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七、八单元检测卷(含答案).docx

  • 上传人(卖家):TECH
  • 文档编号:956400
  • 上传时间:2020-12-16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827.95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七、八单元检测卷(含答案).docx》由用户(TECH)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七、八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 年级 上册 历史 第七 单元 检测 答案 下载 _八年级上册_(部)统编版_历史_初中
    资源描述:

    1、 八年级上册 历史(RJ) 第七、八单元检测卷第七、八单元检测卷 (70 分 60 分钟)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得 分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请将正确选项填入答题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 案 B C C B B D C C B D B D A B A 1.大公报记载:10 月 8 日晚,张治中在欢送毛泽东的晚宴上致辞时说:“大部分意见,我们已 经一致了。 就是:和平,民主,统一,团结,在蒋主席领导之下,彻底实行三民主义”这次晚宴的 背景应为 A.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 B.国共达

    2、成和平建国的协定 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D.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2.1946 年 1 月 10 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举行。这次会议是遵照哪一文件精神召开的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D.资政新篇 3.1947 年,国民党占领延安后,有人得意地说:“当年毛泽东在瑞金,被我们打得长征,跑到陕北, 现在在延安,又被我们打得被迫长征。”上述材料中的第二个“长征”指的是 A.到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 B.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 C.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4.小明在探究某历史问题时,搜集了以下资料,他探究的问题是 A.封建土地制度的终结 B.解放战

    3、争胜利的原因 C.解放区人民政权建设 D.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5.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解放战争时期的史实,按其发生时间的先后排序, 正确的是 平津战役 孟良崮战役 解放南京 挺进大别山 A. B. C. D. 6.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采取“中间突破、分割歼灭”的战略,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 东和中原地区,这一战役的中心位于下图中的 A. B. C. D. 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夜,人民解放军所到之处,驻扎在那里的外国军队被迫完全撤走,帝国 主义在中国的各种特权被一一取消。这直接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A.提高了人民地位 B.完成了国家统一 C.加速了民族独立 D.实现了共

    4、产主 义 8.下表是中国近代前期商办企业统计表,表中数据发生变化的原因有 年份 新建商办企 业 新投资总额 数量 (家) 年平 均增 长数 (家) 新投 资(万 元) 平均增 长(万 元) 19011 911 年 326 30 8 620 783.7 19121 919 年 470 60 9 500 1 187.5 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海外华侨竞相投资 辛亥革命的推动 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激励措施 A. B. C. D. 9.五四运动期间,在各地的抗议活动中,抵制日货是一个贯穿始终的主题。数以十万计的宣传 国货小册子、各种标语充斥大街小巷据统计,1919 年在农商部注册的工商企业

    5、达到 104 家,超过历年最好水平,1920 年更达到 142 家。材料反映了 A.北洋军阀政府注重发展民族工商业 B.爱国运动推动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C.实业救国的兴起阻止了外国经济侵略 D.社会生活的变化促进民族工业的发 展 10.近代以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方式和社会生活也在发生着变化,关于以下四幅图的说法, 正确的一项是 A.图 1 是创办于广州的近代中国最著名的中文报纸 B.图 2 是在北京创办的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C.图 3 是世界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D.图 4 反映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剪辫法令,强令男子剪掉辫子 11.民国时期,西装在沪极为流行,银行职员、

    6、 大的百货公司店员,再穷也要买一件二手西装。 而 头戴礼帽,手拿手杖,眼戴金丝眼镜,西装革履,已成为“摩登先生”的标准装束。这说明了 A.社会性质的改变 B.习俗风尚的变革 C.辛亥革命的成功 D.人们生活的富 裕 12.1919 年 5 月申报刊登的一则广告(见右图),其中文字为“广生行,南京路,双妹牌,本国货, 化妆品,名目多”该广告反映出当时社会 等级观念的消失 女子衣着的情况 娱乐方式的多样化 出现支持国货潮流 A. B. C. D. 13.1933 年出版的上海鳞爪中记载:“从民十六革命军到达上海后,一般妇女因潮流所趋, 群以剪去发髻为时髦,不论老的、少的、媸的、妍的,大半均剪除为快

    7、,留髻的不过少数而已。 那时的景况,宛如民初男子剪发相同。”这说明影响社会生活变迁的因素是 A.政治变革 B.经济发展 C.武力威胁 D.学习西方 14.阅读茅盾文集,下列作品可以读到的是 A.文学改良刍议 B.子夜 C.女神 D.雷雨 15.艺术作品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真正面貌,下列艺术作品所反映的主题与其他三 项不一致的是 A.鲁迅狂人日记 B.冼星海黄河大合唱 C.聂耳义勇军进行曲 D.徐悲鸿愚公移山 二、辨析改错(8 分) 16.近代中国风云跌宕。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并加以改正。 【 】(1)1946 年 6 月,国民党军队向华东解

    8、放区发起大规模进攻,标志着全面内战爆发。 改正:“华东解放区”改为“中原解放区” 【 】(2)1947 年,华东野战军在山东万家岭消灭了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打退了敌 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改正:“万家岭”改为“孟良崮” 【】 (3)1942 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 改正: 【 】(4)1931 年,我国拍摄了第一部有声电影渔光曲。 改正:“渔光曲”改为“歌女红牡丹”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经过一年的作战,人民解放军的实力大大增强,中央军委抓住这

    9、一有利时机,决定实 施战略进攻,把战场开辟到国民党统治的地区去。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重大军事行动是什么?(4 分)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4 分) 材料二 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 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胜仗,白了一根头发,值得!” (2)材料二中的“三个胜仗”分别指的是什么?毛泽东说的“值得”又指什么?(6 分)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3 分)三大战役,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 150 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3

    10、分) 18.近代以来,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面是反映 19 世纪中后期中国近代工业的两幅图片。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江南制造总局的创办者与大生纱厂的创办者创办企业的出 发点有何不同。(2 分) 前者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统治(或自强),后者是为了实业救国。(2 分) 材料二 人们的饮食、服饰、婚丧以及休闲娱乐方式日益开放,出现了崇洋逐新的趋向。西 餐、西式蛋糕、洋酒、洋烟、洋布在沿海城市成为时尚在时装、烫发流行之际,旗袍、 中山装等具有民族风情的服装也受人青睐。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趋势。结

    11、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出现这一趋势的原因。 (4 分) 趋势:日益开放、崇洋逐新(或向西方学习)、中西结合。(2 分,答出一点即可)原因:西方文明的 冲击(或西方文化的传入);西方侵略,被迫开放;近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思想解放。(2 分,答 出一点即可) 材料三 近代以来,外国人运用出版中文书报的方法对中国进行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渗透。这 些报刊的撰稿人多为文化素养和社会地位较高的在华西方人士,因而其舆论颇为西方社会所 重视,对各国政府的决策有明显影响。作为外国侵略者的舆论工具,这些报刊一般都以提供信 息和情报为主。但是,这些近代报刊也加深了当时的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我国近代报刊在日 后的发展使当时

    12、的中西方文化得以交流,也是打开清政府闭关锁国大门的一把钥匙。 (3)根据材料三,分析在华洋人出版报刊的目的及这些近代报刊对中国产生的积极影响。 (4 分) 目的: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提供信息和情报,为各国政府制定对华政策提供依据;宣传西方文 化。(2 分,答出两点即可)影响:促进了中西方文化交流(或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冲击了闭 关锁国政策等)。(2 分,言之有理即可) 四、活动与探究(12 分) 19.近代中国教育的变革,是近代化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 (1)材料一中梁启超如何看待教育的重要性?百

    13、日维新期间开办了哪所“学校”?(3 分) 观点:兴校育才,发展教育是变法图强的根本策略。(2 分)学校:京师大学堂。(1 分) 材料二 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 1300 多年,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来被历史淘汰。 进入近 代,剧烈的社会大变动迫切需要大批与时代相适应的人才,而科举制度依旧执迷于八股文,小 楷试帖,所取之人内不能兴国富邦,外不能御侮抗敌。 (2)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并依据材料二找出科举制“被历史淘汰”的原因。(5 分) 过 程 创 立 完 善 僵 化 废 除 时 期 隋 朝 唐 宋 明 清 清 末 原因:所取之人内不能兴国富邦,外不能御侮抗敌。(1 分) 材料三 20 世纪初,近代中国教育的变革悄然兴起。 (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20 世纪初,近代中国教育的变革”的表现。这种“变革”的积极作用有哪 些?(4 分) 表现:清政府通令兴办学堂,颁布各级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1905 年废除了科举制度。(2 分) 作用:有利于学习西方先进的近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有利于培养适应时代发展 的人才,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七、八单元检测卷(含答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956400.html
    TECH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