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七年级上册历史 1-12课复习提纲(新人教部编版).doc

  • 上传人(卖家):alice
  • 文档编号:926949
  • 上传时间:2020-12-07
  • 格式:DOC
  • 页数:4
  • 大小:1.17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七年级上册历史 1-12课复习提纲(新人教部编版).doc》由用户(alice)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七年级上册历史 1-12课复习提纲新人教部编版 年级 上册 历史 12 复习 提纲 新人 教部编版 下载 _七年级上册_(部)统编版_历史_初中
    资源描述:

    1、 第 1 页,共 4 页 教育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教育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1 11212 课)课) 第第 1 1 课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判定主要依据是化石)北京人(判定主要依据是化石) 1、元谋人,距今约 170 万年,云南元谋(元谋人遗址),长江流域(地处西南) 已经能够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知道使用火;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2、北京人,距今约 7020 万年,北京周口店(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黄河流域(地处偏东北方); 还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使用打制石器(旧石器); 群居生活。靠采集狩猎共同生活; 学会用火,

    2、保存火种(人类第一次取得了支配一种自然力的能力;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3、山顶洞人,距今约 3 万年,北京周口店,黄河流域。和现代人已经没有多大区别。会人工取火 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爱美意识;靠采集渔猎(母系)氏族生活。 第第 2 2 课课 原始农耕生活原始农耕生活 ( ( 定居决定条件是原始农业的发展) 1、半坡居民的生活:距今约 6000 余年,陕西西安, 母系氏族黄河流域代表.饲养猪、狗。 (半坡遗址)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耒耜、石镰);种植粟、蔬菜(白菜、芥菜)。 会制彩陶(人面鱼纹盆)。半地穴式房屋(冬暖夏凉

    3、地理环境)。 2、河姆渡居民的生活:距今约 7000 年,浙江余姚,母系氏族长江流域代表。 (河姆渡遗址) 干栏式房屋(通风防潮地理环境)。会挖井汲水(木结构水井 种植水稻。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骨耜)。饲养猪、狗、水牛。 制作陶器(黑陶猪纹陶钵),运用雕刻技术(中国最早的象牙雕刻) 3、原始农业的发展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第第 3 3 课课 远古的传说(远古的传说(黄帝和炎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黄河流域活动的几大部落:炎帝、黄帝、蚩尤部落 黄帝部和炎帝部的战争阪泉之战。 炎黄战蚩尤 炎黄部打败蚩尤涿鹿之战后,黄帝被推为部落联盟首领,华夏族逐渐形成(众多部

    4、落长期交流、融合产物) 炎帝(神农氏):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发明医药、发明陶器、组织集市贸易 黄帝(轩辕氏):发明修盖房屋,种植谷物,驯养家畜,挖井,制造车船兵器衣裳;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 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的技术。 远古传说:是虚构的,是历史的缩影,是历史遗留的写照;历史事实:完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远古传说:是虚构的,是历史的缩影,是历史遗留的写照;历史事实:完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 传说不是历史,但能帮助我们复原某些远古传说不是历史,但能帮助我们复原某些远古时代的历史时代的历史。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疏导的方法(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结合 ) 第第 4 4 课课 夏商西

    5、周的更替夏商西周的更替 朝代 都城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开国君主 末代君主 相关成语 夏 阳城 约公元前 2070 年 约公元前 1600 年 禹 桀 三过家门而不入 商 亳-殷 约公元前 1600 年 公元前 1046 年 汤 纣 酒肉之林,炮烙之刑 西周 镐京 公元前 1046 年 公元前 771 年 周武王 周幽王 反戈一击 ,道路以目 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第 2 页,共 4 页 (二)西周的分封制(封建诸侯,以藩屏周) 1、目的: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分封对象:宗亲和功臣 3、西周的分封制基本原则:主要考虑血缘亲属(任

    6、人唯亲)与功劳大小(论功行赏) 4、西周的分封制内容:(1)周王把土地和臣民分给宗亲和功臣,建立诸侯国。 (2)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 定期朝见天子、纳贡, 平时治理封国,守卫疆土; 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5、西周的分封制作用:(1) 形成了自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和奴隶,严格的等级制度; (2)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上的统治,而且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疆域; (3)为后世春秋战国分裂割据埋下隐患。 第第 5 5 课课 甲骨文与青铜工艺甲骨文与青铜工艺 1、甲骨文: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发现时间:清末 (1)主要发现地点:河南安阳殷墟(殷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

    7、)意义: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最早、体系最完整的的文字,对我国汉子的 形成和发展有深远影响;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甲骨文已具备汉字的基本结构象形、 指示、会意、转注、假借;是汉字就是形成的重要阶段;甲骨文是今天研究商朝历史的珍贵资料。 2、青铜器成分由铜、铅、锡等组成(最早配方出现于夏朝)。 青铜器时代包括夏、商、西周和春秋。 (1)发展过程:原始社会末期出现夏朝发展商和西周鼎盛时期西周进一步发展 (2)青铜工艺特点:规模大 品种多 工艺精湛 分布广 (3)著名代表作 河南安阳殷墟司母戊鼎、 湖南-四羊方尊 第第 6 6 课课 动荡动荡的春秋时期的春秋时期( (公元前

    8、 770 年公元前 476 年) 春秋后期铁器、牛耕铁器、牛耕 出现,促进农业上的深耕细作,进一步促进手工业发展,商业活动逐渐活跃。 春秋霸主: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 春秋争霸出现原因:周王室势力衰微,失去了对诸侯国的控制;诸侯国势力壮大为自身利益争斗。 春秋争霸名义:尊王攘夷 1、齐桓公称霸主要原因:地理位置优越三面环海,且盛产鱼盐; 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 “尊王攘夷”; 使齐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为提高。 2、晋文公 城濮之战退避三舍;楚庄王 一鸣惊人、问鼎中原; 勾践卧薪尝胆 春秋争霸影响:有的诸侯国被灭,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

    9、断扩大,实现了局部统一; 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同时也带来重重灾难。 第第 7 7 课课 战国的社会变化战国的社会变化(公元前 475 年公元前 221 年) 1、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韩、魏 (田氏代齐 三家分晋:韩、赵、魏) 2、重要战役:桂陵之战-围魏救赵 马陵之战减灶诱敌 长平之战纸上谈兵 商鞅变法商鞅变法( (法家思想法家思想的的集中体现集中体现) ) 变革的根本原因: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进一步铁制工具和牛耕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 变革的政治原因: 新兴地主阶级势力增强,要求取代旧贵族掌握国家政权,发展经济。 1、目的目的:富国强兵 商鞅变法时间:商鞅变法时间:

    10、战国时期 商鞅变法支持国君:商鞅变法支持国君:秦国秦孝公 2、商鞅变法商鞅变法主要内容: (1)政治上建立县制。 废除贵族世袭特权。 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管理 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第 3 页,共 4 页 (2)经济上废除井田,土地可以自由买卖。 奖励耕织 统一度、量、衡。 (3)军事上:奖励军功 3、商鞅变法商鞅变法作用经过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 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4、商鞅变法商鞅变法启示(1)改革是强国之路。 (2)改革应顺应历史潮流 (3)改革总要遭到守旧势力的反对,改革者要有不怕牺牲的精神等。 都江堰都江堰:战国时期,

    11、秦国蜀守李冰主持在四川岷江中游修建, 防洪 灌溉 水运工程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历时最久的水利工程. 第第 8 8 课课 百家争鸣百家争鸣 老子:春秋时期,道家学派创始人,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具有辩证辩证思想, 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代表著作道德经, 孔子,春秋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言论记录在论语一书 (一)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 他的核心思想是“仁”仁者爱人;政治上推崇西周制度,主张以德治国爱惜民力,体察民意。 (二)孔子还是一位大教育家 1、他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扩大了教育对象。(主张“

    12、有教无类”,体现教育公平) 2、教学上,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 3、教学方法:注意因材施教。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坚持正确意见。 4、学习方法:教育学生学习态度诚实,虚心好学,温故而知新。 孔子思想文化影响孔子思想文化影响: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影响; 他所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百家百家 争鸣争鸣 (战国(战国 时期)时期) 人物人物 代表学派代表学派 思想思想 代表著作代表著作 孟子 儒家 主张仁政,轻徭薄赋, 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学说,宣传“富贵不能 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道德。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 孟子 荀子 儒家 “礼

    13、治”,提出人定胜天和“制天命而用之” 荀子 庄子 道家 主张“道法自然”。提倡顺其自然和民心 庄子 墨家 墨家 主张“兼爱”(兼相爱,交相利)“非攻” 墨子 韩非 法家 主张“以法治国”,加强中央集权 韩非子 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意义:意义: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高峰,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高峰,为为中国中国 古古代文化发展奠定了代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基础, , 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第第 9 9 课课 秦统一中国秦统一中国 1 1、秦秦灭六国:灭六国:原因:统一是历史趋势和人民愿望 商鞅变法奠定

    14、基础 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统一过程:从公元前 230-前 221 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 标 志:秦朝建立-公元前 221 年 秦王嬴政 定都咸阳 统一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混战的局面, , 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第 4 页,共 4 页 2 2、秦始皇是怎样、秦始皇是怎样巩固统一的?巩固统一的? (1)政治上: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是最高统治者,总揽一切大权; (法家思想) 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县制。 (2)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3)思想上:焚书坑儒(加强了思想控制,但也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4)经济上:统一

    15、货币-圆形方孔钱(秦半两):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交流 统一度量衡:有利于经济发展; (5)交通运输上:车同轨,修驰道,开凿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便利南北水运交通) (6)军事上: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 修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3 3、秦朝的边疆四至秦朝的边疆四至:东到东海 南到南海 西到陇西 北到长城一带 第第 1 10 0 课课 秦秦末农民大起义末农民大起义 1 1、秦的暴政表现:沉重的赋税;沉重的徭役和兵役;刑法非常严苛;焚书坑儒;秦二世尤为残暴. 2、秦末农民战争:第一阶段:陈胜吴广起义(1)时间:公元前 209 年 (2)地点:安徽大泽乡 (3)原因

    16、:直接原因误期当斩 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4)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5)成语:斩木为兵,揭竿而起 (6)意义: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首创精神,鼓舞后世人民不断反抗残暴统治。 第二阶段:项羽刘邦领导斗争 (1)公元前 207 年,项羽巨鹿之战(破釜沉舟),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 (2)刘邦灭秦:公元前 207 年 刘邦抓住机会,直抵咸阳,秦被迫投降。 3、楚汉战争:公元前 206公元前 202 年,项羽和刘邦两大军事集团,为争夺全国统治权. 刘邦在垓下包围项羽(四面楚歌),项羽自刎,四年楚汉战争结束,刘邦取得最终胜利。 第第 1111 课课 西汉

    17、的建立与文景之治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1 1、西汉西汉建立建立 : 时间:公元前 202 年 建立者:刘邦(汉高祖) 都城:长安(今西安) 2 2、汉初休养生息、汉初休养生息(无为而治-道家)背景:背景:由于秦的由于秦的暴政暴政和秦末战乱,汉初社会残破荒凉和秦末战乱,汉初社会残破荒凉. . 目的:目的: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吸取秦亡教训。局势,吸取秦亡教训。 措施:措施:兵皆罢归田,让士兵还乡务农;并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 为稳定民心,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轻徭薄赋,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及兵役; 作用:作用:汉初经济逐渐得以恢

    18、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3、文景之治、文景之治:措施: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关心农桑。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三十税一。 重视“以德化民” ,废除严刑苛法。 提倡勤俭治国。 结果:结果: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增强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增强,史称“,史称“文景之治文景之治” (封建社会第一个治世)(封建社会第一个治世) 。 第第 1212 课课 汉武帝的“大一统”汉武帝的“大一统” 汉武帝巩固统一汉武帝巩固统一表现在哪些方面?(或汉武帝表现在哪些方面?(或汉武帝巩固统一巩固统一的措施)的措施) (1)政治上:削弱诸侯王权,颁布推恩令(主父偃建议) 建立刺史制度,监察地方官吏 豪强 (2)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提出) 兴办太学 从此从此,使儒家学说成为历代封建王朝历代封建王朝正统思想。儒学居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儒学居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响深远。 (3)经济上:为加强对经济的控制,统一铸五铢钱。 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七年级上册历史 1-12课复习提纲(新人教部编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926949.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