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语文(选修)古诗文默写大全:《老子八章》《季氏将伐颛臾》等12篇(附答案).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全国高考语文(选修)古诗文默写大全:《老子八章》《季氏将伐颛臾》等12篇(附答案).doc》由用户(cbx170117)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老子八章 季氏将伐颛臾 全国 高考 语文 选修 古诗文 默写 大全 老子 12 答案 下载 _热门考点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 21.八章 1.在八章中,老子把“至善”比作水的句子是: 。 2.在八章中,老子认为上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最接近于“道”,这是因为: , , 。 3.在八章中,老子认为“至善”之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 失,也就没有怨咎的句子是: , 。 4.在八章中,老子先后用“五色”“五音”“五味”来说明奢靡的物质生活会给 人带来精神上的危机的句子是: , , 。 5.在八章中,圣人对待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态度与做法是: , 。 6.在八章中, 老子对善于行道的人做出高度评价,认为他们微妙通达,深刻玄远, 一般人理解不了的句子是: , , 。 7.在八章中,“ , ”两句表达自 己对“竞争
2、”的态度,看似与世无争,实则颇含哲理,引人深思。 8.在八章中,老子认为“自我夸耀,建立不起功勋;自高自大,不能长久下去” 的句子是: , 。 9.中国古代很多思想家都有关于“老师”的论述,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韩愈说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老子在八章中则说“ , ”强调了善良之人对恶人的示范作用。 10.在八章中,老子认为真正有智慧和聪明的人应该是这样的:“ , ”,充分说明了了解他人和认识自我的重要性。 11.在八章中,“ , ”两句告诉我 们,真正活得长久的人是言行不离道的规律的人,真正的长寿是精神永存。 12.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忠言逆耳”“良药苦口”,在八章中,也有相
3、关 论述,这两句话是 , 。 13.老子在八章中指出固执己见、自以为是的危害的句子是“ , ”。 22.季氏将伐颛臾 1.孔子在季氏将伐颛臾中谈及国家治理时要处理好贫富悬殊的问题,否则会影响到国家 的安定。他说的原话是: , 。 2.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用“ , , ”预示季氏之患不在于颛臾,而在于国内。 3.在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反对季氏攻打颛臾的原因是 , , 。不能伐,也没必要伐。 4.在季氏将伐颛臾中,体现孔子治国理念的句子是 , 。其中,“来”是对外政策,“安”是对内措施。 5.季氏将伐颛臾一文中,孔子认为“均”“和”“安”才是衡量一个国家强大与否的标 准,这是因为他认为 , , 。 6
4、.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因为冉有、子路两人心口不一,十分生气,“ ”一句表达了他对此等行为的厌弃。 7.在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借用盲人搀扶者的失职来比喻冉有、子路没有尽到家臣的职 责的句子是 , , ? 23.礼记大学(节选) 1.在礼记大学中,阐述无论天子还是百姓,都应该修身养性的句子是“ , 。” 2.要治理好国家,使天下太平,首先要整治好自己的家庭,而整治好家庭的前提是提高自身 修养,礼记大学中,表达这个意思的句子是“ , , ”。 3.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所提出的“格物致知”理论来自学礼记大学,该文通过“ , , ”三句,揭示只有探究万物,才能获取知 识,才能意念真诚,才能心思端正。而这些是
5、修养品德的前提。 4.大学之道中,用“_,_”两句强调家庭 经营有序与国家治理上轨道的重要性。 5.礼记中大学之道一篇中用三句话概括了大学的道理:“_, _,_。” 6.大学之道中用“_,_”两句,强调上自 天子,下至平民,一切都要以修身为做人处世的根本。 24.礼记中庸(节选) 1.礼记中庸中用“ , , ”三句阐述了 达到“中和”的境界可以使天地各在其位,万物生长繁育的观点。 2.礼记中庸中,表现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的句子是“ , , 。” 3.礼记中庸中,作者认为的“中”应该是这样一种状态,“ ”, 而“和”则是这样一种状态,“ ”。 4.礼记中庸中,作者对“博学之”在行动上提出具体的补
6、充要求的句子是 , , 。 5.礼记中庸中,作者对“审问之”在行动上提出具体的补充要求的句子是 , , 。 6.礼记中庸中,作者对“慎思之”在行动上提出具体的补充要求的句子是 , , 。 7.礼记中庸中,作者对“明辨之”在行动上提出具体的补充要求的句子是 , , 。 8.礼记中庸中,作者对“笃行之”在行动上提出具体的补充要求的句子是 , , 。 9.礼记中庸中,作者用“ , ; , ”四句表明了一种不放弃、笨鸟先飞的精神。 25.孟子公孙丑上 (敢问夫子恶乎长我于辞命则不能也) 1.在 孟子 公孙丑上 中, 对于学生问到的自己所擅长的地方, 孟子的回答是: , 。 2.在孟子公孙丑上中,孟子对
7、学生解释说这种“浩然之气”必须要有经常性的仁义道 德 蓄 养 才 能 生 成 , 而 不 是 靠 偶 尔 的 正 义 行 为 就 能 获 取 的 句 子 是: , 。 3.在孟子公孙丑上中,孟子举“揠苗助长”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对待“义”既要不断培 养,心中牢记;同时也要注意“ , ”避免矫枉过正。 4.在孟子公孙丑上中,孟子所认为的“知言”除了包括“偏颇的言语知道它片面在哪 里 , 夸 张 的 言 语 知 道 它 过 分 在 哪 里 ” 这 两 方 面 以 外 , 还 包 括 “ , ”这两方面。 5.在孟子公孙丑上中,孟子用种庄稼作比喻,批判了培养浩然之气的两种错误方 法: , ; , 。 2
8、6.逍遥游 (惠子谓庄子曰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1.逍遥游(节选)中,对于“ ”,只能世世代代漂洗丝絮,而客 却能凭此加官进爵。庄子用这个故事说明惠子“拙于用大”。 2.逍遥游 (节选)中,在惠子看来,可以容五石之量的大葫芦,大则大矣,却不能盛水。 因其不能盛水,所以成为无用之物。庄子用“ ”一句进行了反驳。 3.在逍遥游(节选)中,庄子用防止手冻裂的药物一例,说明使用它的地方不同,结果 也不同的句子是“ , , ”。 4.在逍遥游(节选)中,庄子讽刺惠子的心如茅塞般没有开通的句子是“ ”。 5.在逍遥游(节选)中,对于惠子那只大得不知道用来做什么的大葫芦,庄子用反问的 语气告诉他可以这么用
9、的句子是“ , , ?” 27.谏逐客书 1.在谏逐客书中,李斯先后列举泰山高大和河海深邃的例子,目的是: , 。 2.在谏逐客书中,作者开篇即直入主题、表明观点的句子是: , 。 3.在谏逐客书中,作者以事实为依据,以秦国历史上四位善于接纳外来人才的君主为例, 并用假设的语气从反面论证不这样做的后果可能是: , 。 4.在 谏逐客书 中,李斯立足现实,通过对比论证一针见血地指出,同样是非秦国的,如果国 君对待外来物和对待外来人采取不同的态度的话,会给人 “ , ”这样的不良印象。 5.谏逐客书的中心论点是“ , ”,即认为驱逐客卿是错 误的。 6.谏逐客书中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
10、”,直 接落到统一天下这个关键问题,切近要害。 7.谏逐客书中,李斯用泰山和河海的例子说明君王应重视民众的力量的句子是“ , ; , ”。 28.兰亭集序 1.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环境优美的句子是: , , , 。表现兰亭气候宜人的句子是 , 。 2.兰亭集会时文人雅士们把盛酒的杯浮在水面从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谁面前,谁就 取来饮酒赋诗,表达幽深内藏的感情的句子是 , 。 , , 。 3.王羲之在兰亭聚会时看到天空的无边和事物的繁多之后,眼力舒展,胸怀开畅,极尽视听 的乐趣,确实感到非常快乐的句子是: , , , , 。 4.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兰
11、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 感叹: , 。 5.王羲之将世人大体分为两类“静者”和“躁者”,并形象地概括了两类人的生活内容: , ; , 。 6.生活中当我们专注于自己所喜欢的事物时,会达到忘我的状态而忽视时光的流逝,不觉中 老年将要到来。这很容易让我们想起王羲之兰亭集序里的句子: , , , 。 7.我们喜欢的事物由生到灭,时间极其短暂,自然也会令人生发感慨,正如王羲之兰亭集 序中所写: , , , 。 8.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话来批评: , 。 9.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一开始就点明聚会的季节、地点和事由的句子是: , , 。 10.兰亭集序中交代了在兰亭聚会的人
12、是“ , ”,各路英才,老少 皆有。 11.生活中当我们对所喜欢或得到的事物已经厌倦时,感情会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 也随之产生。这很容易让我们想起王羲之兰亭集序里的句子: , , 。 12.庄子中说死生是人的一件大事,每个人寿命的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亡。 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写: , ! 13.每当我们看到古人对死生发生感慨的文章,就为此悲伤感叹,也说不出是什么原因。正 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写: , , , 。 14.纵使时代变了,世事不同了,但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正如王羲之在兰亭集序 中所说 , , 。 29.滕王阁序 1.王勃在滕王阁序一文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天阔水远、
13、孤鹜高飞、晚霞绚烂的秋景图 的句子是“_,_。”此句化用自庾信的马射赋“落 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两句。 2.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王勃在滕王阁序 中用“_, _; _,_”盛赞滕王阁因地制宜,依形就势的特征,实现了自然美和 人工美的高度统一。 3.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里用“_,_”的诗句形 象地表现了渔舟在晚霞中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 4.王勃滕王阁序用“_,_。_, _”写出了滕王阁四周人烟繁盛,富庶繁华的气象。 5. 滕王阁序 中直接点出时间已到深秋的句子是:“_, _” 。 6.傍晚时分,一叶叶小渔船飘荡在鄱阳湖的水面上,船歌相呼应和,悠长而辽远。此景此情 正应
14、了王勃滕王阁序中的两句:“_,_。” 7.范仲淹有词云:“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其中关于“衡 阳雁”的意象在王勃的滕王阁序中“_,_”也曾出 现过。 8. 滕王阁序 的作者用夸饰笔法, 描写滕王阁的超拔绝世气势:“_, _; _,_”用一仰一俯视觉角度的对比,表现滕王阁高峻的特点。 9.滕王阁序中作者用“_,_”写出了秋水秋空和秋 景与孤鹜浑然一体。 10.王勃滕王阁序中写来宾驾着名车骏马造访滕王阁的句子是:“_, _。_,_。”描写滕王阁四周人烟繁 盛,繁华富庶的句子是:“_,_;_,_。” 11.王勃的 滕王阁序 被誉为千古奇文, “_, _; _, _”赞美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