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笔记.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笔记.docx》由用户(binbin)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 必修 复习 笔记
- 资源描述:
-
1、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99年世界60亿,05年中国13亿) 1.决定自然增长的因素: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世界人口增长特点:时间和空间均不平衡。 时间:不断增加(总趋势),不同时期特点不同,20C世界人口快速增长。 空间:发达国家增长缓慢,发展中国家增长迅速。 3.世界人口增长地区分异 增长数量低到高:亚、非、拉美、欧、北美、大洋 增长速度低到高:非、拉美、亚、大洋、北美、欧 2002人口前10名:中、印、美、印尼、巴西、巴坦、俄、孟、尼日 人口逐渐减少者:俄、德、日、匈 4.影响人口增长因素: 生产力及经济水平、 科教文卫/政策、 宗教、
2、 人口基数。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类型:原始型(高高低),传统型(高低高),现代型(低低低) 注意:高于3则认为出生/死亡率高,低于1则认为自然增长率低。 模式转变的标志:死亡率的下降。 2.地区差异(二战后更明显) 发达国家:现代型 发展中国家:传统现代型转变的过渡时期 世界整体:过渡时期 我国:现代型(中/韩/古/乌是发展中国家里的现代型) 3.影响增长模式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 宗教信仰、生育观念、人口年龄、性别构成等。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人口的迁移 1.概念: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标准:跨越行政区,一年以上,居住地发生改变
3、。 2.分类及特点 (1)国际人口迁移按是否跨越国境划分 (2)国内人口迁移按是否跨越国境划分 时间 原因 特点 流向 古代 政治强迁、战争、灾害 大批次 自然条件较好地区 建 国 后 至 80s 中 计划经济 严格户籍管理 有组织 有计划 东部向西部、东北 80s 中至今 改革开放 流量大、自发 内地向沿海及工矿区 (3)农村城市,城市农村,农村农村,城市城市按迁移方向划分 3.人口迁移的意义 迁出地:缓解人地矛盾,减轻人口压力;造成人才流失,农田荒废。 迁入地: 解决劳动力不足, 促进经济发展, 加速城市化; 环境/住房等问题。 意义: 调整人口分布及余缺, 加强民族融合/文化交流, 促进
4、发展/缩小差距。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气候、土壤、水源、矿产。 社会经济因素:经济水平、交通通讯、婚姻家庭、文化教育。 政治因素:国家政策、政治中心的转移、战争 个人需求变化(往往起重要作用) 我国古代: “永嘉之乱”后第一次北方居民南迁高潮; “安史之乱”后第二次, 南方人口首次多于北方, 重心在长江流域;“靖康之难” 后第三次。 美国:第一次南北战争,第二次工业/城市化,第三次农业危机(南北/西) , 第四次老工业区衰落(东北西南“阳光地带” ) ,第五次老区改善。 时间 特点 迁出地 迁入地 原因 意义 19 C 前 集团化、大批 亚非拉 美洲 大洋洲 殖民扩张 殖民招
5、工 奴隶买卖 开发新大陆,传播 工业文明,改变人 种空间分布。 二 战 后 发展中国家到 发达国家, 定居 少、短期多 拉美 东亚 非洲 欧/北美 北非 西亚 经济发达: 劳务/科技 移民/难民 调整了劳动力空间 分布不均 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1.环境承载力:环境可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研究某种资源与人口的关系) 。 2.环境人口容量:某地在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条件下,利用资源及其他条件 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研究某一地区整体环境与人口数量的关系) 。 3.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资源(首要因素) :正相关 科技水平:正相关 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水平:负相关 4.全球环
6、境人口容量的估计:悲观者,乐观者,中间论(100110 亿) 二、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 1.人口的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生活方式和健康生活水平,在不妨碍未来人口 生活质量的条件下,某国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人口合理容量对于制定区域的人口及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都有重大意义。 3.当前全球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城市化/老龄化环境与资源问题。 全人类实现消除贫困并保持人口合理容量,任务艰巨。 措施:尽可能控制人口,保障发展的平等权利,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一、城市形态(受地形/水系/交通线等影响) 团块状:成都、合肥、华盛顿平原地区 组团状:重庆山区或丘陵
7、 条带状:兰州、洛阳、西宁、宜昌河谷地带(污染几率大)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商住市政工,服务仓储通 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 商业/工业/交通/政府机关/住宅用地/休憩/绿化及园林/农业用地等。 2.城市功能分区(由集聚效应形成) 住宅区:城市土地最广泛的利用方式,工业革命后出现。 现多分化为高级区(城市外缘)和低级区(内城及工业区) 。 商业区:市中心、交通线两侧点状或条状分布,占地面积小。 (CBD:昼夜人数相差大,建筑物高大密集,商业/服务中心二合一) 工业区:靠近交通便捷地带,有向市区外缘移动的趋势。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
8、心模式 2.形成因素(受交通便捷程度和距市中心远近影响) 经济(地租高低 ) :商业付租能力最强,住宅次之,工业最弱。 工资水平、历史文化、民族宗教、原始设计、其他。 3.城市内部结构在不断变化之中。 第二节 不同等级和城市的服务功能 一、城市的不同等级 1.划分依据:人口规模(我国标准:市区和郊区非农业人口) 。 2.分类:集镇、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2-10,10-20, 20-50, 50-100,100+ (单位:万人) 3.城市级别低,服务种类少,范围小;城市级别高,服务种类多,范围大。 4.影响城市等级高低的因素:地理位置、交通、资源。 (以上海为例:海岸线中点、长江
9、口、国际港口、铁路发达、人口、三角洲) 二、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 1.等级较高城市数量较少,相距较远;反之数量较多,相距较近。 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六边形理论) 。 第三节 城市化 1.概念:人口向城镇集聚 a 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 b 的过程。 以人口城市化和地区城市化为主要表现形式。 2.衡量标准: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3.成因 推力:使人离开乡村(人口增长快/土地压力大/抗灾差/收入低) 拉力:吸引人至城市(易就业/社会保障好/交通便捷/文化设施全) 4.意义:带来聚落形态的变化,改变了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
10、表现。 二、世界城市化进程:欧洲北美发展中国家 水平 发展特点 常见问题 初期 低(30%-) 进程缓慢 功能区混杂布置 中期 较高(30-70%) 城市化迅速推进(人口 聚集/郊区城市化) 住房拥挤、环境污染 后期 高(70%+) 城市人口增长缓慢甚至 停滞,但局地城市地域 仍在扩展 逆城市化 (大城市中心空洞)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环境改造最剧烈的地区,城市的四大圈层均发生改变。 (土壤受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热岛/水循环受影响) 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过快的城市化会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2.城市常见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大气污染:化石燃料燃烧、汽车尾气、工
11、矿废气。 水污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 噪声污染:交通出行、工业生产施工、社会活动(50dB+) 。 固体废弃物污染:工业及生活垃圾。 其他:电磁污染、光污染、光化学烟雾(C、H 化合物)等。 四、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建设生态城市可减少污染并使城市与自然保持协调。 2.我国城市发展战略: 严控大城规模, 合理发展中小城市 , 着重发展小城镇。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农业区位因素:农业生产选定的地理位置(绝对区位) 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相对区位) 实质:对农业土地和合理利用 2.农业基本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地形
12、、土壤、气候(光照/降水) 、水源基本稳定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机械和科技水平变化较快 (市场的需求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3.农业地域的形成这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概念:一定地域/历史发展阶段,在各种条件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特点: 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 结构、 经营方式、 发展方向基本相同。 二、混合农业例:澳大利亚小麦-牧羊带 1.混合农业多为耕作业与畜牧业相结合,分布于西欧、北美、南非、澳、新。 2.澳洲混合农业主要模式:麦草休麦 3.优点: 良性生态系统 (羊/麦/草互养) 、 有效利用时间、 灵活应对市场 (风险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