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初三下册世界历史知识点.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部编版九年级初三下册世界历史知识点.doc》由用户(副主任)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 九年级 初三 下册 世界历史 知识点 doc 下载 _九年级下册_(部)统编版_历史_初中
- 资源描述:
-
1、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 第第 1 1 课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拉丁美洲:指今天美国以南的所有美洲地区。 2.背景: (1)从 16 世纪初到 19 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处于西班牙西班牙和葡萄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 (2)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3.性质:一场反抗殖民统治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 4.独立运动: (1)南美洲北部:玻利瓦尔玻利瓦尔解放黑人奴隶,承诺胜利后分给起
2、义士兵土地。1819 年,他率领军队大败 西班牙西班牙军队,先后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 (2)南美洲南部:圣马丁圣马丁先后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战争。 5.圣马丁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解放者” 。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二、印度民族大起义 1.原因: (1) 英国英国向印度倾销机器生产的棉纺织品,使印度的手工棉纺织业遭到沉重打击,许多手工业者因此 破产。 (2)英国以种种借口兼并印度王公的领地。 (3)英国取消了对印度土兵的较优厚待遇,并且不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宗教信仰。 2.导火索: “涂油子弹事件” 。 3.起义:1857185
3、7 年年,印度土兵首先起来反抗英国殖民者,起义浪潮席卷了印度北部和中部。最终起义 失败。 。 4.代表人物:章西女王章西女王。 5.意义: (1)对内: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民族意识的觉醒。 (2)对外:这次起义是 19 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第2 2课课 俄国的改革俄国的改革 一、一、彼得一世改革彼得一世改革 1.背景:在沙皇的专制统治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农奴制农奴制盛行,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 2.目的: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富国强兵。 3.改革时间:18 世纪 4.领导人:彼得一世 5.内容
4、: (1)政治: 建立了中央集权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 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功劳和才能才能提拔。 (2) 经济: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3)文化: 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推行文化教育; 提倡西方的礼节服饰与生活方式。 6.影响: (1)积极: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 了条件;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近代化的进程。 (2)消极:农奴制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二、二、废除农奴制(废除农奴制(18
5、186161 年农奴制改革)年农奴制改革) 1.背景: (1)19 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 (2)克里木战争,俄国战败。 2.原因:农奴制农奴制严重制约了这一时期俄国的经济发展。 3.时间和领导人:1861 年,亚历山大二世。 4.内容: (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2)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出钱赎买 ,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5.影响: (1)积极:1861 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 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2)消极: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农
6、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第第 3 3 课课 美国内战美国内战 一、一、南北矛盾的加剧南北矛盾的加剧 1.背景(原因): (1)南北方不同的经济类型的发展,加剧了南北矛盾。(北方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南方是奴隶制种奴隶制种 植园经济植园经济) (2)对美国西部新增加的土地,南北方围绕奴隶制度的存废奴隶制度的存废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二、内战爆发二、内战爆发 2.导火线:1860 年,林肯当选美国总统。 3.爆发:南方 7 个州成立“南部同盟” 。1861 年 4 月,南方军队挑起战争,美国内战爆发,史称“南 北战争” 。 4.初期:北方屡屡失败,引起人
7、民的强烈不满,要求扭转战局。 三、北方的胜利三、北方的胜利 5.扭转:1862 年,联邦政府通过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 (1)内容: 宅地法 :鼓励农民到西部西部耕种。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从 1863 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黑人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 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参加北方军队。 (2)作用:调动了农民尤其是黑人的积极性,扭转了战场上联邦军队的被动局面。 6.结果:南北战争以北方胜利北方胜利告终,避免了美国分裂。 7.实质: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额革命第二次资产阶级额革命。 8.意义:维护了国家统一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
8、济的迅速发 展创造了条件。 9.对林肯的评价: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杰出贡献,得到了美国人民衷心的爱戴与景 仰,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 第第 4 4 课课 日本明治维新日本明治维新 一、倒幕运动一、倒幕运动 1.背景: (1)德川幕府推行“闭关锁国”“闭关锁国”政策,造成日本与外界隔绝,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以美国美国为先的西方国家逼迫日本开港通商,使日本经济受到很大冲击。 2.开始:一部分中下级武士中下级武士采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联合西南强藩和朝廷公卿,发动了倒幕 运动。 3.结束:1868 年 1 月,倒幕派发动“王政复古”政变。同年粉碎了幕府的武力反扑,结
9、束了幕府统 治。 二、明治维新二、明治维新 1.背景:倒幕运动后,睦仁天皇改年号为“明治” ,迁都东京。 2.从 18681868 年起,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 史称“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 。 3.内容: (1)政治上,废藩置县,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 (2)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提倡忠君、服从、不怕死的“武士道”精神。 (3)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在“殖产兴业”“殖产兴业”的口号下,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4)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文明开化” ,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4.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自
10、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5.影响: (1)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2)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资本主义 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 ,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3)日本的改革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它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 扩张的道路。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第 5 5 课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电的应用一、电的应用 1.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 勃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2.第二次工业革命
11、的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3.成就:电力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 4.代表:美国发明家爱迪生爱迪生利用电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等事物。他在纽约建成 了世界上第一个火力发电站火力发电站和输电网,促进了电灯的广泛使用。 5.在各国发明家的共同努力下,世界由此进入了“电气时代电气时代” 。 二、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二、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1.内燃机内燃机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的另一重大成就, 这一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 机问题,在这一领域内引发了一场变革,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2.表现:(1
12、)19 世纪 80 年代,德国人本茨本茨制造出一辆配有汽油发动机的汽车。 (2)1913 年,福特福特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 (3)1903 年,莱特兄弟莱特兄弟的飞机试飞成功,人类从此实现了以内燃机为动力的载人飞行。 三、化学工业和新材料三、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1.表现:(1)1867 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诺贝尔经过多年的实验,发明了现代炸药。 (2)1869 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赛璐珞,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 (3)1884 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人造纤维 ,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 2.意义: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13、,使欧美资本主义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取得 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工业化强国。 第第 6 6 课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一、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一、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1.人口增长: 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 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越来越多的妇女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为社会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2.大众教育:19 世纪中期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化大众化教育,法国 和德国最早建立起国家教育体系。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 二二、城市化、城市化 工业革命开始后,随着工业和商
14、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生 活在城市里。到 19 世纪后期,大部分英国人已经生活在城市之中了。 三、社会问题三、社会问题: (1)贫富差距加大,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2)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是工业化带来的另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第第 7 7 课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近代科学与文化 一、科学家一、科学家 1.牛顿牛顿:英国科学家,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都有杰出贡献。代 表作有 1687 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 2.达尔文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他提出了“进化论进化论”的观点,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
15、。 代表作有物种起源物种起源 。 二、文学巨匠二、文学巨匠 1.巴尔扎克:19 世纪法国法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人间喜剧人间喜剧系列小说,再现了法国 19 世纪早期 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 2.列夫托尔斯泰: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俄国革命的镜子” ,他的作品中一方面深刻揭露了俄国专制主义和地主 对农民的残酷压榨, 另一方面又否定暴力革命, 宣扬道德上的博爱。 代表作有 战争与和平安娜 卡战争与和平安娜 卡 列尼娜 复活列尼娜 复活 。 三、音乐美术大师三、音乐美术大师 1.贝多芬:德国德国天才作曲家,他创作的音乐充满了超乎常人的想象力和激情,富有感染力。第三交响 曲英雄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是他
16、的代表作之一。 2.梵高:荷兰荷兰(国籍)杰出画家,他的向日葵中明亮、艳丽的黄色花瓣,表达了画家对生命的赞美 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第 8 8 课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1.目的:为了夺取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 2.背景:在两次工业革命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洲列强之间的竞争与争夺酝酿着战争。德国与英、法、俄的矛 盾突出。 3.形成: (1)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 (2)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英国、法国、俄国 4.根本目
17、的:重新分割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二、大战的爆发二、大战的爆发 1.导火线:1914 年 6 月 28 日,萨拉热窝事件萨拉热窝事件。 2.爆发:19141914 年 7 月,奥匈帝国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以撒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 次世界大战爆发。意大利意大利为了自身的利益,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 3.规模:最初集中在欧洲欧洲战场,后来逐渐扩大到非洲,亚洲和太平洋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 三、大战的进程和结果三、大战的进程和结果 4.主要战役:19161916 年“凡尔登战役” 。交战双方死伤 70 多万人,有“绞肉机” 、“绞肉机” 、 “地狱” 、 “屠场”之 称。 5.
18、发展:1917 年,美国美国参战;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6.结束:1918 年 11 月,德国投降,战争以同盟国的失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 7.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战争,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取世界 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帝国主义战争。 8.影响: (1)这场战争历时 4 年多(时间长),先后参战的国家共计 30 多个(范围广),参战各国死伤人数高达 3 000 多万。 (2)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 (3)大战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第第 9
19、9 课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列宁与十月革命 一、十一、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月革命前的俄国 1.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接连失利,国内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2.1917 年 3 月,俄国发生“二月革命”二月革命” ,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产阶级临时政府。但临时政府 宣布继续履行沙皇政府的“义务” ,将世界大战进行到底,引起人民的更大不满。 二、十月革命二、十月革命 1.时间:1917 年 11 月 6 日(俄历 10 月) 2.领导人:列宁 3.结果: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三、开辟新时代三、开辟新时代 1.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主要内容:建立苏维埃政权;通过和平法令 ;成立苏维埃政府,列宁任 人民
20、委员会主席。 2.具体措施 废除了旧的国家机器,创建了新的政党机关; 废除了旧的常备军,组建了红军; 将大工业、铁路和银行收归国有,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废除土地私有制,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废除沙皇政府和临时政府,与外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3.成效:苏维埃俄国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巩固了新生政权。 4.意义: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推动 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第第 1010 课课 凡尔赛条约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和九国公约 一、 凡尔赛条约
21、一、 凡尔赛条约 1.巴黎和会 召开:1919 年 1 月,在巴黎召开。参加和会的有 27 个国家,会议被法国、英国和美国三国操纵。 性质:帝国主义国家分赃会议。 2.凡尔赛条约 (1)签订:1919 年 6 月,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条约 ,对德国领土、军事、政治、赔款、 殖民地等问题做出了规定。 (2)内容 领土:重划德国疆界,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归还法国开采 军事: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 15 年,莱茵河东岸 50 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禁止 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德国拥有空军,规定陆军人数不得超过 10 万。 政治:德国承认奥地利、波兰等国独立。 赔款:由协约
22、国设立“赔款委员会” ,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 殖民地: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3.凡尔赛体系的确立: 凡尔赛条约和其他和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战胜国在欧洲、西 亚 和非洲的国际的“新秩序” 。 二、 九国公约二、 九国公约 1.华盛顿会议的召开:为了调整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由美国倡议,1921 年 11 月,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国 9 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主导会议的是美国。 1922 年,九国代表签署了九国公约等条约。 2.九国公约的内容 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 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
23、则。 3.九国公约的作用:使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最终实现,阻止了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维 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4.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重新调整和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 地区的关系。 在 这两个会议的基础上,战后国际新秩序得以重建,这一秩序通常被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 5.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第第 1111 课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新经济政策一、新经济政策 1.实施:为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21 年春,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2.内容 (1)以征收
24、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2)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允许出租土地,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农民可以自由买卖,实行自由贸易; (3)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 (4)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3.意义: 新经济政策从苏俄的国情出发, 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迅速缓解了危机, 巩固了工农联盟, 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二、苏联的工业化二、苏联的工业化 1.背景 1922 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从 1926 年起,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 工业化建设。 2.工业化:19281937 年,苏联先后提前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 ,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 了强大的工业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