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课标(老高考)生物复习练习课件:专题23 传统发酵技术与微生物培养、应用.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1年新课标(老高考)生物复习练习课件:专题23 传统发酵技术与微生物培养、应用.pptx》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新课 高考 生物 复习 练习 课件 专题 23 传统 发酵 技术 微生物 培养 应用 下载 _二轮专题突破_高考专区_生物_高中
- 资源描述:
-
1、考点考点1 1 传统发酵技术传统发酵技术 1.(2020山东,12,2分)我国的酿酒技术历史悠久,古人在实际生产中积累了很多经验。齐民要 术记载:将蒸熟的米和酒曲混合前需“浸曲发,如鱼眼汤,净淘米八斗,炊作饭,舒令极冷”。意思 是将酒曲浸到活化,冒出鱼眼大小的气泡,把八斗米淘净,蒸熟,摊开冷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浸曲发”过程中酒曲中的微生物代谢加快 B.“鱼眼汤”现象是微生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释放形成的 C.“净淘米”是为消除杂菌对酿酒过程的影响而采取的主要措施 D.“舒令极冷”的目的是防止蒸熟的米温度过高导致酒曲中的微生物死亡 答案答案 C 长期干燥的酒曲中微生物处于休眠状态,
2、可长时间保存,使用前使其活化,可加快微生物 的代谢,A正确;“鱼眼汤”说明酒曲中的微生物进行细胞呼吸产生了二氧化碳,B正确;“净淘米” 是为了去除杂质,而“蒸熟”是为了消除杂菌对酿酒过程的影响,C错误;如果将酒曲放入刚刚蒸好 的米中则过高的温度会导致酒曲中的微生物死亡,而“舒令极冷”则可防止此问题的发生,D正确。 2.(2020江苏单科,18,2分)某同学在线提交了在家用带盖玻璃瓶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实验报告,他的 做法错误的是( ) A.选择新鲜的葡萄略加冲洗,除去枝梗后榨汁 B.将玻璃瓶用酒精消毒后,装满葡萄汁 C.酒精发酵期间,根据发酵进程适时拧松瓶盖放气 D.酒精发酵后去除瓶盖,盖一层纱布
3、,再进行醋酸发酵 答案答案 B 新鲜葡萄应先清洗后去枝梗,A正确;将玻璃瓶用酒精消毒后,将葡萄汁装入玻璃瓶,要留 大约1/3的空间,B错误;酒精发酵期间有CO2产生,需根据发酵进程适时拧松瓶盖放气,C正确;用于 果醋发酵的醋酸菌为好氧细菌,需在氧气充足的环境中进行醋酸发酵,D正确。 3.(2017课标全国,37,15分)豆豉是大豆经过发酵制成的一种食品。为了研究影响豆豉发酵效果 的因素,某小组将等量的甲、乙两菌种分别接入等量的A、B两桶煮熟大豆中并混匀,再将两者置 于适宜条件下进行发酵,并在32 h内定期取样观测发酵效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 。 (2)如果发现发酵容器内
4、上层大豆的发酵效果比底层的好,说明该发酵菌是 。 (3)如果在实验后,发现32 h内的发酵效果越来越好,且随发酵时间呈直线上升关系,则无法确定发 酵的最佳时间;若要确定最佳发酵时间,还需要做的事情是 。 (4)从大豆到豆豉,大豆中的成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其中,蛋白质转变为 ,脂肪转变 为 。 答案答案 (1)菌种 发酵时间 (2)好氧菌 (3)延长发酵时间,观测发酵效果,最好的发酵效果所对应 的时间即为最佳发酵时间 (4)氨基酸和肽 脂肪酸和甘油 解析解析 (1)根据题中“甲、乙两菌种”和“32 h内定期取样观测发酵效果”可确定该实验的自变 量是菌种和发酵时间。(2)发酵容器底层缺氧,上层氧气
5、相对充足,上层大豆的发酵效果比底层的 好,说明该发酵菌属于好氧菌。(3)由于32 h内发酵效果随发酵时间呈直线上升,因此若要确定最佳 发酵时间,应该继续延长发酵时间,观测发酵效果,最好发酵效果所对应的时间即为最佳发酵时 间。(4)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会产生多种蛋白酶和脂肪酶,蛋白酶可将蛋白质分解为小分子的肽和氨 基酸,脂肪酶可使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4.(2016课标全国,39,15分)苹果醋是以苹果汁为原料经发酵而成的。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菌的呼吸代谢途径如图所示。图中过程和是苹果醋生产的第一阶段,在酵母菌细胞的 中进行,其产物乙醇与 试剂反应呈现灰绿色,这一反应可用于乙醇的检 验;过
6、程在酵母菌细胞的 中进行。与无氧条件相比,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的增殖速度 。 (2)第二阶段是在醋酸杆菌的作用下将第一阶段产生的乙醇转变为醋酸的过程,根据醋酸杆菌的呼 吸作用类型,该过程需要在 条件下才能完成。 (3)在生产过程中,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发酵温度不同,第一阶段的温度 (填“低于”或 “高于”)第二阶段的。 (4)醋酸杆菌属于 核生物,其细胞结构中 (填“含有”或“不含有”)线粒体。 答案答案 (1)细胞质基质 重铬酸钾 线粒体 快 (2)有氧 (3)低于 (4)原 不含有 解析解析 (1)题图中过程和表示酵母菌无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发生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乙醇 可在酸性条件下与重
7、铬酸钾试剂发生颜色反应;过程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中;与无氧呼吸相比,有氧呼吸过程释放的能量多,所以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的繁殖速度较 快。(2)醋酸杆菌是好氧菌,所以乙醇转变为醋酸的过程需要在有氧条件下才能完成。(3)酵母菌 和醋酸杆菌的最适生长温度分别是 20 左右和3035 。(4)醋酸杆菌属于细菌,是原核生物,原 核细胞中不含有线粒体。 5.(2016天津理综,10,12分)天津独流老醋历史悠久、独具风味,其生产工艺流程如图。 淀粉类 原料成熟酒醅成熟醋醅 (1)在糖化阶段添加酶制剂需要控制反应温度,这是因为酶 。 (2)在酒精发酵阶段,需添加酵母菌。在操作过程中,发酵
8、罐先通气,后密闭。通气能提高 的数量,有利于密闭时获得更多的酒精产物。 (3)在醋酸发酵阶段,独流老醋采用独特的分层固体发酵法,发酵30天。工艺如下。 发酵过程中,定期取样测定醋酸杆菌密度变化,趋势如图。据图分析,与颠倒前相比,B层醋酸杆 菌在颠倒后密度变化的特点是 ,由此推测,影响醋酸杆菌密度变化的 主要环境因素是 。 以下为教师用书专用 乳酸含量高是独流老醋风味独特的重要成因。发酵过程中,发酵缸中 层的醋醅有利于乳酸菌繁殖,积累乳酸。 成熟醋醅中乳酸菌的种类明显减少,主要原因是发酵后期营养物质消耗等环境因素的改变,加剧 了不同种类乳酸菌的 ,淘汰了部分乳酸菌种类。 答案答案 (12分)(1
9、)在最适温度条件下催化能力最强 (2)酵母菌 (3)先快速增长后趋于稳定 氧 气、营养物质、pH 颠倒前的B层和颠倒后的A(或不翻动或下) 种间竞争(或竞争) 解析解析 (1)因酶在最适温度下的催化能力最强,故发酵过程中需控制好反应温度。(2)酵母菌是兼 性厌氧型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多,繁殖快。(3)曲线图显示,与翻动前相比,B 层在翻动后醋酸杆菌密度先快速增加而后趋于稳定,对比翻动前后B层醋酸杆菌所处环境条件知, 影响醋酸杆菌密度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有氧气浓度、pH及营养物质含量等。乳酸菌是厌氧型微 生物,处于发酵缸下层的醋醅有利于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随着发酵时间的推移,环境
10、中营养物质 减少,代谢废物增多,微生物生存条件恶劣,不同种乳酸菌间的竞争加剧,部分菌种因不适应环境而 被淘汰。 审题技巧审题技巧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独流老醋的分层固体发酵的原理为有氧与无氧发酵环境的更 替。 考点考点2 2 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 1.(2020浙江7月选考,19,2分)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及利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尿素固体培养基可迅速杀死其他微生物,而保留利用尿素的微生物 B.配制培养基时应根据微生物的种类调整培养基的pH C.酵母菌不能直接利用糯米淀粉发酵得到糯米酒 D.适宜浓度的酒精可使醋化醋杆菌活化 答案答案 A 尿素固体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11、尿素是唯一氮源,不能利用尿素的微生物因缺乏可利 用的氮源而不能在此培养基上生存,故尿素固体培养基的作用并不是迅速杀死这些微生物,A错误; 微生物的种类不同,需要的培养条件(如温度和pH)可能不同,B正确;酵母菌没有分解糯米淀粉的 酶,故酵母菌不能直接利用糯米淀粉发酵得到糯米酒,C正确;醋化醋杆菌可以利用酒精产生醋酸, 故适宜浓度的酒精能活化该菌,D正确。 2.(2020江苏单科,19,2分)为纯化菌种,在鉴别培养基上划线接种纤维素降解细菌,培养结果如图所 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倒平板后需间歇晃动,以保证表面平整 B.图中、区的细菌数量均太多,应从区挑取单菌落 C.该实验结果因单菌落太
12、多,不能达到菌种纯化的目的 D.菌落周围的纤维素被降解后,可被刚果红染成红色 答案答案 B 倒平板后冷却时要放平,不要晃动,A错误;进行平板划线操作时,划线的末端(区)更容 易获得单菌落,且该实验结果能达到纯化菌种的目的,B正确,C错误;刚果红能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 形成红色复合物,纤维素被降解后,不能被刚果红染成红色,D错误。 3.(2020课标全国,37,15分)某种物质S(一种含有C、H、N的有机物)难以降解,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只 有某些细菌能降解S。研究人员按照如图所示流程从淤泥中分离得到能高效降解S的细菌菌株。实验 过程中需要甲、乙两种培养基,甲的组分为无机盐、水和S,乙的组分为无机盐
13、、水、S和Y。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盛有水或培养基的摇瓶通常采用 的方法进行灭菌。乙培养基中的Y物质 是 。甲、乙培养基均属于 培养基。 (2)实验中初步估测摇瓶M中细菌细胞数为2107个/mL,若要在每个平板上涂布100 L稀释后的菌 液,且保证每个平板上长出的菌落数不超过200个,则至少应将摇瓶M中的菌液稀释 倍。 (3)在步骤的筛选过程中,发现当培养基中的S超过某一浓度时,某菌株对S的降解量反而下降,其 原因可能是 (答出1点即可)。 (4)若要测定淤泥中能降解S的细菌细胞数,请写出主要实验步骤: 。 (5)上述实验中,甲、乙两种培养基所含有的组分虽然不同,但都能为细菌的生长提
14、供4类营养物质, 即 。 答案答案 (1) 高压蒸汽灭菌 琼脂 选择 (2)104 (3)S的浓度超过某一值时会抑制菌株的生长 (4)取淤泥加入无菌水中,涂布(或稀释涂布)到乙培养基上,培养后计数 (5)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 解析解析 (1)实验时,盛有水或培养基的摇瓶常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题图中摇瓶M内装有 液体培养基甲,培养皿中的培养基乙为固体培养基,相比甲需添加凝固剂Y琼脂。依据题干信息, 甲、乙培养基均为以S(一种含有C、H、N的有机物)为唯一氮源和碳源的培养基,可抑制或阻止 其他微生物繁殖,仅使能够降解和利用S的菌株生长和繁殖,故属于选择培养基。(2)若使平板上长 出的菌落
15、数不超过200个,则接种液中的菌体浓度至多为200个/0.1 mL=2103个/mL,已知摇瓶M中 的细菌细胞数为2107个/mL,则至少应将摇瓶M中的菌液稀释104倍。(3)S作为一种营养物质,在培 养基中浓度过高,可导致培养液渗透压升高,细菌细胞渗透失水,使其代谢速率下降;另一方面S作 为污染物,其浓度过高可能抑制菌体生长、代谢和繁殖。(4)若要测定淤泥中能降解S的细菌细胞 数,需进行的实验步骤如下:称取一定质量(10 g)的淤泥溶于一定体积的(90 mL)无菌水中,制备土壤 浸出液,经梯度稀释(对于细菌,一般选用104、105、106倍的稀释液)后,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于 以S为唯一碳
16、源和氮源的固体培养基(即乙培养基)中,每个稀释倍数下设置三组重复实验;在适宜 条件下培养,待长出菌落且菌落数目达到稳定后,选取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统计并计 算平均值。(5)在甲、乙两种培养基中,S既作为碳源,又作为氮源,同时培养基中还含有水、无机盐 等营养物质。 4.(2020江苏单科,31,9分)产脂肪酶酵母可用于含油废水处理。为筛选产脂肪酶酵母菌株,科研人 员开展了相关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常规微生物实验中,下列物品及其灭菌方法错误的是 (填编号)。 (2)称取1.0 g某土壤样品,转入99 mL无菌水中,制备成菌悬液,经 后,获得细胞密度 不同的菌悬液。分别取0.1
17、 mL菌悬液涂布在固体培养基上,其中10倍稀释的菌悬液培养后平均长 出了46个酵母菌落,则该样本中每克土壤约含酵母菌 个。 (3)为了进一步提高酵母菌产酶能力,对分离所得的菌株,采用射线辐照进行 育种。将辐 照处理后的酵母菌涂布在以 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按照菌落直径 大小进行初筛,选择直径 的菌落,纯化后获得A、B两突变菌株。 编号 物品 培养基 接种环 培养皿 涂布器 灭菌方法 高压蒸汽 火焰灼烧 干热 臭氧 (4)在处理含油废水的同时,可获得单细胞蛋白,实现污染物资源化。为评价A、B两菌株的相关性 能,进行了培养研究,结果如图。据图分析,应选择菌株 进行后续相关研究,
18、理由是 。 答案答案 (1) (2)梯度稀释 4.6105(或460 000) (3)诱变 脂肪(或油脂) 较大 (4)B 该菌株 增殖速度快,单细胞蛋白产量高;降解脂肪能力强,净化效果好 解析解析 (1)涂布器应该用酒精引燃灭菌。(2)将制备的菌悬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 稀释度的菌悬液分别涂布到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悬液里,聚集在一 起的酵母菌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根据每克样品中的菌株数 =(CV)M可知,该样本中每克土壤约含酵母菌数量为460.1103=4.6105。(3)射线辐照可导致菌 株发生基因突变,属于诱变育种。因要
19、筛选产脂肪酶酵母菌株,故培养基要以脂肪(或油脂)为唯一 碳源。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直径越大,说明产脂肪酶越多,酵母菌产酶能力越强。(4)由图可知,菌 株B增殖速度快,单细胞蛋白产量高;降解脂肪能力强,净化效果好,所以应选择菌株B。 5.(2019课标全国,37,15分)已知一种有机物X(仅含有C、H两种元素)不易降解,会造成环境污 染。某小组用三种培养基筛选土壤中能高效降解X的细菌(目标菌)。 号培养基: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加入X(5 g/L)。 号培养基:氯化钠(5 g/L),硝酸铵(3 g/L),其他无机盐(适量),X(15 g/L)。 号培养基:氯化钠(5 g/L),硝酸铵(3 g/L)
20、,其他无机盐(适量),X(45 g/L)。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号培养基中,为微生物提供氮源的是 。、号培养基中为微生物提供 碳源的有机物是 。 (2)若将土壤悬浮液接种在号液体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不能降解X的细菌比例会 ,其原因是 。 (3)号培养基加入琼脂后可以制成固体培养基,若要以该固体培养基培养目标菌并对菌落进行计 数,接种时,应采用的方法是 。 (4)假设从号培养基中得到了能高效降解X的细菌,且该菌能将X代谢为丙酮酸,则在有氧条件下, 丙酮酸可为该菌的生长提供 和 。 答案答案 (1)牛肉膏、蛋白胨 X (2)下降 不能降解X的细菌因缺乏碳源不能增殖,而能降解X的 细菌能够
21、增殖 (3)稀释涂布平板法 (4)能量 合成其他物质的原料 解析解析 (1)在号培养基中,牛肉膏、蛋白胨可以为微生物提供氮源,、号培养基中为微生物 提供碳源的是有机物X。(2)号培养基中,碳源只有X,不能降解X的细菌会因缺乏碳源而不能增 殖,使该类细菌比例降低。(3)利用固体培养基对菌落进行计数时,需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 种。(4)在有氧条件下,丙酮酸可被分解为CO2和H2O且释放能量,为该菌的生长提供能量和合成其 他物质的原料。 知识归纳知识归纳 总结微生物培养的常考知识 (1)培养基的营养构成: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按照物理性质一般可分 为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和
22、半固体培养基。 (2)常用灭菌方法:灼烧灭菌、干热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 (3)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牛奶常采用的灭菌和消毒方法依次是高压蒸 汽灭菌、干热灭菌、灼烧灭菌、化学消毒、巴氏消毒。 (4)选择培养基的原理:不同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环境不同。有的适于酸性环 境,有的适于碱性环境。例如从土壤中分离放线菌时,可在培养基中加入10%的酚数滴,抑制其他 细菌的生长;如培养酵母菌和霉菌,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在培养基中 加入高浓度的食盐。 6.(2019课标全国,37,15分)物质W是一种含氮有机物,会污染土壤。W在培养基中达到一定量时
23、培养基表现为不透明。某研究小组欲从土壤中筛选出能降解W的细菌(目标菌)。回答下列问 题。 (1)要从土壤中分离目标菌,所用选择培养基中的氮源应该是 。 (2)在从土壤中分离目标菌的过程中,发现培养基上甲、乙两种细菌都能生长并形成菌落(如图所 示)。如果要得到目标菌,应该选择 菌落进一步纯化,选择的依据是 。 (3)土壤中的某些微生物可以利用空气中的氮气作为氮源。若要设计实验进一步确定甲、乙菌能 否利用空气中的氮气作为氮源,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和结论,即 。 (4)该小组将人工合成的一段DNA转入大肠杆菌,使大肠杆菌产生能降解W的酶(酶E)。为了比较 酶E与天然酶降解W能力的差异,该小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