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城市地理学.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中地理城市地理学.docx》由用户(binbin)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地理 城市地理学 下载 _其他资料_地理_高中
- 资源描述:
-
1、城市地理学 第一章 绪论 1.(记)城市的概念:城市是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聚 集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是一定地域范围内政治,经济,科技,文教,信 息中心,是城市内外各部门各要素有机结合的大系统。 2.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 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 3.主要任务:解释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揭示和 掌握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的规律,属于认识世界的任务;科学预测世界各 国,各地区城市现象的变化规律,属于改造世界的任务。 4.研究的主要内容: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 城市内部空间组
2、织研究;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和新领 域的研究。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特点:注重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注 重区域城镇体系的研究;注重城市化研究;注重城市地理新领域与新方法的 拓展和应用。 6.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趋势:对理论的研究将进一步加强;对经济全球化 和全球城市的研究将加强;对城市社会地理学的研究将加强;对新领域和新 方法的研究将加强;城市规划等应用研究将进一步加强。 第二章 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 第一节 城市概念及标准 1.城市的概念:如上 2.(记)城镇不同于乡村的本质特征:城镇是以从事非农工业活动的人口为主 的居民点,在产业结构上不同于乡村。城镇一般聚聚
3、有较多的人口,在规模上 区别于乡村; 城镇有比乡村要大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 在景观上不同于乡村; 城镇具有上下水,电灯,电话,广场,街道,影剧院,博物馆等市政设施和公 共设施,在物质构成上不同于乡村;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 中地,是一定地域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在职能上区别于乡村。 第二节 城市地域 1.(记)城市地域分类:行政地域概念,实体地域概念,功能地域概念 2.行政地域:按一定的标准或程序在行政上分别设置市,镇,乡,村等建制,并 确定他们的行政管理边界。 3.实体地域:城市的本质特征本来是对城市的实体地域即城市建成区而言的,划 分城市的实体地域主要是为了区分城乡。
4、4.(记)功能地域: (1)都市区: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 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元。 (2)大都市带: 概念:由许多都市区首尾连成一体,它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又 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这样的巨大的城市地域复合体叫做大都市带。 特点: 多核心。区域内有若干个高人口密度的大城市核心,每个大城市核心及其 周围郊区县之间,以通勤流为主要指标的紧密社会经济联系,组成一连串的 都市区。 交通走廊:这些大城市核心及都市区沿高效率的交通走廊而发展,它构成 大都市带空间结构的骨架,把各个都市区连接起来,没有间隔。 密集的交互作用:不仅都市区内部,中
5、心城市与周围郊区之间有密集的交 互作用,都市区之间也有着密集的社会经济联系。 规模特别庞大:戈特曼以 2500 万人口作为大都市带的标准规模。 国家的核心区域:它集外贸门户职能,现代化工业职能,商业金融职能, 文化先导职能于一身,成为国家社会经济最发达,经济效益做高的地区,甚 至具有国际交往枢纽的作用。 (3)都市连绵区: 概念:以都市区为基本组成单元,以若干大城市为核心并与周边地区保持强 烈交互作用和密切社会经济联系沿一条或多条交通走廊分布的巨型城乡一 体化地区。 形成条件: 具有两个以上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作为发展极; 有对外口岸; 发展极和口岸之间有便利的交通干线作为发展走廊; 交通走
6、廊及其两侧人口稠密,有较多的中小城市; 经济发达,城乡间有紧密的经济联系。 成型指标: 具有两个以上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作为发展极,且其中至少一个城市 具有相对较高的对外开放程度,具有国际性城市的主要特征; 有相当规模和技术水平领先的大型海港和空港,并有多条定期国际航线运 营; 区域内拥有由多种现代运输方式叠加形成的综合交通走廊,区内各级发展 极与走廊之间有便捷的陆上手段; 区内有较多的中小城市,且多个都市区沿交通走廊相连; 组成连绵区的各个都市区之间,都市区内部中心与外围县之间存在密切的 社会经济联系。 (4)城市群: 概念:是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 的
7、城市,依据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 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 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 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 (5)都市圈 (6)城镇密集区 第三节 中国市,镇概念和统计口径 1.中国市镇建制标准主要指标:人口,经济和基础设施 2.户籍统计:主要以职业构成为依据划分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户籍统计数据 来源于公安系统的户口登记,其特点是数据具有连续性,真实可靠,但由于城市 中大量农村户籍人口和农村地区大量非农业人口的存在, 非农业人口不能直接代 替城镇人口,只能作为城镇人口的参考
8、数据。 3.(记)我国城市地域和城市统计存在的问题: 城镇和城镇人口标准频繁多变; 用市政行政区为基础的城市人口统计不是偏大就偏小,不能反映城镇发展; 户籍政策的变化; 流动人口的变化: 问题根源在于简单的用市镇的行政界限来代替城乡界限。 4.应采取的措施: 在我国建立反映城镇实体界限的城镇地域概念,并确定相应的标准,作为城镇 统计的基本单元。 在城镇实体概念的基础上, 建立一套不同空间尺度的互相衔接的城市地域概念, 以满足不同的需要,冰河国际的城市统计建立起可比的基础。 5.(记)统计口径: 1955 年第一次人口普查:城镇人口包括设有建制的市和镇辖区的总人口(非 农业人口和农业人口)以及城
9、镇型居民区的人口。 1963 年第二次: 只计算设有建制的市和镇的非农业人口, 不再包括农业人口。 城镇人口与城镇地域之间开始脱节。 1982 年第三次:使用 1955 年标准 1990 年第四次:城镇人口由市人口和镇人口两部分组成。市人口是指设区的 市所辖的区人口和不设区的市所辖的街道人口; 镇人口是指不设区的市所辖的居 民委员会人口和县辖镇的居民委员会人口。 2000 年第五次: (1)引入“人口密度原则” ,用人口密度原则把设区市的区分 成两类,只把 1500 人/km 2以上的区(一般是城区和近郊区)的人口全部算作城 镇人口,而对 1500 人/km 2一下的区(一般是远郊区) ,只计
10、算真正的城镇部分, 区的乡村部分不再计入城镇; (2)引入“建成区延伸原则” ,对不设区市和建制 镇, 除了按照城市社区管理的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人口外,还包括了与市镇 驻地建设用地相连的乡镇地域和村委会地域, 可以认为这一地域的人口大都以非 农业经济活动为主。 第三章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1.三次社会大分工: 第一次:游牧部落和农业部落分离,促进了畜牧业和农业的发展。剩余产品为两 个部落间开始进行商品交换提供了足够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第二次:手工业与农业分离 第三次:商业从农业和手工业中分离,城市具有了完备的职能,具有了相当的规 模,城市规模扩大
11、。 第二节 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区域基础 1.自然地理环境: 热带湿热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上; 山区城市一般都沿河谷或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 高寒地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地区。 2.分布在平原的原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农耕,农业发达利于提供各 种产品,人口分布集中,有利于组织交通,有利于向四周扩散,节省建筑投资。 3.在低纬度的大城市有两种主要类型: 坐落在海拔较高的气候,凉爽的高原或山间盆地。 接受海洋调节的滨海低地。 4.我国城市分类:滨海城市;三角洲平原城市;山前洪积,冲积平原城市,平原 与地山丘陵相邻接的城市,低山丘陵区的河谷城市,平原中腹的城市,高平原的 城市,高原山间盆地和谷地的城市,中
12、山谷地城市,高山谷地城市。 5.古代:防卫需要,河流围绕地区 近代:产业需要,平原,三角洲,交通便利 现代:环境,科技发展 6.区域经济地理条件:矿产资源,淡水资源,水热资源,动植物资源的丰饶度及 其组合,基础设施的状况,区域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经济发展的历史传统,现 状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结构特征,未来的开发潜力。 7.关系:城市要从区域获取发展所需要的食物,原料,燃料和劳动力,又要为区 域提供产品和各种服务。二者的关系决定城市的性质,功能,特点。 第三节 城市地理位置与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1.城市地理位置: 城市及其外部的自然, 经济, 政治等客观事物在空间上的结合。 2.城市地理位置的类型:
13、(1)大,中,小位置 (2)中心,重心位置和邻接,门户位置 中心位置:位于某一区域的中央 重心位置:当一个地理区内人口分布和开发条件差异较大时,假想按不均匀性进 行加权,就会有一个偏向于优势区域的重心位置。 邻接位置:即城市区为追求邻接与决定其发展的区域,不必或不可能在本区域的 中央。 门户位置:当一个地理区的对外联系集中在某一方向上时,这个区域的中心城市 常常不在本区中央,而明显偏于主要联系方向一端。 (3)城市沿交通线成长的区位类型: 河运:航运端点,梯级中转点,河流交汇点,河区位置,过河点位置,河口 铁路:枢纽位置,通过位置,端点位置。 3.分析城市地理位置应注意的方面: 不要忽视对城市
14、自然地理位置的关注,并要赋予他经济意义。 对外交通运输是城市与外部联系的主要手段,因此,城市位置的核心是交通位 置。 重视城市所在地域或域市直接腹地的经济发展过程和经济特征的分析; 城市地理位置不是一成不变的要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来加以分析; 对若干城市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加深对某城市地域位置特点的理解。 第四节 不同类型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1.三大类型: 商品农业与中心地城镇: 为满足广大农村物资集散和综合服务的需要而形成的中 心地城市,如大多数集镇,城镇,县城。 转运城镇:为满足区际贸易和交通转运的需要而形成的的,以交通运输为主要职 能的城市,如港口城市,铁路枢纽,公路中心等。 专门城镇:为满
15、足某种专门需要,在集聚经济,规模经济作用下而形成的以某种 专门职能为主的城市,如工业城市,风景旅游城市,大学城等。 2.商品农业与中心地城镇: 产生发展:这类小城镇随着商品农业的出现和发展,物资集散和交换功能的 扩大而不断产生和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制的建立,稳定和加强 了小城镇在整个城市体系中的地位。 特点:职能的综合性,发展的稳定性,鲜明的等级性 发展前景: 这类小城镇的发展与农业的发展息息相关, 其发展前景如何如何, 能否发展成为大城市,取决于城镇的行政等级,服务范围大小以及服务范围 内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本身的发展条件。 3.转运城镇: 分类: 实体转运:指货物从一种交通方式转
16、换为另一种交通方式,如水运转为铁路 运输。 商业性转运:主要指商品所有权的改变 政治性转运:主要指商品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入另一个国家或地区,这时需 要付关税。 产生发展:以交通运输职能为主的小城市,其形成和发展取决于天赋和人为 的交通地理位置。 发展前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前提下,其发展主要取决于经济腹地,后方疏 运系统以及城市本身的建设条件。经济腹地是决定此类城市发展的基础,腹 地越大, 越富饶, 转运要求越大, 城市发展规模就可能越大。 后方疏运系统, 是这类城市的生命线,随着后方疏运系统的完善,包括运输方式的增加,交 通网络的广度扩大和密度提高,运输能力增加,城市与港口的联系加强,城 市规
17、模就扩大。城市建设条件是城市得以发展的保证,其包括自然条件和技 术条件,建设条件越好,发展规模越大。三者良好配合,城市发展潜力才有 可能充分发挥。 4.专门城镇: 产生发展:以专门化职能为主的城市,其产生和发展强烈的依赖于某种天赋 的资源和人类某种特殊的需要。 特点:职能较单一;对外联系范围广,但联系内容较单一;发展历史 一般较短,发展速度较快,并可能有较大的起伏性。 分类:矿业城,工矿城,工业城,风景旅游城,科学文化城等 发展前景:一方面取决于资源类型,数量,质量,开采条件等,另一方面取 决于国家或市场对这种产品的需要。 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 第一节 城市化定义 1.城市化定义: 是城市人口占
18、全社会人口比例提高的过程; 是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 使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加和每个集中点的扩大; 使城市对农村影响的传播过程。 2.城市化特征: 城市化是动态的,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发展过程,具有阶段性。 城市化特征与经济,人口,社会,地域空间等诸要素特征密切相关,在地域上 存在明显差异性; 始于产生之日可称为广义城市化,始于工业革命可称为狭义城市化,而我们研 究工作的重点应该是狭义城市化概念中的当代城市化阶段。 3.城市化的四种转型:人口结构的转型;经济结构的转型;地域空间的转型;生 活方式的转型。 第二节 城市化的机制 1.动力机制: 农业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和基础前
19、提。剩余粮食的生产能力是第一前提,是城 市生存的必要前提条件;剩余农业劳动力是第二前提。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农业生产中机器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效 率, 促使被替换下来的农业人口为寻求就业而流向城市。因此城市化是工业化所 产生的劳动力分工在空间上的反应。 第三产业是后续动力。企业对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不断提出新要求;随时世界经 济体制的国际化,服务业扩散,全球性金融网络出现,他们进一步刺激了城市中 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城市居民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消费性服务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 刺激城市迅速发展各种各样的服务性行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水平还 将继续提高, 企业对生产性服务和居民对生活性
20、服务都将提出更精细更全面的要 求。所以,第三产业在城市中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 交通运输是先决条件 第三节 城市化的类型和测度 1.向心型城市化与离心型城市化: 城市中的商业服务设施以及政府部门,企事业公司的总部,银行,报社等脑力 劳动机关,都有不断向城市中心聚集的特性,这就是向心城市化,也成集中型城 市化。 城市设施和部门自城市中心向外缘移动和扩撒,这称为离心城市化,也称为扩 散型城市化。 2.外延性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 如果城市的离心扩展,一直保持与建成区接壤,连续渐次的向外推进,这种扩 展方式称之为外延型城市化。 (城乡结合部) 城市化在推进过程中,出现了空间上与建成区断开,职能上与中心城
21、市保持联 系的城市扩展方式,则成为飞地型城市化。 (卫星城) 卫星城的位置:分布于特大城镇周围距离近得往往居住职能和依附性强,如 卧城,距离远的往往工业职能和独立性强,人口数量多,卫星城和母城之间 一般由绿地分隔,但有时两者因扩展连接,形成城市群。 卫星城的发展过程:借助于母城的力量发展,在特大城市影响下使乡村自然 变质,或按照规划人为的建立卫星城镇。 卫星城应注意的问题:土地控制;一定的规模;复合功能 3.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 景观型城市化,是传统的城市化表现形式,指城市性用地逐渐覆盖地域空间的 过程,因为这种城市化直接创造市区,也成为直接城市化。 职能型城市化,是当代出现的一种新的城
22、市化表现形式,指的是当代城市功能 在地域系列中发挥效用的过程。这种城市化表现了地域进化的潜在意识,不从外 观上直接创造密集的市区景观,所以也成间接城市化。 4.积极性城市化和消极型城市化 以经济发展同步的城市化称之为经济型城市化; 先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为消极型城市化,也称假城市化或过度城市化。 5.自上而下型城市化和自下而上型城市化 自上而下型城市化是指国家投资于城市经济部门, 随着经济发展产生的劳动力 需求而引起的城市化, 具体的表现为原有城市发展和新兴工矿业城市产生两个方 面。 自下而上型城市化是指农村地区通过自筹资金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 业生产活动,首先实现农村人口职业转化,
23、进而通过发展小城市镇,实现人口居 住地的空间转化。 第四节 城市化近域推进和郊区化 1.再城市化: 是指在经历了逆城市化之后, 城市中心人口又开始恢复增长的过程。 2.绅士化:即中产阶级化,一个街区中,较高收入的家庭取代较低收入居民的过 程,在整个过程中,街区的本质特征和文化品味也发生了改变。 3.郊区化:是城市发展由向心集聚走向离心扩散的特定阶段,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极为深远。 第五章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1.当代世界城市化的特征: 城市化进程大大加速; 城市化的主流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大城市化趋势明显,巨大城市带出现; 世界城市化水平地区差异显著; 发达国家的郊区城市化与逆城市化;
24、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仍以乡村向城市移民为主。 2.中国城镇化发展特征: (1)发展进程: 1949-1957 年稳步上升,恢复重建,旧城改造; 1958-1977 年曲折缓慢态势,减少城镇人口和撤销部分城镇所致。 1978 年以后,加速发展态势,小城镇大问题,小城镇大发展,大战略,积极 稳妥推进城镇化。 (2)发展速度 建国初期和改革以后速度都快,后者更快,逐年递增; 相对于工业速度而言,城镇化表现出缓慢,徘徊停滞或加速的特征,慢于工业 化; 中小城市的发展速度大于大城市; 城镇人口增长迅速,人口规模越来越大。 (3)发展水平 城镇化水平还较低,中部低于东部,西部低于中部; 城镇化水平低于工业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