生产的方式、水平、效率,所以社会经 济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也很大,图析如下: 3.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社会经济等因素在不断变化中,其主要是通过对地形、光热、土壤的改造或对市场、交通等 因素的影响,间接影响农业发展。具体分析如下所示: 4.农业区位选择的两大分析角度 (1)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 首先根据经纬度
4、位置及其他信息确定各地的气候特征;根据等高线等信息分析各地的地形特 征;结合各种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区位选择。 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的平原、盆地地区。 水稻 玉米 棉花 甘蔗 甜菜 水热条 件较好 的平原 地区 夏季高温多 雨、生长季节 较长的平原地 区 光照充足、夏季高温 的平原地区 高温多雨的热带、亚 热带地区 气候凉爽的中温带地 区 林业: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地区。 种类 分布 柑橘 气候湿润的亚热带丘陵地区 苹果 湿润、半湿润的暖温带地区 畜牧业: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区。 渔业:主要分布在湖泊、水库、池塘、沿海海域等地区。 (2)从微观角度对小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 在进
5、行局部地区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5.分析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分析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时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农业景观取代自然景观。 由于自然地理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性,因此分析农业生产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时,要从整 体上进行把握: 气候 农业生产对气候的影响有利有弊,过度开垦耕地会破坏大气的稳定性,引起气候变化;但合 理耕作,有利于气候保持稳定 水文 农业生产用水量大使人类建设了更多的水利工程,这往往对水文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 农药、化肥的使用也会产生水污染,围湖造田等也破坏了水域环境 地形 在地形起伏大的地区进行耕作,
6、减弱了植被对水土的保持能力,导致水土流失,使地形更加 崎岖(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形成);但在缓坡修梯田,可以减少水土流失 土壤 不合理的耕作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甚至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如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引水 灌溉,只灌不排,在提高土壤表层含水量的同时,也提高了土壤的盐度。在蒸发量大、降水 量小的情况下,盐分在表层不断析出和积淀,导致土壤盐碱化;在半干旱、半湿润的农牧交 错带开垦农田、过度放牧以及不合理地用水,都会破坏天然植被,降低环境对风沙的防御 能力,导致土地荒漠化 植被 扩大耕地面积往往以破坏植被为前提,甚至导致珍稀物种灭绝 (2)对生态的影响: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会给地理环境带来
7、不利影响。在干旱、半干旱地 区,过度放牧造成草场退化,容易引起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的灌溉容易导致土壤盐碱化;山区、黄土 区毁林开荒会造成水土流失;迁移农业会导致森林减少、气候变化等。 (3)对环境的影响:农药、化肥的使用会导致土壤、大气、水体污染。 命题视角一 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区位条件 1.2019 天津文综,14(3),6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中欧班列路线示意图 橄榄油是我国通过中欧班列从西班牙等国进口的商品之一。油橄榄树适宜生长在亚热带地 区偏碱性土壤中,喜光、耐旱、忌涝。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亚热带很多地区不 适宜种植油橄榄树的自然条件。(6分) 1. 答案 土壤偏酸性;降水量较大,雨
8、季较长,地势低洼处易涝;云量较多,光照不足。 解析 根据材料中介绍的油橄榄树生长习性可知,其生长需要光照充足、降水较少的气候条件, 坡度适当、利于排水的地形条件和呈偏碱性的土壤。与欧洲的地中海气候区相比,我国亚热带季 风气候分布于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土壤以红壤为主,土质多呈酸性;季风气候降水量更大,且雨季 较长,阴雨天气较多,光照不足;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多平原、盆地,因降水集中和水系众多,低洼地 带易产生洪涝。因此,我国亚热带地区的土壤、气候和地形条件不适宜种植油橄榄树。 命题视角二 影响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区位条件 2.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多米尼加等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交流合作不断深化。读下图,回
9、答问题。 多米尼加自然环境优美,经济以农业为主,全国半数人口从事农业生产。为满足全球对有机 农产品的需求,该国增加有机香蕉的种植面积,设立环境监测、质量保障等管理机构,加大投入,提 高有机香蕉的产量和品质。 概括该国生产有机香蕉的社会经济条件。(10分) 2. 答案 市场需求广阔,劳动力丰富,政策支持,资金、技术投入大,环境污染小。 解析 由材料可知,该地劳动力丰富,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说明劳动力廉价;满足全球市场需 求,表示有机香蕉市场需求量大;设立相关机构,说明政策支持力度大;加大投入以提高品质,可知资 金、技术投入大;由材料可知该地自然环境优美,并设立了环境保护的机构,故环境污染小。
10、命题视角三 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下图反映 2014 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3.(2019 课标,3,4分)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的是( ) A.黄河下游区 B.长江中游区 C.珠江下游区 D.淮河下游区 3. 答案 C 我国原来的稻谷余粮区主要在南方地区,排除 A选项;由图可知,长江中游区和淮河 下游区的稻谷供需结余多为正值,而珠江下游区的稻谷供需结余为负值,说明其不再是主要稻谷 余粮区,故 C 选项正确。 4.(2019 课标,4,4分)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是
11、( ) A.人均耕地多 B.农业劳动力多 C.复种指数高 D.淡水资源丰富 4. 答案 A 黑龙江省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大,故 A项正确;安徽省的人口较多,农业劳动力较多, 故 B项错误;黑龙江省纬度较高,复种指数较低,且淡水资源没有明显优势,故 C 项和 D项错误。 5.(2019 课标,5,4分)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稻谷( ) A.出口数量扩大 B.运输成本上升 C.流通效率提高 D.储存难度增加 5. 答案 B 南方地区是我国传统的稻谷产区和消费区,由图也可看出东南沿海多省份的稻谷供 需结余为较大的负值,因此水稻种植重心北移,导致运输成本上升,故 B项正确;水稻种植重心的移 动与“出
12、口数量”“流通效率”“储存难度”没有直接的关系。 命题视角四 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 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 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6.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鱼塘的直接目的是( ) A.提高土壤质量 B.节省劳动力 C.促进生态循环 D.提高经济收入 6. 答案 D 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的改变对农业生产结构的影响。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 展,花卉和蔬菜的市场需求量大增,桑基、蔗基鱼塘改为花基、
13、菜基鱼塘可明显提升土地的经济 价值,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同时这种改变不会对土壤质量、劳动力数量、生态循环带来明显的 影响,故 D项正确。 7.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 A.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 B.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 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 D.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 7. 答案 A 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的相关知识。珠三角传统的基塘农业随城镇化发展逐渐演 变成为城市郊区农业,更加追求经济效益,反映了当地的产业发展方向。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与 当地自然环境相协调,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生态循环理念,更是被联合国所推介的典型的生态循 环农业模式。综上
14、所述,B、C、D项错误,A项正确。 探究点二探究点二 农业地域的形成农业地域的形成 1.基本概念 农业地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条件的综 合作用下,形成的 农业生产 地区。 2.共同特征 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 生产条件 、结构、 经营方式 、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 征。 3.典型案例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 (1)分布:国土的 东南部 和西南部。 (2)特点: 耕作业 和畜牧业相结合。 (3)区位:地势 平坦开阔 ,灌溉条件好,气候 暖湿 ,土地肥沃,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 高。 1.农业地域的影响因素 2.典型案例混合农业(以墨累达令盆地为例) (1)澳大利
15、亚混合农业的区位优势 区位条件 区位优势 气候 气候温暖,光热充足,降水相对较多 地形 地势平坦开阔(中部大盆地) 土壤 土壤肥沃 水源 灌溉条件较好(墨累河、达令河、东水西调) 人口密度 地广人稀,农场规模大 交通 交通条件便利 市场 面向国际市场 机械化 机械化水平高 科技 科技水平高,牧草和畜种优良 政策 政策鼓励扶持 (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生产特点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以小麦绵羊混合生产为主,是现代混合农业的典范。其特有的生 产优势如下所示: 3.我国典型的混合农业基塘农业 基塘农业是我国珠江三角洲一种典型的混合农业类型。 (1)形成原因:珠江三角洲的居民将低洼且多洪涝灾害的地方挖成
16、池塘饲养鱼类,挖出的塘泥 堆于周围,称为“基堤”,基堤上种植果树、甘蔗、桑树、花卉等,形成基塘农业。 (2)优点:基塘农业既能防洪,又能增加收入;农作物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可投入池中作为 饲料,因而是一种具有特色的农业经营方式。 命题视角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 18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 之一。随着农场规模的扩大、数量的增多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该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 读图,判断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最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是( ) A. B. C. D. 答案 D 墨累达令盆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属于商品农业,农产品主要面向市
17、场。 该农业地域类型牧草与作物轮作,种植小麦与饲养羊在生产上有联系,大部分农作物作为饲料饲 养羊。 主观题答题模板主观题答题模板 5.农业区位条件评价类农业区位条件评价类 设问 1:用水得到保障后, 当地热带、亚热带水果 种植业蓬勃发展,从气候 角度分析其原因 设问 2:从气候角度分 析甲地普及日光温室 的原因 设问 3:横县地形以河 流冲积平原为主,茉 莉主要种植在平原地 势较高的旱地上。试 设问 4:结合材料,说明 我国亚热带很多地区 不适宜种植油橄榄树 的自然条件 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 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 种植的原因 背景:区域自然环境特征 及区域农业发展措施、 区域地形图 考向:影响农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