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3讲 隋唐宋元时期-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1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3讲 隋唐宋元时期-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pptx》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高考 历史 二轮 复习 隋唐 宋元 时期 统一 民族 封建 国家 下载 _二轮专题_高考专区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第 一 板 块 中 国 古 代 史 第3讲 隋唐宋元时期从统一多民族封建 国家的发展到多民族政权的并立和统一 历历 史史 2021 内 容 索 引 时空纵览阶段特征 必备知识精要排查 关键能力题点突破 情境体验思维升华 时空纵览时空纵览 阶段特征阶段特征 时空坐标 阶段特征 隋唐宋元时期是指从 581年隋朝建立到1368 年元朝灭亡的时期,这一 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继 续发展和繁荣时期 隋唐 创立和完善三省六 部制和科举制,“安 史之乱”后出现藩 镇割据局面,唐后期 出现宦官专权和朋 党之争 宋元 宋朝二府三司制度,地方设路、 州、县三级,文官任知州,设通判、 转运使;元代中央中书省、宣政 院、
2、枢密院,地方行省制度、宣 慰司,土司制度 政 治 君主制发展,中枢权力机 构由三省制向一省制发 展;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 ,唐、宋监察区转为行政 区;由国家统一到民族政 权并立,再到逐步走向统 一;科举制度创立并不断 完善,文官制度发展 时空坐标 阶段特征 大运河、曲辕犁、 筒车;均田制、租庸 调制和两税法;经济 重心逐渐南移;制瓷 业形成南青北白两 大制瓷系统;坊市分 离,柜坊和飞钱出现 稻麦轮作、高转筒 车;经济重心南移完 成;棉纺织业、黄道 婆;宋代五大名窑、 元代青花瓷;商业打 破市、坊限制,最早 纸币交子出现;汴梁、 元大都 经 济 宽松的经济政策:唐中期均田制崩 溃;宋代“不抑兼并”
3、,租佃制发达;经 济重心南移;紧张的政府财政:巨额 的军费开支;文官政府的形成;活跃 的商业经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 高;宋代“商业革命”;唐宋城市功能 转变;成长的市民阶层:市民阶层壮 大 时空坐标 阶段特征 “三教合一”,儒学复 兴;出现雕版印刷 术;火药开始应用 于军事;李白、杜 甫和白居易的诗、 传奇出现;书法注 重规范法度,草书大 家张旭、怀素;敦 煌莫高窟的壁画 程朱理学,陆九渊创立心 学;活字印刷术、指南针 用于航海,火药广泛用于 军事;郭守敬授时历, 王祯农书;书院、宋 词、元散曲;宋话本;书法 四大家,两宋宫廷画,风俗 画清明上河图 思 想 文 化 三教合一的理学:宋代儒学
4、的哲学化和思辨化,程朱理 学地位确立;科技创新 出现高峰:印刷术、指南针 和火药应用与外传;走向大 众的文学艺术:文学艺术世 俗性增强 玄奘西游、鉴真东 渡,唐文化圈形成 “海上丝绸之路”发达,对 外贸易港口主要有广州、 泉州、明州 对外 关系 航海技术发达,对外贸易繁 荣 必备知识必备知识 精要排查精要排查 阶段一 政治 隋唐时期(581907年) (1)中枢机构:形成了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 审议和执行 (2)选官制度:隋炀帝时科举制正式形成;唐朝继承并完善 (3)地方制度: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经济 (1)农业:江东地区出现了可以调节犁耕深浅的曲辕犁;创制
5、了灌溉工具 筒车 (2)手工业:陶瓷业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瓷器远达欧洲、非洲; 丝织业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3)商业:柜坊、飞钱相继问世;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在此设有 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文化 (1)思想: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的主张,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 (2)科技:隋唐之际,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3)文学:诗歌的发展进入了黄金时期,诗体完备,内容丰富,风格多样 (4)书法:唐朝的张旭、怀素都是草书大家;唐朝楷书步入盛世,欧阳询、颜真卿、 柳公权的楷书分别被称为欧体、颜体和柳体,唐朝颜真卿的行书备受世人喜爱 (5)绘画:展子虔的游春图、
6、阎立本的步辇图、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 等都是传世佳作 阶段二 政治 宋元时期(9601368年) (1)宋朝 加强中央集权: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充实中央禁军;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财权收归中央。分割相权: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 分别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继续完善科举制。王安石变法:在 社会矛盾激化、积贫积弱、统治危机的背景下,王安石采取了富国之法、强兵 之法、取士之法,虽取得一定成效,但最终失败 (2)元朝: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在地方实行行省制;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 县;设宣慰司管理边远民族地区 经济 (1)农业:宋朝以后,经济重心转移到江浙地区;宋朝出
7、现了利用水力的高转 筒车 (2)手工业:宋朝时,制瓷技术大放异彩,织锦吸收了花鸟画的写实风格。元 朝时,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3)商业:宋朝时,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 子”。元朝时,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 文化 (1)思想 程朱理学:以北宋二程和南宋朱熹为代表,主张“理”是万物本原,强调“存天理,灭 人欲”,要求“格物致知”。陆九渊的心学主张“心即理也”,求理方法是“发明本心” (2)科技:毕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宋朝在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北宋时,指南针 应用于航海;元朝郭守敬编订的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 (3)文学
8、:宋代文学以词为代表;元代以散曲为代表;宋代出现话本 (4)书法:北宋苏轼、元朝赵孟 的行书备受世人喜爱 (5)绘画:北宋风俗画的代表作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元代文人画的代表作 是王冕的墨梅图 (6)戏曲: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 【新教材 新视野】 1.隋朝的建设 隋朝的各项建设较多,规模宏大。在长安、洛阳两都和地方广设的仓库,既 包括供应朝廷粮食和物资的仓库,又包括备水旱赈济而遍置于乡间的义仓, 积储丰富。隋炀帝兴建的洛阳城,宏伟壮丽,闻名于世;开通的大运河,贯通 南北,对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起了重要作 用。 2.唐朝中后期的两税法 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
9、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 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降。为了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德 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 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两税法 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它“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 为本”,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3.北宋崇文抑武的方针 为抑制武将势力膨胀,北宋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 院长官;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 关键能力关键
10、能力 题点突破题点突破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连线高考连线高考 命题点一命题点一 隋唐宋元时期的制度设计隋唐宋元时期的制度设计 1.(2020山东卷,3)下表为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它反映了唐代( ) 时 期 概 况 高祖、太宗时期 设立文学馆、弘文馆等学士,备君主顾问 高宗、武后时期 学士开始参与决策事务 玄宗时期 开元初,设翰林待诏,后改为翰林学士,建立学士院,专掌最机密 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 A.翰林学士逐渐控制了决策权 B.文官地位日益提高 C.三省六部制渐趋成熟 D.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唐代中央官制的发展
11、。唐代沿用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 起草诏令。材料按时间顺序列出了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从“备君 主顾问”到“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反映了翰林学士 逐渐获得了对国家事务进行决策的权力,体现了朝廷内部决策权力进行了 再分配,故D项正确。翰林学士只是参与朝政决策,并非“控制”,故A项错误; 仅根据翰林学士地位的变化无法证明文官地位日益提高,故B项错误;翰林 学士参与决策,是三省六部制之外权力系统的构建,故C项错误。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素养感悟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2.(2020全国卷,26)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省试后,主考官李昉徇私录取 “材质最陋
12、”的同乡武济川一事被告发,太祖在讲武殿出题重试,殿试遂成常 制。经此事后,宋代科举( ) A.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 B.确立了省试考试权威 C.完善了考试录取程序 D.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宋代的科举制。材料反映了宋太祖时期,对科举选拔的人 才重新命题测试,并且使殿试成为常制。通过改革,宋代科举完善了考试录 取程序,故C项正确;科举制下,选拔人才的标准是真才实学,材料并未涉及 对世家大族特权的打击,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进行殿试成为常制,而不是 确立省试考试的权威,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完善科举考试的程序,并未 涉及选拔人才标准的变化,故D项
13、错误。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3.(2019全国卷,26)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 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 ) 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宋代的募兵制。题干材料描述了宋代募兵制的状况,即士 兵待遇优厚、兵员数量多,这就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故A项正确;B项说法 不符合史实,排除;宋代军队中的精锐力量都直接控制在中央手中,这一措 施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故C项错误;题干中的军费是由政府支出,与社会上 贫富分化现象无直接关系,故
14、D项错误。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素养感悟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4.(2018全国卷,26)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 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 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武则天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由材料可知,武则天增 加了行使宰相权力的官员的数量,这实际上降低了原来中书、门下二省的 职权,故A项错误;作
15、为最高统治者的武则天,她的主要目的是加强自身的统 治,并非为官员提供晋升的机会,故B项错误;武则天增加宰相数量的主要目 的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故C项正确;题干只反映出宰相数量的变化,或者 说分割了宰相的权力,并不能反映宰相参政议政职能的强化,故D项错误。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5.(2018全国卷,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 下表所示。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藩镇类型 数量(个)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16、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唐朝的藩镇割据。唐朝“安史之乱”后,形成了藩镇割据的 局面,但从表格材料看,各地区的藩镇情况不尽相同,直接参与“安史之乱” 的河朔地区地方势力明显强大,但在藩镇中所占比例并不大;中央对中原、 边疆和东南地区的藩镇仍有较大控制力,对河朔藩镇形成制约,维护边疆安 全,使唐朝政权得以延续,故D项正确;在经济重心南移的条件下,材料中东 南型藩镇要上供赋税,保证了政府财政收
17、入,故A项错误;边疆型和东南型藩 镇的任务分别是守边疆、防盗贼,由此不能得出彼此攻伐不已的结论,故B 项错误;藩镇割据整体上威胁了中央的权威,故C项错误。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6.(2018全国卷,25)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上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曾祖、祖父或 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 南宋(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两宋时期的选官制度。
18、从表中数据可看出两宋时期出身于 “无官职记录”(即平民)家庭的宰相数量所占比重最大,且从北宋到南宋人 数增加,这说明宋代科举制促使平民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趋势加速,故B项 正确。从表中数据可看出出身于高、中级官员家庭的宰相数量在减少,这 说明世家大族的影响在减弱,故A项错误;题干中未涉及宰相的权力,故C项 错误;题干表格中数据的变化是宋代科举制发展的结果,反映了科举制度的 功能在增强,故D项错误。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素养感悟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深化认知深化认知 一、隋唐时期的制度创新 1.政治制度 (1)三省六部制:是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封建官僚机构,其中三省制的特点如下
19、集体宰相制 唐朝实行宰相集中议事制度,集中在门下省开会,三省长官负责 全国政务的处理,这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 决策与行政分离 在三省体制下,政事堂是最高的决策机构,尚书省是最高行政机 构,也就是说,决策与行政是分开的。这样既能互相制衡,也能分 工合作,从而推动机构运转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2)科举制 特点 标准的客观性 以学识和考试成绩作为标准选拔人才 方式的公平性 以严格的考试作为选官方式 范围的广泛性 不论贫富贵贱,皆可参加 时间的延续性 从隋朝开始,到1905年正式废除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评价 是相对公正、公 平的人才选拔制 度 使平民阶层有机会进入统治
20、集团,增加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扩 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有利于维护国家 的大一统局面 把选拔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中集中到中央,大大加强了 中央集权 促进了文化发展 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了文化的发展,是唐诗 宋词繁荣的重要原因;以儒学为主要考试内容,推动了儒家思想 和文化的传承;此外,还推动了官员素质的不断提高 推动世界文明进 步 唐朝选官的方法被东亚文化圈国家所采用,并成为这些国家政 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被西方国家所吸收,并改造成近现代 文官考试制度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影响了社会心理 科举考试的长期实行使中国古代社会普遍重视教 育,形成了“万般皆
21、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心理 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明清以来,科举考试的内容局限在四书五经的范围 内,不允许随意发挥,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自 然科学的发展 促进了官本位社会观的 发展 “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至今影响深远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2.军事制度 (1)府兵制,即府兵平时耕种土地,农闲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其最大特点是“兵 农合一”。起源于西魏,完善于北周和隋,盛行于唐太宗之时,有利于巩固边 防和加强中央集权。 (2)募兵制,即征兵制,是国家以雇佣的形式招募士兵的一种军事制度。唐 玄宗时开始盛行,减轻了农民的兵役负担,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封建国家得 以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军队。 命题点一
22、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二、唐宋时期的政治变革 1.贵族政治衰落,君主专制加强 等级 贵族政治时代 君主独裁时代 天子 贵族一员(君主与贵族的协议) 位于所有阶层之上 大臣 贵族(士族出身) 从事行政的官僚阶层(庶族出身) 民众 贵族全体的奴隶 贵族没落,民众地位上升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2.中枢权力体系:由三省制到一省制。三省制标志着宰相权力被三省分掌,秦汉 的独相制度被群相代替,形成三省的长官共议国政的新型治国方式。宋承唐制, 但门下省和尚书省虚设,中书省的职能限于政务,军权与财权被枢密院和三司分 割。元代中书省下设六部,掌握行政事务,枢密院负责军事,御史台负责监察。 3.文官制度
23、的完善(“士人政治”):中唐以后,士人广泛参与国家政治,武夫在政治 上的权重被削弱,宋太祖开始推行崇文抑武的政策,形成以科举出身的士大夫为 主体的文官政府。隋唐统治者大多为门阀士族,宋代大多为士大夫,文人政治特 点明显。宋代文官制度的完善扭转了唐末五代藩镇割据的局面,促使宋代经济、 教育、文化出现繁盛。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4.社会阶层变革 时期 精英的身份属性 精英的社会成分 唐代 门阀(出身) 世家大族 北宋 学者官员(政事) 文官家族 南宋 文人(文化) 地方精英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素养演练素养演练 1.时空观念三省六部制下的职责分工 (2020海南普通高中高考调研
24、测试)下面为唐朝 三省的位置图(太极宫为皇宫),由图中信息可 推知,唐朝( ) A.尚书省在三省中权力最大 B.三省之间的横向联系较松散 C.三省体制能有效制约皇权 D.中书门下两省辅助皇帝决策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答案 D 解析 根据图示可知,中书省和门下省分别在皇宫的左右侧办公,目的是便 于皇帝宣召,辅助皇帝决策,故选D项;材料强调中书省和门下省的议政职能, 没有反映出尚书省的地位,排除A项;材料强调中书省和门下省的职能,没有 体现出三省之间的横向联系,排除B项;在皇权专制的社会,皇帝掌握决策权, 三省体制不能真正制约皇权,排除C项。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2.时空观念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