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3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1年高考历史(全国通史)复习练习课件:专题十五 20世纪上半期现代化模式的探索.pptx

  •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 文档编号:855583
  • 上传时间:2020-11-12
  • 格式:PPTX
  • 页数:137
  • 大小:1.05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1年高考历史(全国通史)复习练习课件:专题十五 20世纪上半期现代化模式的探索.pptx》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1 年高 历史 全国 通史 复习 练习 课件 专题 十五 20 世纪 上半 现代化 模式 探索 下载 _二轮专题_高考专区_历史_高中
    资源描述:

    1、考点考点1 俄国十月革命俄国十月革命 1.(2018海南单科,20,2分)在俄国十月革命期间,布尔什维克党最初主张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一 切土地国有化,后随着形势的发展,又调整为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并交给农民使用。这一调整 ( ) A.促成了苏维埃的成立 B.争取了农民对革命的支持 C.推动了民主革命的深入 D.瓦解了临时政府的阶级基础 答案答案 B 俄国十月革命时期,布尔什维克党最初提出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一切土地国有化的 主张。随着十月革命的深入发展,为了争取更多的农民支持革命,布尔什维克党进行了政策调整, 坚持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并且把土地交给农民使用。故正确答案为B项。A、C、D三项均与

    2、题 干材料无关,故排除。 2.(2017江苏单科,17,3分)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 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 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以上论断 ( ) A.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 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 C.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 D.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 答案答案 C 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材料中“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 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论述的是俄国十月革命的任务,“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 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

    3、现”论述的是十月革命的方式,C项正确。题干材料并未指出起义条件 是否成熟,A项错误;四月提纲为俄国革命指明了方向,体现的是列宁的思想,B项错误;“资产 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表明和平夺权已不可能,D项错 误。 考点考点2 两种类型现代化模式的探索两种类型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1.(2016课标,34,4分)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4年以后这 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 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 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C.农业集

    4、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 答案答案 B 题干中的“4年以后”,即1932年以后,结合所学可知当时正处于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 期间,美国深受经济危机的影响,而当时苏联正在实施五年计划,工业化取得了重大成就,所以美国 人关注苏联,故答案为B项。A项与史实不符,C、D两项均与题干材料信息不符。 2.(2020江苏单科,19,3分)1921至1922年苏俄农民要上缴的实物税有18种。1921年苏俄约有79个省 级行政单位,完税后能实现自由交换和买卖粮食、饲料的省份,约占总数的一半多,而能够自由交 换和买卖马铃薯、干草的省份各只有16个。这反映出,新经济政策实施初期( ) A.余粮收集效果

    5、良好 B.数省保持经济独立地位 C.农民税收负担较重 D.农民无权支配税后粮食 答案答案 C 根据材料可知,19211922年苏俄已经用新经济政策取代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 领域用固定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但是农民要上缴的税种有18种之多,且大多数省份也没有能实 现多种农产品的自由买卖,这表明当时农民的税收负担较重,故C项正确。这一时期固定粮食税已 取代余粮收集制,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地方各省的经济地位,故B项错误。由题干中“自由 交换和买卖粮食”等信息可知,部分省份农民有权支配税后粮食,故D项错误。 3.(2020山东,13,3分)下表为1928年和1932年苏联在农业春播中使用不同

    6、播种方式的情况。这反映 出苏联( ) A.新经济政策对农业影响有限 B.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 C.农业集体化基础相对薄弱 D.工业化发展阻力较大 方式 时间 手 播 (%) 马拉播种机 (%) 拖拉机牵引播种机 (%) 1928年 74.4 25.4 0.2 1932年 51.7 28.3 20.0 答案答案 C 农业生产机械化是促进农业集体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材料所示,1928年、1932年,播种 机在苏联农业春播中所占的比重低于手播,这说明当时苏联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较低,一定程度上 反映了农业集体化基础相对薄弱,故C项正确;新经济政策在1928年实际上已被取消,故A项错误;题 干信息未涉及工农

    7、业比例,故B项错误;题干信息未涉及工业化发展的问题,故D项错误。 4.(2020浙江7月选考,23,2分)1929年,资本主义陷入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为转嫁危机,翌年美国提 高近900种商品关税。随之,25个国家采取报复措施,1932年增加到76国以上。资本主义世界经济 秩序陷入混乱。为避免新的贸易壁垒,二战后各国开始协商并建立以法律形式调整国际贸易与贸 易关系的规则与程序。此即( ) A.布雷顿森林协议 B.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 C.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D.经济展望声明 答案答案 B 1947年,在美国的主导下,美、中等23国签署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 它是二战后世界上出

    8、现的第一个以法律形式调整国际贸易与贸易关系的规则和程序,其宗旨是缔 约方通过削减关税和消除关税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促进自由贸易。据此分析B项正 确。其他三个国际协议均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A、C、D三项。 5.(2020天津,12,3分)美国总统胡佛为应对经济危机,继续增加联邦政府对公共工程建设的投入,鼓 励各地扩大在修建水坝、桥梁及清除贫民窟等方面的贷款;允许各州银行实行“银行休假”。上 述做法与罗斯福“新政”措施的差异主要在于( ) A.推行的行政力度不同 B.追求的根本目标不同 C.遵循的法律程序不同 D.关注的社会问题不同 答案答案 A 胡佛政府的反危机措施是在自由放任主义

    9、政策的前提下实施的局部举措,对于应对危 机实则“杯水车薪”,罗斯福“新政”则是大力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其力度远大于胡佛政府的 举措,故A项正确;二者的根本目标相同,都是拯救危机,维护美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定,故B项错误; 二者的举措均需要经国会批准、最高法院通过,其法律程序相同,故C项错误;二者均关注到举办公 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以及稳定银行金融业等社会问题,故D项错误。 6.(2019海南单科,19,2分)1933年,世界经济会议在伦敦举行,旨在解决经济危机问题。在会议中,英 国强调稳定国际金融,力图以此重新主导世界经济秩序;美国则认为政府的首要责任是恢复国内 的繁荣,主张降低关税。会议未能

    10、取得实质性成果,是因为( ) A.国家干预尚未成为西方经济政策的主流 B.与会国没有合作意愿 C.各国发生危机的根本原因不同 D.经济利己主义的盛行 答案答案 D 从材料信息看,1933年伦敦世界经济会议上,英国希望重新主导世界经济秩序;美国则主 张降低关税。这种经济利己主义的盛行导致会议未能取得实质性成果,故选D项。国家干预主要 是针对国内,不会影响国际合作,排除A项;材料“世界经济会议在伦敦举行,旨在解决经济危机问 题”说明与会国希望合作解决经济危机,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都是资本 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排除C项。 7.(2019天津文综,8,4分)1918年初,德军逼

    11、近彼得格勒。苏俄被迫接受德国提出的割地赔款条件,签 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大战,赢得了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时间。有历史学家借“布列斯特和约” 的寓意,把新经济政策称为“农民的布列斯特”。这说明苏维埃政权( ) A.已把农民视为当前最危险的敌人 B.确定武装对抗是处理内政的方针 C.通过妥协让步维护革命根本利益 D.开辟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 答案答案 C 本题考查苏维埃政权的巩固,旨在考查学生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特征的能力。试 题以十月革命后苏俄的外交为背景材料,考查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对历史事 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合理的解释。 从材料信息看,苏俄通过签订屈辱的“布列斯特和

    12、约”退出了一战,赢得了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时 间;结合所学可知,新经济政策被一些史学家称为“农民的布列斯特”是指苏维埃政权向资本主 义妥协,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和发展生产。这说明苏维埃政权通过妥协让步维护革命根本利益, 故选C项。农民是工人阶级的同盟军,故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反映的是苏维埃政权通过妥协 让步的方式处理内政,而非武装对抗,故B项错误;1918年,苏俄正值巩固政权和恢复经济时期,并未 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故D项错误。 8.(2017海南单科,18,2分)俄国苏维埃政权建立后至1940年间,一段时间内经济进入停滞状态,工业 和生活用品的生产极度萎缩,可耕地面积缩减,粮食不断减产

    13、,牲畜大幅度减少。这一时期是( ) A.二月革命时期 B.国内战争时期 C.农业集体化时期 D.德军入侵时期 答案答案 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1918年夏到1920年底,苏俄处于国内战争时期,由于战争的破坏和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消极影响,经济进入停滞状态,工农业生产都大幅度萎缩,故选B项。二月革命 时期,苏维埃政权尚未建立,故A项排除。农业集体化时期,苏联工业化运动同时开展,工业经济发 展迅速,与材料中“经济进入停滞状态,工业和生活用品的生产极度萎缩”不符,故C项排除。1918 年与1941年,德军两度东侵。1918年战争中,苏俄与德国缔结布列斯特和约,但和约未及真正 实行,德国即战败,破坏

    14、性也没有材料中那么大;1941年德军入侵苏联,与材料所给时间不符。故D 项排除。 9.(2016江苏单科,19,3分)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政府在各地组建了数千个拖拉机站。每个站 配备一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农业并没有明显 增产。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村缺少机械操作员 B.农业正在进行集体化 C.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 D.农庄没有土地所有权 答案答案 C 材料表明,苏联“一五”计划期间,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但并未带来农业的明显增 产,说明生产工具的进步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表明生产者即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抵消了生产 工具进步带来的

    15、优势,故C项符合题意。农村缺少机械操作员会造成机械闲置,不会带来农业机械 化水平大大提高,A项错误;农业集体化是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相对于个体经营能有效促进农业发 展,不是导致农业增产不明显的因素,B项错误;集体农庄拥有土地所有权,D项错误。 10.(2018江苏单科,23,5分)(节选)美国最高法院建立于1790年,它在政治体制的运行中发挥了重要 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经济危机为罗斯福扩充总统权力扫清了障碍。为了制止危机,此时的国会对总统要求的 立法都一一应允。根据司法审查权的原则,一个法律是否合乎宪法是由最高法院来作最终的裁决, 而新政的政治理想没有得到最高法院的支持。从1935年

    16、开始,最高法院相继将全国工业复兴 法农业调整法等宣布为违宪。罗斯福决定改组最高法院,用增加法官人数的办法将支持他 的人安排进最高法院,但他的改组计划在国会遭到挫折。 摘编自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最高法院与罗斯福之间的矛盾及其产生的背景。(5分) 答案答案 答案要点: (1)矛盾:最高法院否定新政的部分法令;罗斯福对最高法院的判决不满(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冲突)。 背景: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罗斯福推行国家干预政策(行政权过度扩张);最高法院行使司法审查权。 解析解析 (1)结合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概括最高法院与罗斯福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

    17、产生的背景 要联系19291933年经济危机及罗斯福新政的措施等归纳总结。 1.(2015课标,34,4分)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 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 ) 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奉献 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以下为教师用书专用 答案答案 A 19301931年,苏联在粮食减产的情况下仍然扩大出口,其目的是换取外汇支持工业化 建设,说明人民为工业化建设作出了奉献,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在题干材料中

    18、都没有涉 及。 解题思路解题思路 19301931年,粮食产量下降反而出口量增加,这反映了两个问题:一是为国家积累了 外汇资金,二是“从农民身上拿走的太多”。综合分析,答案显而易见。 2.(2015课标,34,4分)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凡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根据原工 资水平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 ) A.制订公平经营章程 B.建立失业保险制度 C.提供农副产品补贴 D.规定最低工资水平 答案答案 B 材料信息反映了美国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养老金制度,涉及这一规定的是1935年通过的 社会保险法,故选B项。A项属于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内容,C项属于

    19、农业调整法的内 容,D项属于1938年颁布的公平劳动标准法的内容。 3.(2015山东文综,21,4分)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19291938年美国和苏联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 所占份额(%)变化趋势的是( ) 答案答案 A 19291938年,美国由于受经济危机的打击,罗斯福新政取得经济恢复的成效较为缓慢, 故这一时期美国经济持续下滑;苏联在这一时期实施了两个五年计划,经济迅速发展,持续上升,但 工业总产值并没有超过美国。故答案为A项。 4.(2015广东文综,22,4分)发生在1920年苏俄的现象有( ) A.私营企业纷纷涌现 B.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扩大 C.政府禁止买卖粮食 D.农民积极参

    20、加农业集体化运动 答案答案 C 本题考查苏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从题干中“1920年苏俄”可知当时实行战时共产 主义政策,余粮收集制禁止粮食买卖,故C正确;私营企业涌现是新经济政策实施后才出现的现象, 故A错误;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扩大是勃列日涅夫改革中出现的现象,故B错误;农业集体化运动 是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策,故D错误。 5.(2015天津文综,9,4分)美国有一位企业家哈默博士,年轻时曾与列宁领导的苏俄交往,进行贸易活 动;年老时应邓小平邀请,来中国投资设公司。哈默之所以能这样做,在于( ) A.苏俄、中国都实行开放政策 B.苏俄、中国都与美国保持友好关系 C.苏俄、中国都愿意发展资本

    21、主义 D.哈默敢于冲破美国政府的阻挠 答案答案 A 本题考查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哈默与苏俄进行贸易活动得益 于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哈默能应邓小平邀请来中国投资设公司得益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选A。 6.(2015江苏单科,18,3分)下边是19201940年的美国经济数据图。对该图解读符合实际的是 ( ) A.19211930年预算结余,反映经济政策顺应时代要求 B.19301932年预算赤字,反映政府全面加强经济干预 C.19331935年预算比重接连增加,表明公共开支增多 D.19361938年预算比重连续下降,表明经济出现复苏 答案答案 D 本题考查19291933

    22、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美国“自由放任”经 济政策不符合应对经济危机的时代要求,A错误;政府全面加强经济干预开始于1933年,B错误;1934 1935年,预算下降,C错误;罗斯福新政实施后,美国经济逐步复苏,D正确。 7.(2015重庆文综,11,4分)富兰克林 罗斯福在首次总统就职演说中表示,如果他提出的议案不能迅 速获得通过,“届时我将请求国会采取应对危机的唯一手段赋予我紧急状态下迅速发动战争 的权力,这种权力等同于国家遭遇入侵时国民授予我的权力”。该材料表明,罗斯福正在敦促国会 ( ) A.废除“中立法案” B.发动战争转嫁危机 C.立即对日本宣战 D.迅速通过新政提案 答

    23、案答案 D 根据材料中“应对危机的唯一手段”及富兰克林 罗斯福首次总统就职演说的信息,可 以判断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时,罗斯福当选总统,准备推行新政,故选D项。 8.(2014课标,34,4分)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 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 ) 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 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 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 D.采用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答案答案 D “由德国公司负责”体现了当时苏联将部分企业以租让制的形式转给外国资本家经 营,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建设初期采用了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故选D项。

    24、题干信息并不能说 明苏联缺乏基本的技术基础,排除A项;此时,苏联刚刚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经济模式尚 未形成,故B项表述不确切;C项中的“依赖”与“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不符。 知识拓展知识拓展 苏俄新经济政策中的国家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指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由国家 掌握和控制的一种资本主义经济。它的性质和作用决定于国家的性质。在新经济政策中,规定国 家把一些国有企业租让或租借给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去经营,这就是典型的国家资本主义。 9.(2014课标,34,4分)20世纪30年代,美国每周有成千上万的人去电影院,轻歌曼舞的幻想型影片 备受欢迎,当红童星秀兰 邓波儿通常在电影中扮演孤儿去

    25、感化富人。这一现象( ) A.表明了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 B.体现了民众身陷危机淡定应对的精神 C.反映了民众逃避现实希求慰藉的心态 D.说明了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的认同 答案答案 C 20世纪30年代,美国深受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影响。从材料信息看,人们比较喜欢幻 想型影片,幻想着富人能被感化而帮助孤儿,这反映了民众逃避现实希求慰藉的心态,故C项符合题 意。材料信息反映了人们渴望得到幻想型影片中那样的慰藉,故A、B两项与材料不符;由材料信 息可知幻想型影片不属于现代主义艺术,排除D项。 知识拓展知识拓展 人们常说的艺术的三大功能是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和娱乐功能。电影作为艺术,和其 他艺术

    26、一样具有上述三大功能。由于电影艺术可以综合运用音乐、舞蹈、摄影等多种艺术形式, 同时由于它可以方便灵活地在各地点和各个时间放映,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电影艺术具有超 出其他艺术的巨大功能。 10.(2014安徽文综,20,4分)列宁指出:“在经济战线上,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 天我们就遭到了严重的失败。”此“严重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苏维埃政权农业税过重 B.苏俄政策严重脱离现实 C.分配领域的实物配给制 D.苏俄敌对势力十分强大 答案答案 B 1921年春的“严重的失败”是由苏俄继续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的,战时共产主 义政策的不足就是不顾苏俄现实状况而企图

    27、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故B项符合题意。当时苏俄未 向农民征税,而是实行余粮收集制,A项错误;实物配给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之一,排除C 项;此时苏俄国内革命战争已经胜利,敌对势力已基本被消灭,D项错误。解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战 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足,正确把握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 11.(2014大纲全国,21,4分)1928年初,斯大林视察西伯利亚农村后说,苏维埃制度不能长久建立在两 种不同的基础上,即“联合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工业和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小农经 济”。这种认识在实践中体现为( ) A.提出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B.建立城乡市场交换关系 C.实行农业生产关系改造 D.加快重工业

    28、的发展速度 答案答案 C 题干中“联合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工业和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小农经 济”的含义是把农业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成与工业生产资料相同的公有制,以巩固“苏维埃制 度”,故C项正确。题干材料主要着眼于农业生产关系的改造,因此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12.(2014江苏单科,15,3分)下表据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相关内容编制。阅读该表,造成苏俄 (联)农民年平均税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余粮收集制的推行 B.固定粮食税的实施 C.实物配给制的废除 D.农业集体化的实现 年 份 19201921 19211922 19221923 19231924 平均税款(卢布)

    29、 10.30 6.11 3.98 3.06 答案答案 B 从1921年开始,苏俄(联)实行新经济政策,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农民年平均税款逐 渐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实行固定粮食税,故B项符合题意。1921年废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余粮收集 制和实物配给制不复存在,A、C两项错误;农业集体化始于1927年,D项错误。解题的关键是准确 把握苏俄(联)历史上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和演变。 13.(2014江苏单科,16,3分)美国自由的故事写道:美国人遇到了“两套对立的自由概念的体 系”,一种是“为私营企业”自由服务;另一种是以“一种对财富平等的分享”为基础的“社会 化的自由”。事实表明,大多数美国人在1

    30、936年时都接受了这样的观点:自由必须包含由政府保 证的经济安全。由此可知( ) A.罗斯福新政体现了第一种关于“自由”的观念 B.罗斯福新政体现了“另一种”关于“自由”的观念 C.大多数美国人认为政府应当保障公民的政治自由 D.大多数美国人认为“自由代表着从物质的无保障中得到解放” 答案答案 D “自由必须包含由政府保证的经济安全”,强调政府要为自由提供经济上的保障,说明 自由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故D项符合题意。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国家干预经济,不是“为私营企 业”自由服务,A项错误;“对财富平等的分享”不符合罗斯福新政,B项错误;材料所述的是自由与 经济的关系,不涉及自由的类别,C项错误。

    31、14.(2014安徽文综,21,4分)1933年,罗斯福总统签署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案,实施对该流域的综合 治理与全面发展计划。其“代表现代政府中一种真正新颖而富于想像力的设计。它将不受 那些不相干的国家界限的禁制,而且将是独立经营的、政府所有的公司”。这种经营方式( ) A.表明国家放弃对企业干预 B.改变了田纳西河流域国有制 C.抑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D.具有私营企业的某些灵活性 答案答案 D 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不受那些不相干的国家界限的禁制”,而且具有“独立经营” “政府所有”的特点,表明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经营的灵活性,故D项符合题意。田纳西河流域 管理局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产物,A项

    32、错误;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是“政府所有”,即属于国有企业,B 项错误;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的出现是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转变的标志,C项错 误。解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的特点。 15.(2014福建文综,21,4分)根据罗斯福总统的建议,国会授权政府设立了工程振兴局,并拨款用于重 新造林、修建住宅和兴办教育等,到1943年该局共花费110亿美元用于种类繁多的兴建项目。这 表明罗斯福希望( ) A.借助多渠道提供就业机会 B.采取金融手段以解决危机 C.通过制定法规来复兴经济 D.设立新的机构以控制市场 答案答案 A 罗斯福新政中广泛开展的公共工程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33、故A项符合题意。工 程振兴局进行的是公共工程建设,采取的并非金融手段,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立法以复兴经济的问 题,C项错误;工程振兴局是公共工程建设的管理机构,不是市场管理机构,D项错误。 16.(2013课标,33,4分)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今年谷物的总 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以前认为是最尖 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 ) 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 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 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 D.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 答案答案 D 材料充分肯定

    34、了苏联1952年的农业成绩,并认为斯大林模式中最严重的谷物问题得到 彻底解决,故D项符合题意。农业问题始终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A项错误;1952年时苏联早已实现 工业化,B项错误;1952年,苏联并未进行农业改革,C项错误。 17.(2013课标,35,4分)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 跑完这段距离。”这一思想( ) 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 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 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答案答案 B “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体现了苏联急于赶上欧美发达国家的愿望。受 此思想的影响,苏联集中国

    35、家力量发展经济。该思想推动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模式的形成,故B项正 确。A项表述太绝对;C、D两项与史实不符。 18.(2013课标,31,4分)有些学者认为,美国总统胡佛并不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他也对经济 进行了有限的干预,且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胡佛采取的干预措施是( ) A.斡旋劳资双方达成保持工资水平和不罢工的协议 B.通过霍利斯穆特法以提高关税和保护国内市场 C.发起自愿减少耕地运动以维持农产品价格 D.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一些银行和公共工程贷款 答案答案 D “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一些银行和公共工程贷款”的做法是胡佛任总统时采取的措 施,这既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也为罗斯福

    36、新政提供了整顿金融和兴办公共工程等方面的借 鉴,故D项符合题意。A项是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之一,与题意不符;B项是对外贸易政策,不属于国家 对经济的干预;C项自愿减少耕地是生产者自己的选择,不属于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19.(2013江苏单科,19,3分)列宁在某次演讲时说:“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 埃政府,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 埃组织将建立起来。”这里所说的“革命”是指( ) A.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 B.公开发表四月提纲 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D.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答案答案 C 题干的核心信息是“彻底打碎”“旧的国家机构

    37、”,B、D两项与建立政权无关;二月 革命后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苏维埃未掌握实权,故排除A项。C项正确。 20.(2013广东文综,22,4分)针对曾把农民出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视为投机倒把并予以惩办的做法, 某国领导人指出:“投机倒把活动,如果从政治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那它和正当贸易就区分 不开来。”体现该领导人这一观点的措施是( ) A.允许农民进行商品交换 B.推行农业集体化 C.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D.实行余粮征集制 答案答案 A 从材料信息看,该领导人认为,农民出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并非“投机倒把活动”,而是 “正当”的贸易行为。这说明该领导人认同农民出售农产品的行为,即允许农

    38、民进行商品交换,故 选A项。其他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 21.(2013北京文综,23,4分)右图是1933年刊登在华盛顿星报上的一幅漫画,用以宣传当时美国 政府的某项措施。位于画面中间的人物代表美国政府,“NRA”是“全国复兴管理局”的缩写。 这项措施旨在 ( ) A.恢复银行信誉 B.鼓励建立工会 C.加强社会保障 D.调整劳资关系 答案答案 D 漫画中代表美国政府的人物把雇主和雇工揽在一起,其寓意是政府出面调整资本家和 工人之间的关系,以缓和劳资矛盾,故D项正确。A、B、C三项均不符合这一寓意,故均可排除。 22.(2013天津文综,7,4分)下图中,美国汽车产量1933年发生了较大变化

    39、。其主要原因是( ) A.消费者购买力下降 B.厂家生产能力下降 C.政府限制汽车生产 D.汽车销售价格上涨 答案答案 A 从示意图可知,1933年美国汽车产量较1929年迅速下降,这是美国发生经济危机导致 的。经济危机发生后,广大劳动人民生活相对贫困,消费者购买力下降,故选A项。B项的表述与史 实不符,当时汽车产量下降并非厂家生产能力下降所致。C项与史实不符,当时美国政府只是对企 业生产规模进行了规定,并未限制汽车生产。经济危机发生后,汽车销售价格下跌,排除D项。 考点考点3 选修选修 1.(2020山东,12,3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现代欧洲联合思想之父”库登霍夫-卡莱基倡导建立 “欧洲

    40、合众国”并发起了“泛欧运动”,在欧洲引起了强烈回响。这是因为( ) A.战争削弱了欧洲的国际地位 B.凡尔赛体系缓和了欧洲各国矛盾 C.美国联邦制为欧洲提供了借鉴 D.国际联盟奠定了欧洲合作的基础 答案答案 A 根据材料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库登霍夫-卡莱基倡导建立“欧洲合众国”并发起 “泛欧运动”。结合所学可知,一战前欧洲处于世界格局的中心,一战中欧洲受到很大创伤,一战 后美国开始发起对世界格局中心的挑战,因此欧洲联合思想在欧洲引起了强烈回响,这主要是因为 一战动摇了欧洲世界格局中心地位,故选A项。凡尔赛体系只是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 盾,欧洲各国间尚存在战胜国与战胜国、战胜国与战败

    41、国之间的矛盾,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强调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联合思想,与美国联邦制无关,故C项错误。国际联盟属于主权国家组成 的世界性国际组织,以促进国际合作和保证世界和平与安全为宗旨,与欧洲联合没有直接关系,故D 项错误。 2.(2020山东,14,3分)英国学者彼得 哈格特为阐明引发国家间冲突的各类地理因素编绘了一张假 想国地图。下图所示为其中的四类因素。1938年,法西斯德国制造了苏台德问题,进而占领了苏台 德地区。这一事件的起因可以归类于( ) A. B. C. D. 答案答案 D 苏台德地区是捷克斯洛伐克境内邻近德国的地区,该地区居住着的德裔居民成了捷克 斯洛伐克的少数民族,“少数

    42、民族从邻国流散出来”符合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不符合苏台德问题的实际情况,故排除其他三项。 3.(2020课标,46,15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巴黎和会上,瓜分土耳其的中东阿拉伯领地时,法国坚持要占有包括黎巴嫩、巴勒斯坦、摩 苏尔在内的大叙利亚。英国反对,认为大叙利亚的面积过大。即使法国放弃对巴勒斯坦和摩苏尔 的要求后,英国仍不同意大叙利亚计划,逼得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说,这样一来“留给劳合 乔治选择 的只有枪或剑了”。 关于如何处置战败国德国的殖民地和土耳其的中东阿拉伯领地,各主要国家接受了美国总统威尔 逊倡议的“十四点原则”中的委任统治主张。即实行委任统治是因为“

    43、其居民尚不能自立”,接 受委任统治的国家也就是接受了为“此等人民之福利及发展”的“文明之神圣任务”。 摘编自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法发生的争执及其实质。(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英法争执,评价威尔逊的委任统治主张。(8分) 答案答案 (1)争执:法国提出大叙利亚计划,遭到英国反对;法国不惜以武力威胁。 实质: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 (2)被纳入国联盟约,暂时解决了英法争执;没有根本解决列强之间矛盾;暴露了美国意图领导世界 的野心;并未改变殖民统治的实质。 解析解析 本题意在揭露巴黎和会上,英法两国争执的实质以及美国总统威尔逊“委任统治”的本

    44、 质。 (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英国仍不同意大叙利亚计划,逼得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说,这样一来留给 劳合 乔治选择的只有枪或剑了”概括出法国提出大叙利亚计划,遭到英国的反对;法国不惜以 武力威胁。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2)结合所学知识,从威尔逊“委任统治”的主张对解决列强矛盾的作用及其本质等方面回答。 4.(2020课标,46,15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反战和平运动兴起于19世纪,在美国、英国、法国相继成立了反战组织。第一次世界大战 后,反战和平运动进一步发展,20世纪二三十年代掀起高潮。参加反战和平运动的有共产党人在内 的政界人士、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不同社会阶

    45、层的人们,如“国际妇女争取和平与自由联 盟”的成员遍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1927年,反帝大同盟成立,致力于领导反对帝国主义统治的斗 争,支持民族自决和人民独立,爱因斯坦、宋庆龄等被选为名誉主席团成员。1933年,该组织与国 际反法西斯同盟联合组成国际反战反法西斯联盟。1936年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呼吁反对日、 意、德法西斯的侵略,支援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人民的抗战。 摘编自熊伟民和平之声20世纪反战反核运动 (1)根据材料,概述反战和平运动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掀起高潮的主要表现。(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反战和平运动掀起高潮的原因及作用。(7 分) 答案答

    46、案 (1)扩展到全球,成立众多反战组织;与反帝、支持民族独立结合;转向反法西斯;采取直接反 战行动。 (2)原因:一战的惨痛教训,法西斯对外侵略的威胁,反战和平组织的推动。 作用:广泛传播和平反战呼声;动员人们与法西斯势力进行斗争。 解析解析 (1)注意试题的设问要求是“根据材料”,因此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加以归纳概括即可。 (2)第一小问,要从材料中寻找隐性信息,如材料中提到“共产党人”“爱因斯坦、宋庆龄”等关 键信息;再联系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国际形势分析作答。第二小问,主要从对战争的抑制作用、 对世界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等角度进行思考。 5.(2019课标,46,15分)历史选修3:20世

    47、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苏德战争爆发后,开辟第二战场成为苏、美、英三国外交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英国极力 拖延第二战场的开辟,它的战略是首先保卫大不列颠的安全,维护其海上运输线。而只有控制住北 非、地中海和中东地区,英国才可能实现其上述战略目的。这其中,北部非洲的战略地位极为重 要。谁控制了北非、苏伊士运河和直布罗陀海峡,谁就掌握了地中海这条重要的海上航运线。第 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利比亚是意大利的殖民地,毗邻的埃及受英国控制。墨索里尼为实现其建立 “新罗马帝国”的梦想,极力要把英国势力赶出北非和地中海。1942年6月,德意军队越过埃及边 界,向亚历山大港和开罗逼近。由此,爆发了阿拉曼战役。 摘编自

    48、王绳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拉曼战役爆发的背景。(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阿拉曼战役的意义。(6分) 答案答案 (1)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立;苏德战场和太平洋战场处于转折之中;北非的战略地位重要,英 国与意大利在北非争夺激烈;德意军队进逼埃及亚历山大和开罗,英军形势危急。 (2)北非战场的转折点;二战的转折点之一;基本实现了英国在北非的战略意图。 解析解析 (1)首先从材料中搜寻有效信息并加以归纳总结,然后结合教材知识概括。注意材料中的时 间信息,回顾在此之前发生的重大事件。 (2)结合所学知识,从阿拉曼战役对北非战场、整个二战及英国的影响三个角度归纳总结。 6.(2019课标,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1年高考历史(全国通史)复习练习课件:专题十五 20世纪上半期现代化模式的探索.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855583.html
    小豆芽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