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3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课-儒学的发展(春秋至魏晋时期)课件(23张).pptx

  • 上传人(卖家):杰伦迷
  • 文档编号:927038
  • 上传时间:2020-12-07
  • 格式:PPTX
  • 页数:23
  • 大小:4.96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课-儒学的发展(春秋至魏晋时期)课件(23张).pptx》由用户(杰伦迷)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部编版七 年级 上册 历史 期末 复习 儒学 发展 春秋 魏晋 时期 课件 23 下载 _七年级上册(2024)_(部)统编版_历史_初中
    资源描述:

    1、复习课 儒学的发展(春秋至魏晋时期) 2020海淀区空中课堂 七年级历史学科 1 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思想 2 战国时期孟子、荀子的思想 3 秦汉时期从“焚书坑儒”到“ 尊崇儒术” 4 魏晋时期儒释道并存 CONTENTS 目 录 前言:认识思想文化的一般方法 “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 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663页 社会(政治、经济经济 等 ) 思想文化 社会(政治、经济经济 等 ) 形成影响 春秋时期孔子创立 儒家思想 01 l 春秋时期的中国社会 l 孔子的思想 l 儒学创立的社会影响

    2、春秋时期中国的社会变化 各地区社会经济前所未有的发展 维持分封制度的血缘纽带的松弛 晋国世系(部分) 世 代 晋国国 君 血缘身份年代 1唐叔虞周成王弟西周初年 2晋侯燮唐叔之子? 10晋文侯穆侯之子前780前746 西周分封制度的分崩离析 国人暴 动 平王东 迁 :世系表参考司马迁史记晋世家。 孔子的思想 孔子思想的缘起: 曾经辉煌的周代文化是一套精致的“封建”礼制文化,它在过去的几百年间为中国提 供了恰当的经济模式、政治秩序、社会稳定和文化繁荣,但是在百家争鸣的时代,它已经衰 落了。诸子竭力提出最佳的方案来解决他们的时代问题,每一家都试图为混乱的时代建立秩 序,为长期处于野蛮战争威胁下的生

    3、命赋予意义。 杜维明:儒教,第16页 在中国,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及其信徒他们或者是受过古典教育的官吏,或者是经过 相应训练的哲学家对于既存的礼乐制度,他们从哲学角度加以重新阐释,而不是从中抽 身而出。 余英时:论天人之际,第8081页 旧制度的崩溃溃新秩序的构想 重新阐发阐发 礼乐传乐传 统统 孔子的思想 孔子思想的内涵: 探讨讨“礼”之本礼之本在于“仁”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 也,宁戚。” 论语 八佾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 八佾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 已。 论语 雍也 孔子的思想 孔子

    4、思想的内涵:为为政以德 孔子所提供的远不只是恢复秩序的具体举措,他还提出了一个终极 性问题 :如何学会成为人孔子决绝接受现状,因为在那里,只有财 富和权力才有发言权。他认为 德行不仅作为一种个人品质,亦是在上位 者的必备条件,对于维护 个人尊严、团结联带 和政治秩序来说,这是 绝对 必要的。 杜维明:儒教,第22页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 论语 为政 儒学创立的社会影响 教育在民间的发展: 奠定儒学发展的基调: 孔子开辟了一个极高的境界,提醒人们把粗放的冲动转化为自我温文尔雅的艺术表达。在 随后的若干世纪中,孔子的追随者一直竭力追求这样的一个

    5、境界。 孔子选择立足现实,他对人类共同体的赤诚之心,在东亚现行的宗教图景中仍旧有着深远 的影响。 杜维明:儒教,第2627页 孔子以诗书 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如颜浊邹 之徒,颇受业者甚众。 史记孔子世家 战国时期孟子、荀子 的思想 02 l “百家争鸣” l 孟子、荀子的思想 l 战国时期儒学的影响 儒学的发展(春秋至魏晋时期) “百家争鸣” 旧制度的进一步瓦解 幽、厉失德,周道日衰,纲纪散坏,下 陵上替,诸侯专征,大夫擅政。礼之大体, 什丧七八矣今晋大夫暴蔑其君,剖分晋 国,天子既不能讨,又宠秩之,使列于诸侯 ,是区区之名分复不能守而并弃之也。先王 之礼于斯尽矣。 司

    6、马光:资治通鉴周纪一 多家学说的竞起 三家分晋 在战国时代的社会大变革中,各个学派 的代表人物,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为维护 和 发展当时小农经济 ,为巩固建立在小农经济 基础上的君主政权,提出了不同的建国方略及 其哲学理论,开创了“百家争鸣”的学术思潮。 杨宽 :战国史,第466页 儒墨法道 孟子、荀子的思想 儒学本身的分化: 世之显学,儒、墨也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 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 韩非子显学 孟氏之儒:孟子 孙氏之儒:荀子(又称孙卿 )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宫典藏画本) 孟子、荀子的思想 孟子的思想: 1.

    7、人生哲学:性善论 2. 政治思想:仁政 3. 民本思想: 荀子的思想: 1. 性恶论: 2. 礼治: 3. 明确尊卑等级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 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 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 其声而然也。 孟子公孙丑 上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 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 ,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孟子公孙丑 上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 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 夫。 孟子尽心下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性恶 :伪:人为的,后天形成的(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荀子性恶

    8、)。 故枸木必将待檃栝(yn ku)、烝矫然后直 ;钝金必将待砻(lng)厉然后利;今人之性 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 荀子性恶 故先王案为之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贵贱之等 ,长幼之差,知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 而各得其宜。 荀子荣辱 战国时期儒学的影响 孔子思想的传承与丰富: “礼乐”必须以“仁”为其精神核心,这是孔子思想的一大纲维“仁”和“礼”两端后 来分别在孟子和荀子的手上获得了系统的发挥。 余英时:论天人之际,第88页 难以满足各国的现实需要: 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彊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 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於合从连衡,以攻伐

    9、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 是以所如者不合。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儒家的坚持造就时代显学: 儒家不愿意离开政治舞台,到荒野中修养内心的宁静(道家),因为他们无法接受抛弃群 体的想法。他们也不能认同少数统治者的利益(法家),因为他们的社会意识使他们担负起 社会良心的重任总之,他们“在”世界之中却不“混同”于这个世界;他们不能有效地改 造世界,却又不甘离开这个世界。 杜维明:儒教,第29页 秦汉时期从“焚书坑儒 ”到“尊崇儒术” 03 l 时代之初儒学的低谷 l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l 儒学转变的社会效应 儒学的发展(春秋至魏晋时期) 时代之初儒学的低谷 秦统一:法家的短暂胜利 非博士官

    10、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等烧之。有敢偶语 诗、书者弃市 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 史记秦始皇本纪 汉初:与民休息的黄老之术 汉初儒学的身影: 1.叔孙通为汉高祖制定朝仪; 2.统治者的倾向性变化: 孔子葬鲁城北泗上高皇帝过 鲁,以太牢祠焉。诸侯卿相至,常先 谒然後从政。 史记孔子世家 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 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 中。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清朝上官周晚笑堂画传中刘邦像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朝政治的儒学化: (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前)以家庭 为中心的社会结构、以农业为基础的 经济、实施教育的网络,儒家的影响 无处不见

    11、。 杜维明:儒教,第39页 黄老之学的统治局限: (景帝中元六年二十五王国示意图) :选自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第15页。 匈 奴 内部: 王国割据 外部: 匈奴威胁胁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主导的政策转向: (武帝时期)巩固工作让位于扩张和积极的主动行为;建设性的政策被采纳,以加强中国和 解决它存在的问题。 剑桥中国秦汉史,第168页 董仲舒的对策建议: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 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列传 儒学的正统地位确立: (西汉中后期

    12、)不但皇帝受的完全是儒家教育,大多数高级官员也来自儒家在某种意 义上,儒家的胜利是全面的。 陈启云: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第184页 儒学转变的社会影响 适应了国家大一统的需要 董仲舒的思想,是西汉皇朝总结历 史经验,经历了几十年的选择而定下 来的官方哲学,对巩固其统治秩序与维 护大一统的局面起了积极的作用。 白寿彝:中国通史 (第四卷下),第181页 儒学的理想主义化 按照汉儒的信念,人在世上的地位是由他 靠教育而得以发展的德性和才能的内在价值决 定的既然皇帝的地位是在政治和社会等级 制度的顶点,他就应当从最有才德的人们中挑 选出来。但是现实上君主之所以据有皇位是由 于他出身帝族的血缘

    13、继承特权。因此,王朝统 治的原则危及了儒家的终极理想。 陈启云: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 第187188页 魏晋时期儒释道并存 04 l 汉儒对中央权威的挑战 l 魏晋儒学面临的挑战 儒学的发展(春秋至魏晋时期) 汉儒对中央权威的挑战 东汉中后期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东汉儒士的离心倾向: 一些杰出人物对朝廷政治感到失望,以致拒绝接受政府职务 越来越多的这类人物觉得退处州郡比出仕朝廷更为得意;和在朝廷的 官宦生涯相比,他们在地方上的领导地位和事业给他们的利益更为丰 厚。按照儒家的说法,当这些杰出人物对天下“大同”的理想大失所 望时,他们便退而在地方上为自己营求“小康”的局面。 陈启云:中国古

    14、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第210211页 魏晋儒学面临的挑战 国家的分裂动荡; 新思想的挑战: 北朝儒士的坚持:守望儒学的复兴 这个从3世纪初直到6世纪末的分裂时期,其时代标志是儒学的明显衰落,道教的兴 起和佛教的传播。 杜维明:儒教,第46页 魏晋南北朝文献显示玄学、佛教与道教在思想领域唱主角, 儒教则处 于 “沦歇”状 态。 侯旭东:关于近年中国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观察与思考 兵乱之后,在异族政权下北方的残余人士,地位相当卑下,处境亦极危险和困厄。 然而数百年来,北方士人不但保存和恢复了中国文化传统 和精神意识,而且同化了异 族。后来隋唐帝国的兴起,根源乃在北方而不在南方。 陈启云:中国古代思

    15、想文化的历史论析,第310页 总结 理解某一时期的思想文化,必须结合当时的经济、政治等社会背景。 至今仍然有着重要影响的儒学,产生于中国春秋战国的变革时期。孔 子作为儒学的创始人,奠定了儒学的思想框架。虽然在这一变革时期,儒 学的思想与时代的需求存在差异,但以孟子、荀子等为代表的儒学传承者 ,在不同的方面进一步丰富了儒学的内涵。最终,当汉武帝需要一种理念 以统合国家之时,儒学成为了他的选择。儒学就此成为历代的正统思想。 但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汉代儒学,与当时的政治体制产生了矛盾。统 一政权瓦解后,儒学面临诸多挑战,儒释道等多种思想并存。然而魏晋乱 世之际,仍然有诸多的儒家知识分子,坚持儒家的理想信念,并据此改造 胡族政权,守望着儒学的复兴。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课-儒学的发展(春秋至魏晋时期)课件(23张).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927038.html
    杰伦迷
         内容提供者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