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1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1年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四部分 题型策略 考前指导.pptx

  •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 文档编号:942497
  • 上传时间:2020-12-11
  • 格式:PPTX
  • 页数:111
  • 大小:3.12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1年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四部分 题型策略 考前指导.pptx》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1 新高 生物 二轮 复习 第四 部分 题型 策略 考前 指导 下载 _二轮专题突破_高考专区_生物_高中
    资源描述:

    1、题型策略题型策略 考前指导考前指导 2021 内 容 索 引 01 题型 题型1 1 图形图示类解题策略图形图示类解题策略 02 题型 题型2 2 坐标类解题策略坐标类解题策略 03 题型 题型3 3 表格类解题策略表格类解题策略 04 题型题型4 4 选择题的解题技巧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05 题型 题型5 5 非选择题的解题技巧非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06 题型 题型6 6 长句表达题的答题策略长句表达题的答题策略 题型题型1 1 图形图示类解题策略图形图示类解题策略 【题型策略题型策略】 生物图解、图示通常是用特殊的符号、色彩和图形来反映生命现象的发 生、发展以及生物的结构、生理的相互联系,它浓

    2、缩了大量的生物学信息, 是生物知识的重要表达方式。图形图解类是高考中常见的一种题型,此类 试题可能涉及形态结构图、生理过程图、流程图、遗传系谱图等,通过图 解、图示创设新情景,提供新材料,或是展示生物体的某一结构或某一生理 过程、生物学原理等,对考生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 题能力要求较高。 方法策略(1)仔细读题干,读懂题目给予的文字说明以及相关提示,特别要 注意与解题有关的重要词语。 (2)仔细看题干中图解、图像的名称、相似结构、过程含义以及图示说明 等,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然后对这些信息进行转换、迁移、拓展。 (3)仔细看题干中的多个图解、图像间的联系,注意分析一个大题中的

    3、若干 图解、图像能否相互补充说明或提示,以防解题时因信息不足而顾此失彼, 最终导致思维偏差或知识遗漏。 (4)仔细读设问,从设问着手,结合题干的文字说明以及图形中获得的信息, 把知识进行链接、综合,实现概念、原理与图形之间的信息转换和整合,从 而使问题得到解决。 解题模板 “一看”(识图)看名称,明确图示类型 “二明确”(析图)一明确图中各部分提供的有效信息,如图中每一个过 程、各部分名称等,二明确图中各部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相同与不同等 “一联”(说图)联系题目设问,理清知识点,利用图中信息准确答题 【模板应用模板应用】 1.(2020山东临沂4月一模)榴莲香味独特浓郁,深受人们喜爱。在榴莲

    4、果实成熟 过程中,乙烯调节香气物质合成的作用机理如图。下列分析或推测正确的是 ( ) A.乙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榴莲细胞的细胞核 B.多聚核糖体的形成,提高了组成L酶的肽链的合成速率 C.核DNA可以通过调控L酶合成直接控制果实的香气性状 D.乙烯通过促进亚油酸合成基因的表达提高香气物质合成量 答案 B 解析 据图可知,乙烯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的,这种方式并不属于主动运 输,A项错误;多聚核糖体可以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翻译,提高了L酶的合成 速率,B项正确;细胞核内相关基因表达形成L酶,L酶催化亚油酸转化为香 气物质,该过程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间接控 制生物的性状,

    5、C项错误;图中信息表示乙烯促进的是L酶合成基因的表 达,D项错误。 2.(2020山东济宁6月三模)当某些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分子难与模板链 分离时,会形成RNA-DNA杂交体,这时非模板链、RNA-DNA杂交体共同 构成R环结构。下图是原核细胞DNA复制及转录相关过程的示意图。下 列分析错误的是( ) A.R环中的嘌呤数不一定等于嘧啶数 B.酶A和酶C只作用于磷酸二酯键 C.R环中存在AU、TA碱基互补配对 D.图示体现了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答案 B 解析 据题图可知,R环中有三条链,其中的嘌呤数不一定等于嘧啶数,A项 正确;酶A是DNA聚合酶,酶C是RNA聚合酶,前者只作用于磷酸二酯

    6、键,后 者除作用于磷酸二酯键外,还能作用于氢键,B项错误;R环中有RNA与DNA 的配对,因此存在AU、TA碱基互补配对,C项正确;图示复制过程中子 链的合成分别是以解开的两条DNA单链为模板复制完成的,体现了DNA半 保留复制的特点,D项正确。 3.(2020山东菏泽4月一模)鹦鹉 的毛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 A、a和B、b控制,如图所示,其 中B、b位于Z染色体上。某人 所养的一对绿色鹦鹉产下一只 白色鹦鹉和一只蓝色雌性鹦鹉甲,甲的左翅上带有白色斑点,假设基因突变只改变一对 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缺失一条常染色体的个体能够存活。下列关于甲左翅上白色 斑点产生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7、若甲产生的原因是基因突变,变异细胞的基因型为aaZbW B.若甲产生的原因是基因重组,变异细胞中a基因发生重新组合 C.若甲产生的原因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变异细胞中含A的片段缺失 D.若甲产生的原因是染色体数目变异,变异细胞中缺少一条常染色体 答案 B 解析 根据图示信息,绿色鹦鹉是双显性个体,且一对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一 对基因在Z染色体上,则两只亲本的基因型为A_ZBW和A_ZBZ-,因后代中有 一只白色鹦鹉,可确定亲本的基因型为AaZBW和AaZBZb。若甲产生的原因 是基因突变,蓝色雌性鹦鹉的基因型为A_ZbW,变异细胞的基因型为 aaZbW,A项正确;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不会导

    8、致后代某部分出 现异常性状,B项错误;若甲产生的原因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变异细胞中A基 因随着染色体的缺失而缺失,从而表现出a的性状,C项正确;若甲产生的原 因是染色体数目变异,变异细胞中含有A基因的染色体缺失,可能出现白色 斑点,D项正确。 4.(2020山东临沂4月一模)某灰身(B)、白眼(w)果蝇细胞分裂过程中某细 胞的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如图(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下列叙 述错误的是( ) A.该果蝇一定是杂合子 B.该细胞不可能是极体 C.该细胞内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 D.该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 答案 C 解析 图中的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含有两个等位基因B和b,

    9、在没有发生基因突变的前提下应该是发生了交叉互换,由此推测该个体一 定是Bb的杂合子,A项正确;果蝇的红眼和白眼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Y染 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该图示中的性染色体上没有w基因,在没有发生 染色体变异的前提下,可以确定该细胞是含有Y染色体的次级精母细胞,不 可能是极体,B项正确;该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C项错误;在姐妹染色单体上 含有B和b基因,应该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了交叉互换,D项正确。 题型题型2 2 坐标类解题策略坐标类解题策略 【题型策略题型策略】 一、坐标曲线 坐标曲线题实际上是用数学方法来分析生物学现象,将坐标曲线赋予生物 学含义,从而揭示生物体的生理、结构、

    10、功能等方面的特性。此类试题考 查考生的理解、推理、信息转换、分析及综合运用等能力,内容涵盖生命 活动的各个方面,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酶、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细 胞分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种群数量变化等。曲线类型有单曲线、双 曲线和多曲线等几种。 方法策略 坐标曲线题大多是以知识的获得过程为背景,或以知识的发现过程为背景 来设计的,所获取的知识往往不是课本上现成的结论,有的还要求学生“现 学现用”,因此解此类题的关键是分析坐标曲线,获取解题信息。尽管生物 坐标曲线题类型很多,但无论多么复杂的曲线,关键是数和形两大要素。数 就是图像中的点起点、转折点和终点;形就是曲线的变化趋势,乃至将 来的动态

    11、变化。抓住了这两大关键,再通过联想、迁移等再现与图像曲线 相关的知识点,比如生物学概念、原理、规律等,读懂、读透曲线题中呈现 的知识,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解题模板 “三看”(识线)一看坐标,明确变量;二看曲线特殊点(顶点、始终点、转 折点、交叉点);三看曲线走势 “二找”(析线)一找关键点的意义;二找曲线走势的意义 “一联”(说线)联系题目设问,利用图中信息准确答题 注意:若为多重变化曲线坐标图,则可先分析每一条曲线随横坐标变量的变 化规律,再分析不同曲线变化的因果关系、先后关系,分别揭示其变化趋势, 然后对比分析,找出符合题意的曲线、结论或者是教材中的结论性语言。 二、直方图 直方图是在数据

    12、统计的基础上,把信息进一步转化,并以方柱的高度来表示 数据大小。与高中生物相关的直方图包括:细胞和种子内物质的相对含量、 细胞分裂中染色体和DNA的数量、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和生物量以及实验 数据等。与曲线图不同的是,在直方图中,横坐标并不一定在横向上有顺次 关系,可能是某几个相似量或无关量的堆积。 方法策略 (1)搞清题目要考查的内容,对所涉及知识做到心中有数。然后读懂图形中 不同方柱各自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再对含义相同的方柱进行横向比较。 (2)横坐标或许没有精确的数值,甚至是几个互不相干的数据无序地排列在 横坐标上,此时的关键点在于方柱的高度。但是,当赋予横坐标特定意义的 时候,一定要找出纵

    13、、横坐标之间的因果关系。纵坐标的数值至关重要。 解答此类题目要求考生能对不同图形进行双向的比较,并结合所学知识,从 中提炼信息。 解题模板 “一看”(识图)看清坐标,明确变量 “一找”(析图)找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联”(说图)联系题目设问,利用图中信息准确答题 【模板应用模板应用】 1.(2020山东日照5月模拟)某神经纤维在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中,Na+、K+ 通过离子通道的流动造成的跨膜电流如下图所示(内向电流是指正离子由 细胞膜外向膜内流动,外向电流则相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点之前神经纤维膜处于静息状态 B.AB段和BC段钠离子通道开放 C.C点时神经纤维的膜内电位等于0

    14、 mV D.CD段的外向电流是K+外流引起的 答案 C 解析 A点之后,细胞存在内向电流,即Na+内流,形成动作电位,所以推测A点 之前神经纤维膜没有受到刺激,处于静息电位,A项正确;AB段和BC段存在 内向电流,钠离子通道开放导致Na+内流,形成动作电位,B项正确;C点时动 作电位达到峰值,膜内外表现为外负内正的电位,C项错误;CD段的外向电 流是恢复静息电位的过程,由K+外流引起,D项正确。 2.(2020山东淄博6月三模)在人体中,胆固醇可与载 脂蛋白结合成低密度脂蛋白(LDL)进入血液,然后被 运送到全身各处细胞。已知细胞摄取LDL有两种途 径:一是LDL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被

    15、胞 吞,之后受体重新回到细胞膜上;二是LDL被随机内 吞入细胞(不需要与受体结合)。下图为体外培养的 正常细胞和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细胞对LDL的摄取速 率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动物性食物如肝脏、牛羊肉等红色肉类含胆固醇较高 B.当胞外LDL浓度大于35 g/mL时,正常细胞的LDL摄取速率改变 C.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可能通过途径二吸收LDL D.破坏LDL受体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摄取LDL的相对速率会受影响 答案 D 解析 胆固醇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内,其中动物性食物如肝脏、牛羊肉等红 色肉类含量较高,A项正确;由图可知,当胞外LDL浓度超过35 g/ml时,正常 细胞的LDL摄取速率曲

    16、线斜率明显下降,B项正确;分析曲线可知,患者细胞 吸收LDL速率呈上升趋势,且在实验浓度范围内不存在饱和点,故推断该物 质的运输与细胞膜上的受体无关,即LDL被随机内吞入细胞(不需要与受体 结合),即方式二,C项正确;由C项可知,患者细胞吸收LDL不需要与受体结 合,故破坏LDL受体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摄取LDL的相对速率不会受影 响,D项错误。 3.(2020山东日照4月一模)下图为科研人员建构的保护 区内的某猎物捕食者模型,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 化趋势。下列有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 A.该模型能反映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负反馈调节机制 B.该模型能解释猎物、捕食者种群数量均维持相对稳定的机

    17、理 C.该模型中最可能代表猎物、捕食者的种群K值的是N3和P3 D.猎物和捕食者之间的捕食关系是经过长期的共同进化形成的 答案 C 解析 在N2N3段,猎物的种群数量增加时,捕食者种群数量也在增加,但是 当捕食者的种群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猎物开始不断减少,这种变化趋势反 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负反馈调节,A项合理。猎物种群数量超过N2, 会引起捕食者种群数量增加;捕食者种群数量超过P2,会引起猎物种群数量 减少,两者相互作用,使猎物和捕食者的种群数量在N2和P2左右保持动态平 衡,B项合理。根据分析可知,该模型中最可能代表猎物、捕食者的K值为 N2和P2,C项不合理。捕食者与猎物的相互关系是

    18、经过长期的共同进化逐 步形成的,D项合理。 4.将生长状况相同的某种植物的叶片均分成4等份,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 h, 再光照1 h(光照强度相同),测其有机物变化,得到如图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植物在27 时生长最快,在29 和30 时不表现生长现象 B.该植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在所给的4个温度中都是29 C.在27 、28 和29 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相等 D.30 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等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都是1 mg/h 答案 B 解析 暗处理后有机物减少量代表呼吸速率,4个温度下分别为1 mg/h、2 mg/h、3 mg/h、1 mg/h,光照

    19、后比暗处理前的有机物增加量代表1 h光合作 用制造有机物量和2 h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量的差值,所以4个温度下总光 合速率(有机物制造量)分别为5 mg/h、7 mg/h、9 mg/h、3 mg/h,净光合速 率分别为4 mg/h、5 mg/h、6 mg/h、2 mg/h。该植物在29 时生长最快,4 个温度下都表现生长现象;该植物在29 条件下制造的有机物量最多;该 植物在30 条件下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为3 mg/h,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 物为1 mg/h。 5.萤叶甲亚科昆虫全为植食性。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410月份萤叶甲亚科昆虫 物种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对

    20、萤叶甲亚科昆虫的调查采用标志重捕法 B.萤叶甲亚科昆虫为次级消费者 C.7月份时萤叶甲亚科昆虫各种群密度最高 D.调查期间10月份时萤叶甲亚科昆虫物种丰富度最低 答案 D 解析 昆虫一般体型较小,对萤叶甲亚科昆虫的调查不宜采用标志重捕法; 萤叶甲亚科昆虫全为植食性,为初级消费者;据图可知,7月份时萤叶甲亚科 昆虫的物种丰富度最高;据图可知,调查期间10月份时萤叶甲亚科昆虫物种 丰富度最低。 6.科研人员将铁皮石斛的带芽茎段经植物组织培养得到原球茎,并探究6-BA与 2,4-D诱导原球茎增殖的最适浓度组合,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0.5 mg/L 6-BA与0.8 mg/L

    21、 2,4-D是促进原球茎增殖的最适浓度组合 B.实验结果表明2,4-D对原球茎增殖作用具有两重性 C.实验结果表明6-BA和2,4-D协同使用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 D.6-BA和2,4-D对原球茎的增殖起调节作用 答案 D 解析 据图分析,实验的自变量是6-BA浓度和2,4-D浓度,因变量是原球茎增殖数。 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当两种溶液的浓度为0时,原球茎增殖数最少;当6-BA浓度为 0.5 mg/L、2,4-D浓度为0.8 mg/L时,原球茎增殖数最多。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当6- BA浓度为0.5 mg/L、2,4-D浓度为0.8 mg/L时,原球茎增殖数最多,但是不能证明 此组合为促进原球茎增殖

    22、的最适浓度组合,A项错误;与2,4-D浓度为0的对照组相 比,其他浓度的2,4-D都表现为促进作用,因此不能说明2,4-D对原球茎增殖作用 具有两重性,B项错误;由于缺乏两种溶液单独使用的对照组,因此无法比较6-BA 和2,4-D协同使用的效果与单独使用的效果的关系,C项错误;据图分析可知,不同 浓度的6-BA和2,4-D组合,原球茎的增殖数不同,说明6-BA和2,4-D对原球茎的增 殖起调节作用,D项正确。 题型题型3 3 表格类解题策略表格类解题策略 【题型策略题型策略】 表格题是高考试卷中考查考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常见题型之一。表 格是信息呈现的一种重要方式,最突出的特点是以表格的形式

    23、把生物学现 象、事实、规律、原理及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呈现出来,如内容比较表、 实验过程表、结果数据对比表等。从本质上说,它属于材料题,但又不同于 一般材料题。生物图表题既有利于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又 有利于对学生能力的考查,主要是识图识表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收集和 分析数据的能力,比较、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 方法策略表格题常见表格类型有两种。一是数据表格,通过数据说明实验 结果、生理生化的变化等,以数据记录为主体。二是材料(过程)表格,用文 字叙述生物的特征、生理特点、实验处理方法、生命或实验现象,以材料 (处理过程)的记录为主体。 表格题有多种形式,但不管是哪一种类

    24、型,其反映的信息都相对比较隐蔽, 不易提取,因而对同学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 比思维”,注意横向对比、纵向对比,甚至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生命现象与 某些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或反映某项生理指标。具体解题方法如下。 (1)识表:获取信息时,识表是基础,是做好表格分析题的前提。可以按照“三 看”法识表。 一看行和列,要看清表格名称、行标题与列标题、标题的含义、数据的单 位等,找出所要考查的知识。 二看行和列数据的规律和趋势,如数据是增大、减小,还是达到某个数值点 后保持不变等。 三看关键的数据点,如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出现频率高或低的数值 等。另外,表格中出现“0”的地方

    25、要特别注意。 (2)析表:处理信息时,析表是关键。要在识表的基础上,对表中的数据进行整理,主要是 理顺行与列的相关性。由于这类试题将大量信息隐藏在表格之中,能够较为全面地考 查考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具有较高的区分度。 利用图形转换、拆分表格等方法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要在整理的基础上 运用纵横比较等方法找出数据的特点和变化规律,并初步分析其原因。析表过程中要 解决以下问题:分析行标题、列标题的生物学含义,找准两者之间的联系;分析各关 键数据(例如最大值、最小值、零值、转折值等)所表示的生物学含义及其产生的原因; 分析比较行内、行间、列内、列间的数据,结合具体问题列出变量

    26、的关系式,借助恰 当的数学方法进行分析推导。 (3)用表:运用表格中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就是将析表过程中所得出的数据特点、数据 变化规律等与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相融合,将表格数据蕴含的信息与需要解 决的具体问题相联系,通过信息转换,归纳总结出相关结论。 解题模板 “三看” (识表)一看表格名称(或表格记录的内容);二看行(列)标题,明确变量; 三看每一行(列)数据的变化趋势 “二找” (析表)一找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二找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一联” (说表)联系题目设问及所学知识,利用表中信息准确答题 【模板应用模板应用】 1.(2020山东济南4月一模)下表为人睾丸中甲、乙、丙

    27、、丁四个细胞内的 染色体组和同源染色体的数量,据表推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丁分别表示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的细胞 B.甲细胞内可能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C.丁细胞内的染色单体数是乙细胞的两倍 D.乙细胞内含有一条X或Y染色体 细胞类别 甲 乙 丙 丁 同源染色体对数 23 0 0 46 染色体组数 2 2 1 4 答案 B 解析 根据表格数据分析,甲有23对同源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可能处于有 丝分裂的前、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乙没有同源染色体,但有2个染色体 组,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丙没有同源染色体,但有1个染色体组,是精细 胞;丁有46对同源染色体、4个染色体组,

    28、处于有丝分裂后期。通过分析可 知,甲可能表示减数分裂或有丝分裂过程中的细胞,A项错误;通过分析可知, 甲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故可能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 合,B项正确;丁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内没有染色单体,C项错误;乙 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内含有两条X或Y染色体,D项错误。 2.(2020山东泰安4月一模)(多选)果蝇的灰身、黑身由等位基因(A、a)控制,等位 基因(B、b)会影响雌、雄黑身果蝇的体色深度,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 源染色体上。现有黑身雌果蝇与灰身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表 现型及数量如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黑身

    29、为隐性性状,B、b基因中使黑身果蝇的体色加深的是b B.亲代灰身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 C.F2灰身雌果蝇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5/6 D.F2中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3中深黑身果蝇占1/32 果 蝇 灰身 黑身 深黑身 雌果蝇/只 151 49 雄果蝇/只 148 26 28 答案 ABC 解析 根据题表分析,黑身雌果蝇与灰身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身,说明灰身对黑 身是显性性状,F2中雌、雄果蝇灰身黑身31,其中雌果蝇没有出现深黑身的 性状,雄果蝇黑身深黑身11,说明A(a)位于常染色体上,B(b)位于X染色体上。 F1雄果蝇的基因型是AaXBY,雌果蝇的基因型是AaXBXb,亲本灰身雄果蝇的

    30、基因 型是AAXbY,黑身雌果蝇的基因型是aaXBXB。黑身对灰身为隐性性状,F2雌果蝇 没有深黑身,雄果蝇黑身深黑身11,故使黑身果蝇的体色加深的是b基因,A 项正确;亲代灰身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B项正确;F1基因型是AaXBY、 AaXBXb,F2灰身雌果蝇(A_XBX-)中纯合子占的比例=1/31/2=1/6,杂合子占的比 例=1-1/6=5/6,C项正确;F2中雌雄果蝇基因型为(1/4AA、1/2Aa、1/4aa)(XBXB、 XBXb、XBY、XbY),产生卵细胞XBXb=31,产生精子XBXbY=112,随 机交配,F3中深黑身果蝇(aaXbXb、aaXbY)所占比例 =1

    31、/41/41/4+1/41/42/4=3/64,D项错误。 3.(2020山东青岛6月三模)由于气候变化,雨水减少,某河流干涸后,群落历经草本、 灌木、乔木的演替过程,该群落演替到顶级阶段时生活着很多动物种群,其中有 蛇、蛙、鼠、食草昆虫等,其中蛇的食物来源有蛙和鼠,蛙捕食食草昆虫,食草昆 虫和鼠吃草。演替过程中部分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情况如下表,部分动物的能 量流动示意图如图所示(ad表示能量值的多少)。回答下列问题。 时 间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第4年 第5年 第6年 每100 m2 艾蒿/株 5 10 6 3 1 1 每100 m2 白杨/株 0 1 2 4 8 8 每100 m2 鼠

    32、/只 0 1 2 4 8 16 (1)判断该群落演替为次生演替的依据 是 ,从第3年起,艾蒿种群密度下降 的原因是 。 (2)演替过程中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3)若将蛇的食物比例由2/3的鼠、1/3的蛙调整为1/3的鼠、2/3的蛙,按10%的能 量传递效率计算,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调整食物比例后该地的蛇的承载力是 原来的 倍。 (4)上图中M2表示 ,P表 示 。若草同化的能量为e,则从草到食草动物的 能量传递效率为 100%。 答案 (1)在原有土壤条件保留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灌木和乔木遮挡了艾 蒿的阳光 (2)增加 (3)0.57(4/7) (4)用

    33、于食草动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 食草动物呼吸作 用散失的能量 (a+b)/e 解析 (1)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 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 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 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 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因此判断该群落演替为次生演替 的依据是在原有土壤条件保留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从第3年起,艾蒿种群 密度下降的原因是灌木和乔木遮挡了艾蒿的阳光。(2)演替过程中生物丰 富度和总量都增加,因此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

    34、能量增加。 (3)如将蛇的食物比例由青蛙鼠=12调整为21,草生产量不变,能量传 递效率按10%计算,设该生态系统原来能承载蛇量为X,则草生产量为 1/3X10%10%10%+2/3X10%10%=400X,设后来该生态系统能承 载蛇的量为Y,则草生产量为 2/3Y10%10%10%+1/3Y10%10%=700Y,而草生产量不变,因此 400X=700Y,则该生态系统能承载蛇的数量是原来的,即 YX=4007000.57倍。(4)据图分析可知,M2表示用于食草动物生长、 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P表示食草动物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能 量传递效率是两个营养级同化量之比,若草同化的能量为e,则

    35、从草到食草 动物的能量传递效率为(a+b)/e100%。 题型题型4 4 选择题的解题技巧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一一)选择题的审答关键选择题的审答关键】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度,缩小范围。有些选择题表述、 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一点,读第一遍一般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 再结合答案选项,就能比较准确地明确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就能准确地 选出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例题】下图表示大肠杆菌细胞内控制色氨酸合成的基因转录的调节机制,下列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活性阻遏蛋白能抑制R

    36、NA聚合酶与操纵基因结合 B.大肠杆菌细胞内色氨酸基因的转录受色氨酸浓度的调节 C.色氨酸基因转录时,DNA的两条链可同时作为模板以提高转录效率 D.色氨酸基因转录调控机制属于负反馈调节,阻遏蛋白的活性取决于其空间结构 答案C 解析本题题图“陌生度”很大,内容比较复杂,出现的“操纵基因”“活性阻遏蛋白”“基因开 启”“基因关闭”等均是在所学的教材中没有接触过的新名词,只有在审题时先对试题进 行耐心细致的通读,然后结合选项对题图信息做必要的梳理,才能把握色氨酸合成的基 因转录的调节机制:阻遏蛋白是否与操纵基因结合来调控色氨酸的生物合成,它的激活 与否完全根据培养基中色氨酸是否足量而定。当培养基中

    37、有足够的色氨酸时,操纵基 因与活性阻遏蛋白结合使RNA聚合酶不能结合,从而不能完成转录过程,进而影响色氨 酸的合成;当色氨酸不足量时,阻遏蛋白失活,色氨酸被合成;当色氨酸足量时,色氨酸与 活性阻遏蛋白结合的复合物与操纵基因结合,阻止RNA聚合酶与操纵基因结合,从而导 致色氨酸基因的转录受抑制,A项正确;大肠杆菌细胞内色氨酸基因的转录受色氨酸浓 度的调节,B项正确;色氨酸基因转录时,只能以DNA的一条链作为模板,C项错误;色氨酸 基因转录调控机制属于负反馈调节,阻遏蛋白的活性取决于其空间结构,D项正确。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

    38、求不 吻合”排第四。在近几年的高考生物试题中,这类“正确的是”“不正确的 是”“错误的是”试题占选择题的一半以上。其实,对这类试题来说,只要我 们掌握“错误原理”,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表述错 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答案选项是正确的,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也就能轻 松作答了。 【例题】下列有关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浓度与人血浆中葡萄糖 浓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有大量的葡萄糖从食物中转运入血浆时,胰岛就会减少胰高血糖素的 分泌 B.当某人在数小时内不进食时,胰岛就会增加胰岛素的分泌 C.高浓度的胰高血糖素会刺激肌肉细胞从血浆中吸收葡萄糖 D.高浓度的胰岛素刺

    39、激肝脏细胞分解糖原 答案A 解析胰岛素可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从而降低血糖, 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升高血糖, 所以大量葡萄糖进入血浆引起血糖升高,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数小时不进 食,血糖降低,胰岛素分泌减少;胰岛素可促进肌肉细胞吸收葡萄糖;胰高血 糖素可刺激肝脏细胞分解糖原。 本题考查的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与血糖浓度的关系。人在数小时内不 进食,血糖浓度下降,胰岛素分泌减少;肌肉细胞从血浆中吸收葡萄糖是高 浓度的胰岛素作用的;肝脏细胞分解糖原是高浓度的胰高血糖素作用的。 3.启用“对比思维” 采取先对比、后排除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题的四

    40、个选项常常存在对 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般都可以排除某个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的知识或者选项是正确的 还是错误的。 图表类,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 意横向对比、纵向对比,甚至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 【例题】下图表示“探究三联体密码子确定所对应的氨基酸”的实验。在4 支试管内各加入一种氨基酸和一种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需向试管中加入除去DNA和mRNA的细胞提取液 B.试管中必须含有RNA聚合酶、tRNA、ATP、核糖体等 C.分析实验结果,明确了密码子UUU可

    41、以决定丝氨酸 D.人工制成的CUCUCUCU可形成3种氨基酸构成的多肽链 答案A 解析本题采用“对比思维”,比较模拟实验前后的变化:在每支试管中加入适 当的条件,以及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UUUUUUUU)后,结果 在加入了苯丙氨酸的试管中出现了多聚苯丙氨酸的多肽链,这说明mRNA 中的密码子UUU代表的是苯丙氨酸,C项错误;为了防止细胞提取液中的 DNA和mRNA干扰最终结果,该实验中所用的细胞提取液需要除去DNA和 mRNA,A项正确;需向试管中加入合成蛋白质的酶、tRNA、ATP及核糖体, 而不是加入RNA聚合酶,B项错误;根据密码子是一个三联体可知,人工制成 的CUCUCUCU这

    42、样的多核苷酸链,在阅读时,只能有两种情况,即CUC 和UCU,故该多核苷酸链最多可形成2种氨基酸构成的多肽链,D项错误。 4.注意学科“潜规则”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特点,都有一些特有的“潜规则”。当然,生物学科 也有一些特有的“潜规则”。比如,验证性实验试题的结论、检测探究性实 验产物的方法和微生物的计数方法一般要求与教材上的知识一致;但探究 性实验的结论不要求与教材上的知识一致;课本上出现过的遗传性状(遗传 病)要依据课本书写和推导;“遗传类型”没有特别指明的情况下指的是“表 现型”;遗传系谱图推导中没有说明“有病”指的就是“正常”等等。在解答一 些特殊选择题时,只有在考虑了这些“潜规则

    43、”和知识陷阱的前提下选出来 的答案才是正确的。 【例题】将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的叶片均分4块,置于不同的试管中,按 下表进行实验,采用碘液作为检验光合作用产物淀粉产生的指示剂。着色 最浅叶片所在的试管是( ) 注 “+”表示具有该条件。 A. B. C. D. 试管编号 实验 处理 CO2溶液 + + + + 光照 白光 蓝光 红光 绿光 碘液 + + + + 答案D 解析生物高考中与实验方案有关试题中,实验条件会有适当的简化。对于 本题来说,表中CO2的状态、光强、温度以及叶片的生长状态等并没有说 明是相同的,因为通常认为在实验中,对于对照组和实验组来说,没有提到 的实验条件应该默认是相同且

    44、适宜的,也就是说,人们尤其是命题者和考生 对“实验中研究内容之外的其他条件都是相同且适宜的”这一点是默认的, 是不需要表示出来的。叶绿体中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其次是蓝紫光,绿光吸 收最少,因此中合成淀粉最多,着色最深,中合成淀粉最少,着色最浅。 【(二二)选择题的解题策略选择题的解题策略】 1.“题眼”突破法 所谓题眼,就是题目考查的重点或方向或切入点,所以它往往是题目的考查 对象或限定条件,找准了题眼就是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能使学生少走弯路, 为厘清解题思路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解答选择题时务必认真读题,找准 题眼,如题目中告知“豌豆自然繁殖”,应定位为“自交”,而玉米自然繁殖应定 位为“自由

    45、交配”。 【例题】二倍体植物生活在某些环境条件下容易发生细胞分裂异常,若某 二倍体植物经有性生殖产生的子一代植株具有下列变异表现:叶片等器官 比较大;抗逆性增强;高度不育等。则这种变异产生的途径最可能是( ) A.亲本都在幼苗期发生有丝分裂异常,形成未减数的雌雄配子 B.父本在幼苗期有丝分裂受阻形成四倍体,母本减数分裂形成正常雌配子 C.亲本都在减数分裂时发生基因突变,形成染色体数正常的雌雄配子 D.亲本都在减数分裂时发生染色体变异,形成未减数的雌雄配子 答案B 解析本题中子一代植株的特点含有诸多限定条件:叶片等器官比较大;抗逆性增 强这些限定条件暗示了该植株具有多倍体植株的特点。另外,题目中

    46、“高度 不育”这个限定条件暗示了该植株不是四倍体植物,而A、D两项都提到了“形成 未减数的雌雄配子”,由此形成的子一代应该为四倍体。可见,根据限定条件“高 度不育”即可排除A、D两项,缩小答案范围,故该植株产生的途径就限定在B、C 两项中。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判定:单倍体和三倍体植株体细胞中同源染色体 不是成对存在的,其高度不育是联会紊乱造成的,因此该子一代植株应为三倍体 植株,父本在幼苗期有丝分裂受阻形成四倍体,母本减数分裂形成正常雌配子,两 者杂交后将形成三倍体,B项正确;亲本都在减数分裂时发生基因突变,形成染色 体数正常的雌雄配子,两者杂交后还是二倍体,C项错误。 2.逆向分析法 逆向分析

    47、法常用于解答条件分析类选择题,这类试题的题干信息中往往给 出一些特殊结果,让学生分析该结果产生的原因、条件等。解决这类试题, 采用逆向分析法能够实现快速、准确解题,可以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明 了。逆向分析法具有打破常规思维顺序的特点,即一般从选项给出的条件 出发,分析每一个选项可能产生的结果,然后根据信息,找出与题干相符的 选项。 【例题】将某一经3H充分标记DNA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 3H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子细胞含3H的染色体数一定为N B.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子细胞含3H的DNA分子数为N/2 C.若子细胞

    48、中有的染色体不含3H,则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D.若所有子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含3H,则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过基因重组 答案D 解析解答本题宜采用逆向分析法,即先假设进行有丝分裂,则连续分裂2次,DNA 复制2次,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保持2N,含放射性标记的染色体数不确定(02N), 再假设进行减数分裂,则一次完整的减数分裂,细胞应连续分裂2次,但DNA只复 制1次,则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且都带标记,故只有D项正确。 3.“陷阱”排除法 “陷阱”是选择题选项常用设置伎俩,答题时务必敏锐洞察,谨防上当,尤其 对细菌、蓝藻等原核生物、病毒类生物及根尖细胞(无叶绿体)等应高度 警惕,切记原核生物不具备核膜及核糖体除外的细胞器,无生物膜系统;病 毒则不具备细胞结构,它不具独立代谢功能,只能营寄生生活;根尖细胞无 叶绿体;动物细胞无氧呼吸不生成CO2等。 【例题】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氧条件下,线粒体也能产生ATP B.ATP丢失两个磷酸基团后,可作为RNA合成的原料 C.在黑暗中,植物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也能产生A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1年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四部分 题型策略 考前指导.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942497.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