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普通高中教科书地理必修第二册解读课件.pptx

  • 上传人(卖家):binbin
  • 文档编号:926679
  • 上传时间:2020-12-07
  • 格式:PPTX
  • 页数:75
  • 大小:4.42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普通高中教科书地理必修第二册解读课件.pptx》由用户(binbin)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普通高中教科书地理必修第二册解读 课件 普通高中 教科书 地理 必修 第二 解读
    资源描述:

    1、普通高中教科书地理必修第二册普通高中教科书地理必修第二册解读解读 本册教材总体介绍本册教材总体介绍 一一 教材各章简要分析教材各章简要分析 二二 本册教材总体介绍本册教材总体介绍 一一 1. 新教材内容的变化 2. 对高中人文地理内容变化的思考 3. 新教材的课标对应 1.地理地理必修必修2内容的变化内容的变化 从人文地理要素,如人口、从人文地理要素,如人口、城乡城乡、文化、产业、文化、产业 、交通等,学习一些人文地理基础知识、交通等,学习一些人文地理基础知识 从发展的角度,学习世界层面的环境和可持续从发展的角度,学习世界层面的环境和可持续 发展问题,以及国家层面的发展问题,以及国家层面的发展

    2、战略发展战略 01 人口 02 乡村和城镇 03 产业区位因素 04 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 主要内容 环境与发展 05 内容的逻辑关系内容的逻辑关系 1、空间类型 乡村、城镇、海洋 3、空间分析手段 地图、地理信息技术 2、空间组织 人流、产业、交通 4、发展目标 经济、环境、社会 空间、发展 选自周尚意 人口人口 人的生活空间人的生活空间 人的生产活动人的生产活动 人口人口 乡村和城镇乡村和城镇 产业区位因素产业区位因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环境与发展环境与发展 地理地理必修必修2的体系结构逻辑的体系结构逻辑 教材选择了教材选择了4个主题:个主题: -人口人口 -乡村

    3、和城镇乡村和城镇 -产业区位因素产业区位因素 -环境与发展环境与发展 (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理论) 这这4个主题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个主题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 -人口是一切人文地理学习内容的核心人口是一切人文地理学习内容的核心 -人类居住地形态人类居住地形态乡村和城镇与人口分布、迁移都有直接关系乡村和城镇与人口分布、迁移都有直接关系 -产业活动,不论是工业、农业、服务业,还是交通,也都与人类产业活动,不论是工业、农业、服务业,还是交通,也都与人类 居住地有关,特别是与城市的发展(城镇化)有关居住地有关,特别是与城市的发展(城镇化)有关 -环境与发展的内容综合了其他环境与

    4、发展的内容综合了其他3个学习主题,同时也贯穿在这个学习主题,同时也贯穿在这3个个 主题的学习之中主题的学习之中 2. 对高中人文地理内容变化的思考对高中人文地理内容变化的思考 高级中学课本地理下册高级中学课本地理下册 自然资源和资源保护自然资源和资源保护 能源和能源利用能源和能源利用 农业生产和粮食问题农业生产和粮食问题 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 人口与城市人口与城市 人类和环境人类和环境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地理下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地理下册 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 人类的居住地与地理环境人类的居住地与地理环境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

    5、系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地理选修第一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地理选修第一册 人口与环境人口与环境 城市的地域结构城市的地域结构 文化景观文化景观 旅游活动旅游活动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2 必修必修 人口的变化人口的变化 城市与城市化城市与城市化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高中人文地

    6、理的内容高中人文地理的内容 经历“少经历“少多多适中”的演变适中”的演变 对这种变化的一些反思对这种变化的一些反思 地理学发展对基础教育地理课程的影响地理学发展对基础教育地理课程的影响 (重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的复兴)(重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的复兴) 教师和学生的反馈教师和学生的反馈 内容进行了削枝强干 章 节 落实的“内容要求” 第一章 人口 第一节 人口分布 2.1 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迁移的特 点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实例,解释区域 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第二节 人口迁移 第三节 人口容量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第一节 乡村和城 镇空间结构 2.2 结合实例,解释城镇和乡村

    7、内部的空 间结构,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第二节 城镇化 2.4 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 ,以及城镇化的利弊。 .11 通过探究有关人文地理问题, 。 .3 结合实例, 。 .5 结合实例,说明工业、 。 .6 结合实例, 。 .10 运用资料, , 。 .7 以国家某项重大发展战略为例, ,说明其地理背景 .8 结合实例,说明国家海洋权益、 。 .9 运用资料, , , 3.新教材的课标对应新教材的课标对应 章 节 落实的“内容要求”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第一节 乡村和城 镇空间结构 2.2 结合实例,解释城镇和乡村内部的空 间结构,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第二节 城镇

    8、化 2.4 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 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 2.11 通过探究有关人文地理问题,了解地 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第三节 地域文化 与城乡景观 2.3 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 上的体现。 .6 结合实例, 。 .10 运用资料, , 。 .7 以国家某项重大发展战略为例, ,说明其地理背景 .8 结合实例,说明国家海洋权益、 。 .9 运用资料, , , 章 节 落实的“内容要求” 人口分布 .1 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 ,并结合实例, 、人口合理容量。 人口迁移 人口容量 .2 结合实例, ,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城镇化 .4 运用资料, ,以及城

    9、镇化的利弊。 .11 通过探究有关人文地理问题, 。 .3 结合实例, 。 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 素 第一节 农业区位 因素及其变化 2.5 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农业和服务 业的区位因素。 第二节 工业区位 因素及其变化 第三节 服务业区 位因素及其变化 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 局与区域发 第一节 区域发展 对交通运输布局的 影响 2.6 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 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10 运用资料, , 。 .7 以国家某项重大发展战略为例, ,说明其地理背景 .8 结合实例,说明国家海洋权益、 。 .9 运用资料, , , 章 节 落实的“内容要求” 人口分布 .1 运用资料,描述人口

    10、分布、 ,并结合实例, 、人口合理容量。 人口迁移 人口容量 .2 结合实例, ,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城镇化 .4 运用资料, ,以及城镇化的利弊。 .11 通过探究有关人文地理问题, 。 .3 结合实例, 。 .5 结合实例,说明工业、 。 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 局与区域发 展 第一节 区域发展 对交通运输布局的 影响 2.6 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 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第二节 交通运输 布局对区域发展的 影响 章 节 落实的“内容要求” 人口分布 .1 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 ,并结合实例, 。 人口迁移 人口容量 .2 结合实例,解释城镇和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 。 城镇化

    11、 .4 运用资料, 。 .11 通过探究有关人文地理问题, 。 .3 结合实例, .5 结合实例,说明工业、 。 .6 结合实例, 。 第五章 环境与 发展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 主要环境问题 2.10 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说明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 缘由。 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 调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中国国家发 展战略举例 2.7 以国家某项重大发展战略为例,运用不同类型 的专题地图,说明其地理背景。 2.8 结合实例,说明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 及其重要意义。 2.9 运用资料,说明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 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

    12、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本册教材总体介绍本册教材总体介绍 一一 教材各章简要分析教材各章简要分析 二二 第一章的内容逻辑结构 人口人口 分 布 分 布 迁 移 迁 移 特 点 特 点 影 响 因 素 影 响 因 素 容量容量 资源环境资源环境 承载力承载力 人口合理人口合理 容量容量 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人口与环境的关系 人口与空间的关系人口与空间的关系 第一个关键词:分布第一个关键词:分布 落实课标落实课标 2.1 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迁移、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并结合实例,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并结合实例,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13、人口合理容量 资料 描述 因果 人口分布的描述人口分布的描述 密度描述、等值线描述密度描述、等值线描述均匀性与否的描述均匀性与否的描述 描述均匀性与否的空间坐标:描述均匀性与否的空间坐标: 山地/平原 沿海/内陆 城市/乡村 高纬度/中低纬度 行政区 胡焕庸线 ? 空间尺度空间尺度 聚焦世界人口分布的聚焦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特点。教材先讲总特点,然后从全 球、大洲、国家等不同空间尺度上,对人口分布的 特点进行具体描述。 全球尺度:全球尺度:中低纬指向、近海指向和平原指向(地图) 大洲尺度大洲尺度:四大人口稠密区,即东亚、南亚、欧洲西部 和北美东部(地图 + 饼状统计图) 国家尺度:国家尺度:13

    14、个人口过亿的国家(文字) “区域认知”“区域认知” 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落实的落实 人口分布人口分布特点的描述特点的描述 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自然因素:自然因素 结合实例结合实例 气候气候:“世界不同纬度人口分布示意图”气候较为适 宜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 地形地形:“世界不同海拔人口分布图”平原地区 水源水源: “塔里木盆地的水源与城镇分布”和读图思考 干旱、半干旱地区水源往往成为人口分布的先决条件 人文因素人文因素 生产力水平生产力水平:发展水平高人多(:发展水平高人多(农业社会农业社会vs工业社会工业社会) 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钱多人多:钱多人多 开发历史开发历史:悠久

    15、人多:悠久人多 其他:政治、军事、文化。其他:政治、军事、文化。 教材把人口分布影响因素分解为各种要素,分别探讨它们教材把人口分布影响因素分解为各种要素,分别探讨它们 对人口分布的不同影响和作用,但实际上,所有这些因素对人口分布的不同影响和作用,但实际上,所有这些因素 都以很复杂的方式起作用,并相互作用。这些因素经常是都以很复杂的方式起作用,并相互作用。这些因素经常是 共同起作用,极少单独起作用的共同起作用,极少单独起作用的(多因多果、互为因果多因多果、互为因果) 因此,本节的最后一段指出世界人口的分布是由自然、人因此,本节的最后一段指出世界人口的分布是由自然、人 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旨在培

    16、养学生的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综合思维” 核心素养核心素养 P6 活动:从分要素讲到要素综合活动:从分要素讲到要素综合综合思维综合思维 运用资料:文字资料运用资料:文字资料楷体叙述楷体叙述 地图资料地图资料人口分布图人口分布图 年平均年平均气温和降水分布图气温和降水分布图 地形图地形图 描述人口分布的特点:第描述人口分布的特点:第1题题 及其影响因素:第及其影响因素:第2-4题题 2.1 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纬度纬度 海陆海陆 地形地形 第二个关键词:迁移第二个关键词:迁移 落实课标落实课标 2.1 运用资料,描述人口运用资料,描述人口

    17、分布、分布、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 因素因素,并结合实例,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并结合实例,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 口合理容量。口合理容量。 回答回答人口迁移的三个基本问题:人口迁移的三个基本问题:什么是人口迁移? 人口为什么会迁移?人口迁移有什么特点? 编排思路是“迁移概念编排思路是“迁移概念迁移原因迁移原因迁移特点”,迁移特点”, 迁移迁移的概念的概念 三大要素三大要素 空间移位空间移位 居住地变更居住地变更 时间限度时间限度(与人口移动的区别) 两大类型两大类型 国际人口迁移国际人口迁移 国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 迁移的描述迁移的描述 机械增长率机械增长率/迁移率

    18、迁移率正负、快慢正负、快慢 迁移快慢描述的参照系:迁移快慢描述的参照系: 毗邻区、对比区 上级行政区 。 迁移线路迁移线路起止点、途径点起止点、途径点 为什要研究人口迁移为什要研究人口迁移 区域人口的数量变化区域人口的数量变化 衡量指标:衡量指标:人口机械增长人口机械增长(率)(率) 概念概念公式公式 指示作用:指示作用:由人口机械增长率的正负值,可判断某一区域 是人口净迁入区还是净迁出区。 认识区域人口的数量变化时,一是要考虑人口的自然增长认识区域人口的数量变化时,一是要考虑人口的自然增长 ,它取决于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动;二是要考虑人口,它取决于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动;二是要考虑人口

    19、的机械增长,是由人口迁移引起的。的机械增长,是由人口迁移引起的。 总结:总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由人口自然增长和 人口机械增长共同决定的 迁移的影响因素 推拉理论:迁移动力推拉理论:迁移动力 图图1.12与图与图1.13解读解读 两个实例的说明两个实例的说明 两个实例两个实例 P12 活动设计活动设计从分要素讲到要素综合从分要素讲到要素综合综合思维综合思维 2.1 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迁移的特点(时空两个维度)迁移的特点(时空两个维度) 国际人口迁移特点:三个时间段国际人口迁移特点:三个时间段 (19世纪世纪 二战)二战) 国内人口迁移特点:二个时间段(工

    20、业化)国内人口迁移特点:二个时间段(工业化) 我国人口迁移特点:二个时间段(改革开放)我国人口迁移特点:二个时间段(改革开放) 第三个关键词:容量第三个关键词:容量 落实课标落实课标 2.1 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实并结合实 例,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例,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是两个不同而又有密“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是两个不同而又有密 切联系的概念。切联系的概念。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区域资源环境条件所能承

    21、载的人口数量,即人口数量的极 限。(P16 图1.22)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客观存在的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动态的 人口合理容量人口合理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本质上是生态命题,不是经济命题人口合理容量本质上是生态命题,不是经济命题 人口合理容量从时效来看是长期的命题,不是短期的命题人口合理容量从时效来看是长期的命题,不是短期的命题 人口合理容量是价值命题,不是工具命题人口合理容量是价值命题,不是工具命题 学生能分辨这两个概念,目的是要学生认识到资源环学生能分辨这两个概念,目的是要学生认识到资源环 境对人类活动的支持能力有一个限度。境对人类活动的支持能力有一个限度。 人类如果要想可持续发展,就应该

    22、追求达到人类如果要想可持续发展,就应该追求达到“人口合人口合 理容量理容量”这一长远目标。这一长远目标。 最终落实在人口观上,落实人地协调观核心素养的培最终落实在人口观上,落实人地协调观核心素养的培 养。养。 城乡内部空间结构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时间发展 城镇化 空间变化 乡村和乡村和 城镇城镇 第二章的内容逻辑结构 第一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城乡内部空间结构城乡内部空间结构 落实课标落实课标 2.2 2.2 结合实例,解释城镇和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说明合理利用结合实例,解释城镇和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说明合理利用 城乡空间的意义。城乡空间的意义。 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城乡内部空间结构城乡内部空

    23、间结构 乡村:乡村:农业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用地; 空间结构即空间的组合图2.3 城镇:城镇: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等。 不同功能区在空间上的组合,形成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教材用杭州、曼哈顿、香港等城市的实例(图2.4-2.5) 城镇内部空间结构形成的原因城镇内部空间结构形成的原因地租曲线地租曲线 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三个维度三个维度 经济: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经济: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环境:改善环境状况(保留和规划生态涵养空间)环境:改善环境状况(保留和规划生态涵养空间) 社会:历史和文化遗产(历史街区和村落、建筑物)社会:历史和文化遗产(历史街区和村落、建筑

    24、物) 第二个关键词:城镇化第二个关键词:城镇化 落实课标落实课标 2.4 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 城镇化?城市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所称“城市”, 明文规定是指“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由此可 见,镇显然是属于城市范畴,在本册教科书中,市和镇统称为“城 镇”。 城镇化过程主要是由时间进程带来的城镇空间的变化 第二个关键词:城镇化第二个关键词:城镇化 教材提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情境设计)、英国的城镇化 进程(案例)、我国城镇化和区域差异(活动)等材料,满足本条 “标准”要

    25、求学生会运用有关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过程和特点 城镇化的“利弊”城镇化的“利弊” 利三个维度 经济:区域经济增长 资源利用效率 环境:污染物集中处理 平整土地、绿化 社会:和谐 就业机会 差距缩小 弊两个方面 环境问题:气水渣等污染 社会问题:交通拥堵 住房紧张 贫民窟 第三个关键词:第三个关键词:城乡城乡景观景观 落实课标落实课标 2.3 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第三个关键词:第三个关键词:城乡城乡景观景观 乡村景观:宅高田低、永定土楼、宏村(案例) 城镇景观:从色彩入手乌镇、佛罗伦萨、瓦尔帕索莱 从局部到整体建筑、民居(北京四

    26、合院) 城镇空间格局(案例:苏州) P49 活动:活动: 地理实践力地理实践力 地方学习地方学习 第三章的内容逻辑结构第三章的内容逻辑结构 产业区位 因素 农业区位 因素 工业区位 因素 服务业区位 因素 区位选 择 关键词:区位关键词:区位 区位区位 还是区位还是区位 区位和位置是既密切相关又有区别的概念。区位与 位置不同,既有“位”,也有“区” “位”是位置,即该事物所处的地点(宏观/微观) “区”是指空间关系,把该事物放在一个更大的区 域中来看待,分析该事物与区域中相关地理因素的 空间关系。如一事物(如工厂)与其他事物(如原 料地、市场 ) 的空间关系 总之,区位指的是决定人类活动场所的

    27、位置的各种因素和总之,区位指的是决定人类活动场所的位置的各种因素和 关系的总和。关系的总和。 对于已有的人类活动场所,区位可以解释这些场所为什么对于已有的人类活动场所,区位可以解释这些场所为什么 会在它们目前所处的位置上形成。会在它们目前所处的位置上形成。 对于待建的人类活动场所,区位则可以指明在哪些位置上对于待建的人类活动场所,区位则可以指明在哪些位置上 布局效果会好一些。布局效果会好一些。 农业区位选择农业区位选择 实质:综合考虑多种区位因素后对农业土地利用的合理利用实质:综合考虑多种区位因素后对农业土地利用的合理利用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 人文因素:市场、

    28、交通、政策、科技人文因素:市场、交通、政策、科技 54 P60 农业区位的各人文因素的变化农业区位的各人文因素的变化 4个蓝点举例说明个蓝点举例说明 工业区位选择工业区位选择 工业空间组织形式:选择区位,将原材料汇聚在某地,加工为工业空间组织形式:选择区位,将原材料汇聚在某地,加工为 工业制品。工业制品。 R = P C 广义成本:经济成本(运输、能源、劳动力)广义成本:经济成本(运输、能源、劳动力) 环境成本环境成本 社会成本社会成本 56 服务业区位选择服务业区位选择 商业性服务业和非商业性服务业商业性服务业和非商业性服务业 空间组织形式:选择区位,将商品、服务便捷地销售到客户空间组织形式

    29、:选择区位,将商品、服务便捷地销售到客户 区位成本:经济成本(用地、物流等成本)区位成本:经济成本(用地、物流等成本) 57 第四章的内容逻辑结构第四章的内容逻辑结构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区 域 发 展 对 交 通 区 域 发 展 对 交 通 运 输 布 局 的 影 响 运 输 布 局 的 影 响 交 通 运 输 布 局 交 通 运 输 布 局 的 一 般 原 则 的 一 般 原 则 交 通 运 输 布 局 对 交 通 运 输 布 局 对 区 域 发 展 的 影 响 区 域 发 展 的 影 响 交通与运输 交通运输布局:交通线网、站场的组织和运输方式的选择 相应课标要

    30、求定位为“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第一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是 相互促进的关系;第二,交通运输布局和区域发展都是变 化的,教材重在讲两者变化中的关系;第三,无论是交通 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还是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 局的影响,都是多方面的,教材只能选择其中重要的方面 讲述。 2.6 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 发展的关系。发展的关系。 交通运输布局一般原则:交通运输布局一般原则:P81图图4.2 是是理解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关系的知识基础,在处理两理解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关系的知识基础,在处理两 者关系时,

    31、一般都要遵循这些原则,所以安排在第一节的开者关系时,一般都要遵循这些原则,所以安排在第一节的开 篇学习。篇学习。 从三个维度来看布局原则:从三个维度来看布局原则: 经济维度:经济维度:满足运输需求满足运输需求、适度超前适度超前、发挥综合运输优势发挥综合运输优势等等 环境维度:环境维度:因地制宜因地制宜、少占少占土地等土地等 社会维度:平衡地区发展、社会维度:平衡地区发展、适应国防需要适应国防需要等等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交通运输布交通运输布 局对区域发局对区域发 展的影响展的影响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促

    32、进区域经济发展 影响聚落发展影响聚落发展 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交通线交会处往往可以形成新的城市交通线交会处往往可以形成新的城市 交通线的变化会影响城市的兴衰交通线的变化会影响城市的兴衰 第五章的内容逻辑结构第五章的内容逻辑结构 第一个关键词:环境问题第一个关键词:环境问题 课标:课标:2.10 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人地关系冲突的体现环境问题:人地关系冲突的体现 P96图图5.2 人类与 环境相 互作用 环 境 问 题 的 产 生 过 度 索取 过 度 排放 自 然 资 源枯竭 生 态 破坏 环

    33、 境 污染 呈现明 显的地 域差异 协调 人地 关系 环 境 问 题 的 表 现 影 响 范 围 日 趋 全球化 经济 环境 社会 第二个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第二个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课标: 说明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 2020/12/6 68 第三个关键词:国家发展战略第三个关键词:国家发展战略 2.7 以国家某项重大发展战略为例以国家某项重大发展战略为例,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 图图,说明其地理背景说明其地理背景。 2.8 结合实例结合实例,说明国家海洋权益说明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及其重要海洋发展战略及其重要 意义意义。 2.9 运用资料运用资料,说明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说明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钓鱼钓鱼 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 的主权的主权。 举例举例 主体功能区主体功能区 P110图图5.18 P112图图5.20 谢谢聆听谢谢聆听 敬请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普通高中教科书地理必修第二册解读课件.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926679.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