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地球的公转(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与五带(2021高中地理必修一》)(001).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五讲 地球的公转(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与五带(2021高中地理必修一》)(001).docx》由用户(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五讲地球的公转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与五带 【2021高中地理必修一】001 第五 地球 公转 正午 太阳 高度 变化 四季 2021 高中地理 必修 001 下载 _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地理_高中
- 资源描述:
-
1、第五讲 地球的公转(二)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与五带 单 科 命 题 备考导航 素养解读 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规律 2.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与应用 3.四季更替和五带 1.区域认知 结合光照图或区域经纬网图,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 分布特点或大小比较。 2.综合思维 以常见生产、生活现象的相关材料为背景,考查正午太 阳高度的变化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3.地理实践力 搜集相关材料或实验数据,考查区域正午太阳高度的 量算、变化,并说明分析依据。 探究点一探究点一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读图,完成下列内容。 1.太阳高度:太阳相对于地平面的高度角,最大值是 90 。 2
2、.正午太阳高度:当地地方时为 12 时的太阳高度。 3.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 直射点 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二分二至日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 (1)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 北回归线 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 c 折线所示。 (2)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 南回归线 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 a 折线所示。 (3)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 赤道 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 b 折线所示。 4.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 北半球节气 达最大值的地区 达最小值的地区 夏至日 北回归线 及其以北各纬度 南半球 各纬度 冬至日 南回归线 及其以南各纬度 北半球 各纬度 春、秋分日 赤道
3、 南北两极点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纬度变化规律 同一时刻,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地球上,同一日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直射点所在纬度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90 )。 (2)季节变化规律:同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变化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其数值具有“来 增去减”的特点,即若直射点向本地所在纬线移来,则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移去则减小。如下图所示: 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规律 各纬度变化具体如下: 地区 最大值 最小值 北回归线及 其以北地区 一次最大值 (6月 22日前后) 一次最小值 (12月 22日前后) 南回归线及 其以南地区 一次最大值 (12月 22日前后
4、) 一次最小值 (6 月 22日前后) 南北回归线之间 (除赤道外) 两次最大 (太阳直射时最大) 一次最小(南半球出现 在 6月 22日前后,北半球 出现在 12月 22日前后) 赤道 两次最大(3 月 21日前 后和 9 月 23 日前后) 两次最小(6 月 22日前 后和 12月 22日前后) 特别提示 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其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 H=2326+( 为当地纬度);在回 归线与极圈之间的地区,其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恒为 46 52;从极圈到极点之间的地区,其 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从 46 52逐渐降低至 23 26。 命题视角 正午
5、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气温的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 14 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下图示意某区 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读图回答下题。 1.(2013 山东文综,6,4分)该日( ) A.日落时刻甲地早于乙地 B.日落时刻甲地晚于乙地 C.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大于乙地 D.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小于乙地 1. 答案 B 根据题干中信息可知,太阳直射 20 N,此时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甲地纬度比乙地 纬度高且位置偏西,故日落时间甲地晚于乙地,B项正确、A项错误。该日甲、乙两地的正午太阳 高度相等,均为 89 ,故 C、D项错误。 2015年某日出现了日食
6、现象,在四幅日照图中,深色阴影为夜半球,浅色阴影为当时可观测到 日食的地区范围。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2.发生日食的这天,在图中所示四地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2. 答案 A 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据图分析,此时晨昏线大致经过南北极点,太阳直 射点位于赤道附近,甲地离赤道最近,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A项正确。 3.在上图所示四地中,观测者正朝西南方向观测日食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 答案 D 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观察者朝西南方向观测日食,说明此时太阳位于西 南方位,为下午时段。由图可知,甲、乙两地位于晨线附近;丙地
7、处于正午;丁地位于下午时段,太阳 位于其西南方向,可向西南方向观测日食。D项正确。 探究点二探究点二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与应用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与应用 读下图,补充相关内容。 图 1 图 2 (1)若图 1位于北半球,只要 冬至 日这一天南楼不遮挡北楼,全年都不会遮挡;若位于南 半球,只要 夏至 日这一天北楼不遮挡南楼,则全年都不会遮挡。 (2)若楼间距一样,要想不遮挡阳光,则纬度较高地区的楼高要 大于 (大于或小于)纬度较 低地区的楼高;若楼高一致,则纬度较高地区的楼间距要 小于 (大于或小于)纬度较低地区的 楼间距。 (3)要保证太阳能集热板最大限度地吸收太阳辐射,太阳光线应 垂直 于集热
8、板,正午太 阳高度角(H)与集热板倾角 a的关系是 H+a=90 。 1.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公式:H=90 -两点纬度差。 “两点”是指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两点纬度差的计算遵循“同减异加”原则,即若两点同在 北(南)半球,则两点纬度“大数减小数”;若两点分属南北不同半球,则两点纬度数相加。如下图所示: 当太阳直射 B点(10 N)时,A点(40 N)正午太阳高度:H=90 -AB纬度差=90 -(40 -10 )=60 。 C 点(23 26S)正午太阳高度:H=90 -BC 纬度差=90 -(10 +23 26)=56 34。 特别提醒 在南(北)极圈有极昼现象出现时,南(北)极点的太阳
9、高度无日变化,其太阳高度的大小等于太 阳直射点的纬度。 2.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1)确定地方时 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 12 时。 (2)确定房屋的朝向 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位置有关。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房屋朝 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房屋朝北。 (3)确定当地的地理纬度 当太阳直射点位置一定时,两地纬度相差多少度,正午太阳高度就相差多少度。根据某地某 日(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可判断该地区纬度大小。 (4)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 太阳直射点上,物体的影子最短,长度为 0。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反之,日
10、影越长。正 午是一天中日影最短的时刻。 日影永远朝向背离太阳的方向,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北(北极点除外), 冬至日日影最长,夏至日日影最短;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南(南极点除外), 夏至日日影最长,冬至日日影最短;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日影夏至日朝向正南,冬至日朝向 正北;直射时日影最短(等于 0)。 (5)确定楼间距、楼高 为了更好地保证各楼层都有良好的采光,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以我国为例,南楼 高度为 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 H,则最小楼间距 L为:L=h cotH。如下图: (6)计算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角度 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
11、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与集热 板成直角。 集热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和当天的正午太阳高度(H)互余,即 +H=90时效果最佳。如下 图: (7)判断山地自然带在南坡和北坡的分布高度 一般情况下,由于阳坡正午太阳高度大,得到的光热多,阴坡得到的太阳光热少;因此在相同高 度,阳坡温度较高,阴坡温度较低,从而影响到自然带在阳坡和阴坡的分布高度。 命题视角一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太阳能光热电站(下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 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下题。 1.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与塔高的比值为 P,则(
12、 ) A.春、秋分日 P=0 B.夏至日 P=1 C.全年 P1 1. 答案 D 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及影响。可利用右图分析(图中 H为塔高、L为正 午高塔影长、 为正午太阳高度),依图可知 P=L/H;再结合数学知识可知,当 =45时,P=1,当 45 时,P1,当 1。再利用 =90-某地与太阳直射点间纬度间隔的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 可知北回归线上:夏至日 =90,则 P=0;冬至日 1;春、秋分日 45,则 P1。故 D选 项正确。 天津广播电视塔(简称“天塔”)高度约 415 米。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面两题。 图 “天塔”景观照片 图 “天塔”位置示意图 2.拍摄到该照片的时间(
13、北京时间)最可能介于( ) A.5:007:00 B.8:0010:00 C.12:0014:00 D.15:0017:00 2. 答案 B 本题考查读图能力和地球运动知识。对比地理景观图和位置示意图可以判定,“天 塔”影子此时朝向西北方向,说明太阳位于该地的东南方位,结合太阳一天中的位置变化可知,此时 应是当地上午,天津的地方时接近北京时间,故 B项正确;图中“天塔”影长较短,说明太阳高度较大, 故不应是在日出前后,A项错误;12 点以后太阳位于偏西方位,影子应朝向东北,C、D项错误。 3.拍摄到该照片的日期最可能介于( ) A.1 月 15日到 2月 15 日 B.3 月 1日到 3月 3
14、0 日 C.5 月 15日到 6 月 15日 D.10 月 1日到 10月 30 日 3. 答案 C 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知识。结合上题分析,“天塔”的影长可以通过比例尺计算得出大 约为 200米,“天塔”高 415 米,说明该日天津太阳高度较大,此时并非正午,正午日影应更短,即太阳 高度应更大,天津位于 40 N 附近,太阳高度较大的时间应是太阳直射点位置靠近北回归线的时段, 即靠近夏至日,C 项正确;A、B、D项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附近及其以南,即天津的正午太阳高度 小于 60 ,影长应长于 415/1.732240米,故均不正确。 命题视角二 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福建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
15、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下图 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4.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 ) A.全球昼夜平分 B.北半球为夏季 C.太阳直射 20 S D.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 4. 答案 D 本题以窗户遮阳板设计原理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考查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相关 知识。位于北半球的福建夏季应将遮阳板放下,避免因强光照射导致室内温度太高,冬季收起遮 阳板,让尽可能多的光线进入教室,以改善教室热量和采光条件。因此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 一年最大值时,是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北半球冬至日,此时南极圈以南地区为极昼。故选 D。 5.济南某中学生借
16、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做的调整是( ) 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 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 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 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 A. B. C. D. 5. 答案 A 济南纬度比福建高,冬、夏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均比福建小,因此为了达到和福建 一样的效果,济南可以通过降低遮阳板安装高度或加长遮阳板来实现。故选 A。 如下图:(以夏季放下遮阳板为例) 探究点三探究点三 四季更替和五带四季更替和五带 1.形成原因: 昼夜长短 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变化,导致全球同纬度地区(除赤道外), 太阳辐射 在一年中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形成四季,全球不同纬度地区, 太阳辐射
17、 从低纬度 向高纬度呈有规律的递减,据此可划分为五带。 2.天文四季 夏季 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大的季节 冬季 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小的季节 春、秋季节 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 3.北温带国家的四季:3、4、5月为春季,夏、秋、冬季依次类推。 4.五带的划分 界线 回归线 和极圈 五带 南北寒带、南北温带、热带 1.地球运动中关于季节判断的依据 北半球冬季(1月) 北半球夏季(7月) 地球公 位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快 位于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慢 转规律 直射点位置 太阳直射南半球,向赤道方向移动 太阳直射北半球,向赤道方向移动 昼夜长 短变化 冬至日,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 夏至日,北
18、半球昼最长,夜最短 正午太 阳高度 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 减;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达一年中 最大值,物影最短 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北回归线 及其以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物影最短 太阳升 落方位 东南升西南落(极昼、极夜区域除 外) 东北升西北落(极昼、极夜区域除外) 日出、日 落时间 北半球各地日出时间晚于 6点,日 落时间早于 18点 北半球各地日出时间早于 6点,日落时间晚于 18 点 2.其他判断季节的依据 判断季节的依据,除地球运动相关规律外,还有气温和气压、季风、天气和气候、洋流和水 文特征、山地植被和雪线变化、农事活动和极地考察等。 规律总结 四季更替最明显
19、的是温带;热带地区有阳光直射现象,长夏无冬,四季更替不明显; 寒带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长冬无夏,四季更替不明显。 命题视角 季节及季节差异的判断 某日,小明在互联网上看到世界各地好友当天发来的信息: 甲:温暖的海风夹着即将到来的夏天的味道扑面而来。 乙:冬季临近,金黄的落叶铺满了一地。 丙:又一次入秋失败了,这还是我四季分明的家乡吗? 丁:又是黑夜漫长的季节,向北望去,小城上空的极光如彩色帷幕般挂在夜空。据此完成下面 两题。 1.(2017 课标,10,4分)以上四人所在地从北到南的排列顺序是 ( ) A.甲乙丙丁 B.丁乙丙甲 C.丁丙甲乙 D.甲丙乙丁 1. 答案 B 本题考查地球运动及四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971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