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8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大气圈的组成、结构和大气的受热过程 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binbin
  • 文档编号:926716
  • 上传时间:2020-12-07
  • 格式:PPT
  • 页数:68
  • 大小:1.98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大气圈的组成、结构和大气的受热过程 课件.ppt》由用户(binbin)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大气圈的组成、结构和大气的受热过程 课件 大气圈 组成 结构 大气 受热 过程
    资源描述:

    1、 大大 气气 的的 受受 热热 过过 程程 垂直垂直 分层分层 高度高度 分布分布 主要特点主要特点 特点的成因特点的成因 与人与人 类类 关系关系 对对 流流 层层 低纬:低纬: 1718 km中纬:中纬: 1012 km高纬:高纬: 89km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气温随高度的增加 而递减而递减(每升高每升高100 m,气温大约降低,气温大约降低 0.6) 地面是对流层大气地面是对流层大气 主要的直接热源,主要的直接热源, 离地面越近,受热离地面越近,受热 越多越多 人类人类 生活生活 在对在对 流层流层 底部,底部, 与人与人 类关类关 系最系最 密切密切 空气对流运动显著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该

    2、层上部冷、下部该层上部冷、下部 热,有利于空气对热,有利于空气对 流运动流运动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几乎全部水汽、固几乎全部水汽、固 体杂质集中在该层,体杂质集中在该层, 对流运动显著,易对流运动显著,易 成云致雨成云致雨 垂直垂直 分层分层 高度高度 分布分布 主要特点主要特点 特点的成因特点的成因 与人类与人类 关系关系 平平 流流 层层 对流层对流层 顶至顶至 5055 km 下层气温随高下层气温随高 度变化小;度变化小;30 km以上,随以上,随 高度增加迅速高度增加迅速 上升上升 该层中的臭氧大量该层中的臭氧大量 吸收太阳紫外线吸收太阳紫外线 臭氧大量吸臭氧大量吸 收紫

    3、外线,收紫外线, 是人类生存是人类生存 环境的天然环境的天然 屏障;大气屏障;大气 稳定,利于稳定,利于 高空飞行高空飞行 气流以平流运气流以平流运 动为主,有利动为主,有利 于高空飞行于高空飞行 该层大气上热下冷,该层大气上热下冷, 大气稳定;水汽、大气稳定;水汽、 杂质极少,天气晴杂质极少,天气晴 朗,能见度好,气朗,能见度好,气 流平稳流平稳 垂直垂直 分层分层 高度高度 分布分布 主要特点主要特点 特点的成因特点的成因 与人类与人类 关系关系 高高 层层 大大 气气 平流层平流层 顶到大顶到大 气上界气上界 气压低,空气压低,空 气密度很小气密度很小 80500 km高空有高空有 若干

    4、电离若干电离 层,能反层,能反 射无线电射无线电 短波,对短波,对 无线电短无线电短 波通信有波通信有 重要作用重要作用 80500 km 高空有若干高空有若干 电离层,能电离层,能 反射无线电反射无线电 短波短波 电离层大气在电离层大气在 太阳紫外线和太阳紫外线和 宇宙射线的作宇宙射线的作 用下,处于高用下,处于高 度电离状态度电离状态 对流层温度变化规律对流层温度变化规律 正常情况下,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海拔每升高正常情况下,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海拔每升高100 米,气温约下降米,气温约下降0.6,但在下垫面性质、季节、气象等因,但在下垫面性质、季节、气象等因 素影响下,会发生一些变化

    5、。对流层温度变化表现在以下素影响下,会发生一些变化。对流层温度变化表现在以下 两个方面:两个方面: 1.气温直减率的变化气温直减率的变化 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时间气温直减率可能会小于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时间气温直减率可能会小于0.6或或 者大于者大于0.6,如下图所示为曲线变陡或变缓。在,如下图所示为曲线变陡或变缓。在情况情况 下,大气的对流运动减弱,大气较稳定;在下,大气的对流运动减弱,大气较稳定;在情况下,大情况下,大 气对流运动更加强烈。气对流运动更加强烈。 2.逆温现象的产生逆温现象的产生 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个高度范围内会出现气温随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个高度范围内会出现气温随

    6、 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即下冷上热现象即下冷上热现象),这种气温逆转,这种气温逆转 的现象称为的现象称为“逆温逆温”。按成因分,逆温主要有四种类型:。按成因分,逆温主要有四种类型: (1)辐射逆温。辐射逆温。如图为辐射逆温的产生、消失过程。如图为辐射逆温的产生、消失过程。 图图a为正常气温垂直分布情形;在晴朗无云的夜间,地面辐为正常气温垂直分布情形;在晴朗无云的夜间,地面辐 射冷却很快,贴近地面的气层也随之降温。离地面愈近,射冷却很快,贴近地面的气层也随之降温。离地面愈近, 降温愈快;离地面愈远,降温愈慢,因而形成了自地面开降温愈快;离地面愈远,降温愈慢,因而形成了自地面开

    7、 始的逆温始的逆温(图图b);随着地面辐射冷却的加剧,逆温逐渐向上;随着地面辐射冷却的加剧,逆温逐渐向上 扩展,黎明时达最强扩展,黎明时达最强(图图c);日出后,太阳辐射逐渐增强,;日出后,太阳辐射逐渐增强, 地面很快增温,逆温便逐渐自下而上地消失地面很快增温,逆温便逐渐自下而上地消失(图图d、e)。辐射。辐射 逆温厚度从数十米到数百米,在大陆上常年都可出现。以逆温厚度从数十米到数百米,在大陆上常年都可出现。以 冬季最强。冬季夜长,逆温层较厚,消失较慢。冬季最强。冬季夜长,逆温层较厚,消失较慢。 (2)平流逆温。平流逆温。主要是由于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却的地面、主要是由于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却的地

    8、面、 水面或气层之上时形成的,如冬半年,在中纬度的沿水面或气层之上时形成的,如冬半年,在中纬度的沿 海地区,受大气运动的影响,海上暖空气平流到同纬海地区,受大气运动的影响,海上暖空气平流到同纬 度大陆上常出现此种逆温。度大陆上常出现此种逆温。 (3)锋面逆温。锋面逆温。在锋面上,如果冷暖空在锋面上,如果冷暖空 气的温度差异比较显著,由于暖空气的温度差异比较显著,由于暖空 气位于锋面之上,而冷空气位于锋气位于锋面之上,而冷空气位于锋 面之下,也会产生明显的逆温现象。面之下,也会产生明显的逆温现象。 如右图。如右图。 (4)地形逆温。地形逆温。常发生于谷地和盆地中。由于山坡散热快,常发生于谷地和盆

    9、地中。由于山坡散热快, 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的暖空气被抬升,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的暖空气被抬升, 产生逆温。如美国洛杉矶市因周围三面环山,每年约有产生逆温。如美国洛杉矶市因周围三面环山,每年约有 200多天出现逆温现象。多天出现逆温现象。 无论哪种条件造成的逆温,都会对大气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无论哪种条件造成的逆温,都会对大气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 由于逆温层的存在,造成局部大气上热下冷,阻碍了空气垂由于逆温层的存在,造成局部大气上热下冷,阻碍了空气垂 直运动的发展,使大量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等聚集在直运动的发展,使大量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等聚集在 它的下面,空气

    10、污染加重,尤其是城市及工业区上空,由于它的下面,空气污染加重,尤其是城市及工业区上空,由于 凝结核多,易产生浓雾天气,有的甚至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凝结核多,易产生浓雾天气,有的甚至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 事件事件(如光化学烟雾等如光化学烟雾等),并且使大气能见度降低,影响到交,并且使大气能见度降低,影响到交 通等方面。通等方面。 1.读读“地球大气垂直分层图地球大气垂直分层图( (部分部分)”)”,回答,回答(1)(3)题。题。 (1)四条曲线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分布情四条曲线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分布情 况的是况的是 ( ) A. B. C. D. 解析:解析:从图中高度上可知,该层为平

    11、流层,气温随高度升从图中高度上可知,该层为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升 高,首先变化不大,然后随着高度上升气温迅速升高,故高,首先变化不大,然后随着高度上升气温迅速升高,故 A项正确。项正确。 答案:答案:A (2)影响该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影响该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地面辐射地面辐射 B.CO2气体吸收地面辐射气体吸收地面辐射 C.臭氧吸收紫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 D.人类活动人类活动 解析:解析:该层大气中含有大量臭氧,它能强烈吸收紫外线导该层大气中含有大量臭氧,它能强烈吸收紫外线导 致该层大气升温。致该层大气升温。 答案:答案:C (3)有关图示大气层正确的叙述是有关

    12、图示大气层正确的叙述是 ( ) A.有电离层,对无线电通讯有重要作用有电离层,对无线电通讯有重要作用 B.天气晴朗,对流旺盛,利于高空飞行天气晴朗,对流旺盛,利于高空飞行 C.上部冷下部热,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上部冷下部热,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 D.顶部与底部的气温相差顶部与底部的气温相差50左右左右 解析:解析:该层大气上热下冷,以平流运动为主,天气晴朗利该层大气上热下冷,以平流运动为主,天气晴朗利 于高空飞行,顶部与底部温度相差于高空飞行,顶部与底部温度相差50左右;电离层不在左右;电离层不在 平流层中。平流层中。 答案:答案:D 1.气温的日变化规律气温的日变化规律 一天中气温的变化规律,主

    13、要由大气得到热量一天中气温的变化规律,主要由大气得到热量(地面辐射地面辐射) 和失去热量和失去热量(大气辐射大气辐射)的差值决定。的差值决定。 地面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大气地面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大气(对流层对流层)的热量直接的热量直接 来自地面,如图所示。来自地面,如图所示。 (1)太阳辐射太阳辐射 最强时为当地地方时最强时为当地地方时12时。时。 (2)地面辐射地面辐射 当地时间当地时间12时时,地面所获得的太阳辐射热量大于地面时时,地面所获得的太阳辐射热量大于地面 损失的辐射热量,地面热量盈余,地面温度仍在升高。损失的辐射热量,地面热量盈余,地面温度仍在升高。 当地大约午后当地大

    14、约午后1时左右,地面热量由盈余转为亏损的时时左右,地面热量由盈余转为亏损的时 刻,地面温度为一天中最高值。刻,地面温度为一天中最高值。 (3)大气温度大气温度 当地大约午后当地大约午后2时左右,地面已经通过辐射、对流等方时左右,地面已经通过辐射、对流等方 式把热量传给大气,此时气温达到最高值。式把热量传给大气,此时气温达到最高值。 随后,太阳辐射继续减弱,地面热量持续亏损,地面温随后,太阳辐射继续减弱,地面热量持续亏损,地面温 度不断降低,气温随之也不断下降。至日出后,地面热度不断降低,气温随之也不断下降。至日出后,地面热 量由亏损转为盈余的时刻,地面温度达到最低值,气温量由亏损转为盈余的时刻

    15、,地面温度达到最低值,气温 也随后达到最低值。因此,气温最低值总是出现在日出也随后达到最低值。因此,气温最低值总是出现在日出 前后。前后。 2.气温的年变化规律气温的年变化规律 同样的道理,由于地面吸收、储存、传递热量的原因,气同样的道理,由于地面吸收、储存、传递热量的原因,气 温在一年中的最高、最低值,也并不出现在辐射最强、最温在一年中的最高、最低值,也并不出现在辐射最强、最 弱的月份,而是有所滞后,具体如下表:弱的月份,而是有所滞后,具体如下表: 半球半球 高低高低 项目项目 北半球北半球 南半球南半球 最低最低 最高最高 最低最低 最高最高 太阳辐射太阳辐射 12月月 6月月 6月月 1

    16、2月月 陆地气温陆地气温 1月月 7月月 7月月 1月月 海洋气温海洋气温 2月月 8月月 8月月 2月月 3.全球气温水平分布规律全球气温水平分布规律 (1)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太阳辐射是地面热量的根本来源,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太阳辐射是地面热量的根本来源, 并由低纬向高纬递减。但是受大气运动、地面状况等因素并由低纬向高纬递减。但是受大气运动、地面状况等因素 影响,等温线并不完全与纬线平行。影响,等温线并不完全与纬线平行。 (2)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南半球海洋面积广阔,气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南半球海洋面积广阔,气 温变化和缓。温变化和缓。 (3)北半球北半球1月份大陆等温

    17、线向南月份大陆等温线向南(低纬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凸出,海洋上则向北 (高纬高纬)凸出;凸出;7月份正好相反。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月份正好相反。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 比海洋冷,夏季大陆比海洋热。同一纬度的陆地与海洋,比海洋冷,夏季大陆比海洋热。同一纬度的陆地与海洋, 热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冷的地方等温线向低纬凸出。热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冷的地方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4)7月份,世界最热的地方是北纬月份,世界最热的地方是北纬2030大陆上的沙漠地大陆上的沙漠地 区,撒哈拉沙漠是全球炎热中心;区,撒哈拉沙漠是全球炎热中心;1月份,西伯利亚是全月份,西伯利亚是全 球的寒冷中心,世界极

    18、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南极大陆上。球的寒冷中心,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南极大陆上。 1.1.气温影响因素分析气温影响因素分析 (1)(1)太阳辐射:太阳辐射:主导因素。判断一个地区气温高低,要主导因素。判断一个地区气温高低,要“三三 看看”:一看其纬度位置:一看其纬度位置( (决定太阳高度角大小决定太阳高度角大小) );二看所;二看所 处季节处季节( (比较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差异比较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差异) );三看大;三看大 气密度和天气状况气密度和天气状况( (影响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的影响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的 强弱强弱) )。 (2)大气环流:大气环流:如北半球受偏北风影

    19、响如北半球受偏北风影响气温低;受偏南风影气温低;受偏南风影 响响气温高。气温高。 (3)地面状况:地面状况:海陆位置、沿海洋流、地势高低、迎海陆位置、沿海洋流、地势高低、迎(背背)风坡风坡 等因素。等因素。 (4)人类活动:人类活动:森林、水库、城市等因素。森林、水库、城市等因素。 2.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小的判断及原因分析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小的判断及原因分析 (1)大陆与海洋:大陆与海洋:大陆上气温日较差和气温年较差比同纬度海大陆上气温日较差和气温年较差比同纬度海 洋大。原因是大陆热容量小,白天和夏季增温快,夜晚和洋大。原因是大陆热容量小,白天和夏季增温快,夜晚和 冬季增温慢,海洋相反。冬

    20、季增温慢,海洋相反。 (2)阴天与晴天:阴天与晴天:阴天气温日较差比晴天小。原因是白天多云,阴天气温日较差比晴天小。原因是白天多云, 气温较晴天低;夜晚多云,气温较晴朗夜晚高。气温较晴天低;夜晚多云,气温较晴朗夜晚高。 (3)低纬与中纬:低纬与中纬:纬度越高,年较差越大。原因是中纬地区四纬度越高,年较差越大。原因是中纬地区四 季变化明显,低纬地区终年高温。年较差最小在赤道洋季变化明显,低纬地区终年高温。年较差最小在赤道洋 面上。面上。 2.读读“某地某日气温随高度和时间变化统计资料某地某日气温随高度和时间变化统计资料( (单位:单位: )”,回答,回答(1)(2)题。题。 时间时间 离地面高度

    21、离地面高度 5时时 8时时 11时时 14时时 17时时 20时时 100米米 14.26 17.76 20.06 21.60 19.41 16.73 50米米 14.17 17.77 20.40 22.12 19.73 16.86 2米米 13.63 18.05 20.87 22.63 20.10 16.72 (1)该地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分别是该地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分别是 ( ) A.每天的每天的14时和时和5时时 B.近地面大气获得太阳辐射热量最多和最少时近地面大气获得太阳辐射热量最多和最少时 C.地面辐射出现最高值和最低值时地面辐射出现最高值和最低值时 D.大气逆辐射

    22、达到最强和最弱时大气逆辐射达到最强和最弱时 解析:解析:一天中,正午时太阳辐射最强,一天中,正午时太阳辐射最强,13时左右地面辐射时左右地面辐射 最强,地面将热量传给大气,还需要一个过程,至最强,地面将热量传给大气,还需要一个过程,至14时左时左 右气温才达到最高值,此时大气逆辐射最强;气温最低值右气温才达到最高值,此时大气逆辐射最强;气温最低值 出现在每天的日出前后,此时大气逆辐射最弱。但具体时出现在每天的日出前后,此时大气逆辐射最弱。但具体时 间不会固定在每天某个特定时刻。间不会固定在每天某个特定时刻。 答案:答案:D (2)下列时间段该地近地面空气质量较差的是下列时间段该地近地面空气质量

    23、较差的是 ( ) A.20时次日时次日5时时 B.8时时11时时 C.11时时14时时 D.14时时20时时 解析:解析:正常情况下,高度每上升正常情况下,高度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约米,气温下降约 0.6,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分析表中数据,可知20时次日时次日5时气温垂直递时气温垂直递 减率小于减率小于0.6/100米,发生逆温现象,空气的上升运动米,发生逆温现象,空气的上升运动 受到抑制,使近地面空气质量变差。受到抑制,使近地面空气质量变差。 答案:答案:A 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能量的直接来源,太阳辐射是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能量的直接来源,太阳辐射是 根本来源,大气的受热过程具体图解如下

    24、:根本来源,大气的受热过程具体图解如下: 其过程包括:其过程包括:(1)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一部分被大气吸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一部分被大气吸 收,绝大部分可透过大气到达地面。收,绝大部分可透过大气到达地面。(2)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 增温,同时向外放出地面辐射。增温,同时向外放出地面辐射。(3)大气吸收了地面辐射绝大大气吸收了地面辐射绝大 部分,同时向外放出大气辐射,大气辐射除极小部分射向宇部分,同时向外放出大气辐射,大气辐射除极小部分射向宇 宙空间外,绝大部分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射向地面而对地宙空间外,绝大部分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射向地面而对地 面起到保温作用。面起到保温作用

    25、。 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 分析这类问题,首先要弄清大气热力作用过程中从太分析这类问题,首先要弄清大气热力作用过程中从太 阳辐射到大气逆辐射按顺序排列的关系:太阳辐射阳辐射到大气逆辐射按顺序排列的关系:太阳辐射地面地面 吸收吸收地面增温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大气吸收大气辐射大气辐射大气大气 逆辐射。如图所示:逆辐射。如图所示: 3.读图,回答读图,回答(1)(2)题。题。 (1)深秋至第二年早春,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与图中深秋至第二年早春,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与图中 哪些辐射或作用有关哪些辐射或作用有关 (

    26、 ) A. B. C. D. 解析:解析:晴朗的夜晚,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少,大气对地面的晴朗的夜晚,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少,大气对地面的 保温作用差。保温作用差。 答案:答案:B (2)地球表面的温差比月球表面的温差小得多,与图中哪些辐地球表面的温差比月球表面的温差小得多,与图中哪些辐 射或作用有关射或作用有关 ( ) A. B. C. D. 解析:解析:地球表面有厚厚的大气层,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地球表面有厚厚的大气层,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有 吸收作用,削弱了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地球表面温度比月吸收作用,削弱了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地球表面温度比月 球表面温度低得多;夜晚,大气对地面有保温作用,地

    27、面温球表面温度低得多;夜晚,大气对地面有保温作用,地面温 度比月球表面温度高得多。故地球表面温差比月球表面温差度比月球表面温度高得多。故地球表面温差比月球表面温差 小得多。小得多。 答案:答案:D (2008 广东高考广东高考)我国四川盆地是有名的雾区。我国四川盆地是有名的雾区。 重庆冬季无云的夜晚或早晨,几乎重庆冬季无云的夜晚或早晨,几乎 80%是雾日,有时终日是雾日,有时终日 不散,有不散,有“雾都雾都”之称。根据下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之称。根据下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回答(1)(4)题。题。 材料材料1: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

    28、或冰晶,使水 平能见度小于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现象。雾多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千米的现象。雾多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 面水汽比较充沛且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或清晨。面水汽比较充沛且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或清晨。 材料材料2:见下表。见下表。 辐射雾与平流雾的比较辐射雾与平流雾的比较 概念与特征概念与特征 形成条件形成条件 辐辐 射射 雾雾 是由地面辐射冷却,使是由地面辐射冷却,使 近地面大气降温而形成的近地面大气降温而形成的 雾雾 多出现在冬半年晴朗、多出现在冬半年晴朗、 微风的夜间和清晨微风的夜间和清晨 近地面空气中水汽充沛近地面空气中水汽充沛 地面辐射使近地面气温地面辐射使近地面气

    29、温 降低,利于水汽凝结降低,利于水汽凝结 风力弱,近地面大气稳风力弱,近地面大气稳 定,水汽积存下来定,水汽积存下来 有充足的凝结核有充足的凝结核 概念与特征概念与特征 形成条件形成条件 平平 流流 雾雾 暖而湿的空气作水平运动,暖而湿的空气作水平运动, 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渐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渐 冷却而形成的雾冷却而形成的雾 海洋上四季皆可出现海洋上四季皆可出现 下垫面与暖湿空气下垫面与暖湿空气 的温差较大的温差较大 暖湿空气的湿度大暖湿空气的湿度大 适宜的风向适宜的风向(由暖向由暖向 冷冷)和风速和风速(27 m/s) 大气稳定大气稳定 (1)辐射雾和平流雾中,具有明显季节性特征

    30、的是辐射雾和平流雾中,具有明显季节性特征的是 雾。雾。 (2)海洋上暖湿的空气流到冷的洋面上,一般形成海洋上暖湿的空气流到冷的洋面上,一般形成 雾。雾。 (3)气象谚语气象谚语“十雾九晴十雾九晴”中的中的“雾雾”一般指一般指 雾。雾。 (4)重庆的雾大多属于辐射雾还是平流雾?分析形成原因。重庆的雾大多属于辐射雾还是平流雾?分析形成原因。 【解析解析】 辐射雾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夜间地面辐射冷辐射雾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夜间地面辐射冷 却,使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因此多发生在夜较长、气温却,使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因此多发生在夜较长、气温 较低的冬季或比较寒冷的冬半年。而平流雾则是当暖湿的空较低的冬季或比

    31、较寒冷的冬半年。而平流雾则是当暖湿的空 气流到冷的海气流到冷的海(地地)面上时,逐渐降温形成的。第面上时,逐渐降温形成的。第(1)、(2)题,题, 雾的类别应通过表中的概念、特征及形成条件判断;第雾的类别应通过表中的概念、特征及形成条件判断;第(3)题,题, “十雾九晴十雾九晴”应联系大气逆辐射知识进行分析;第应联系大气逆辐射知识进行分析;第(4)题,重题,重 庆成为庆成为“雾都雾都”与其盆地地形有着密切关系。与其盆地地形有着密切关系。 【答案答案】 (1)辐射辐射 (2)平流平流 (3)辐射辐射 (4)辐射雾辐射雾 形成原因:形成原因:位于我国的湿润地区位于我国的湿润地区(位于河流交汇处位于

    32、河流交汇处),水汽,水汽 充足充足(空气湿润空气湿润);夜晚地面辐射强夜晚地面辐射强(夜晚温度低或夜晚降夜晚温度低或夜晚降 温快温快);位于四川盆地,空气比较稳定位于四川盆地,空气比较稳定(近地面水汽积存近地面水汽积存); 城市附近尘埃多,凝结核多。城市附近尘埃多,凝结核多。 (2009 广东高考广东高考)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 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2)题。题。 (1)关于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关于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 下列叙述正确的

    33、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由甲地向乙地急剧增加由甲地向乙地急剧增加 B.由乙地向丙地急剧增加由乙地向丙地急剧增加 C.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 D.由丙地向乙地逐渐减少由丙地向乙地逐渐减少 【解析解析】 该题考查等值线的判读,这里的等值线为该题考查等值线的判读,这里的等值线为 “等有效辐射等有效辐射”线。由图示不难读出,甲、乙两地的有效辐线。由图示不难读出,甲、乙两地的有效辐 射均介于射均介于2 600和和2 700之间,丙地小于之间,丙地小于2 000。从图示有效辐。从图示有效辐 射的变化看,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从乙地向丙地逐渐减射的变化看,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从乙

    34、地向丙地逐渐减 少,从丙地向乙地逐渐增加,从甲地向乙地变化不大。少,从丙地向乙地逐渐增加,从甲地向乙地变化不大。 【答案答案】 C (2)关于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关于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面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地面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 B.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弱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弱 C.空气温度越低,大气逆辐射越弱空气温度越低,大气逆辐射越弱 D.空气湿度大、云量多,大气逆辐射强空气湿度大、云量多,大气逆辐射强 【解析解析】 地面辐射是指近地面被加热,并以长波辐地面辐射是指近地面被加热,并以长波辐 射的形式向外传播的过程。大气逆辐射

    35、是指大气辐射中向射的形式向外传播的过程。大气逆辐射是指大气辐射中向 下的部分,因其与地面辐射的方向相反,故称为下的部分,因其与地面辐射的方向相反,故称为“大气逆大气逆 辐射辐射”。地面辐射的强弱除与地面温度有关外,还和下垫。地面辐射的强弱除与地面温度有关外,还和下垫 面的性质有关。组成下垫面物质的比热容、下垫面的海拔面的性质有关。组成下垫面物质的比热容、下垫面的海拔 高低等,都影响其温度的高低,进而影响地面辐射的强弱。高低等,都影响其温度的高低,进而影响地面辐射的强弱。 地面温度越低,地面辐射越弱;天空云量越多,湿度越大,地面温度越低,地面辐射越弱;天空云量越多,湿度越大, 大气逆辐射越强。大

    36、气逆辐射越强。 【答案答案】 B 随堂巩固随堂巩固 读大气垂直分层图读大气垂直分层图(右图右图), 回答回答13题。题。 1.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 变化的曲线是变化的曲线是 ( ) A. B. C. D. 解析:解析:为对流层,为对流层,为平流层,为平流层,为高层大气。在对流为高层大气。在对流 层,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但不会像的降温幅度那样层,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但不会像的降温幅度那样 大,故选大,故选B。 答案:答案:B 2.对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对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 ( ) A.层顶部层顶部 B.层底部层底部 C.层中部层中部

    37、D.层层 解析:解析:能反射无线电短波的电离层在能反射无线电短波的电离层在80500千米的高空,千米的高空, 处在高层大气中。处在高层大气中。 答案:答案:D 3.下列有关下列有关、 层可能出现的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层可能出现的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飞机在飞机在层飞行有时会出现颠簸现象层飞行有时会出现颠簸现象 B.飞机在飞机在层飞行时,飞行员常感觉是万里无云层飞行时,飞行员常感觉是万里无云 C.在在层中有时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上升的现象层中有时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上升的现象 D.在在层中沐浴阳光时不会损伤皮肤层中沐浴阳光时不会损伤皮肤 解析:解析:层为平流层,在此层沐浴阳光时会受到紫外线

    38、层为平流层,在此层沐浴阳光时会受到紫外线 的损伤,故的损伤,故D项叙述错误。项叙述错误。 答案:答案:D 4.(2009 上海高考上海高考)2008年初的雪灾与大气的逆温现象有关。年初的雪灾与大气的逆温现象有关。 逆温是指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增高的现象。下列逆温是指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增高的现象。下列 四图中表示近地面逆温现象的是四图中表示近地面逆温现象的是 ( ) 解析:解析:结合题干材料分析可知,近地面大气存在逆温现结合题干材料分析可知,近地面大气存在逆温现 象的为象的为A和和D两项,两项,D项气温分布与大气垂直分层的气温项气温分布与大气垂直分层的气温 变化规律不符。变化规律不符。

    39、 答案:答案:A 读图,完成读图,完成56题。题。 5.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 ) A.地面辐射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太阳辐射 C.大气辐射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 6.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以及它们在图中对应字母的组合,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以及它们在图中对应字母的组合, 正确的是正确的是 ( )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 B.大气的反射作用大气的反射作用D C.大气的吸收作用大气的吸收作用B 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大气的逆辐射作用C 解析:解析:通过图示可知通过图示可知A为太阳辐射,为太阳辐射,B为地面辐射,为地面辐射,C

    40、为大气为大气 逆辐射,逆辐射,D为大气的反射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直接吸收为大气的反射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直接吸收 能力弱,地面才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太阳通过太阳辐射能力弱,地面才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太阳通过太阳辐射 “暖暖”地面,地面利用地面辐射地面,地面利用地面辐射“暖暖”大气,大气以逆辐大气,大气以逆辐 射保温地面。射保温地面。 答案:答案:5.A 6.D 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示各项内容中,由于在图示各项内容中,由于 、 (填写代表的填写代表的 英文字母英文字母)的存在,使大气具有的存在,使大气具有“温室效应温室效应”(”(保温效应保温效应) )。 (2

    41、)请阐述地质历史上大气请阐述地质历史上大气“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在地表环境形成中的作在地表环境形成中的作 用。用。 解析:解析:大气的大气的“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指大气是指大气中的中的CO2等气体成分,等气体成分, 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没有吸收作用,而对地面长波辐射有着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没有吸收作用,而对地面长波辐射有着 较强的吸收作用,使得近地面的大气增温,并将吸收的大部较强的吸收作用,使得近地面的大气增温,并将吸收的大部 分能量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返回给地面,从而对地面起到保分能量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返回给地面,从而对地面起到保 温作用。根据以上理解,图温作用。根据以上理解,图中中e、f的存在使大气具有了的存在使大气具有了“温温 室效应室效应”,地质历史上的大气,地质历史上的大气“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对地表环境的作对地表环境的作 用也是如此。用也是如此。 (2)大气吸收长波辐射使近地面大气增温,减少热量向宇大气吸收长波辐射使近地面大气增温,减少热量向宇 宙散失,大气逆辐射使近地面气温变化幅度减小。从而对宙散失,大气逆辐射使近地面气温变化幅度减小。从而对 地面起到保温作用,使地球表面较为温暖,若无此效应则地面起到保温作用,使地球表面较为温暖,若无此效应则 地表较寒冷。地表较寒冷。 答案:答案:(1)e f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大气圈的组成、结构和大气的受热过程 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926716.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