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的概念 教案(第九届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展示与培训活动).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对数的概念 教案(第九届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展示与培训活动).doc》由用户(四川三人行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九届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展示与培训活动 对数的概念 教案 【第九届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展示与培训活动】 对数 概念 第九 全国 高中 青年 数学教师 优秀 展示 培训 活动 下载 _其他_数学_高中
- 资源描述:
-
1、对数的概念教案 广东省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 祁XX 教学内容分析: 内容:对数概念引入的必然性分析,对数的概念与对数的简单性质 内容解析:本节是高中数学人教 A 版必修一第二章第 2 节的内容对数的引入是进一步解决方程 0 1 a N a 且a 中已知两个量求第三个量的问 b 题的延续:是初中所学幂运算的必要补充,也是第二章第 1 节所学指数运算的逆运算;是“概念运算函数”研究路径的又一次强化,也是对数运算乃 至对数函数学习的启蒙课;是大数处理的关键概念和必备工具,也是高中对数函数模型学习的必要准备. 对数概念的引入充满逻辑推理的必然性奥义,也渗透着一般概念建构以及创生的多个方面:在建构概念的过
2、程中既要考虑要概念的存在性和引入的必 然性,还要考虑新概念与旧知识的相互关联和印证,更要关注新概念下知识体系的逐步搭建.因此,这部分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渗透数学学习过 程中的逻辑推理、形象直观、数学运算素养有不容忽略的价值,应当引起充分重视! 教学目标设置: 目标: (1)通过解决 a N a 0且a 1 中已知两个量求第三个量的问题,夯实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力,渗透逻辑推理的数学素养. b (2)能从对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中感知一个新概念的建立发展过程,在深刻理解对数概念形成的必然性前提下熟练掌握指数式、对数式的相互转化,促 进化归转化思想方法的内化. (3)在指数式、对数
3、式相互转化运算的基础上研究对数的一些基本性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算素养. 目标解析: (1)对数的概念是在解决 a N a 0且a 1 中已知 a, N N 0 求b 的问题背景下产生的,因此从方程的根的存在性、唯一性的角度分析对数引 b 入的必然性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同时在分析这些必然性条件的同时可借助前面学习的指数函数相关知识加以直观感知. (2)由于对数运算是指数运算的逆运算,在概念的形成和构建过程中牢固树立指对数的转化意识,能够把对数问题转化成已经熟悉的指数问题解决, 这种相互印证的问题处理方式不止在概念形成中有重要作用,在后续对数的运算、对数函数的学习中也有可资借鉴之处. (3)
4、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本节主要加强学生逻辑推理素养和数学运算素养的培养.在对数概念引入的必然性分析中,通过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完整探究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素养;在借助指对数相互转化形成对数的基本性质和简单运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素养. 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一章学习了指数的相关知识,对数作为指数的逆运算,可以从指数的相关知识出发来鉴证对数的相关概念和性质,因而学生的指数知识储备 是本节内容的重要起点.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能力,能够熟练进行指数运算,能够借助指数函数图像分析函数值与自变量关系. 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1教学问题一:为什么引入对数概念?一个新概念的引入
5、都会考虑概念生成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因此,本节课第一个要解决的就是为什么引入对数. 解决方案:通过实际案例感知求指数运算的存在实然,借助方程思想分析对数产生的数理逻辑,结合指数函数图像的直观刻画认定对数的存在性和唯一性 2教学问题二:如何构建对数知识?从最近发展区的角度考虑,学生对对数的最初感知在于求指数问题,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就是指数知识体系的构 建,基于这些因素,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微观上,从对数概念入手,借助指对数关系搭建对数知识;宏观上,从指数知识类比得到对数知识体系,即对数 的概念,对数的运算,对数函数,以及对数的应用 3教学问题三:对数的引入能做什么?每一个新概念的引入都会考虑它是否能
6、产生新的方法,或者为其它问题的解决带来便利对于对数而言,它的 突出优点就是解决大数计算,这种优点会在后续的指对数运算中逐渐体现出来.解决方案:作为对数起始课,本节拟从指对数的相关简化运算中作必要铺垫, 在渗透数学运算素养的同时引导学生予以初步体会. 教学策略分析(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问题为我们选择教学策略提供了启示在教学设计中,采取问题引导方式来组织课堂教学问题的设置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 考空间,让学生围绕问题主线,通过自主探究达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数概念引入的必然性分析,让学生参与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推理过
7、程,感受数学运算在数学知识建构中的 特殊意义,同时感知概念的建构过程中用到的处理策略和思想方法在新知识进一步深入和应用时的指导作用.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是实施数学具体内容的教 学与核心素养培养有机结合的样本 教学重点:对数的概念的建构与简单性质的理解运用 教学难点:对数概念的理解 教学准备:电教平台以及教学课件 教学流程框图: 情境引入 数学化分析 对数的存在 对数的概念 对数的性质 课堂小结 性分析 教学过程:(教案主体及格式如下) 教学 预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步骤 用时 人教 A 版必修 1 2.2.1 对数与对数运算 呈现问题情 探 究 情 境 截止到 1999 年底,我国人
8、口约 13 亿.如果 境,设置开 可 能 预 设 今后能将人口年平均增长率控制在 1%,则根据前 放问题,让 的问题,组 面学习的知识我们可以得到我国人口数 y 与所 学生轻松进 织 语 言 提 经过年数 x 之间的关系为: y 131.01x . 5 入到课堂状 出问题. 情 分 问题 1 请你根据我国人口数与所经过年数 态. 境 钟 的关系设计一个问题. 引 (1) 经过 20 年以后我国的人口总数是多 将一般问题 入 少? 具体化,让 思 考 并 解 (2) 我国人口总数达到 18 亿时要经过多 学生更容易 决 具 体 问 少年? 展开对问题 题. 【预设答案】提出的问题主要分为两类:一
9、 的思考、追 类是知道经过的年数,求我国人口数;另一类是 问. 预测人口达到某个数值时所经过的年数. (1)的答案为131.0120 16 (2)需设出未知数:设经过 m 年后我国的 18 人口总数达到 18 亿,则有:1.01m . 13 以上问题的数学本质指向方程 ab N (其 中 a 0 且 a 1)中已知两个量求第三个量的问 问 题. 题 5 引导学生从 独 立 思 考 问题 2 你能把以上问题从已知、未知的角 探 分 较高的角度 问题,积极 度进行归类分析吗?这两个问题之间有什么联 源 钟 分析问题, 解答,体会 系?请借助问题 1 中的结果说明. 运用量纲思 新 运 算 引 【预
10、设答案】第一个问题可归类为已知 a,b ,求 想给问题分 出 的 必 然 类,发现新 性. N .第二个问题可归类为已知 a, N ,求 b .第一 旧 知 识 联 个问题是指数运算问题,第二个问题是一种新的 系. 运算,并且是和指数运算互逆的运算. 第 一 个 问 题 举 例 , 如 1 131.0120 16,2 1 ,“已知 a,b,求 N ”可 2 18 以求解;第二个问题举例,如:1.01m , 13 0.84n 0.5 ,“已知 a, N ,求b ”目前不可解. 18 问题 3 满足方程1.01m ,0.84n 0.5的实数 13 m,n 是否存在?如果存在,有几个? 教师引导学
11、生借助已学 借 助 指 数 函 数 相 关 指数函数的 知 识 解 决 【预设答案】分别作出指数函数 y 0.84x 和 相关知识对 问题,适时 y 1.01 的图像如下图所示,借助图像进行存在 x 新问题的可 运 用 数 形 性 和 唯 一 性 的 说 明 , 满 足 方 程 求解性进行 结 合 思 想 探讨分析. 说理. 存 在 5 性 分 探 钟 讨 18 1.01m ,0.84n 0.5 的实数 m,n 存在且唯 13 一. 问题 4 更一般的,对于 ab N (其中 a 0 且 a 1),已知 a, N 求b ,b 是否存在? 【预设答案】更一般地,对于 ab N(其中 a 0 且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