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1年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五) 常见地貌类型.docx

  •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 文档编号:942449
  • 上传时间:2020-12-11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900.16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1年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五) 常见地貌类型.docx》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1 高考 地理 二轮 复习 专题 常见 地貌 类型 下载 _二轮专题_高考专区_地理_高中
    资源描述:

    1、微专题微专题(五五) 常见地貌类型常见地貌类型 青海湖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西北部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的交会地带,并具有其自身的湖泊效应,区 域内西北风盛行,湖风与陆风交替出现。青海湖周边地区分布有大量沙丘,其中湖区东岸沙岛附近较 为集中(见图 1,黑色区域为水域),西岸布哈河河口三角洲也有分布(见图 2),近年来这些沙丘面积有扩 大趋势。据此完成 13 题。 1.关于青海湖东岸沙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沙丘的沙源来自河湖沉积物 B.沙丘的形成与流水堆积作用有关 C.沙丘东坡缓西坡陡 D.沙丘向湖心移动 2.据图推测,影响青海湖西岸沙丘形成的自然因素有( ) 西北风 湖陆风 地壳隆起 河流

    2、地形 A. B. C. D. 3.推测近年来青海湖周边地区沙丘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气候干旱 B.过度放牧 C.过度开垦 D.水资源利用不当 徐霞客游记中曾记录:“路侧有窞(dn)深坑一圆,名龙井。下坠五六丈,四围大径三丈,俱纯石环壁。 坠空缀磴而下,下底甚平,东北裂一门,透门以入,其内水声潺潺,路遂昏黑。践崖扪隙,其下忽深不可测。 久之,光渐启,回见所入处,一石柱细若碧笋”据此完成 45 题。 4.龙井的形成过程可能是( ) A.沉积作用地壳凹陷流水溶蚀 B.地壳抬升流水溶蚀重力崩塌 C.流水溶蚀地壳抬升重力崩塌 D.地壳抬升沉积作用流水溶蚀 5.该地貌类型对本区域地理环境

    3、的影响可能有( ) 土层浅薄,土壤贫瘠 光热充足,降水多 易引发地质灾害 利于地表水存储 A. B. C. D. 下图为岩石表面因覆盖藻类而呈现出的“红石”景观。红石景观一般分布在海拔 2 0004 000 米的山 谷里。研究发现,此类红石的藻类喜低温潮湿的环境,依附生长于“新鲜”的石头表面。据此完成 67 题。 6.形成图示红石景观的“新鲜”石头可能来源于( ) A.火山喷发形成的固结物 B.冰川融化形成的泥石流堆积物 C.岩石风化形成的残留物 D.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物 7.我国下列地区中最可能出现该类景观的是( ) A.粤东 B.苏南 C.川西 D.陕北 河口(范围指从潮汐影响下的上界

    4、至水下三角洲的末端)可视为径流与潮流相互作用的区域,下图为常 见的河口类型示意图。据此完成 89题。 8.关于两种类型河口地区描述正确的是( ) A.甲河口地区更容易出现咸潮现象 B.乙河口更有利于三角洲的形成 C.甲河输沙量明显大于乙河 D.乙河口受潮流和海浪的冲刷更严重 9.近几年甲河口区“前缘急坡”后退明显的原因可能为( ) A.中上游地区修建水库 B.陆地地壳相对上升 C.流域内植被破坏严重 D.全球气候变暖使海平面上升 位于山东半岛南部崂山距岸百米的“石老人”海蚀柱,岩石表面呈现大片烧焦样蜂窝状石孔,是我国基 岩海岸典型的海蚀景观。下图示意“石老人”所在地区海蚀地貌景观。据此完成 1

    5、012 题。 10.海蚀柱的形成过程可反映出( ) A.岩石坚硬度不同 B.山脉的走向不同 C.海水运动方向不同 D.岩石新老关系不同 11.“石老人”所在地区的海蚀平台( ) A.向海一侧形成时间早且坡度较陡 B.向岸一侧形成时间早且坡度陡 C.基岩层理构造发育明显,常见化石 D.发育有适合夏季日光浴的沙滩 12.推测未来图示地区海蚀地貌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A.海蚀崖逐渐向南推移 B.海蚀崖所处高程逐渐增大 C.海蚀平台逐渐消失 D.海蚀崖与海蚀柱距离变小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东、西台吉乃尔盐湖位于我国柴达木盆地西北部,原为同一湖泊,后因湖泊退缩分离而独立,其主 要的湖水

    6、补给来源于盆地南部昆仑山水系的那棱格勒河,气温和降水的变化是其面积变化的重要因 素。盐湖内蕴含着大量盐类矿物资源,随着盐湖资源开发程度的加大,资源开发行为对盐湖的形态、 大小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尤其在 2005年以后,盐湖区的资源开发行为如修建人工盐田、修筑拦水坝 和建设工厂设施等,已成为主导盐湖湖水面积变化的关键因素。图甲示意台吉乃尔盐湖湖区位置,图 乙示意柴达木盆地 20002015年的年均气温及年均降水。 东、西台吉乃尔盐湖 20002015 年 湖水面积(km2)数据统计表 年 份 2000 2005 2010 2015 东台吉乃尔 盐湖 217.33 235.20 128.05 0.

    7、00 西台吉乃尔 盐湖 8.39 50.65 118.31 43.22 (1)指出 20002015 年东台吉乃尔盐湖湖水面积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雅丹是干旱地区特有的风水复合侵蚀地貌,一般出现在沙漠、戈壁之中,而在台吉乃尔湖区的鸦湖附 近却形成了独特的水上雅丹地貌。下图示意水上雅丹地貌景观。 (2)按照下表示意,将该地水上雅丹地貌的形成过程补充完整。 所处阶段 主要影响 因素 主要形成过程 古湖演化 外力作用 气候变化 该时期,这里是一片古湖,气候相对温暖,不断接受碎屑物质的沉积,形成了一套湖相和湖泊三 角洲前缘相的碎屑沉积 基础雅丹 发育 内外力作 用 气候变化 雅丹形成 外力作用 气候

    8、变化 湖盆不断收缩趋于干涸,古湖中沉积物广泛暴露于地表,在流水侵蚀和强劲东亚季风的作用 下,上覆岩层不断被侵蚀而形成雅丹地貌 水上雅丹 形成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西兰东南部(图甲)的摩拉基海滩上约有 50个圆形巨石(图乙),最大的直径逾两米,重达数吨,散 布于海滩中部。据研究,圆石与珍珠的形成原因异曲同工,即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由围绕着核心物质 (如贝壳、珊瑚碎片等)的钙和碳酸盐慢慢结晶,层层凝聚而成。直径两米左右的圆石至少需要 400万 年的时间形成,要覆盖 1050 米厚的海泥才足以提供充分的矿物质。某些圆石长期暴露在水面之上 的部分会开裂并逐渐形成龟

    9、甲状花纹。 (1)推测摩拉基圆石形成后出现在海滩的地质过程。 (2)说明圆石龟甲状花纹的形成机理。 (3)有人认为摩拉基圆石奇景终将彻底消失,请从自然地理方面为其提供依据。 微专题(五) 常见地貌类型 13.1.A 2.C 3.B 解析第 1题,沙丘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当地盛行西北风,受风力作用影响 沙丘向东南方向移动,沙丘迎风坡(西北坡)较缓,背风坡(东南坡)较陡。青海湖东岸沙丘的沙源主 要来自当地河湖的沉积物。第 2题,青海湖西岸沙丘位于布哈河三角洲东北缘,其沙源主要来自 三角洲的河流沉积物;受大通山的阻挡,西北风的影响微弱,但湖陆风的影响较大;青海湖是地壳 断裂下陷积水而成的构造湖。第

    10、 3题,青海湖周边地区过度放牧,草原植被遭到破坏,沙丘面积不 断扩大。气候干旱属于自然原因,不是人为原因;青海湖为咸水湖,沿湖地区土壤盐碱含量较高,不 适宜发展耕作业,青海湖湖水也不宜作为生产生活用水,因而不存在过度开垦和水资源利用不当 等问题。 45.4.B 5.B 解析第 4题,由材料可知,龙井为喀斯特地貌里的天坑,其形成过程是沉积岩在地 壳抬升作用下,地势升高,受流水溶蚀形成地下溶洞,后在重力作用下崩塌,形成龙井,故形成过程 可能是地壳抬升流水溶蚀重力崩塌。第 5题,由材料可知,该地貌为喀斯特地貌,对区域 的影响为土层浅薄,土壤贫瘠,易引发地质灾害。该地光热充足、降水多是受纬度位置和季风

    11、的 影响,与地貌无关。该地貌多溶洞和暗河,地表水易渗漏,不利于地表水存储。 67.6.B 7.C 解析第 6题,图示红石景观的“新鲜”石头重点指出石头的“新”,图片石头形状棱角 清晰,即形成时间较晚,A、C、D三项所指示的外力作用发生过程较漫长,形成时代较久远,在其 作用下形成的石头往往比较浑圆,故不符合题意;冰川融化形成的泥石流堆积物是该地区近几年 形成的自然景观,符合题意。第 7题,粤东地处亚热带,山区海拔较低,无冰川活动;苏南地区多冲 积平原;陕北地区为黄土高原地貌,流水侵蚀地貌显著,与题意不符合;川西地区为青藏高原东部 边缘区,属于横断山区,海拔较高,冰川活动频繁,在高山谷地多发育为低

    12、温潮湿的环境。 89.8.D 9.A 解析第 8题,从题干可知,河口地区是径流和潮流相互作用的区域,在径流势力比 潮流势力强的河口,会导致泥沙大量堆积,则形成三角洲式河口;在河流势力比潮流势力弱时,会导 致海水强烈冲刷河口地区,形成三角港式河口。甲、乙两河口都有可能出现咸潮现象,但乙河口 为三角港式河口,则乙河口地区潮流势力更强,更易出现海水倒灌,形成咸潮;甲河口径流势力比潮 流势力强,泥沙更容易堆积,形成三角洲;试题能反映出河口地区径流与潮流的相互作用关系,但无 法判断河流输沙量的大小;乙河口为三角港式河口,受海水的冲刷更严重。第 9题,近几年甲河口 区“前缘急坡”后退明显,说明河口地区泥沙

    13、沉积减少,海水侵蚀速度大于河流沉积速度,中上游修 建水库会导致河流挟带的泥沙在库区沉积,而入海泥沙减少;流域内植被破坏会导致河流含沙量 增加,河口地区泥沙沉积量增加,会使“前缘急坡”向海洋扩展;地壳运动和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海 平面上升,都是极其缓慢的过程,不会导致近几年“前缘急坡”的明显后退。 1012.10.A 11.A 12.C 解析第 10题,图中显示,原有剥蚀台地上的岩石在长期海蚀作用下,抗 海蚀作用差的岩石被侵蚀,形成海蚀平台,而致密坚硬的岩石保存下来,从而形成海蚀柱,因此海蚀 柱的形成过程可反映出岩石坚硬度不同,A正确;山脉的走向不同、海水运动方向不同、岩石新 老关系不同,对海蚀柱

    14、形成没有直接关系。第 11题,平台地貌,向海一侧形成时间早、坡度陡,向 岸一侧形成时间晚;材料信息表明,岩石表面呈现大片烧焦样蜂窝状石孔,由此判断,该处岩石应为 喷出岩,而化石存于沉积岩中;适合夏季日光浴的沙滩属于海积地貌,而该处主要是侵蚀海岸。第 12题,由于海水不断侵蚀,海蚀平台将因侵蚀而逐渐消失;海蚀崖不断后退,结合图中指向标可知, 海蚀崖逐渐向北推移,与海蚀柱的距离增大;风化、风力和流水侵蚀、岩石的崩塌,使海蚀崖所处 高程逐渐变小。 13.答案(1)20002005 年盐湖湖水面积扩张缓慢,20052015 年盐湖湖水面积显著减少至干涸。 20002005年,由于山地降水增多,再加上年

    15、均温上升导致冰川融水增加使入湖水量增加;2005 2015年,年均温总体上升,蒸发加剧,再加上盐田开采、人工建筑拦水坝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 湖水量减少。 (2)由于青藏高原隆起,古湖相沉积岩层受到构造挤压,形成西北向褶皱;气候持续变干,古 湖逐渐萎缩,在一些隆起地区开始发育古雅丹 气候转向温暖湿润,山地降水及冰川融水增多, 使注入台吉乃尔湖的水增多,再加上人工建拦水坝,导致河水在鸦湖地区滞留,形成水上雅丹 解析第(1)题,读材料可知,20002015年东台吉乃尔盐湖湖水面积变化的特点是:20002005年 盐湖湖水面积扩张缓慢;20052015年盐湖湖水面积显著减少至干涸。20002015年

    16、东台吉乃 尔盐湖湖水面积变化的原因:读图乙可知,20002005年,山地降水增多,年均气温上升,导致冰川 融水增加,使入湖水量增加,所以 20002005年盐湖湖水面积扩张缓慢。读材料可知,2005 2015 年,年均温总体上升,蒸发加剧;而且,在 2005 年以后,盐湖区的资源开发行为如修建人工盐田、 修筑拦水坝和建设工厂设施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湖水量减少,湖水面积显著减少至干涸。第 (2)题,该地水上雅丹地貌的形成过程可以分四个阶段来分析:第一阶段,远古地质时期,这里是一 片古湖,气候温暖,湖床接受碎屑物质沉积,形成古湖相沉积岩层。第二阶段(分析内外力作用和 气候变化),随着青藏高原的隆

    17、起,古湖相沉积岩层受到构造挤压,形成西北向的褶皱;青藏高原隆 起后,阻挡水汽,气候持续变干,古湖逐渐萎缩,在一些隆起地区开始发育成古雅丹。第三阶段,随 着气候不断变干,湖盆不断收缩干枯,古湖相沉积岩层出露于地表,不断被侵蚀,形成雅丹地貌。第 四阶段(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随后,气候转向温暖湿润,山地降水及冰川融水增多,使注入台 吉乃尔湖的水增多,再加上人工建拦水坝,导致河水在鸦湖地区滞留,从而形成水上雅丹。 14.答案(1)圆石存在于海底海泥之中,后来地壳抬升使海底升高,最终圆石上覆物质被侵蚀而出露。 (2)圆石长期暴露于水面之上,易热胀冷缩或脱水收缩,导致圆石表面产生裂隙,这些裂隙又逐 渐被其他物质填充。 (3)圆石遭受风化、侵蚀、搬运作用;海平面上升淹没圆石。 解析第(1)题,摩拉基圆石的形成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摩拉基圆石最早受化学沉积作用 形成并存在于海底海泥之中,由于体积巨大且非常沉重,外力作用不可能将其从海底搬运到海滩, 最可能是地壳运动使海底升高,海底岩石上覆物质被侵蚀才出现在海滩。第(2)题,圆石长期暴露 于水面之上必然要受到气温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发生变化。如气温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易导致 圆石热胀冷缩,使圆石表面风化并产生裂隙。第(3)题,摩拉基圆石奇景有可能在外力风化、侵蚀 和搬运作用下彻底消失,还有可能因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而被淹没。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1年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五) 常见地貌类型.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942449.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