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18春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ppt教材解读.pptx

  • 上传人(卖家):mhx
  • 文档编号:95523
  • 上传时间:2019-02-19
  • 格式:PPTX
  • 页数:49
  • 大小:9.56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18春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ppt教材解读.pptx》由用户(mhx)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我们周围的物体 2018 春教科版 科学 一年级 下册 第一 单元 我们 周围 物体 ppt 教材 解读 下载 _一年级下册_教科版(2024)_科学_小学
    资源描述:

    1、,教科版一下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教材分析,1,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将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物体(固体、液体、气体)进行观察、比较和描述,对观察到的物体特征进行讨论和分析,并试着根据物体的一些特征给物体分类。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会加强对物体特征的认识,还将在反复探究中提高对物体属性的理解。 这将为学生以后理解“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水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单一物质”、“空气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混合物质”等主要概念奠定基础。,单元概述,科学概念目标,物体的轻重、颜色、形状、薄厚、表面粗糙程度等特征可以被我们观察和描述。 不同的物体有许多相同和不同的特征,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征对它们

    2、进行分类。 水和空气具有无色、无味、会流动等特征。,科学探究目标,能运用多种感官和简单的方法观察和描述事物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能以讨论、绘画、书写等形式进行描述和交流。 尝试以图表的形式组织信息。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回顾和反思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科学态度目标,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 乐于在情境中学习,保持对一个问题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 乐于小组合作探究,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 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 具有分析、反思探究过程的意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水和空气是重要的资源,需要珍惜和保护。 知道不

    3、同的物体有不同的特征,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1-2学段学习目标,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1-2学段学习目标,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1-2学段学习目标,态度1-2学段目标,探究1-2学段目标,了解人类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让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需要从自然界获取资源;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STSE1-2学段目标,单元编写逻辑,1、明确“物质”和“物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物质是指构成宇宙间一切物体的实物和场;而物体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由物质构成的有一定质量并且占有一定空间的个体。例如水是物质,而一瓶水是物体。本单元研究的是物体。,本单元需要厘清的两个

    4、问题,2、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结合“学习进阶”思想,控制好教学深度。例如课标要求低段学生只观察、描述物体的形状即可,而无需涉及物体的体积(这是中段的学习目标)。但同时,我们又必须明确,观察、描述物体的形状是在指向对物体体积的学习。又如,本单元观察和描述了水和空气,但无需达到“水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单一物质”、“空气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混合物质”这一层次。因为这是小学阶段的关于空气和水的主要概念,而非低段的学习目标。,14,15,1、本课组织学生利用感官观察8种常见的物体,初步学习用对比的方法来观察、描述并记录物体的基本特征。物体的基本特征包括颜色、形状、轻重、透明度、表面光滑度、弹性、硬度等。

    5、本课希望学生用多个特征来描述一个物体。,本课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2、在描述物体特征的时候,大部分学生会将物体特征和用途混淆起来。比如描述一次性塑料杯,学生描述为“装水的圆柱子”。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注意区分“看到的”(特征)和“想到的”(用途)。,3、本课有一张班级记录表,它将贯穿整个单元。随着探究的深入,班级记录表能不断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科学词汇,请注意保存和随时更新。,4、激发和保持一年级学生观察、描述物体基本特征的兴趣是个难题。教师可以利用猜谜语、做游戏的方法,引导学生有序而持续地观察、描述物体的基本特征。,本课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神秘盒”视频,5、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能力水平(书写能力

    6、弱),用好学生活动手册。注意要随课更新。,本课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19,20,1、本课的编写实现了概念、探究、方法的三维统一:在概念上,知道不同物体的轻重不同;在探究上,通过猜测掂重测量,感受到工具的使用比主观感受更准确;在方法上,学会用简易天平秤物体的轻重。这三者是协调一致、密不可分的。,本课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2、教材中的5个物体在认知上具有结构性:木块和塑料块的形状大小一样,两个橡皮的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乒乓球是空心且比木块大的球体。通过这组材料的感知,这也是对 “密度”的前概念调查和预学习。,3、简易天平在本课中即可以作为两两物体比较轻重的工具,也可以作为称量工具。在用回形针称量时

    7、,教师可以给学生渗透有序称量的思维方式:按照之前掂量的结果从轻到重或者从重到轻的称量这5个物体;每次称量时,回形针不用取出,采取继续往下数的方法来完成称量活动。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本课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3、简易天平在本课中即可以作为两两物体比较轻重的工具,也可以作为称量工具。在用回形针称量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渗透有序称量的思维方式:按照之前掂量的结果从轻到重或者从重到轻的称量这5个物体;每次称量时,回形针不用取出,采取继续往下数的方法来完成称量活动。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本课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24,25,1、对一年级学生来说,质量和体积过于抽象。上节课是用通过“轻重”建立对质量

    8、的初步认识。本课则是通过“形状”建立对体积的初步认识。所以,本课的课题虽然是认识物体的形状,但编写意图不仅仅是认识形状,而是通过形状来认识“占据空间”,进而指向体积的认知。 为了让学生理解“占据空间”,教材将“空间”这个抽象概念具象化为一个固定大小的盒子。为降低认知难度和操作难度,本课只要求学生将物体在盒内平铺一层即可。 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在心中要明白本课是指向体积的认知,但落实到教学上,只要引导学生发现“形状是物体的特征之一”就可以了。,本课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2、在“探索”环节的教学中,要将活动1和活动2联系起来,其中活动1是为活动2做准备的(详见手册中的数据记录)。在教学活动1“哪种物

    9、体放的数量最多”时,教师只要学生记录4种物体在盒内平放的数量即可,不必去比较“哪种物体放的数量最多”(这个问题只是为引导学生关注和记录平放数量而设问的),更不要去追问“为什么这种物体放得数量最多”(学生无法解答)。,本课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3、本课的重点是活动2及其研讨。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4种物体都换一种平铺方法,并在手册中记录数量。之后,利用记录,开展研讨:“为什么换了平铺的方法,螺母和橡皮能装的数量变多了,而立方体和乒乓球却没有变?”通过引导,学生会发现“螺母和橡皮的每个面的形状都不同,而立方体和乒乓球的每个面的形状都相同,所以装的数量不同”。学生的认知到此为止就可以了。,本课教

    10、材分析及教学建议:,29,1、分类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活中,学生早就在不知不觉地对一些事物进行分类了。在本课中,他们要对前3课用到的所有物体进行分类,进一步清晰、有序地认识它们的属性。本课要引导学生根据一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并由此认知到“给物体分类时,依据的特征不同,分类的结果会有所不同”。所以,本课有明暗两条主线:明线是“用一个特征给物体分类”,暗线是“通过分类进一步认识物体的属性”。,本课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2、为方便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建议给每个物体先编号,再分类,并做好记录。,本课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2、为方便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建议给每个物体先编号,再分类,并做好记录

    11、。,本课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2、为方便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建议给每个物体先编号,再分类,并做好记录。,本课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班级汇总情况,3、分类是通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教材中“科学家这样做”举的例子是动物,但思想内涵与本课是一致的。,本课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35,36,1、本课开始转入对液体的研究,引导学生认知到“水有许多可被感知的特征,如无色、无味、会流动、透明等”。为此,教材通过两次比较活动来达成:水与洗发液的比较、水和洗发液(液体)与小木块(固体)的比较。只有在比较中,水的特征才能被学生正确感知。例如,学生往往说水是白色的,只有呈现白色的洗发液,学生才明白水是透明的;水的流动性与

    12、小木块的滚动在一起呈现后,学生才能对流动有更深刻地感知。,本课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2、与固体相比,对于学生来说,液体的特征更为丰富。教师可以补充一些拓展活动,丰富学生的感知。,本课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学生活动手册,杭州李冰,39,1、本课将为学生以后学习和建立“溶解”概念奠定基础。考虑到“溶解”一词对一年级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本课并不需要他们建立溶解概念,而只在词汇表中给出科学词汇 “溶解”,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解释。学生只需要通过实验现象来初步认识溶解即可。 即便如此,本课的探究活动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仍有一定难度。因为这是一个包含两方面问题的对比观察活动:一个是对同一物体放入水中前后的对比观

    13、察,另一个是对不同的物体放入水中现象的横向对比观察。教师在教学中要控制好材料的呈现时机,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和比较。,本课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2、学生在本课可以用文字(学生活动手册)和图画(教师提供白纸)两种方式记录。后者的教学难度更大。,本课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学生活动手册,示意图,42,43,1、从课题来看,本课主要目标是认识空气的特征。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本课是整个单元的最后一课(单元总结课),所以要求学生能运用前面6节课学到的探究方法来观察和描述一袋空气的特征(这一点在“聚焦”环节中就明确提出了)。 由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组织学生交流观察到的空气特征,还要说出观察的方法。这是在培养学生将实验中的现象转化为证据,再用证据支持自己观点的能力。,本课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2、作为单元总结课,教材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总结从哪些方面认识物体(回顾从第1课沿用至本课的表格),二是总结描述不同物体特征的词汇。如果时间允许,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回顾一下认识物体特征的方法。,本课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3、本活动要求学生分别把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8春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ppt教材解读.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95523.html
    mhx
         内容提供者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