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3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1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9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pptx

  •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 文档编号:942521
  • 上传时间:2020-12-11
  • 格式:PPTX
  • 页数:83
  • 大小:3.61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1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9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pptx》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1 高考 历史 二轮 复习 改革开放 以来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 开辟 发展 下载 _二轮专题_高考专区_历史_高中
    资源描述:

    1、中国近现代史 第9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 2021 历历 史史 内 容 索 引 时空纵览阶段特征 必备知识精要排查 关键能力题点突破 情境体验思维升华 时空纵览时空纵览 阶段特征阶段特征 时空坐标 阶段特征 1978年至今,是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新时期。农村与 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相继展开,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 立。中国最终找到了 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时空坐标 阶段特征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从 思想、政治、组织路线上拨乱反正;重开 两会、颁布1982年宪法、中共十五大提 出依法治国,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

    2、法律化;“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与实践 政 治 重建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依 法治国,祖国统一大业迈出重要一 步 对内经济体制改革:农村以家庭承包责任 制为核心的改革,城市以国有企业改革为 核心的改革;改革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逐步建立 对外开放: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格 局初步形成 经 济 改革由农村到城市,由计划经济到 市场经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步入新阶段;对外开放不断深入 时空坐标 阶段特征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 思 想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 的重要思想理论成果,是中华民族 的精神成果,也是引领中国特

    3、色社 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旗帜 “神舟”系列,空间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银河”系列计算机;恢复高考,教育的“ 三个面向”,“科教兴国”战略 科 技 文 教 现代化科技文教事业取得跨越式发 展,成就突出 时空坐标 阶段特征 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如积极参与 联合国维和裁军行动;积极推进新型区域 合作,如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反对霸权 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外 交 多边外交,以维护国家利益为中 心,随着时局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服饰五彩缤纷;交通通行效率提高,高铁等 快速发展;通信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发展; 节假日增多,住房环境不断改善 社 会 生 活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幸福指 数不断攀升 必备

    4、知识必备知识 精要排查精要排查 政治 (1)伟大的历史转折 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解放了思想,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 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上来,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 建设的伟大转折 (2)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法律制度走向健全: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在全国范围平反各种冤假错案;逐步建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1999年3月,“依法治国” 被正式写入宪法 民主制度的重建和完善:1982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

    5、 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1998 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3)“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确立:1984年“一国两制”的方针在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上通过,正式成为实 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实践: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 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海峡两岸关系得到发展,两岸交流不断增强 (4)新时期的外交成就 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政策:奉行不结盟、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活动: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

    6、,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经济 (1)经济体制改革 农村: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农村开始了历史性变革 城市: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在管理体制、所有制形式和分配形式方面 进行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了我国的经济实力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992年“南方谈话”,邓小平提出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手段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 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经济特区:从1

    7、980年起先后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等五个 经济特区 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国家决定开放天津、上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及 环渤海地区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浦东的开发和开放:1990年中央政府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浦东开发成 为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 加入世贸组织: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 入一个新阶段 (4)社会生活 物质生活: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 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交通事业: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

    8、车,给拉萨的旅游业和商业带来繁荣; 改革开放后,中国已发展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通讯事业:2003年末,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 位 大众传媒: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 文化 (1)邓小平理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人民开始走上建 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十三大上系统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出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的基本路线 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中共十四大正式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

    9、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中共十五大决定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内容: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 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地位:2002年,在中共十六大上,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3)科学发展观 内容: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 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地位:2012年,在中共十八大上,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 思想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内容: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

    10、重大时代课题,回 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 战略布局等基本问题 地位:2017年,在中共十九大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5)科技成就 载人航天:2003年,我国“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 信息技术:我国“银河”系列计算机研究取得突破;2016年,我国研制的超级计 算机“神威 太湖之光”获得国际高性能计算机应用领域最高奖项 生物技术:20世纪末中国在依靠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动植物品种、治疗人类 重大疾病的药物研究等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6)文艺:坚持贯彻“双百”方针,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学艺术重新焕发 了青春,形式变得多样化,中国文化走向世

    11、界 (7)教育:国家对教育工作进行拨乱反正,高考制度得到恢复;实施“科教兴国”战 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完善中高等教育;推动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 【新教材 新视野】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在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 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

    12、义道路自 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不懈奋斗。 2.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中国正从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变成更具有影响力和作用力的推动者。 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 中国方案。国家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充分说明了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 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 度。 关键能力关键能力 题点突破题点突破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连线高考连线高考 命题点一命题点一 彰显制度自信的“中国之治”彰显制度自信的“中国之治

    13、” (2019北京卷,19)1972年,中国致函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指出“香港、 澳门是被英国和葡萄牙当局占领的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解决香港、澳门问 题完全是属于中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根本不属于通常所谓殖民地范畴”。 联合国采纳了中国的立场。中国政府这一举措( ) A.奠定了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石 B.掌握了解决港澳问题的主动权 C.是“一国两制”的具体体现 D.标志着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祖国统一大业。根据题意内容可知,中国将香港、澳门问 题定性为中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不属于通常所谓的“殖民地”范畴,从而有 利于避免其他敌对势力的干涉,

    14、掌握了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的主动权,故B 项正确。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新中国成立时即已确立,A项与题干 时间不符;材料不能体现“一国两制”,故C项错误;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分别 是1997年和1999年,故D项错误。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深化认知深化认知 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经验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走过了曲折的道路,积累了丰富的经 验。这些经验可概括为: 1.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必须依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主法制的阶级 性决定了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必须置于中国共产 党的坚强领导之下。 2.民主法制建设要围绕中心,突出重点,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

    15、建设的全局服 务。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3.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必须要发展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民主法制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抓好立法、司法、普法、执法与守法 的每一环节,同时把民主法制建设与制度建设、人才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推 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5.立足中国国情,批判地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制经验,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二、新中国外交的“变”与“不变” 1.改变的是心态,不变的是姿态 1949年,新中国遭到西方国家的孤立和遏制,内外交困、举步维艰打破外部 封锁是当时形势的迫切需要,获得外交承认则是开展对外交往的前提。

    16、截至2019 年,中国已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建交,加入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与世界绝 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有着密切的友好往来。 2.改变的是政情,不变的是政策 1949年,新中国的对外交往受到国际形势的制约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外交上奉行 “一边倒”,即使如此,在中苏关系最密切的时期中国也没有在国家主权独立、政 策立场自主问题上向苏联让步或唯苏联马首是瞻。今天,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致力 于开展全方位外交,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与各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携手合作的同时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3.改变的是地位,不变的是定位 1949

    17、年,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政治上不被大多数国家承认,经济上一穷二白、 千疮百孔,可谓积贫积弱、百废待兴,国际地位和影响无从谈起。今天,中 国既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在重大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的 解决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又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外汇储备 居世界第一。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4.改变的是战术,不变的是战略 20世纪50年代“一边倒”、60年代“两面出击”、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 80年代以来“全方位外交”,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方针、不同的战术,但独立自 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始终不变的。今天的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显著提高, 实力也极大增强,但离发达国家尚有很大差距

    18、的状况并没有也不会在短期 内改变。因而今日之中国只有继续韬光养晦,认清形势、找准定位,坚定不 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才能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 斗目标和建设和谐世界的战略构想。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素养演练素养演练 1.历史解释迎来全新时代的民法制度 (2020天津河北区二模)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 共和国民法典,共七编、1 260条,包括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 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 律,具有里程碑意义。编纂该法典的出发点是( ) A.制定全新的民事法律 B.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法律制度与国际

    19、接轨 D.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涉及经济和社会的方方面面, 是为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而制定的,故选D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并不是全新的法律,而是修改完善不适应现实的法律条文并作出新的规定, 排除A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共十八大上确立的,排除B项;中华 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适用范围是国内,而且材料没有涉及国际方面,排除 C项。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2.时空观念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体系 (2020山东泰安一模)下图为19492005年与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国家数示意图,其中 1980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大幅

    20、提升的原因 是中国( ) A.奉行“另起炉灶”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方针 B.实行对外开放,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方针 C.逐渐实现了中美和中苏关系正常化 D.积极参与新型区域国际合作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答案 B 解析 改革开放后,为了给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外交环境,中国奉行不结盟 的外交方针,得到更多国家的认同,因此1980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大幅提升, 故选B项;“另起炉灶”是新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方针,排除A项;1980 年还没有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排除C项;1991年两极格局瓦解后中国积极 参与新型区域国际合作,排除D项。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3.家国情怀人类命运共

    21、同体的构建 (2020北京朝阳区一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遵循和平发展理念,全方位开展 对外交往,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努力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中国 按照“亲、诚、惠、rong”的理念,深化与周边国家关系。根据你对中国相 关外交政策的理解,这个“rong”字应是( ) A.熔 B.荣 C.容 D.融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努力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 境深化与周边国家关系”可知中国是在容纳其他国家的前提下实现互 惠互利,故选C项;熔是固体受热到一定温度时变成液体,不适合描绘国际关 系,排除A项;荣是兴盛、茂盛、荣耀的意思,在国际关系中保持

    22、荣耀不能深 化与周边国家关系,排除B项;中国的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不是融入其他国家,排除D项。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命题点二命题点二 新时期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新时期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连线高考连线高考 1.(2020天津卷,8)1978年,安徽小岗村18户农民率先包干到户。此后,四川、 贵州、甘肃等地的包产到户也在摸索中发展。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 通知指出,一些地区的群众要求包产到户,“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 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这反映了党和 国家( ) A.决定实行农村多元化经济所有制 B.尝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3、体制 C.顺应并肯定了群众的要求与探索 D.引导全国各地农民走向共同富裕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根据材料“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 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可知,当时党 中央对安徽、四川、贵州、甘肃等地农民自发包产到户的认可,说明党和 国家顺应并肯定了群众的要求与探索,故C项正确;当时农村并未发展多元 经济所有制,故A项错误;我国在1992年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的目标,故B项错误;材料仅反映了党和国家对部分地区农民包产到户行为 的认可,“引导全国各地农民走向共同富裕”的说法明显过于夸张,故D项错 误。

    24、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2.(2020天津卷,9)有经济学家认为,按照国际工业经济一般的衡量标准,中 国从1953年到1991年,用38年时间就达到或接近了工业化中期阶段的水平。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在这一时期( ) A.经济建设不断推进 B.对外开放日益扩大 C.市场经济逐步完善 D.城乡差别显著缩小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从 1953年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以进行工业化建设,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 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所以我国“用38年时间就达到或接近了工业化 中期阶段的水平”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建设不断

    25、推进,故A项正确;我国实 行对外开放是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故B项错误;提出建立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在1992年,之前我国是以计划经济为主,故C 项错误;城乡差别显著缩小是我国经济建设推进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故D项 错误。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3.(2020全国卷,31)1978年底,中央工作会议上印发了战后日本、西德、 法国经济是怎样迅速发展起来的以及新加坡、韩国等经济发展情况的 材料,主要是为了讨论( ) A.增强国营企业活力 B.积极利用外资和先进技术 C.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D.调整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

    26、中国的改革开放。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根 据材料中中国研究战后日本、西德和法国的经济是怎样迅速发展起来的 以及新加坡、韩国等经济发展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是为了改 变经济落后局面,充分利用外国资金和技术,故B项正确;增强企业活力是 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中国研 究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状况,从而提出实行对外开放的主张,建立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提出于1992年,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了中国研究日 本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而不是调整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故 D项错误。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4.(2020全国卷,31

    27、)1983年,安徽某濒临倒闭的国营制药厂被8个年轻人承 包,实行有奖有罚的经济责任制,9个月就盈利12万元。后来安徽省委、省 政府从中得到启示,下发通知明确提出,小型国营企业也可以实行承包经营。 由此可以看出( ) A.市场经济体制在全国逐步建立 B.政企职责不分弊端得到解决 C.经济所有制结构开始发生变化 D.企业的经营自主权逐渐扩大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材料反映了允许国营制药厂被私人承 包经营的做法,故选D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做法 有利于解决政

    28、企职责不分的弊端,但没有体现出“得到解决”,排除B项;材料 反映出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没有体现出所有制结构开始发生变化,排除C 项。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5.(2020全国卷,31)1983年,北京四个最大的百货商场与北京市第一商业 局签订合同,规定:超额完成利润承包额的,超额部分国家与商场对半分成; 完不成利润承包额的,差额部分由企业利润留成和浮动工资弥补。这反映 出( ) A.企业活力逐步得到增强 B.国企改革全面展开 C.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 D.现代企业制度建立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改革开放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根据题干中的合同规定可 知,企业

    29、对利润分成有了相应的自主权,这反映出企业活力得到增强,故A项 正确。1984年,国企改革全面展开;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 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是在1992年中共 十四大以后,B、C、D三项与题干时间不符,均可排除。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6.(2019全国卷,31)19791981年,中国减少粮食播种面积5 000万亩,有计 划地扩大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开始逐步退耕还林还 牧,鼓励农村在经济合理原则下举办社队企业。这些政策( ) A.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B.加快了私营企业发展 C.完善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健全了

    30、市场经济体制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农村改革,再结合 时间信息“19791981年”,可知当时农村改革已经全面展开,但单一的粮食 种植结构无法让农民富起来,所以要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故A项正确;当时政 策鼓励发展社队企业,即集体企业,故B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强调的 是包产到户,故C项不符合题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1992年明确 提出的,故D项错误。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素养感悟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7.(2018全国卷,31) 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 上表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

    31、国( ) A.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 B.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 D.工业结构趋于合理 年份 农业 工业 建筑业 交通运输业 商、饮、服务业 1982 29.28 74.92 5.38 9.58 17.01 1988 23.28 773.52 95.58 372.55 623.23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改革开放中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从表中可以看出,1988 年相对于1982年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的变化为:农业企业数量减少,其他 行业企业均大量增加。这一变化说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非农产 业转移,故A项正确。城乡一体化是指把工业与

    32、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 居民与农村村民作为一个整体走向全面协调发展的历程,题干中并没有涉 及这一内容,故B项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是在21世纪初,与 表中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由材料表格数据只能看出工业企业数量明显增 加,但并不能看出工业结构是否合理,故D项错误。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素养感悟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深化认知深化认知 一、新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1.土地改革(19501952年) 原因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内容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实行 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影响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33、,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2.农业合作化(19531956年) 原因 小农经济难以满足社会主义工业发展需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要 求 内容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走集体化道路,实现了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由 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影响 提高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3.人民公社化(19581983年) 原因 党的主要领导人认为农业合作化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 推动经济发展 内容 以“一大二公”为特点,即合作社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 影响 超越了农村生产力水平,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1984年退出历史

    34、舞台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底至今) 原因 人民公社体制严重阻碍了农村生产力发展 内容 在坚持土地公有制前提下,实行包产到户、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影响 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发展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二、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比较 项目 计划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经济落后、工业 化程度低、国防力量薄弱 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速现代化建设 国内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社会主 义事业在世界范围内处于低潮 改革开放以来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 特点 单一公有制 行政手段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

    35、 性作用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影响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发挥了积极作 用,但后期计划经济逐步僵化,严 重束缚了生产力发展,影响了人 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最大限度地解放了生产力,使中国经济 与世界经济真正接轨,人民生活水平极 大提高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城市化问题 1953 1957年 伴随着“一五”计划的顺利进行,大量农民进入城镇就业,推动了中国城市 化的进程 1958 1960年 由于“大跃进”的发动,全民大办工业,“以钢为纲”,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城 镇,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在脱离农业的基础上超常规畸形发展 1961 1965年

    36、 国家进行工业调整,精简工业和城市人口,两千多万城市人口下放回乡,为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逆城市化时期 1966 1977年 由于“文化大革命”及经济工作指导思想的失误,大批干部和知识青年上 山下乡,城市化进程停滞不前 1978 1991年 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力实践,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提高,虽然有城乡二 元结构导致的低度城市化现象,但城市化还是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势头 1992年 以来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人口 不断增加,城市化水平明显提高,进入持续稳定的快速发展阶段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素养演练素养演练 1.史料实证乡村振兴的初步尝试 (2020

    37、福建福州期末)1979年,新华社报道了山东临清赵汝兰一家植棉纯收 入10 239元的新闻,被多家媒体转载。第二年又报道了兰州雁滩公社李德 祥从生产队分到一万元,被社员们称为“万元户”的通讯。“万元户”一词由 此开始流行。这反映了( ) A.市场经济模式初步形成 B.农村改革由东向西推进 C.社会价值观念逐渐转变 D.人民公社体制焕发生机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答案 C 解析 新华社对两个万元户事迹的报道使得“万元户”一词开始流行,这反 映的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对社会思想价值观念的影响,故选C项;1992年中 共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排除A项;新华 社报道的顺序

    38、是先山东临清,后甘肃兰州,但这并不等同于农村改革是由东 向西推进的,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没有涉及人民公 社体制,排除D项。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2.时空观念经济体制的创新和突破 (2020北京丰台期末)下表为不同版本的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部分词汇。从 这些词汇中可以看出我国( ) 年代及版本 收录的部分新词汇 1978年第1版 个体经济、集体经济、小农经济、小商品经济、计划经济、商 品经济 1996年第3版 市场经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私营企业 2012年第6版 非公有制经济、三资企业、乡镇企业 A.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私营经济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主

    39、体 C.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历程 D.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答案 C 解析 材料提到的新词汇反映和记录了时代的变迁,结合所学知识可 知,19782012年收录的部分新词汇,反映了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的过程,故选C项;材料中未涉及人民生活水平,排除A项;公有制是国民经济 的主体,排除B项;材料中未涉及阶级斗争,排除D项。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3.唯物史观经济政策与农民工城市化 (2020安徽蚌埠二模)1959年4月,陈云提出必须对1958年城市多招收的 1 000多万工人认真加以精减,安置到农村去。1979年后,大量农民工进城 就业,

    40、得到政府鼓励。这种变化取决于( ) A.国民经济比例的调整 B.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 C.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 D.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答案 B 解析 1959年陈云提出的建议,是为了调整国民经济,克服严重的经济困 难,1979年后政府鼓励大量农民工进城就业,是为了推动城市经济建设,两 者都是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故选B项;1960年国家提出对国民经 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排除A项;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 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排除C项;1959年党的工作重心没有发生转移,排 除D项。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命题点三命题点三 新时期中

    41、国的科技文化新时期中国的科技文化 连线高考连线高考 1.(2017全国卷,31)右图为1954年某画家创作的婆媳上冬学,这一作 品( ) A.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B.受同期西方流行画派影响 C.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 D.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文学艺术和教育。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 画及篆刻艺术于一体,与图片明显不符,故A项错误;此时西方流行的画派是 现代主义画派,现代主义绘画反传统、反理性,重视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 与图片明显不符,故B项错误;图片真实再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妇女在 冬天接受教育时的热情,属于现实主义绘画

    42、,故C项正确;图片符合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后“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的要求, 不是艺术想象,故D项错误。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2.(2017全国卷,31)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 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 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 ( ) 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 B.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 D.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答案 C 解析

    43、本题主要考查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的发展。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 求得到了解决与史实不符,随着历史的演变,时代的更新,科学技术等不断 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19772001年高等 学校在校人数的变化,没有体现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故B项错误;高校在校生 规模的扩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和要求,说明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 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故C项正确;恢复高考制度只是推动了高等教育的 发展,谈不上普及,故D项错误。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素养感悟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深化认知深化认知 一、新中国科技发展呈现的阶段性特征及原因 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前 2

    44、0世纪80年代以后 特征 大力发展高新军事科技,打破美苏等 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科技体制改革,积极推行科技成果 商品化,推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妄图 扼杀新生的人民政权 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急剧恶化 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中国面对恶劣的国际环境,必须发 展高新科技,以巩固国防,为社会主义 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 我国实施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 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 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 地位不断提高 国际环境有了重大变化,和平与 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题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二、新中国不同时期的教育方针和成就 阶段 方针政策

    45、成就 新中国成立 初期 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 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 把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 变成新中国的人民教育 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 时期 毛泽东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 体系,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 “文化大革命 ”时期 以阶级斗争为纲,各地大中小学一度 停课,大学招生通过推荐方式 教育战线一片混乱,人才缺 乏,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大 下降 改革开放以 来 20世纪80年代提出“三个面向”;20世 纪90年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 “211工程”计划;实施义务教育 各类教育飞速发展,培养了 大批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注入了活力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

    46、题点三 素养演练素养演练 1.家国情怀自主创新铸就“国之利器” (2020河南洛阳期末)2016年我国自主研制的超级计算机“神威 太湖之光” 问世,它以每秒12.5亿亿次的峰值计算能力以及每秒9.3亿亿次的持续计算 能力,斩获世界超级计算机排名榜单第一名,实现了我国国产超算系统在世 界超级计算机冠军宝座的首次三连冠。这一成就( ) A.表明我国科技水平已经全面领先世界 B.基于我国强大的工业基础 C.表明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得到飞速发展 D.说明第三产业已成为主导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答案 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 系和比较强大的工业基础,中

    47、国在超级计算机领域取得的成就,正是基于我 国强大的工业基础,故B项正确;计算机技术领先不代表我国科技水平全面 领先世界,排除A项;材料说的是计算机而不是信息技术产业,排除C项;材料 未提及第三产业,排除D项。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2.唯物史观公平视角下的高考制度改革 (2020云南昆明“三诊一模”)1977年8月,中央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作出决 议,改变之前“自愿报考、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查”的高校招生方 针,采取新的“自愿报考、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针。此举( ) A.适应了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要 B.促进了高等院校课程体制改革 C.结束了科教领域“左”倾错误 D.解决了社会

    48、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统一考试、择优录取”可知新的招生方针有利于选拔人才以 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故选A项;材料中高校招生方针不是高等院校的课程 体制,排除B项;结束“左”倾错误是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排除 C项;材料中只涉及高校招生,不可能解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排除D项。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3.历史解释对外开放背景下的外语教学 1979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成立。外研社发展至今,出版图书中除英、 法、日等大语种外,还有越南、老挝等小语种,更有一些“世人罕闻”的非洲 部族语,如僧加罗语、斯瓦希里语和豪萨语等。外研社的发展反映了( ) A.中国的外语教育已经处于世界先进的行列 B.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C.外语人才基本满足了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D.中国人走向世界、寻求发展的渴望与尝试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答案 D 解析 1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1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9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942521.html
    小豆芽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