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三期中备考卷Ⅱ地理.pdf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新高考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三期中备考卷Ⅱ地理.pdf》由用户(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2020 2021 学年 学期 期中 备考 地理 下载 _各科综合_高中
- 资源描述:
-
1、(新高考)2020-2021 学年上学期高三期中备考卷 地 理 2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 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 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 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第卷卷(选择题选择题) 本卷共本卷共 25 个小题个小题,每小题每小题 2 分分,共共 50 分分。在每小题给出
2、的四个选项中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宜宾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今年暑假组织甘孜州研学活动。 小明同学在游记中描述如下 : “全程都是清一色的沥青路面, 进入甘孜州后我们的大巴车多数时间都是在盘山公路上行驶, 在公路接近山顶处多建有隧道。北京时间 12 点整我们到达稻城亚丁景区”。下图示意 此次研学活动的行程安排。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行程安排上,最崎岖的路段是 A宜宾康定 B康定一雅江 C雅江一理塘 D理塘一景区 2多在接近山顶处建隧道,说明该处 A浓雾锁山 B风沙强劲 C滑坡频发 D冰雪期长 3兴趣小组一到稻城亚丁景区就四处拍摄风景,
3、为了避免逆光的干扰,取景时 应尽量避开 A正南方 B正北方 C东南方 D西南方 【答案】 1B 2D 3C 【解析】 1读图,通过图中各段的路程和时间可算出各段路程的行驶速度,汽车行驶的速度 越快说明该段路程线路越平直、坡度越小,速度越慢则说明线路越弯曲、坡度越大。 通过推算可知四段中汽车行驶速度最慢的是康定雅江段,故地形最崎岖的选 B; 宜宾康定段、雅江理塘段、理塘景区段相对于康定雅江段汽车行驶速度较 快、坡度都较小,A、C、D 错。故选 B。 2图中山顶附近海拔为 4860 米,该地为亚热带地区,海拔高,山顶气温低,有冰 川分布,因此在最高处附近修建隧道主要是为了避免通过山顶的冰雪路段,D
4、 对; 雾容易堆积在山腰、山谷地带,山顶处大雾较山腰、山谷处少,A 错;山顶处阻力 小,风力较大,但山顶处多受上升、下沉气流控制,而山腰处受山谷风影响及特殊 的地形影响(狭管地形) ,风力也较大,因此山地和山腰处都可能受大风影响,这不 是在山顶修隧道的主要原因,B 错;滑坡与坡度、降水量相关,该公路线康定雅 江段坡度最大且该段受东南季风影响大、降水量大,若为防滑坡则应在康定雅江 段多修隧道,C 错。故选 D。 3为了避免阳光刺眼的干扰,他们应尽量避开面向太阳的方位,根据材料信息北京 时间 12 点整我们到达稻城一亚丁景区,此时该景区地方时约为 10:40,此时太阳位 于东南方位,故应尽量避开面
5、向东南方。故选 C。 小明利用假期来到澳大利亚鲍恩(20S,148E)参加为期一个月(从月初到月末) 的地理交流活动, 下图是他绘制的这个月该地某一旗杆杆影顶端日变化图, 其中 0 点为旗杆 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关于该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华北平原的小麦正值返青季节 B长江人海口处的海水盐度达到一年的最低值 C天山牧场的牧民向山麓地带转移 D从中东前往日本的游轮在途经北印度洋时顺风顺水 5在小明学习交流期间,该地区 A有两次正午时小明看不到自己的影子 B日落时刻先推迟后提前 C正午太阳高度先减小后增大 D昼长逐渐变长 6在该城市的沿海有澳大利亚著名的大堡礁景观,堡礁又称“离岸礁”,指
6、有潟湖与 陆地隔开的珊瑚礁,下列关于其形成原因正确的是 A水温升高,地壳下沉,珊瑚虫骨骼堆积 B水质变好,地壳上升,珊瑚虫骨骼堆积 C水温升高,地壳上升,珊瑚虫骨骼堆积 D水温下降,水质变好,珊瑚虫骨骼堆积 【答案】 4C 5B 6A 【解析】 4中间杆影为正午时分,从图中可以看出,月初正午杆影响朝南,月末正午杆影响 朝北,说明太阳直射点由 20S 以北,移到 20S 以南,应为北半球冬至日附近,为 12 月,华北平原的小麦春季返青,A 错误;长江入海口处的海水盐度达到一年的最 低值为夏季,B 错误;冬季天山牧场的牧民向山麓地带转移,C 正确;北印度洋洋 流逆时针流动,从中东前往日本的游轮在途
7、经北印度洋时逆风逆水,D 错误;故选 C。 5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地有一次太阳直射,有一次正午时小明看不到自己的影子, A 错误;冬至日前,日落时刻先推迟,冬至日后提前,B 正确;太阳直射时正午太 阳高度最大,故正午太阳高度先增大后减小,C 错误;昼长先变长后变短,D 错误。 故选 B。 6由于气候转暖而引起冰雪融化使海面上升,岛屿或海岸不断下沉,地壳下沉,原 来岸礁区的珊瑚礁体仍不断向上生长,珊瑚虫骨骼不断堆积,则礁体与陆地之间有 水域隔开,形成堡礁。故选 A。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7关于卑尔根和巴黎的气候特征,正确的是 多年平均气温巴黎高于卑尔根 多年平均气温巴黎低于卑尔根 多年平均降水
8、总量巴黎少于卑尔根 多年平均降水总量巴黎多于卑尔根 A B C D 8图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北部面积狭小且呈带状,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纬度 C洋流 D海陆位置 【答案】 7D 8A 【解析】 7巴黎纬度更低,多年平均气温巴黎高于卑尔根,正确;卑尔根受北大洋暖流 影响更大,多年平均降水总量巴黎少于卑尔根,正确;故选 D。 8北部位于斯堪迪纳维亚半岛,受斯堪迪纳维亚山脉的影响,图示温带海洋性气候 区北部面积狭小且呈带状,A 正确。纬度、洋流、海陆位置的影响相差不大。故选 A。 杞麓湖位于滇中高原,为封闭型断层陷落湖盆,无明显地表径流出口。沿湖平原是当地 重要的农耕区。 下图为杞麓湖某采样点
9、部分时段沉积物平均粒径、 有机碳及碳酸盐含量的变 化曲线图。 该湖泊沉积物的粒径及其碳酸盐含量与湖泊水位呈显著负相关。 据此完成下面小 题。 9杞麓湖为淡水湖,其原因最可能是该湖 A气温低,蒸发弱 B降水量超蒸发量 C湖中有泄水暗河 D多冰雪融水汇入 10I 时期,湖区气候相对 A冷湿 B冷干 C湿热 D干热 11研究发现,时期降水丰富,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却呈波动上升趋势,原因最 可能是 A气温显著下降 B人湖泥沙减少 C农业引湖灌溉 D径流汇入增加 【答案】 9C 10A 11C 【解析】 9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杞麓湖为封闭断层陷落湖,该湖无明显地表径流出口。可该 湖又为淡水湖,结合所学知识可
10、知淡水湖的性质是湖水中盐度低,要么该湖入湖水 多,补给量大,要么该湖水可以外流,虽无明显地表径流出口,但有断层存在,可 能湖中有泄水暗河,从地下汇流,C 正确;气温低蒸发弱不代表该湖就是淡水湖, 因为湖水中盐分是有一个累积的过程,青藏高原上很多湖泊气温低蒸发弱却成为了 咸水湖,A 不符;结合材料可知沿湖为重要的农耕区,如果降水量超过蒸发量,又 没有明显地表外泄出口的话,湖水水位应该呈上升状态,农耕区将不会存在了,B 不符;该湖位于滇中高原,那里没有大量冰川存在,湖水的补给方式是以降水补给 为主,多冰雪融水汇入不符合实地情况,D 不符;故选 C。 10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湖泊沉积物的粒径及其碳酸
11、盐含量与湖泊水位呈显著负 相关。从图示信息判断,可知时期湖区沉积物的粒径及其碳酸盐含量偏低,因此 该时期湖泊的水位应该偏高。而气候呈现干或者热的状态时,将会出现降水少、蒸 发量大的现象,由此而造成的是湖泊水位下降变浅;如果气候呈现冷湿的特征时, 蒸发弱、降水多,此时湖泊的水位才能保持较高。湿热虽然降水可能较大,但蒸发 量较冷湿较大,所以冷湿状态下的湖水位会保持更高状态,故选项中气候有干及热 内容的均不会形成图中时期湖泊的特征,BCD 错,A 正确。故选 A。 11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如果时期降水丰富,那么湖泊水位应升高,此时碳酸 盐含量应较低,但设问中却是“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却呈波动上升趋势”
12、,所以可以 推测出,此时应该是虽然降水量大,但用水量可能大,导致湖泊水位较低,再加上 该湖周边为重要农业区,所以最有可能是农业引湖灌溉使湖泊水位下降,C 符合;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时间段从 1986 年左右开始,当前的全球气候特征是气候变暖,并 没有呈现出气温显著下降的特征,A 不符;结合周边是重要农耕区的信息,可推测 受湖泊周边人类农耕活动的影响,水土流失应有所增加,入湖泥沙应呈增加趋势,B 不符;如果径流汇入增多,将会导致湖泊水位升高,这样湖水中的碳酸盐含量应下 降,D 不符;故选 C。 下图为以极地为中心的洋流示意图,箭头表示洋流流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与洋流等温线相符的是 A B
13、 C D 13关于图中洋流说法正确的是 A洋流可使沿岸排放的污染物质到达非洲东南部 B洋流造成秘鲁附近海域夏季多海雾,影响航运 C洋流导致沿岸地区形成沙漠气候 D洋流附近不可能出现大规模渔场 14图示中纬度地区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的主要原因是常年 A受东南信风影响 B受东北信风影响 C受西南季风影响 D受盛行西风影响 【答案】 12D 13B 14D 【解析】 12从图中洋流小圆圈(极圈附近)为西风漂流,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图中为顺 时针方向,为南半球,根据经纬度位置可以判断,洋流为马达加斯加暖流,往南 水温降低,等温线向南凸出,D 符合。故选 D。 13据上分析,结合经纬度判断,洋流为巴西暖
14、流,沿岸排放的污染物质不能到 达非洲东南部,A 错误;洋流为秘鲁寒流,造成秘鲁附近海域夏季多海雾,影响 航运,B 正确;洋流为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增湿作用明显,不易形成沙漠气候, C 错误;洋流为本格拉寒流,为上升流,附近会出现大规模渔场,D 错误。故选 B。 14图示中纬度地区洋流为西风漂流,受盛行西风影响呈顺时针方向流动,D 正确。 故选 D。 水进型三角洲是三角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类型,是指当水盆(湖和海)水面不断上升, 河流所携沉积物在河湖(海)交汇地带沉积下来,并逐渐往陆地方向退积,在其有效沉积率 小于水面上升速度的条件下, 在原三角洲沿岸平原之上所形成的一套水下沉积的、 粒度规律 的
15、沉积体。下图为“我国内陆某湖泊水进型三角洲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据提供的图文资料推断,水进型三角洲砂体粒度在垂直方向的排列特点为 A中间粗两端细 B下端粗上端细 C上端粗下端细 D两端粗中间细 16当图示水进型三角洲面积增大显著时,多发生在 A春季 B秋季 C夏季 D冬季 17当图示沉积界线由变化时,对河流特征的影响表现为 A流速减慢 B河道多分叉 C河床增高 D含沙量减小 【答案】 15B 16C 17B 【解析】 15水进型三角洲是河流所携沉积物在河湖(海)交汇地带沉积下来形成,颗粒大的 先沉积, 颗粒小的后沉积, 砂体粒度在垂直方向的排列特点为下端粗上端细 , B 对。 A、
16、C、D 错。故选 B。 16根据材料,水进型三角洲形成与水盆(湖和海)水面不断上升密切相关,面积增 大显著时,说明水盆的水面上升速度快,注入水量大。我国西北内陆主要是冰雪融 水补给为主,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多,水面上升速度快,多发生在夏季,C 对。 其它季节冰雪融水少,A、B、D 错。故选 C。 17当图示沉积界线由变化时,三角洲向湖水推进,且宽度范围增加,说明 河流的水量增大,河流的侵蚀作用加大,河流的含沙量增大,泥沙沉积增大,在河 流的入海口,河道分汊较多,B 对。流速减慢,携带泥沙较少,三角洲宽度不会变 大,A 错。河流的侵蚀作用加大,河床降低,C 错。含沙量减小,三角洲面积不会 增大,
17、D 错。故选 B。 读我国某区域 1 月份等温线分布图和 1 月份某日某种天气系统等压线形势图, 完成下列 问题。 18图示该区域 A地形平坦开阔 B温带落叶阔叶林广布 C太阳能资源丰富 D河川径流季节变化较大 19图中 a、b 两地 1 月气温差异明显,其原因是 Aa 地为平原,b 地为高原 Ba 地较 b 地受海洋影响大 Ca 地海拔高,b 地海拔低 Da 地较 b 地受冷空气影响小 20若图中天气系统向东南方向移动,则未来几天 b 地将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是 A雨过天晴,气温回升 B雨雪天气,气温下降 C阴雨连绵,形成梅雨天气 D由晴转阴,气压升高 【答案】 18D 19D 20B 【解析
18、】 18根据经纬度判断,图示区域从西往东经过四川盆地,巫山,长江中下游平原, 西部和东部地形平坦,中部为山地地形,A 错误。30纬线经过地区多数为亚热带地 区,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 错误。图示区域西部位于四川盆地,阴雨天气多,太 阳辐射量少,C 错误。图示区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河川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降水季节变化大,径流季节变化大,D 正确,故选 D。 19结合图中等温线得知,a 地符合“大于大的”原则,气温较高;b 地气温“小于小 的”较 a 地低。根据经纬度定位,图示 a 位于四川盆地,b 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 对两地气温影响较小,A 错误;ab 两地海拔差异较小,C 错误。四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