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四五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复习(四年级为新教材).zip
2020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复习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环境 一一 种子发芽实验(一)(二)种子发芽实验(一)(二) 1.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 2.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3. 种子发芽实验采用的是(对比)实验的方法,要能够控制实验的条件, 例如:要看水分对种子发芽的影响,不控制的条件为(光、温度、空气、养分) ,要控制的条件为(一组种子加适量的水,另一组种子保持干燥);要看光对 种子发芽的影响,不控制的条件为(温度、水、空气、养分),要控制的条件 为(一组种子受到光照,另一组种子不受到光照,放在黑暗的地方);要看温 度对种子发芽的影响,不控制的条件为(光、水、空气、养分),要控制的条 件为(一组种子放在常温下,另一组种子放在低温下)。 4. 种子发芽阶段需要的养料由(子叶)提供,不需要施肥。 二二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1. 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植物生长的环境包括:(水分)、(空气)、 (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 度、阳光、土壤。 2. 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3.香蕉树、松树、仙人掌三种植物生活在什么地方?它们的叶同它们生存的 环境有什么关系? 香蕉树生活在热带,长着宽叶,可以更多的蒸发水来适应炎热。松树生活 在高山上少水,叶子是针状叶,这样可以减少水分蒸发适应缺水,仙人掌生活 在沙漠等干旱的地方,叶子是刺状叶,减少水分蒸发,适应干旱。 三三 蚯蚓的选择蚯蚓的选择 1.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2.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 要。 3.动植物都会对它们需要的(生存环境)进行选择。 4.请你说出企鹅、青蛙这两种动物各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企鹅生活在寒冷的南极,它们混身长满了厚厚的毛,身上有厚厚的脂肪, 这样可以适应寒冷的气候。青蛙,生活在水里和陆地上,到了秋天,它就会钻 到泥土里冬眠,这样它就可以安全的过冬了,来年春天它就会回到地面上来。 四四 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和食物网 1.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 相影响的。 2.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3.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4.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 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5.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6.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 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7.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因而(保护) 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8.写出水田中的 5 条食物链。 老鹰 狗尾草 水稻 小鸟 老鼠 蝗虫 蛇 狗尾草老鼠蛇老鹰 狗尾草蝗虫小鸟老鹰 水稻老鼠蛇老鹰 水稻蝗虫小鸟老鹰 水稻蝗虫小鸟蛇老鹰 9.写出食物链:草、兔、蝗虫、鸟、蛇、鹰 草兔鹰 草兔蛇鹰 草蝗虫鹰 草鸟蛇 草蝗虫蛇鹰 草鸟蛇鹰 五五 做一个生态瓶做一个生态瓶 1. 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 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一片树林、一块草地、 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 六六 改变生态瓶改变生态瓶 七七 维护生态平衡维护生态平衡 1.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2.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3.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4.对于每一个生物来说,周围的一切都是它的环境。环境因素很多,就其性 质来说,可以分成非生物因素和 (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水分)、温度、 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 包括(同这种生物有关系)的其他生物。 5.在草原上鹰、兔、草有一方少了,会怎样? 如果那样,草原的这个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草原的生 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其他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6.是什么引发了沙尘暴? 在我国的北方,由于我们人类破坏了生态平衡,特别是草原的生态平衡, 至使一些草原沙化,遇到大风就形成了沙尘暴。 八八 资料库资料库 1.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2.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成立(1956)年。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光光 一一 光和影光和影 1.向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月亮、没燃烧的蜡烛不是光源。 2.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在给我们带来光明的时候,也 给我们带来了(温暖)。 3.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 4.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 二二 阳光下的影子阳光下的影子 1.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影子的长短随着光源照射的 角度改变而改变:光源直射时,影子(最短),随着斜射的程度越来越大,影 子(越来越长)。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正午)最短,(清晨和傍晚) 最长。 2.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离光源越远,被照射物 体的影子(越小); 3.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从不同侧面照射就会得 到不同的影子。 4.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其原理是(物体的影子会随着时间的变化 而变化)。 5.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 的方向(相反)。 6.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 时影子最短。 三三 光是怎样传播的光是怎样传播的 1.光以直线的形式传播,速度约每秒 30 万千米。光传播的速度很快,每秒 约(30 万)千米。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为 1.5 亿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达到地球 约需要(8)分钟。 2.科学家根据光速计算出地球到月球的准确距离是(384403)千米。 3.挡光的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直线传播造成的。 四四 光的反射光的反射 1.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 (反光),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生活中我知道运用光的反射原理的物 品有(梳妆镜)、(倒车镜)、(太阳灶)、额镜、反光镜、潜望镜等等。 2人眼睛中的瞳孔可以控制入射光线。光弱时瞳孔放大,光强时瞳孔缩小。 五五 光与热光与热 1.太阳在发出光的同时也产生(热),物体在吸收阳光的同时也吸收(热)。 2. 许多光源在发光时也在发热。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人们发现, (凹面镜)和(凸透镜)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不能用(放大 镜)和(望远镜)看太阳。 3. 汇聚太阳光的方法有凹面镜、凸透镜。 4.在我国,人们很重就知道用凹面的铜镜取火。现在,我国仍然大力提倡使 用以凹面镜原理做成太阳灶,以充分利用能源 5.18 世纪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列)曾用凸透镜会聚光线获得高温支加 热一种化学物质,从而发现了(氧气)。 六六 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1. 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系,吸热本领最强的是(黑色的粗糙)物 体。(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在阳光下,物体表面粗糙的比光滑 的(升温快);物体按(与阳光垂直)的方式摆放,升温比较快。 七七 做个太阳能热水器做个太阳能热水器 1.在同一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光从一个介质到另一个介质,传播路 线(可能发生变化)。 2. 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有:太阳灶、点燃奥运圣火、太阳能热水器、太阳 能电池板。 3.影响太阳能热水器效能的因素有:(太阳能热水器的材料性质)、(接收 太阳光的位置)和(角度)。 4.太阳表面温度达 6 千多摄氏度,内部温度高达 2 千万多摄氏度。是地球上 最大的(光源)和(热源)。地球只得到太阳放射能量的(二十亿分之一)。 5.物体和太阳光垂直时升温快。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一一 地球表面的地形地球表面的地形 1.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常见的地形主要有:(高原) 、(山地)、(盆地)、(平原)、(湖泊)等。 2、地形及地形的特点: 地形特点 山地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 丘陵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 高原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 平原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 盆地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3、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我国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二二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1.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 分,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地球 内部运动会引起(地壳)的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 (海沟)等地形地貌。地球表面的变化有时是迅猛激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 觉察)的。 2、许多科学家认为,组成地球外壳的岩石圈原来是一个整体,后来地球内 部运动的力量使它分裂成几块,形成了现在的大陆单人床,就像漂浮在煮沸的 热粥上的柚皮块,形成了现在的大陆板块。 3.地球(内部)的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 是很猛烈的,像(地震)和(火山);有时是极其缓慢的变化,像(喜马拉雅 山年复一年的隆起)。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 、(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的进行的,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察觉。 4、很多的高山是因为板块的挤压后隆起形成的,很多的峡谷是板块拉伸后 形成的断裂谷。 5.什么是大陆漂移说? 解释地壳运动和海陆分布演变的学说。大陆彼此之间以及大陆相对于大洋 盆地间的大规模水平运动称为大陆漂移。大陆漂移说认为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 生代以前曾经是统一的巨大陆块称之为泛大陆或联合古陆中生代开始泛大陆分 裂并漂移逐渐达到现在的位置。大陆漂移的动力机制与地球自转的两种分力有 关向西漂移的潮汐力和指向赤道的离极力。较轻硅铝质的大陆块漂浮在较重的 黏性的硅镁层之上由于潮汐力和离极力的作用使泛大陆破裂并与硅镁层分离而 向西向赤道作大规模水平漂移。 三三 岩石会改变模样吗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1、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冷和热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动物的活 动等。 2、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3.(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 四四 土壤中有什么土壤中有什么 1、土壤分层实验中,最底层是沙砾(小石子),中间是沙和粉沙,最上层 是颗粒最小的黏土,浮在水面上的是一些植物残体。 2、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3.土壤中含有腐殖质和盐分。腐殖质是(动植物腐烂时)产生的黑色物质。 盐分是溶解在水中的矿物质,他们都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 4、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 生物体。土壤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 来源。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 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 五五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1.(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等都会对地表产生 (侵蚀)和(沉积)作用,并形成不同的地形地貌。 2.(人类活动)也会改变地表形态,这种改变有时会加剧自然灾害的影响。 3、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 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 被侵蚀的开始。 4、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 的大小等。 六六 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 七七 河流对土地的作用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1、在坡度大的地方,河流流速快,土地会被侵蚀;在坡度小的地方,河流 流速慢,会发生沉积。所以一般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 2.在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 这是为什么? 因为河流从上游冲下来很多的泥沙,当到下游和中下游的和入海口时,水 流变慢了,所以发生了沉积,因而形在了平原。 3、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由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 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 不同的地形地貌。 4、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等都会侵蚀土地。 八八 减少对土地的侵蚀减少对土地的侵蚀 1、房屋应该建在坡度比较平缓的地方,在坡度较大的地方应该植树和种草, 来减少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2、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一一 我们的小缆车我们的小缆车 1、由于(地球的吸引)物体都受到一个(向下)的拉力或压力,这个力就 是重力。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或压力。 2.水往低处流,人从滑梯上往下滑,向上抛的物体最终要落回地面.这 些运动都是因为(受到自身重力)的作用。 3、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二二 用橡皮筋制作动力用橡皮筋制作动力 1、用橡皮筋作动力的小车,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多,行驶速度越快,行驶距 离越远;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少,行驶速度越慢,行驶距离越近。 2、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 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当他们恢复到 原来形状后,弹力就消失。 3.橡皮筋的弹力(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4、衣裤松紧带、票夹、弓箭、拉力器和各式各样的弹簧都是利用了物体的 弹力。 三三 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 1、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 冲力。喷气式飞机、火箭、气垫船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2、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的更快,必 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 四四 测量力的大小测量力的大小 1、力有(大小)和(方向),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科学技术上统 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1 牛约等于 100 克的力。 2、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 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 3、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 是指在“0”位置;(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 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 五五 运动与摩擦力运动与摩擦力 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 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2、摩擦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 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 3.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运动物体的重量)、(运动方式 “即滚动还是滑动”)有关。 4、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物体重, 运动时的摩擦力大;物体轻,摩擦力小。 六六 滑动与滚动滑动与滚动 17、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方式。 18、对于相同的物体,滚动的摩擦力小,滑动的摩擦力大 七七 运动与设计运动与设计 19、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总是有摩擦力伴随着。 20. 当人们需要摩擦力的时候,就会想办法去(增大它);当人们不需要 摩擦力的时候,就会想办法去(减小它); 21、自行车上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后轮胎、脚蹬的表面、刹车橡皮、手 柄(设计花纹或增加压力);不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轴、中轴、后轴、脚蹬 的轴、大小齿轮与链条(安装滚珠或加润滑油)。 八八 设计制作小赛车设计制作小赛车 22、赛车的设计特点:(1)要设计力量很大的发动机;(动力要大) (2)设计流线型车身,使阻力减到最低;(空气阻力要小)(3)车身重心很 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较宽,可以使行驶稳定;(不会翻车)。(4)轮胎很宽, 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轮胎不打滑)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工具与机械工具与机械 第一课第一课 使用工具使用工具 1.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2.机械: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像螺丝刀、钉锤、剪 刀这些构造很简单的机械,又叫(简单机械)。 第二课第二课 杠杆的科学杠杆的科学 1.杠杆: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杠杆有(3)个点。支撑这杠 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 ;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2.杠杆能否省力,主要看:(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和(阻力点到支点)的 距离。 3.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第三课第三课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1.杠杆举例: 省力杠杆:开瓶器、核桃钳、羊角钉锤、裁纸刀、老虎钳 费力杠杆:火钳、镊子、筷子、裁缝剪刀、钓鱼竿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天平、订书机、跷跷板 第四课第四课 轮轴的秘密轮轴的秘密 1.轮轴: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轮轴) 。轮轴在轮上用力时(省力),在轴上用力时(费力)。当轴一样大时,轮越 大越(省力)。 2.轮轴机械:门把手、自来水龙头、汽车方向盘、自行车把手、扳手 3.实验:螺丝刀刀柄粗细的秘密 我的猜想: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研究的材料:2 把刀柄粗细不同的螺丝刀,2 枚螺丝钉、1 块木板 研究的方法: (1)分别用刀柄粗细不同的 2 把螺丝刀把 2 枚螺丝刀拧进木板中; (2)比较 2 把螺丝刀所用力的大小。 研究的结论: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第五课第五课 定滑轮和动滑轮定滑轮和动滑轮 1.定滑轮:固定在一个位置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它的作用是能 (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2.动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它的作用是能(省力) ,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同一种工具,用法不一样,所应用的科学原理也不一样,如:螺丝刀拧螺 丝钉运用了(轮轴)的工作原理;螺丝刀撬罐头盖,运用了(杠杆)的工作原 理。 第六课第六课 滑轮组滑轮组 1.滑轮组: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它的作用是机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滑轮的组数越多,就越 (省力)。 第七课第七课 斜面的作用斜面的作用 1.斜面: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 2.斜面省力大小和什么有关:斜面能(省力),省力大小和(坡度)有关;坡度越 小,斜面越(省力),坡度越大,斜面越(不省力)。 3.斜面机械:大桥的引桥、螺丝钉、楼梯、斧刃、盘山公路 4.有些工具是几种简单机械的组合,如:剪刀是(杠杆)和(斜面)的组合。 5.盘山公路修成“S”形是为了:降低斜面的坡度,使汽车上山更省力。 6.实验:斜面能省力吗? 我的猜想:斜面能省力。 研究的材料:斜面、弹簧测力计、玩具小车、记录纸 实验方法: (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直接提升小车所用额力,并记录; (2)把小车放在斜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沿斜面拉动小车所用的力,并 记录; (3)比较直接提升小车和沿斜面拉动小车所用力的大小。 7.实验:斜面坡度大小与省力的关系 我的猜想:斜面坡度小,省力多;斜面坡度大,省力少。 研究材料:坡度不同的两个斜面、弹簧测力计、玩具小车、记录纸 改变的条件:斜面坡度的大小 不改变的条件:玩具小车的轻重、斜面的光滑程度 实验方法: (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在较小的斜面坡度上拉动小车所用力的大小,并记 录; (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在较大的斜面坡度上拉动小车所用力的大小,并记 录; (3)比较在两个斜面坡度上拉动滚轮所用力的大小。 第八课第八课 自行车的简单机械自行车的简单机械 1.自行车的特点:自行车是(简单)、(方便)、(环保)的交通工具。自 行车是依靠(人的力量)前进的,(链条)与两个(齿轮)的啮合,起到传递 动力而使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2.大小齿轮:用大齿轮带动小齿轮,小齿轮转动比大齿轮(快);用小齿轮 带动大齿轮,大齿轮转动比小齿轮(慢)。 3.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杠杆:刹车、车铃按钮、后架上的弹簧夹 轮轴:车把手、小齿轮和后车轮、脚踏板和大齿轮 滑轮:车轮和车轴、脚蹬板和脚蹬轴 斜面:螺丝钉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形状与结构形状与结构 第一课第一课 抵抗弯曲抵抗弯曲 1、纸梁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是:(增加纸梁的宽度,纸梁的抗弯曲 能力增强)。 2、纸梁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是:(增加纸梁的厚度,纸梁的抗弯曲 能力大大增强)。 3、横梁的放法:横梁一般都是(立着)放的,这样更能增加横梁的(抗弯 曲)能力。 4、影响横梁抗弯曲能力的因素: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横梁的材料)、 (横梁的长短)、(横梁的宽度)、(横梁的厚度)等因素有关。材料的宽度 和厚度中,(厚度)更多地影响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5、实验:纸梁的抗弯曲能力与厚度有关? 我的猜想:纸梁的抗弯曲能力与厚度有关。纸梁厚,抗弯曲能力强;纸梁 薄,抗弯曲能力弱。 改变的条件:纸梁的厚度 不变的条件:纸梁的宽度、放垫圈的位置、书本的距离 实验材料:厚度不同的纸梁、垫圈、书本、记录纸 实验过程: (1)把薄的纸梁放在两堆书上,在纸梁的中间摆放垫圈,记录承载的垫圈 数。 (2)把厚的纸梁放在两堆书上,在纸梁的中间摆放垫圈,记录承载的垫圈 数。 (3)比较厚度不同的纸梁承载的垫圈数。 第二课第二课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1、材料改变形状的目的: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V”“L”“U”“T”或“工”字等形 状,虽然减少了材料的(宽度),却增加的材料的(厚度),增加(厚度)是 能大大增强(抗弯曲能力)的。 2、增加材料的抗弯曲能力的方法有:(增加宽度)、(增加厚度)、(改 变形状)三种。其中最能增加材料抗弯曲能力的是(改变形状)。 第三课第三课 拱形的力量拱形的力量 1、拱形承载重量的特点:拱形承载重物时,能把压力(向下向外)传递给 相邻的部分,拱形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 的重量。 2、古代的城门、桥梁造成拱形,是为了:(更加牢固)。 第四课第四课 找拱形找拱形 1、圆顶形的特点: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有拱形(承载压力 大)的特点,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 2、球形的特点: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 形状都要坚固。 3、圆顶形、拱形、球形承载压力从大到小的是:球形、圆顶形、拱形。 4、生物体中的拱形:人的头骨、肋骨、足弓、乌龟壳、蛋壳、贝壳。 第五课第五课 做框架做框架 1、框架结构: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框架结构 中的斜杠,起着(推或拉)的作用,从而不易变形。 2、框架结构稳固的原因:框架结构中,斜杠使长方形的框架变成(三角形)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从而使框架更牢固。 第六课第六课 建高塔建高塔 1、框架结构的铁塔不容易倒塌的原因是:(上小下大)、(上轻下重)、 (框架结构能有效减小风的阻力)。 2、塑料瓶怎么放不容易倒:塑料瓶(倒放)容易倾倒,是因为(上大下小) ;塑料瓶(正放)不容易倒,是因为(上小下大);如果(在塑料瓶内装一些 水),塑料瓶就更不容易倾倒,是因为(上轻下重)。 第七课第七课 桥的形状和结构桥的形状和结构 1、现在大跨度拱桥的特点:拱一般在桥面的(上方)。这样的桥,桥板拉 住了拱足,抵消拱产生的向外的推力。桥面被水平方向的力拉紧,还增加了桥 面的抗弯曲能力。桥面也比较低而且平坦,方便通行。 2、桥的分类:桥根据建造桥的材料分,有(石桥)、(木桥)、(钢铁桥) 、(混泥土桥)等;根据桥梁的结构分,有(拱桥)、(钢索桥)等。 3、钢索桥的桥塔建那么高是为了:(减少钢缆的拉力)。 第八课第八课 用纸造一座用纸造一座“桥桥” 1、许多植物的茎、动物的的骨头、生活中的钢管都是空心的,是因为: (同样多的材料,空心的管状比实心的棒状粗得多而且任何方向的抗弯曲能力 都相同)。 2、实验:比较普通报纸和普通白纸的抗弯曲能力 我的猜想:普通白纸的抗弯曲能力比报纸强。 改变的条件:纸的材料 不变的条件:纸的宽度、厚度、长度,放垫圈的位置,书本的距离 实验材料:长 20cm、宽 20cm 的报纸和普通白纸各一张、垫圈、书本、记 录纸 实验步骤: (1)把普通白纸放在两堆书上,在纸的中间摆放垫圈,记录承载的垫圈数。 (2)把报纸放在两堆书上,在报纸的中间摆放垫圈,记录承载的垫圈数。 (3)比较报纸和普通白纸承载的垫圈数。 注意事项: (1)纸的长和宽要合适; (2)摆放垫圈时要轻轻放; (3)垫圈摆放的位置和书本的距离不能变。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能量能量 第一课第一课 电和磁电和磁 1、第一个发现电磁现象的科学家是:丹麦的(奥斯特),他发现通电的导 线能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电流越大,偏转角度(越大),而且指南针的偏 转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 2、做通电导线短路使指南针发生偏转实验时,要注意:只能接通一下,马 上断开,时间不能长。 第二课第二课 电磁铁电磁铁 1、电磁铁: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 2、电磁铁的特点是:接通电流,产生(磁性);切断电流,(磁性)消失。 3、电磁铁的南北极:电磁铁的南北两极和(线圈缠绕的方向)、(电流的 方向)等因素有关。 4、实验: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线圈缠绕的方向有关吗? 5、实验: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流的方向有关吗? 第三课第三课 电磁铁的磁力(一)电磁铁的磁力(一) 1、电磁铁的磁力大小: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和(线圈的圈数)、(电流的大 小)、(铁芯的粗细)等因素有关。 2、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的圈数关系的实验。 3、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的圈数有关:线圈多,磁力大;线圈少,磁力 小。 第四课第四课 电磁铁的磁力(二)电磁铁的磁力(二) 1、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流的大小关系的实验。 2、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流的大小有关:电流大,磁力大;电流小,磁力 小。 3、制作一个强磁力的电磁铁,方法有:增加线圈的圈数、增大电流、增粗 铁芯。效果最好的是(增加线圈的圈数)。 第五课第五课 神奇的小电动机神奇的小电动机 1、电动机: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工作原理是:用(电)产 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2、电动机中换向器的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 3、小电动机的组成:小电动机由(外壳)、(转子)、(后盖)三部分组 成。外壳中有(磁铁),转子中有(线圈)、(铁芯)和(换向器),后盖中 有(电刷)。 第六课第六课 电能和能量电能和能量 1、电能:电具有的能量,叫(电能)。能量的主要形式有(电能)、(热 能)、(声能)、(动能)、(化学能)等。 2、用电器:所有的用电器都是一个(电能)的转化器,能够把输入的(电 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 第七课第七课 电能从哪里来电能从哪里来 1、电池的种类:干电池(化学能电能);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能) ;蓄电池(化学能电能) 2、电动机和发电机:(电动机)把电转化成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移动。 (发电机)能够把磁转换成电。所以当电动机被用来发电时,就应该叫它(发 电机)了。 3、用手转动小电动机,线圈中的指南针会发生偏转,说明:导线中有电流, 小电动机发出电来了。 第八课第八课 能量与太阳能量与太阳 1、煤的成因:煤是几亿年前的(植物)被埋在地下,与(空气)隔绝,长 期受(高温高压)的作用慢慢变成的。 2、石油、天然气的成因:石油、天然气是几亿年前的(低等生物)被埋在 地下经过长期、复杂的变化形成的。 3、不可再生能源:我们今天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是存储的亿万年的 (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4、可再生能源:我们今天大力开发的新能源有(风能)、(水能)、(太 阳能)、(沼气)、(地热)、(核能)等都是(可再生能源)。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 第一课第一课 校园生物大搜索校园生物大搜索 1、物种数量: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并分类记载的生物超过(200 万)种, 估计地球上现存的物种应该有(200 万450 万)种。 2、寻找动植物时,遇到不认识的动植物,可以:画下来或拍成照片,再编 上号。 第二课第二课 校园生物分布图校园生物分布图 1、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时,有的地方校园生物种类太多,写不下时,可以: 给生物编号,写号码。 2、珍惜动物的分布区域: 藏羚羊:西藏、青海、新疆 扬子鳄:浙江、江西、安徽、江苏 大熊猫:四川、山西、甘肃 白鳍豚:长江中下游、洞庭湖、钱塘江 珙 桐:贵州、四川、云南 第三课第三课 多种多样的植物多种多样的植物 1、科学家分类植物的方法:科学家主要根据植物的(特征)对植物进行分 类。如他们根据植物有没有花把植物分成了(开花)的植物和(不开花)的植 物。 2、植物的种类:在植物中,已发现的种类约有(30 多万)种,开花的植物 约占(一半以上)。 3、不开花的植物:在不开花的植物中,(蕨类)、(藻类)、(苔藓类) 和开花植物一样,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菌类)不能自己制造养 料。 4、举例: 开花的植物:月季、凤仙花、桃花、水仙、玫瑰 蕨 类:金钱蕨、铁线蕨 藻类:海带、紫菜、石花菜、海藻 苔藓类:葫芦藓、地钱、青苔 第四课第四课 种类繁多的动物种类繁多的动物 1、科学家分类动物的办法:(分类)是研究动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家 根据动物(骨骼的特征)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 物)。 2、动物的种类:在动物中,已发现的种类有(150 多万)种,(昆虫)是 动物王国中种类最多的,已知的达到(100 多万)种,约占 80%。 3、动物分类: 鸟类身体上长羽毛鸽子、麻雀、大雁、老鹰、燕子 哺乳动物 直接接生小动物,用乳汁喂养 小动物 人、牛、狗、猪、鲸鱼、蝙蝠、 海豚 鱼类终生在水里生活,用鳃呼吸鲤鱼、黄鱼、泥鳅、带鱼、金鱼 脊椎动 物 爬行类肚皮贴地爬行扬子鳄、乌龟、蛇、壁虎 无脊椎 动物 昆虫类身体上有三对足蚂蚁、蝗虫、蜜蜂、蚊子、蝉 第五课第五课 相貌各异的我们相貌各异的我们 1、每个人的相貌都是(唯一)的,世界上找不到两个一模一样的人。 第六课第六课 原来是相互关联的原来是相互关联的 1、生物的形态结构:植物和动物所具有的形态结构,使它们与(生活环境) 相适应。 仙人掌将叶退化成尖刺是为了(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香蕉长着又宽又长的叶子是为了(加速体内水分的蒸发),调节自身温度。 2、猫的爪长有厚厚的肉垫是为了(减少行走时发出的声音) 鸟的爪长成钩状是为了(便于抓住树干和捕食), 鸭的蹼脚是为了(便于游泳时划水), 苍耳的钩刺是为了(便于钩住动物的皮毛传播种子) 莲子的外壳是为了(便于在水中漂流) 在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是为了(便于随风飘散传播种子)。 第七课第七课 谁选择了他们谁选择了他们 1、生物与气温的关系:生物学家发现,同一种生物,越冷的地方,个体就 (越大),身体越接近(圆形),并且鼻子、耳朵、腿等暴露在外部的器官就 (越小)。 2、地球从出现简单生命到现在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地球(环境变化)是 主要原因。人类对生物生存(环境)的改变和对一些动物的(驯化)也起到了 一定的作用。 3、家猪是由(野猪)驯化来的; 家鸭是由(野鸭)驯化而来的; (水稻)和(稗子)杂交形成杂交水稻; 金鱼是由(鲫鱼)培育而来的,以上这些都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长颈鹿)、(北极熊)、(北极狐)、(青蛙)等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第八课第八课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1、生物的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即(动物)、(植 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生存环境)。 2、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 态系统多样性)。(中国)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 12 个国家之一。 3、生物多样性条约:于(1993)年正式开始实施,每年的(5)月 (22)日被称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全世界已经有(180)多个国家是生物多 样性条约的缔约国。 4、已经灭绝的生物:拟斑马、袋狼、卡罗莱纳鹦哥鸟。2020教科版小学科学新教材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复习 三上 科学第一单元水 一、水到哪里去了一、水到哪里去了 1.水的特点:无色、无味、透明,无固定形状,会流动,有一定体积。 2.水有三态:液态(水) 、固态(冰) 、气态(水蒸气) 。 3.蒸发:液态的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气的过程;水蒸发时会吸收周围的热量(刚洗完澡会觉得冷) 。 4.凝结:空气中看不见的水蒸气冷却变成看得见的水滴的现象。 (锅里冒出的“白气”,叶子上的露水) 5.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无色无味透明,没有固定形状和体积,由于水蒸气的微粒太小了,肉眼无法看见。 6.生活中水的蒸发现象: 湿布擦桌子;湿的手变干了;雨后路面变干; 煮食物锅中的水越来越少;湿衣服变干等。 7. 水蒸发的规律: 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空气越干燥,水蒸发越快; 表面积越大,水蒸发越快;有风吹,空气流动越快,水蒸发越快。 8. 水蒸汽是气态的水和液态的水的混合物。(加湿器喷出的就是水蒸汽) 白汽或者白烟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汽。9. 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水沸腾了二、水沸腾了 1.沸腾:液体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产生的一种剧烈的气化现象; 水沸腾后再加热将继续沸腾但温度保持不变,不加热的话将不再沸腾; 水沸腾时,水变成水蒸气的速度较快; 2.沸点:这个一定温度就是这种液体的沸点,各种液体的沸点是不同的; 水沸腾时温度为 100 摄氏度,即水的沸点是 100 摄氏度(一个大气压下) ;很 深的矿井里,深度每增加一千米,水的沸点就提高 3; 在高原地区,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气压也越低,水的沸点也降低; 所以在高原地区,都要使用“高压锅”才能把水烧开、把饭菜煮熟(高压下沸点升高原理) ;家 用高压锅正常使用的情况下,锅内气压是 1.3 个大气压,沸点一般在 125左右。 3.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大大增加。 4.水加热实验现象: 加热过程中,水温不断升高,杯底有气泡产生,杯壁上有水珠附着,水面上有水汽产生; 沸腾时,杯底形成大量气泡且迅速上升变大,在水面破裂,水面上方水蒸气遇冷产生大量水汽。 5.酒精灯由灯帽、瓶塞、灯芯、酒精和玻璃瓶组成。 6.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 7.酒精灯的使用: 酒精灯的灯芯要平整,如已烧焦或不平整,要用剪刀修正; 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2/3,酒精最少不少于 1/3; 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最好用火柴点燃; 使用酒精灯时,要用外焰加热; 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盖两次) ,不能用嘴吹; 万一酒精撒出并燃烧,应立即用湿布或者沙子扑盖。 三、水结冰了三、水结冰了 1.凝固:0 摄氏度时,水开始结冰,这一过程叫凝固(液态固态) 。 2.水结冰的过程中温度维持在 0 摄氏度。 3.水结冰时,水温降低,即水向周围放热;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 4.在碎冰里加入很多食盐可以制造更低温度。 5.水和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四、冰融化了四、冰融化了 1.融化:冰变成水的过程叫融化(固态液态) ; 当环境温度高于 0时,冰的温度慢慢升到 0,冰开始融化。 2.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靠近冰块周围的空气温度降低。 3.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 0;直到全部融化成水之后,温度会慢慢升高。 4.冰融化成水后体积变小。 5.水、水蒸气和冰的转化关系:在不同的条件下,水的状态会发生变化。 五、水能溶解多少物质五、水能溶
收藏
编号:95713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523.55K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12-15
8
文币
- 资源描述:
-
2020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复习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环境 一一 种子发芽实验(一)(二)种子发芽实验(一)(二) 1.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 2.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3. 种子发芽实验采用的是(对比)实验的方法,要能够控制实验的条件, 例如:要看水分对种子发芽的影响,不控制的条件为(光、温度、空气、养分) ,要控制的条件为(一组种子加适量的水,另一组种子保持干燥);要看光对 种子发芽的影响,不控制的条件为(温度、水、空气、养分),要控制的条件 为(一组种子受到光照,另一组种子不受到光照,放在黑暗的地方);要看温 度对种子发芽的影响,不控制的条件为(光、水、空气、养分),要控制的条 件为(一组种子放在常温下,另一组种子放在低温下)。 4. 种子发芽阶段需要的养料由(子叶)提供,不需要施肥。 二二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1. 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植物生长的环境包括:(水分)、(空气)、 (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 度、阳光、土壤。 2. 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3.香蕉树、松树、仙人掌三种植物生活在什么地方?它们的叶同它们生存的 环境有什么关系? 香蕉树生活在热带,长着宽叶,可以更多的蒸发水来适应炎热。松树生活 在高山上少水,叶子是针状叶,这样可以减少水分蒸发适应缺水,仙人掌生活 在沙漠等干旱的地方,叶子是刺状叶,减少水分蒸发,适应干旱。 三三 蚯蚓的选择蚯蚓的选择 1.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2.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 要。 3.动植物都会对它们需要的(生存环境)进行选择。 4.请你说出企鹅、青蛙这两种动物各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企鹅生活在寒冷的南极,它们混身长满了厚厚的毛,身上有厚厚的脂肪, 这样可以适应寒冷的气候。青蛙,生活在水里和陆地上,到了秋天,它就会钻 到泥土里冬眠,这样它就可以安全的过冬了,来年春天它就会回到地面上来。 四四 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和食物网 1.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 相影响的。 2.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3.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4.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 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5.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6.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 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7.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因而(保护) 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8.写出水田中的 5 条食物链。 老鹰 狗尾草 水稻 小鸟 老鼠 蝗虫 蛇 狗尾草老鼠蛇老鹰 狗尾草蝗虫小鸟老鹰 水稻老鼠蛇老鹰 水稻蝗虫小鸟老鹰 水稻蝗虫小鸟蛇老鹰 9.写出食物链:草、兔、蝗虫、鸟、蛇、鹰 草兔鹰 草兔蛇鹰 草蝗虫鹰 草鸟蛇 草蝗虫蛇鹰 草鸟蛇鹰 五五 做一个生态瓶做一个生态瓶 1. 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 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一片树林、一块草地、 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 六六 改变生态瓶改变生态瓶 七七 维护生态平衡维护生态平衡 1.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2.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3.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4.对于每一个生物来说,周围的一切都是它的环境。环境因素很多,就其性 质来说,可以分成非生物因素和 (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水分)、温度、 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 包括(同这种生物有关系)的其他生物。 5.在草原上鹰、兔、草有一方少了,会怎样? 如果那样,草原的这个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草原的生 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其他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6.是什么引发了沙尘暴? 在我国的北方,由于我们人类破坏了生态平衡,特别是草原的生态平衡, 至使一些草原沙化,遇到大风就形成了沙尘暴。 八八 资料库资料库 1.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2.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成立(1956)年。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光光 一一 光和影光和影 1.向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月亮、没燃烧的蜡烛不是光源。 2.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在给我们带来光明的时候,也 给我们带来了(温暖)。 3.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 4.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 二二 阳光下的影子阳光下的影子 1.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影子的长短随着光源照射的 角度改变而改变:光源直射时,影子(最短),随着斜射的程度越来越大,影 子(越来越长)。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正午)最短,(清晨和傍晚) 最长。 2.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离光源越远,被照射物 体的影子(越小); 3.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从不同侧面照射就会得 到不同的影子。 4.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其原理是(物体的影子会随着时间的变化 而变化)。 5.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 的方向(相反)。 6.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 时影子最短。 三三 光是怎样传播的光是怎样传播的 1.光以直线的形式传播,速度约每秒 30 万千米。光传播的速度很快,每秒 约(30 万)千米。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为 1.5 亿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达到地球 约需要(8)分钟。 2.科学家根据光速计算出地球到月球的准确距离是(384403)千米。 3.挡光的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直线传播造成的。 四四 光的反射光的反射 1.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 (反光),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生活中我知道运用光的反射原理的物 品有(梳妆镜)、(倒车镜)、(太阳灶)、额镜、反光镜、潜望镜等等。 2人眼睛中的瞳孔可以控制入射光线。光弱时瞳孔放大,光强时瞳孔缩小。 五五 光与热光与热 1.太阳在发出光的同时也产生(热),物体在吸收阳光的同时也吸收(热)。 2. 许多光源在发光时也在发热。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人们发现, (凹面镜)和(凸透镜)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不能用(放大 镜)和(望远镜)看太阳。 3. 汇聚太阳光的方法有凹面镜、凸透镜。 4.在我国,人们很重就知道用凹面的铜镜取火。现在,我国仍然大力提倡使 用以凹面镜原理做成太阳灶,以充分利用能源 5.18 世纪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列)曾用凸透镜会聚光线获得高温支加 热一种化学物质,从而发现了(氧气)。 六六 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1. 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系,吸热本领最强的是(黑色的粗糙)物 体。(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在阳光下,物体表面粗糙的比光滑 的(升温快);物体按(与阳光垂直)的方式摆放,升温比较快。 七七 做个太阳能热水器做个太阳能热水器 1.在同一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光从一个介质到另一个介质,传播路 线(可能发生变化)。 2. 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有:太阳灶、点燃奥运圣火、太阳能热水器、太阳 能电池板。 3.影响太阳能热水器效能的因素有:(太阳能热水器的材料性质)、(接收 太阳光的位置)和(角度)。 4.太阳表面温度达 6 千多摄氏度,内部温度高达 2 千万多摄氏度。是地球上 最大的(光源)和(热源)。地球只得到太阳放射能量的(二十亿分之一)。 5.物体和太阳光垂直时升温快。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一一 地球表面的地形地球表面的地形 1.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常见的地形主要有:(高原) 、(山地)、(盆地)、(平原)、(湖泊)等。 2、地形及地形的特点: 地形特点 山地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 丘陵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 高原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 平原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 盆地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3、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我国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二二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1.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 分,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地球 内部运动会引起(地壳)的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 (海沟)等地形地貌。地球表面的变化有时是迅猛激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 觉察)的。 2、许多科学家认为,组成地球外壳的岩石圈原来是一个整体,后来地球内 部运动的力量使它分裂成几块,形成了现在的大陆单人床,就像漂浮在煮沸的 热粥上的柚皮块,形成了现在的大陆板块。 3.地球(内部)的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 是很猛烈的,像(地震)和(火山);有时是极其缓慢的变化,像(喜马拉雅 山年复一年的隆起)。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 、(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的进行的,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察觉。 4、很多的高山是因为板块的挤压后隆起形成的,很多的峡谷是板块拉伸后 形成的断裂谷。 5.什么是大陆漂移说? 解释地壳运动和海陆分布演变的学说。大陆彼此之间以及大陆相对于大洋 盆地间的大规模水平运动称为大陆漂移。大陆漂移说认为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 生代以前曾经是统一的巨大陆块称之为泛大陆或联合古陆中生代开始泛大陆分 裂并漂移逐渐达到现在的位置。大陆漂移的动力机制与地球自转的两种分力有 关向西漂移的潮汐力和指向赤道的离极力。较轻硅铝质的大陆块漂浮在较重的 黏性的硅镁层之上由于潮汐力和离极力的作用使泛大陆破裂并与硅镁层分离而 向西向赤道作大规模水平漂移。 三三 岩石会改变模样吗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1、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冷和热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动物的活 动等。 2、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3.(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 四四 土壤中有什么土壤中有什么 1、土壤分层实验中,最底层是沙砾(小石子),中间是沙和粉沙,最上层 是颗粒最小的黏土,浮在水面上的是一些植物残体。 2、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3.土壤中含有腐殖质和盐分。腐殖质是(动植物腐烂时)产生的黑色物质。 盐分是溶解在水中的矿物质,他们都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 4、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 生物体。土壤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 来源。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 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 五五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1.(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等都会对地表产生 (侵蚀)和(沉积)作用,并形成不同的地形地貌。 2.(人类活动)也会改变地表形态,这种改变有时会加剧自然灾害的影响。 3、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 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 被侵蚀的开始。 4、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 的大小等。 六六 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 七七 河流对土地的作用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1、在坡度大的地方,河流流速快,土地会被侵蚀;在坡度小的地方,河流 流速慢,会发生沉积。所以一般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 2.在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 这是为什么? 因为河流从上游冲下来很多的泥沙,当到下游和中下游的和入海口时,水 流变慢了,所以发生了沉积,因而形在了平原。 3、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由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 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 不同的地形地貌。 4、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等都会侵蚀土地。 八八 减少对土地的侵蚀减少对土地的侵蚀 1、房屋应该建在坡度比较平缓的地方,在坡度较大的地方应该植树和种草, 来减少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2、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一一 我们的小缆车我们的小缆车 1、由于(地球的吸引)物体都受到一个(向下)的拉力或压力,这个力就 是重力。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或压力。 2.水往低处流,人从滑梯上往下滑,向上抛的物体最终要落回地面.这 些运动都是因为(受到自身重力)的作用。 3、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二二 用橡皮筋制作动力用橡皮筋制作动力 1、用橡皮筋作动力的小车,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多,行驶速度越快,行驶距 离越远;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少,行驶速度越慢,行驶距离越近。 2、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 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当他们恢复到 原来形状后,弹力就消失。 3.橡皮筋的弹力(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4、衣裤松紧带、票夹、弓箭、拉力器和各式各样的弹簧都是利用了物体的 弹力。 三三 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 1、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 冲力。喷气式飞机、火箭、气垫船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2、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的更快,必 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 四四 测量力的大小测量力的大小 1、力有(大小)和(方向),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科学技术上统 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1 牛约等于 100 克的力。 2、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 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 3、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 是指在“0”位置;(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 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 五五 运动与摩擦力运动与摩擦力 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 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2、摩擦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 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 3.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运动物体的重量)、(运动方式 “即滚动还是滑动”)有关。 4、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物体重, 运动时的摩擦力大;物体轻,摩擦力小。 六六 滑动与滚动滑动与滚动 17、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方式。 18、对于相同的物体,滚动的摩擦力小,滑动的摩擦力大 七七 运动与设计运动与设计 19、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总是有摩擦力伴随着。 20. 当人们需要摩擦力的时候,就会想办法去(增大它);当人们不需要 摩擦力的时候,就会想办法去(减小它); 21、自行车上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后轮胎、脚蹬的表面、刹车橡皮、手 柄(设计花纹或增加压力);不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轴、中轴、后轴、脚蹬 的轴、大小齿轮与链条(安装滚珠或加润滑油)。 八八 设计制作小赛车设计制作小赛车 22、赛车的设计特点:(1)要设计力量很大的发动机;(动力要大) (2)设计流线型车身,使阻力减到最低;(空气阻力要小)(3)车身重心很 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较宽,可以使行驶稳定;(不会翻车)。(4)轮胎很宽, 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轮胎不打滑)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工具与机械工具与机械 第一课第一课 使用工具使用工具 1.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2.机械: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像螺丝刀、钉锤、剪 刀这些构造很简单的机械,又叫(简单机械)。 第二课第二课 杠杆的科学杠杆的科学 1.杠杆: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杠杆有(3)个点。支撑这杠 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 ;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2.杠杆能否省力,主要看:(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和(阻力点到支点)的 距离。 3.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第三课第三课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1.杠杆举例: 省力杠杆:开瓶器、核桃钳、羊角钉锤、裁纸刀、老虎钳 费力杠杆:火钳、镊子、筷子、裁缝剪刀、钓鱼竿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天平、订书机、跷跷板 第四课第四课 轮轴的秘密轮轴的秘密 1.轮轴: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轮轴) 。轮轴在轮上用力时(省力),在轴上用力时(费力)。当轴一样大时,轮越 大越(省力)。 2.轮轴机械:门把手、自来水龙头、汽车方向盘、自行车把手、扳手 3.实验:螺丝刀刀柄粗细的秘密 我的猜想: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研究的材料:2 把刀柄粗细不同的螺丝刀,2 枚螺丝钉、1 块木板 研究的方法: (1)分别用刀柄粗细不同的 2 把螺丝刀把 2 枚螺丝刀拧进木板中; (2)比较 2 把螺丝刀所用力的大小。 研究的结论: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第五课第五课 定滑轮和动滑轮定滑轮和动滑轮 1.定滑轮:固定在一个位置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它的作用是能 (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2.动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它的作用是能(省力) ,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同一种工具,用法不一样,所应用的科学原理也不一样,如:螺丝刀拧螺 丝钉运用了(轮轴)的工作原理;螺丝刀撬罐头盖,运用了(杠杆)的工作原 理。 第六课第六课 滑轮组滑轮组 1.滑轮组: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它的作用是机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滑轮的组数越多,就越 (省力)。 第七课第七课 斜面的作用斜面的作用 1.斜面: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 2.斜面省力大小和什么有关:斜面能(省力),省力大小和(坡度)有关;坡度越 小,斜面越(省力),坡度越大,斜面越(不省力)。 3.斜面机械:大桥的引桥、螺丝钉、楼梯、斧刃、盘山公路 4.有些工具是几种简单机械的组合,如:剪刀是(杠杆)和(斜面)的组合。 5.盘山公路修成“S”形是为了:降低斜面的坡度,使汽车上山更省力。 6.实验:斜面能省力吗? 我的猜想:斜面能省力。 研究的材料:斜面、弹簧测力计、玩具小车、记录纸 实验方法: (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直接提升小车所用额力,并记录; (2)把小车放在斜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沿斜面拉动小车所用的力,并 记录; (3)比较直接提升小车和沿斜面拉动小车所用力的大小。 7.实验:斜面坡度大小与省力的关系 我的猜想:斜面坡度小,省力多;斜面坡度大,省力少。 研究材料:坡度不同的两个斜面、弹簧测力计、玩具小车、记录纸 改变的条件:斜面坡度的大小 不改变的条件:玩具小车的轻重、斜面的光滑程度 实验方法: (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在较小的斜面坡度上拉动小车所用力的大小,并记 录; (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在较大的斜面坡度上拉动小车所用力的大小,并记 录; (3)比较在两个斜面坡度上拉动滚轮所用力的大小。 第八课第八课 自行车的简单机械自行车的简单机械 1.自行车的特点:自行车是(简单)、(方便)、(环保)的交通工具。自 行车是依靠(人的力量)前进的,(链条)与两个(齿轮)的啮合,起到传递 动力而使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2.大小齿轮:用大齿轮带动小齿轮,小齿轮转动比大齿轮(快);用小齿轮 带动大齿轮,大齿轮转动比小齿轮(慢)。 3.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杠杆:刹车、车铃按钮、后架上的弹簧夹 轮轴:车把手、小齿轮和后车轮、脚踏板和大齿轮 滑轮:车轮和车轴、脚蹬板和脚蹬轴 斜面:螺丝钉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形状与结构形状与结构 第一课第一课 抵抗弯曲抵抗弯曲 1、纸梁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是:(增加纸梁的宽度,纸梁的抗弯曲 能力增强)。 2、纸梁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是:(增加纸梁的厚度,纸梁的抗弯曲 能力大大增强)。 3、横梁的放法:横梁一般都是(立着)放的,这样更能增加横梁的(抗弯 曲)能力。 4、影响横梁抗弯曲能力的因素: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横梁的材料)、 (横梁的长短)、(横梁的宽度)、(横梁的厚度)等因素有关。材料的宽度 和厚度中,(厚度)更多地影响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5、实验:纸梁的抗弯曲能力与厚度有关? 我的猜想:纸梁的抗弯曲能力与厚度有关。纸梁厚,抗弯曲能力强;纸梁 薄,抗弯曲能力弱。 改变的条件:纸梁的厚度 不变的条件:纸梁的宽度、放垫圈的位置、书本的距离 实验材料:厚度不同的纸梁、垫圈、书本、记录纸 实验过程: (1)把薄的纸梁放在两堆书上,在纸梁的中间摆放垫圈,记录承载的垫圈 数。 (2)把厚的纸梁放在两堆书上,在纸梁的中间摆放垫圈,记录承载的垫圈 数。 (3)比较厚度不同的纸梁承载的垫圈数。 第二课第二课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1、材料改变形状的目的: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V”“L”“U”“T”或“工”字等形 状,虽然减少了材料的(宽度),却增加的材料的(厚度),增加(厚度)是 能大大增强(抗弯曲能力)的。 2、增加材料的抗弯曲能力的方法有:(增加宽度)、(增加厚度)、(改 变形状)三种。其中最能增加材料抗弯曲能力的是(改变形状)。 第三课第三课 拱形的力量拱形的力量 1、拱形承载重量的特点:拱形承载重物时,能把压力(向下向外)传递给 相邻的部分,拱形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 的重量。 2、古代的城门、桥梁造成拱形,是为了:(更加牢固)。 第四课第四课 找拱形找拱形 1、圆顶形的特点: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有拱形(承载压力 大)的特点,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 2、球形的特点: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 形状都要坚固。 3、圆顶形、拱形、球形承载压力从大到小的是:球形、圆顶形、拱形。 4、生物体中的拱形:人的头骨、肋骨、足弓、乌龟壳、蛋壳、贝壳。 第五课第五课 做框架做框架 1、框架结构: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框架结构 中的斜杠,起着(推或拉)的作用,从而不易变形。 2、框架结构稳固的原因:框架结构中,斜杠使长方形的框架变成(三角形)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从而使框架更牢固。 第六课第六课 建高塔建高塔 1、框架结构的铁塔不容易倒塌的原因是:(上小下大)、(上轻下重)、 (框架结构能有效减小风的阻力)。 2、塑料瓶怎么放不容易倒:塑料瓶(倒放)容易倾倒,是因为(上大下小) ;塑料瓶(正放)不容易倒,是因为(上小下大);如果(在塑料瓶内装一些 水),塑料瓶就更不容易倾倒,是因为(上轻下重)。 第七课第七课 桥的形状和结构桥的形状和结构 1、现在大跨度拱桥的特点:拱一般在桥面的(上方)。这样的桥,桥板拉 住了拱足,抵消拱产生的向外的推力。桥面被水平方向的力拉紧,还增加了桥 面的抗弯曲能力。桥面也比较低而且平坦,方便通行。 2、桥的分类:桥根据建造桥的材料分,有(石桥)、(木桥)、(钢铁桥) 、(混泥土桥)等;根据桥梁的结构分,有(拱桥)、(钢索桥)等。 3、钢索桥的桥塔建那么高是为了:(减少钢缆的拉力)。 第八课第八课 用纸造一座用纸造一座“桥桥” 1、许多植物的茎、动物的的骨头、生活中的钢管都是空心的,是因为: (同样多的材料,空心的管状比实心的棒状粗得多而且任何方向的抗弯曲能力 都相同)。 2、实验:比较普通报纸和普通白纸的抗弯曲能力 我的猜想:普通白纸的抗弯曲能力比报纸强。 改变的条件:纸的材料 不变的条件:纸的宽度、厚度、长度,放垫圈的位置,书本的距离 实验材料:长 20cm、宽 20cm 的报纸和普通白纸各一张、垫圈、书本、记 录纸 实验步骤: (1)把普通白纸放在两堆书上,在纸的中间摆放垫圈,记录承载的垫圈数。 (2)把报纸放在两堆书上,在报纸的中间摆放垫圈,记录承载的垫圈数。 (3)比较报纸和普通白纸承载的垫圈数。 注意事项: (1)纸的长和宽要合适; (2)摆放垫圈时要轻轻放; (3)垫圈摆放的位置和书本的距离不能变。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能量能量 第一课第一课 电和磁电和磁 1、第一个发现电磁现象的科学家是:丹麦的(奥斯特),他发现通电的导 线能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电流越大,偏转角度(越大),而且指南针的偏 转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 2、做通电导线短路使指南针发生偏转实验时,要注意:只能接通一下,马 上断开,时间不能长。 第二课第二课 电磁铁电磁铁 1、电磁铁: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 2、电磁铁的特点是:接通电流,产生(磁性);切断电流,(磁性)消失。 3、电磁铁的南北极:电磁铁的南北两极和(线圈缠绕的方向)、(电流的 方向)等因素有关。 4、实验: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线圈缠绕的方向有关吗? 5、实验: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流的方向有关吗? 第三课第三课 电磁铁的磁力(一)电磁铁的磁力(一) 1、电磁铁的磁力大小: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和(线圈的圈数)、(电流的大 小)、(铁芯的粗细)等因素有关。 2、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的圈数关系的实验。 3、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的圈数有关:线圈多,磁力大;线圈少,磁力 小。 第四课第四课 电磁铁的磁力(二)电磁铁的磁力(二) 1、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流的大小关系的实验。 2、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流的大小有关:电流大,磁力大;电流小,磁力 小。 3、制作一个强磁力的电磁铁,方法有:增加线圈的圈数、增大电流、增粗 铁芯。效果最好的是(增加线圈的圈数)。 第五课第五课 神奇的小电动机神奇的小电动机 1、电动机: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工作原理是:用(电)产 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2、电动机中换向器的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 3、小电动机的组成:小电动机由(外壳)、(转子)、(后盖)三部分组 成。外壳中有(磁铁),转子中有(线圈)、(铁芯)和(换向器),后盖中 有(电刷)。 第六课第六课 电能和能量电能和能量 1、电能:电具有的能量,叫(电能)。能量的主要形式有(电能)、(热 能)、(声能)、(动能)、(化学能)等。 2、用电器:所有的用电器都是一个(电能)的转化器,能够把输入的(电 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 第七课第七课 电能从哪里来电能从哪里来 1、电池的种类:干电池(化学能电能);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能) ;蓄电池(化学能电能) 2、电动机和发电机:(电动机)把电转化成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移动。 (发电机)能够把磁转换成电。所以当电动机被用来发电时,就应该叫它(发 电机)了。 3、用手转动小电动机,线圈中的指南针会发生偏转,说明:导线中有电流, 小电动机发出电来了。 第八课第八课 能量与太阳能量与太阳 1、煤的成因:煤是几亿年前的(植物)被埋在地下,与(空气)隔绝,长 期受(高温高压)的作用慢慢变成的。 2、石油、天然气的成因:石油、天然气是几亿年前的(低等生物)被埋在 地下经过长期、复杂的变化形成的。 3、不可再生能源:我们今天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是存储的亿万年的 (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4、可再生能源:我们今天大力开发的新能源有(风能)、(水能)、(太 阳能)、(沼气)、(地热)、(核能)等都是(可再生能源)。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 第一课第一课 校园生物大搜索校园生物大搜索 1、物种数量: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并分类记载的生物超过(200 万)种, 估计地球上现存的物种应该有(200 万450 万)种。 2、寻找动植物时,遇到不认识的动植物,可以:画下来或拍成照片,再编 上号。 第二课第二课 校园生物分布图校园生物分布图 1、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时,有的地方校园生物种类太多,写不下时,可以: 给生物编号,写号码。 2、珍惜动物的分布区域: 藏羚羊:西藏、青海、新疆 扬子鳄:浙江、江西、安徽、江苏 大熊猫:四川、山西、甘肃 白鳍豚:长江中下游、洞庭湖、钱塘江 珙 桐:贵州、四川、云南 第三课第三课 多种多样的植物多种多样的植物 1、科学家分类植物的方法:科学家主要根据植物的(特征)对植物进行分 类。如他们根据植物有没有花把植物分成了(开花)的植物和(不开花)的植 物。 2、植物的种类:在植物中,已发现的种类约有(30 多万)种,开花的植物 约占(一半以上)。 3、不开花的植物:在不开花的植物中,(蕨类)、(藻类)、(苔藓类) 和开花植物一样,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菌类)不能自己制造养 料。 4、举例: 开花的植物:月季、凤仙花、桃花、水仙、玫瑰 蕨 类:金钱蕨、铁线蕨 藻类:海带、紫菜、石花菜、海藻 苔藓类:葫芦藓、地钱、青苔 第四课第四课 种类繁多的动物种类繁多的动物 1、科学家分类动物的办法:(分类)是研究动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家 根据动物(骨骼的特征)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 物)。 2、动物的种类:在动物中,已发现的种类有(150 多万)种,(昆虫)是 动物王国中种类最多的,已知的达到(100 多万)种,约占 80%。 3、动物分类: 鸟类身体上长羽毛鸽子、麻雀、大雁、老鹰、燕子 哺乳动物 直接接生小动物,用乳汁喂养 小动物 人、牛、狗、猪、鲸鱼、蝙蝠、 海豚 鱼类终生在水里生活,用鳃呼吸鲤鱼、黄鱼、泥鳅、带鱼、金鱼 脊椎动 物 爬行类肚皮贴地爬行扬子鳄、乌龟、蛇、壁虎 无脊椎 动物 昆虫类身体上有三对足蚂蚁、蝗虫、蜜蜂、蚊子、蝉 第五课第五课 相貌各异的我们相貌各异的我们 1、每个人的相貌都是(唯一)的,世界上找不到两个一模一样的人。 第六课第六课 原来是相互关联的原来是相互关联的 1、生物的形态结构:植物和动物所具有的形态结构,使它们与(生活环境) 相适应。 仙人掌将叶退化成尖刺是为了(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香蕉长着又宽又长的叶子是为了(加速体内水分的蒸发),调节自身温度。 2、猫的爪长有厚厚的肉垫是为了(减少行走时发出的声音) 鸟的爪长成钩状是为了(便于抓住树干和捕食), 鸭的蹼脚是为了(便于游泳时划水), 苍耳的钩刺是为了(便于钩住动物的皮毛传播种子) 莲子的外壳是为了(便于在水中漂流) 在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是为了(便于随风飘散传播种子)。 第七课第七课 谁选择了他们谁选择了他们 1、生物与气温的关系:生物学家发现,同一种生物,越冷的地方,个体就 (越大),身体越接近(圆形),并且鼻子、耳朵、腿等暴露在外部的器官就 (越小)。 2、地球从出现简单生命到现在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地球(环境变化)是 主要原因。人类对生物生存(环境)的改变和对一些动物的(驯化)也起到了 一定的作用。 3、家猪是由(野猪)驯化来的; 家鸭是由(野鸭)驯化而来的; (水稻)和(稗子)杂交形成杂交水稻; 金鱼是由(鲫鱼)培育而来的,以上这些都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长颈鹿)、(北极熊)、(北极狐)、(青蛙)等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第八课第八课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1、生物的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即(动物)、(植 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生存环境)。 2、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 态系统多样性)。(中国)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 12 个国家之一。 3、生物多样性条约:于(1993)年正式开始实施,每年的(5)月 (22)日被称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全世界已经有(180)多个国家是生物多 样性条约的缔约国。 4、已经灭绝的生物:拟斑马、袋狼、卡罗莱纳鹦哥鸟。2020教科版小学科学新教材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复习 三上 科学第一单元水 一、水到哪里去了一、水到哪里去了 1.水的特点:无色、无味、透明,无固定形状,会流动,有一定体积。 2.水有三态:液态(水) 、固态(冰) 、气态(水蒸气) 。 3.蒸发:液态的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气的过程;水蒸发时会吸收周围的热量(刚洗完澡会觉得冷) 。 4.凝结:空气中看不见的水蒸气冷却变成看得见的水滴的现象。 (锅里冒出的“白气”,叶子上的露水) 5.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无色无味透明,没有固定形状和体积,由于水蒸气的微粒太小了,肉眼无法看见。 6.生活中水的蒸发现象: 湿布擦桌子;湿的手变干了;雨后路面变干; 煮食物锅中的水越来越少;湿衣服变干等。 7. 水蒸发的规律: 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空气越干燥,水蒸发越快; 表面积越大,水蒸发越快;有风吹,空气流动越快,水蒸发越快。 8. 水蒸汽是气态的水和液态的水的混合物。(加湿器喷出的就是水蒸汽) 白汽或者白烟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汽。9. 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水沸腾了二、水沸腾了 1.沸腾:液体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产生的一种剧烈的气化现象; 水沸腾后再加热将继续沸腾但温度保持不变,不加热的话将不再沸腾; 水沸腾时,水变成水蒸气的速度较快; 2.沸点:这个一定温度就是这种液体的沸点,各种液体的沸点是不同的; 水沸腾时温度为 100 摄氏度,即水的沸点是 100 摄氏度(一个大气压下) ;很 深的矿井里,深度每增加一千米,水的沸点就提高 3; 在高原地区,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气压也越低,水的沸点也降低; 所以在高原地区,都要使用“高压锅”才能把水烧开、把饭菜煮熟(高压下沸点升高原理) ;家 用高压锅正常使用的情况下,锅内气压是 1.3 个大气压,沸点一般在 125左右。 3.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大大增加。 4.水加热实验现象: 加热过程中,水温不断升高,杯底有气泡产生,杯壁上有水珠附着,水面上有水汽产生; 沸腾时,杯底形成大量气泡且迅速上升变大,在水面破裂,水面上方水蒸气遇冷产生大量水汽。 5.酒精灯由灯帽、瓶塞、灯芯、酒精和玻璃瓶组成。 6.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 7.酒精灯的使用: 酒精灯的灯芯要平整,如已烧焦或不平整,要用剪刀修正; 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2/3,酒精最少不少于 1/3; 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最好用火柴点燃; 使用酒精灯时,要用外焰加热; 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盖两次) ,不能用嘴吹; 万一酒精撒出并燃烧,应立即用湿布或者沙子扑盖。 三、水结冰了三、水结冰了 1.凝固:0 摄氏度时,水开始结冰,这一过程叫凝固(液态固态) 。 2.水结冰的过程中温度维持在 0 摄氏度。 3.水结冰时,水温降低,即水向周围放热;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 4.在碎冰里加入很多食盐可以制造更低温度。 5.水和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四、冰融化了四、冰融化了 1.融化:冰变成水的过程叫融化(固态液态) ; 当环境温度高于 0时,冰的温度慢慢升到 0,冰开始融化。 2.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靠近冰块周围的空气温度降低。 3.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 0;直到全部融化成水之后,温度会慢慢升高。 4.冰融化成水后体积变小。 5.水、水蒸气和冰的转化关系:在不同的条件下,水的状态会发生变化。 五、水能溶解多少物质五、水能溶
展开阅读全文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0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四五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复习(四年级为新教材).zip》由用户(副主任)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关 键 词:
-
教科版
小学
科学
三四
六年级
上册
知识点
整理
收拾
整顿
复习
温习
四年级
新教材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