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8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1年新课标(老高考)历史复习练习课件:专题四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pptx

  •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 文档编号:855568
  • 上传时间:2020-11-12
  • 格式:PPTX
  • 页数:68
  • 大小:907.58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1年新课标(老高考)历史复习练习课件:专题四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pptx》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1 新课 高考 历史 复习 练习 课件 专题 古代 中国 科学技术 文学艺术 下载 _二轮专题_高考专区_历史_高中
    资源描述:

    1、考点考点1 1 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1.(2018课标,24,4分)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 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答案答案 C 本题主要考查对墨家学派成就的认识。墨家学派多数为“农与工肆之人”,直接参加 生产劳动,且注重对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科学研究,其成就和活动主要记载在墨子一书中。 墨子一书记载了几何学、力学、声学、光学及机械制造等方面的科学成就,这些科学成就是 劳动人

    2、民智慧的结晶,故选C项。材料只反映了墨子中对科学成就的记载,排除A项。古代中 国传统科技并未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排除B项。墨家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其成就无法体现 贵族阶层的旨趣,故排除D项。 命题立意命题立意 本题立意在于发挥历史学对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导向作用。试题源于教 材中的基本历史知识,通过概述墨子一书中有关科技方面的论述,联系教材中关于墨子思 想及代表底层劳动人民等知识,运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可以得 出正确答案。 2.(2018课标,26,4分)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 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

    3、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 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 ) 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 答案答案 B 我国药学发展源远流长,题干材料显示,唐、宋、明时期,政府制定、颁行了许多药物学 著作,这说明国家力量的支持对古代药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B项正确。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 源于劳动人民的不断实践,故A项错误。商品经济的繁荣能够推动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但不能说 是它的结果,故C项错误。宋明理学与药学的发展没有直接的关系,故D项错误。 命题评审命题评审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对

    4、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解读的能力,及运 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说明历史现象、正确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试题通过叙述我国古代 药学的发展情况,凸显了古代劳动人民伟大的创造精神,在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具体 考查了考生对我国古代中医中药学的认识。 3.(2016课标,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材料 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路线示意图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尽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 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 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 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688763),深明佛

    5、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 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 很大的影响。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 合理、明确,史论结合。12分) 答案答案 示例: 观点: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 论述:中国古代的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四大发明经丝绸之路传到欧洲。这一传播促进 了欧洲的社会发展,火药的传入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指南针促进了地理大发现;造纸术和 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为文艺复兴运

    6、动和宗教改革提供了条件。 解析解析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需要根据题目设问要求灵活作答。解答时,首先应阅读图文材料,从中 国古代文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或中西文化交流等角度提炼观点。再依据选定的观 点,迁移相关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论证时注意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以下为教师用书专用 (2016天津文综,12,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一 宋代是印刷术普遍应用时期,也是中国学术史上的重要时期。十三经和十七史 的印行、地方史志的编纂,许多数学、工艺、医药和科技著作的问世,大型类书和丛书的编印,都 在这一时期。而学术的复兴又促进了学校和书院的兴盛,加之为准备各级考试,使得教本、史籍、

    7、韵书、字典等大量印行。 据方志记载,宋代进士姓名可考者有29 000人,其中两浙、福建等五路约占82%;宋代印书有地可考 者1 500种,该五路即占80%。反之,夔州路仅有进士103人,而所印之书只有2种。 摘编自钱存训印刷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1)依据材料一,归纳印刷术普遍应用所产生的作用,指出宋代各地印书种数与进士人数所呈现的 关系。(6分) 材料二材料二 明代以前,医学对于传染病学的认识都未超出“伤寒论”的范围。明清两代医药学家,深入研 究传染病等热性病发病原因和医疗方法,创立了温病学说,疗效显著。如震泽县志续载,乾隆二十 一年,“瘟疫遍行,家无不病,病无不危”,名医孙日琏施诊施药

    8、,“赖以全活者计千有余人”。又如相 城小志载,光绪十七年,“疫症盛行,呕泻螺疮起”,龚霞伯以四味中药“遍施之,病立愈,活人甚众”。 摘编自余新忠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等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明代以前中医治疗传染病的理论来源,明清时期有何新发展?实践 效果怎样?(6分) (3)综上,谈谈科技与社会的相互作用。(4分) 答案答案 (1)促进了学术的复兴;满足了教育的需要。 两者呈现正相关关系。 (2)张仲景的伤寒病理论。 创立温病学说。 运用温病学说治疗传染病,挽救了许多人生命。 (3)社会需要促进科技发展,科技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解析解析 (1)从材料信息可知,印刷术的应用促进了学术的

    9、复兴,“加之为准备各级考试,使得教本、 史籍、韵书、字典等大量印行”说明其满足了教育的需要,据此可回答第一小问。阅读材料信息 可知,印书种数多的地方科考中进士的人数亦多,说明两者呈现正相关关系,据此回答第二小问。 (2)根据材料中的“伤寒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理论来源为张仲景的伤寒病理论。根据材料中 “创立了温病学说”可回答“新发展”。结合材料中乾隆、光绪年间对瘟疫等疾病的治疗情况 可回答“效果”。 (3)注意审题“相互作用”,从材料中社会需要促进科技发展及科技发展推动社会进步角度回答。 考点考点2 2 汉字的起源、演变与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与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 1.(2020课

    10、标,24,4分)据史书记载,角抵(摔跤)“盖杂技乐也,巴俞(渝)戏、鱼龙蔓延(百戏节目)之 属也”。秦二世曾在宫中欣赏。汉武帝在长安举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角抵表演,长安百姓“三百里 内皆观”,他也曾用角抵表演欢迎来长安的西域人。据此可知,当时角抵( ) A.促进了川剧艺术的发展 B.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C.推动了丝路文化的交流 D.源于民间的劳作技能 答案答案 B 题干材料信息表明,角抵作为一种文化娱乐形式,在秦汉时期受到了上至帝王、下至平 民百姓的欢迎,汉武帝还用角抵表演欢迎来长安的西域人,这说明当时角抵无论是在宫廷还是在民 间都有很大的社会影响,因此B项符合题意。题干中材料指出角抵与巴俞戏、鱼

    11、龙蔓延是同类娱 乐活动,但并没有表明角抵对川剧艺术的影响,排除A项;仅从汉武帝曾用角抵表演欢迎来长安的西 域人不能得出“推动了丝路文化的交流”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中并没有角抵来源的相关表述,排 除D项。 2.(2020课标,25,4分)下图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 使臣的情景。该作品体现了( ) 步辇图 A.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 B.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 C.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 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 答案答案 C 步辇图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作品,反映的是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 入藏的史实,是汉藏两族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此画具有珍贵

    12、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因此C项符合 题意。吐蕃与西域是两个概念,排除A项;步辇图属于写实的人物画,不属于文人画,也不是风 俗画,更没有体现浪漫主义的特点,排除B、D两项。 3.(2020课标,25,4分)敦煌莫高窟61号洞中的唐代壁画“五台山图”中有一座“大佛光之寺”,梁思 成、林徽因按图索骥,在山西五台山地区发现了其实物佛光寺。这一事例说明此类壁画( ) A.创作源于艺术想象 B.能完整还原历史真实 C.可与文化遗存互证 D.价值来自学者的发掘 答案答案 C 题干材料显示,梁思成、林徽因按照唐代壁画中的“大佛光之寺”在山西找到了实物 寺庙,现存的佛光寺印证了壁画中的内容是真实存在的,说明此类

    13、壁画可与文化遗存相互印证,故C 项正确。壁画“大佛光之寺”真实存在,说明壁画创作不仅仅依靠艺术想象,故A项错误。该壁画 不能完整还原佛光寺的历史真实,故B项错误。壁画的艺术、文化价值是客观存在的,并不是因为 学者的发掘才具有这些价值,D项错误。 4.(2020课标,26,4分)唐代书法家张旭曾说:“始吾闻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后见公孙 氏舞剑器,而得其神。”据此可知,张旭书法呈现出( ) A.书写结构的严整性 B.书写气象的灵动性 C.书写笔画的繁杂性 D.书写技法的内敛性 答案答案 B 材料“始吾闻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意为:我 刚开始听说公主与挑

    14、夫争着先走,而悟得草书笔法的意境。后来看公孙大娘舞剑,而悟得草书笔法 的神韵。这里反映的是张旭深得草书笔法的精妙,其书法呈现出书写气象的灵动性,B项正确。书 写结构的严整性、笔画的繁杂性、技法的内敛性均与材料中“得笔法之意”“得其神”不 符,A、C、D三项错误。 5.(2018课标,27,4分)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 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 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 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 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 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 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

    15、答案答案 D 通过解读材料并获取有效信息可知,明朝中期以后,除士大夫间以书籍作为礼物外,连文 化水平不高的人也刻一文稿用来交流,这反映了当时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出版业较为发达,正确 选项为D项。文化水平较低者“刻一文稿”和士大夫之间以书为礼并不是学术文化水平提升的 表现,A项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士人地位的变化,B项排除;材料中也未反映出经世致用思想,故C 项也可排除。 6.(2018课标,27,4分)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 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 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

    16、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 ) 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 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 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 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 答案答案 D 本题考查的主干知识是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并辨析历史信息 的能力以及准确掌握历史时序,将历史事物置于特定历史环境下进行分析的能力。 A项,陆王心学注重内心自省,与题干中昆曲的流行无必然联系,故排除;京剧形成于清代,吸收了昆 曲等戏曲中的部分元素,B项因果倒置,排除;C项,从题干来看,并未反映出社会等级观念弱化,故排 除;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清代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 宴款不敢不用”等现象,说明昆曲符合士

    17、大夫的文化品味,因而流行,故D项正确。 7.(2017课标,24,4分)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 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文字的频繁使用 B.书写材料的不同 C.各国变法的实施 D.“书同文”的推行 答案答案 A 本题考查汉字的演变。图中“车”“马”二字由繁到简,说明从西周到战国,文字的频 繁使用促使人们简化字形,以利于书写,故A项正确。西周至战国,人们把文字刻在甲骨上,或镌刻 在青铜器上,后来更多地使用竹片、木简和帛做书写材料,但书写材料的不同未必会影响文字字形 的变化,B项错误;各国变法主要是为了增强自身实力,对字形的变化影响不大,C项

    18、错误;“书同 文”推行于秦统一六国以后,时间不符,D项错误。 8.(2016课标,24,4分)右图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 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 种字体反映了( ) 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 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 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状况 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答案答案 B 据题干信息可知,三国曹魏三体石经运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再观察 图片可判断出另外一种字体是隶书。先秦古文、小篆、隶书反映了汉字的演变历程,故答案为B 项。曹魏时期并未在统一文字方面做出相关努力,故A项错误;曹魏时期,先秦古文、小篆已不流 行,C项错误;商代甲骨文的出现标志

    19、着汉字已形成完整的体系,D项错误。 9.(2016课标,26,4分)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 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 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 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 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答案答案 C 唐太宗认为萧子云书法“无丈夫之气”,崇尚王羲之书法的“尽善尽美”,促使社会上 形成竞相模仿王羲之书法的风气,这与唐代昂扬进取的时代风貌有关。由此表明,王羲之在中国书 法史上地

    20、位的确立,除了其自身较高的艺术水平以外,还与时代选择有关,故应选C项。皇帝的好恶 可以“影响”但不能“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排除A项;B项中“不可超越”的说法太绝对;朝 代更替并不能影响艺术评判标准,D项排除。 10.(2020江苏单科,3,3分)有学者认为,如果说安史之乱以前,唐诗以豪放、浪漫色彩引人注目,那么 安史之乱以后,则已代之以沉郁悲壮的情调了。对这一评论理解正确的是( ) A.社会变迁影响唐诗创作 B.盛唐气象推动唐诗演变 C.唐诗全景再现社会真实 D.安史之乱导致唐诗衰微 答案答案 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唐诗风格的发展变化正是时代、社会变迁的重要反映,故A项 正确。安史之乱

    21、后唐代由盛转衰,故B项错误。唐诗属于文学创作,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历史 面貌,但并不能全景再现社会真实,故C项表述不准确。材料反映的是安史之乱前后唐诗风格的变 化,并不能说明唐诗衰微,故D项排除。 11.(2020天津,2,3分)北朝民歌木兰诗在北宋时被收入乐府诗集。诗中描写木兰“归来见 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其中“策勋十二转”是唐代对军功的奖赏。由此 能够确定木兰诗( ) A.记载了古代政治制度的变迁 B.属于宋代文人创作的诗歌 C.在流传中融入新的历史内容 D.没有研究历史的史料价值 答案答案 C 木兰诗属于北朝民歌,北宋时被收入乐府诗集,但其内容“策勋十二转”属于

    22、 唐代对军功的奖赏,这体现出民歌在流传过程中融入新的历史内容,故C项正确。木兰诗主要 讲述了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并未记载古代政治制度的变迁,A项错误。木兰诗属于北朝民歌, 不能仅根据“在北宋时被收入乐府诗集”就判断木兰诗是由宋代文人创作的诗歌,B项 错误。木兰诗虽属文学作品,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当时的历史风貌,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 价值,故D项说法错误。 12.(2019海南单科,5,2分)明朝王世贞从是否适合配乐演唱的角度分析文学的发展创新,认为“词 不快北耳而后有北曲,北曲不谐南耳而后有南曲”,“曲者,词之变”。他所描述的这一中国古代 文化艺术现象发生于( ) A.南北朝 B.唐朝 C.北

    23、宋 D.元朝 答案答案 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词是可以配乐演唱的。从材料信息看,南方“词”的演唱不被北方 人接受,因而产生了“北曲”,“北曲”同样也不适合南方,故又有“南曲”,“曲者,词之变”反映 的是金、元入主中原后,主流文学形式由“词”到“曲”的转变,故选D项。南北朝时期民歌发达, 但未产生“曲”,故A项错误;唐朝时期,诗歌繁荣,未产生“曲”,故B项错误;北宋时期,“词”的成 就巨大,但未出现“北曲”和“南曲”之分,故C项错误。 13.(2018江苏单科,4,3分)清代黄周星评论元曲说:“曲之体无他,不过八字尽之,曰少引圣籍,多发天 然而已。”“制曲之诀无他,不过四字尽之,曰雅俗共赏。”这

    24、说明,元曲( ) A.贴近生活,易受欢迎 B.寄情山水,意境悠远 C.句式整齐,语言精炼 D.内容丰富,包罗万象 答案答案 A 从材料信息看,元曲的特点是“少引圣籍,多发天然”“雅俗共赏”,这说明元曲贴近生 活,易受欢迎,故选A项。材料没有涉及元曲寄情山水、语言句式、内容丰富的信息,故排 除B、C、D三项。 以下为教师用书专用 1.(2013课标,27,4分)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 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 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小说的兴起冲击

    25、了封建等级观念 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答案答案 C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在思想观念上的反映。明清时期,随 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扩大,适应市民阶层需要的小说蓬勃发展。从材料信息看,明代以来, 士、农、工、商都喜欢小说,小说的教化影响比儒、佛、道的影响更广泛。这从本质上说明市民 阶层扩大推动了世俗文化的发展,故C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均与材料信息不符。 2.(2013课标,28,4分)“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 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B.固化

    26、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答案答案 B 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形式,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 征。这一形式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如关羽的红脸代表其忠义,曹操的白脸代表其奸诈等,故选B 项。A、C两项均与史实不符;脸谱并未提升历史人物的价值,排除D项。 3.(2012课标全国,25,4分)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 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 ) 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浓厚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答案答案

    27、D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 键是理解材料中流传的故事的实质。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在思想观念中的反映。 宋代,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发展壮大,反映市民阶层生活的文学兴起。从材料信息看,人 们同情“自由相恋”的许仙和白娘子,鞭挞破坏自由恋爱的法海,赞扬维持人间正义的济公,反映 了市民阶层热爱自由、推崇正义的价值取向。因此选D项。 4.(2019海南单科,6,2分)下图为一组纪念邮票,邮票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中,曾被认为是文人雅士必 备素养的是( ) A. B. C. D. 答案答案 A 古代文人雅士的必备素养就是所谓的“琴棋书画”,其

    28、中“棋”指的是围棋,故选A项。 5.(2018海南单科,1,2分)下列汉字字体中,得名缘于书写材质的是( ) A.隶书 B.金文 C.小篆 D.草书 答案答案 B “金文”是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因而被称为“金文”,故B项正确。A项 隶书得名于最初使用者的身份,而C项小篆、D项草书得名于字体形态,故不合题意。 6.(2017江苏单科,5,3分)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或者说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 与神韵,并不拘泥于客观景物和人物的逼真摹写。这种特点可概括为( ) A.天人合一 B.诗画合一 C.情景合一 D.知行合一 答案答案 C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特点。材料中“

    29、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说 明中国画的特征是用景传情,即情景合一,故C项正确。A项是汉代儒学的主要内容,D项是阳明心 学的内容,都与中国画写意传神的特点无关;B项属于文人画的典型特征。由此排除A、B、D三 项。 7.(2016江苏单科,2,3分)史记记载:“秦王发图,图穷匕首见(荆轲)乃引其匕首以掷秦王,不 中,中铜柱。”山东嘉祥武氏祠的汉代画像石荆轲刺秦王(下图)再现了这一场景。史记 记载和这块画像石在( ) A.描绘上是一致的 B.形式上是一致的 C.风格上是一致的 D.主题上是一致的 答案答案 D 史记以文字形式描绘整个事件的始末,胜在详备而丰赡;而武氏祠画像石则仅将整 个事件定格

    30、在荆轲掷匕首于铜柱导致刺杀失败的瞬间,胜在直观和形象,A、C两项错误;史记 和武氏祠画像石分别以文字和图像的形式对“荆轲刺秦王”这一历史事件进行了记载,B项错误; 尽管描绘、形式和风格上不尽相同,但透过史记和这块画像石,我们所能获知的有关荆轲谋刺 秦王嬴政失败这一历史主题却是一致的,D项正确。 8.(2015江苏单科,3,3分)景帝时,司马相如的赋没有引起天子注意。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 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言语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成帝时, 奏御者千有余篇。由此,对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契合时代的文化需求 B.为统治者“润色鸿业” C.宣扬道家的

    31、无为思想 D.为阅读者“铺陈气势” 答案答案 C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反映。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气势 恢弘的汉赋适应了统治者的需求,故A、B两项理解正确。结合材料中司马相如的赋的特征可知D 项理解正确。汉赋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反映了当时恢弘的文化气度和豪迈的时代精神,与道家无 为思想不符,故C项理解不正确,符合题意。 9.(2015福建文综,16,4分)关汉卿在关大王独赴单刀会中,描绘关羽面对大江的滚滚波涛,仗刀 临流。曲中唱道,“大江东去浪千叠驾着这小舟一叶可正是千丈虎狼穴我觑这单刀 会似赛村社”。对该作品理解有误的是( ) A.显露关羽壮怀激烈的个性 B.借历史典

    32、故吊古抚今 C.严厉斥问颠倒黑白的世界 D.兼采宋词的豪放风格 答案答案 C 材料中的唱词只是对关羽英雄气概的一种描述,并没有揭露社会黑暗的意图,故C项的 理解明显错误,符合题意。A、B、D三项对材料的理解均准确,故不符合题意。 A A组组 考点基础题组考点基础题组 考点考点1 1 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1.(2020甘肃兰州诊断,24)尚书 尧典中记载:“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 时。”历代王朝颁行了100余部历法。中国古代高度重视历法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华民族以农耕为主 B.国家统一需要 C.宣扬“君权神授”思想 D.疆域不断扩大 答案答案 A 古代中

    33、国以农立国,农业生产对政权巩固和社会发展尤为重要。通过历法可以引导人 们适时播种、收获等,因此历代王朝重视历法,A项正确。中国古代高度重视历法并非因为国家统 一需要,即使在国家分裂时期,统治者也重视历法,故B项错误;中国古代高度重视历法并非因为宣 扬“君权神授”,故C项错误;疆域扩大与重视历法并无因果联系,排除D项。 2.(2020江西九校4月,26)儒医始称于宋代。宋会要辑稿言:“伏观朝廷兴建医学,教养士类,使 习儒术、通黄素、明诊疗而施于疾病,谓之儒医。”“道林养性”逐渐不被医家重视,医生以“儒 门事亲”自附于儒林,对于鬼神致疾说大肆批评。儒医的出现表明( ) A.古代的医术与巫术开始分离

    34、 B.治国思想由道家转向儒家 C.医学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现实 D.传统儒家思想的不断分化 答案答案 C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宋代,儒医不但学习医术,还重视儒学修养,大肆批评鬼神致疾的谬 误。儒医的出现表明医学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现实,故C项符合题意。题干不能说明宋代医术与巫 术开始分离,排除A项;题干未涉及治国思想的变化,排除B项;题干强调医学与儒学精神的融合,并 非儒家思想的分化,排除D项。 3.(2020贵州3月线上检测,8)中国传统数学采用的是实测实算的方法。明朝中后期,西方传教士带 来了数学著作几何原本测量法义等,物理学著作泰西水法奇器图说等,地学著作 万国舆图职方外纪等。这种现象( ) A.

    35、反映了西方的文化侵略 B.打破了中国传统的华夷观念 C.冲击了宋明理学的地位 D.开阔了士人认识世界的视野 答案答案 D 明朝中后期,西方科技著作和西方学者研究科技的方法逐渐传入中国,一些士大夫深受 启发,即西学东渐开阔了士人认识世界的视野,故选D项。材料反映的是西学东渐,而非西方的文化 侵略,故A项错误;材料所述现象并没有打破中国传统的华夷观念,也并未冲击宋明理学的地位, 故B、C两项错误。 4.(2020江西赣州摸底,27)黄宗羲海昌讲学时,经常推荐弟子读几何原本,著名思想家李二曲也 常要求其学生习农政全书泰西水法等书籍;明末流行的天工开物是清初向国外出口 的重要书籍之一。这反映了明清之际

    36、( ) A.中学未能突破传统窠臼 B.中西方文化全面融合 C.西方科技受到士大夫普遍认可 D.经世致用思潮有利于西学东渐 答案答案 D 明朝中后期,随着西方传教士来华,西方科技也传入中国。材料中黄宗羲推荐弟子读 几何原本,李二曲也常要求其学生习农政全书泰西水法等书籍,反映了部分知识分子 对西方科技的重视,这是受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说明经世致用思潮有利于西学东渐,故选D项。学 习西方先进科技,说明中学对传统的突破,故A项错误;B项中的“全面融合”表述不当,排除;C项中 的“普遍认可”表述错误,排除。 5.(2019江西南昌一模,27)有学者指出:“周易等著作中包含某些数学知识,诗经礼记 以及春秋

    37、等著作中包含某些天文学的知识,尚书等著作中包含某些地理学知识。”由此 可知( ) A.儒学决定科技发展 B.中国古代科技善于经验总结 C.儒学具有科技内涵 D.中国古代科技注重理论探讨 答案答案 C 从材料信息可知,儒家经典周易诗经礼记春秋尚书等著作中包 含某些科技知识,这说明儒学具有科技内涵,故选C项。儒学能够影响科技发展,但并不能决定科技 发展,A项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古代科技善于经验总结,故B项错误;中国古代科技注重经验总 结,缺乏理论探讨,故D项错误。 6.(2019江西重点中学协作体一联,26)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收录了倭缎织造法、朝鲜

    38、棉布染整法和西洋红夷火炮铸造法等。康熙帝 重用传教士南怀仁等修订历法、铸造火炮。对这些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A.为中国科技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 B.明清开始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 C.统治者推行开明和开放的外交政策 D.推动了当时社会科技和经济的转型 答案答案 A 材料信息反映了明清之际外国科技的传入,这些技术为中国科技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 机,故选A项。B项中的“开始引进”无法体现,排除;清代,闭关锁国,仅从材料信息“康熙帝重用 传教士南怀仁等修订历法、铸造火炮”并不能说明统治者推行开明开放的外交政策,故C项错误; 当时,中国科技和经济并未转型,故D项错误。 7.(2019东北三校二模,27

    39、)明清时期是中国传统农学最为发达的时期,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农书的 增加,在数量上全面超越了以前各个历史时期。救荒本草等应用植物学著作的产生是明清农 学发展的又一特点,这些著作不仅对野生可食植物的形态、功效、食用方法进行详尽的描述,还配 以图画,方便辨识利用。这反映了当时( ) A.政府重视科学研究 B.人地矛盾突出 C.经世致用思潮盛行 D.赋税制度改革 答案答案 B 从材料信息看,明清时期许多农书“对野生可食植物的形态、功效、食用方法进行详 尽的描述,还配以图画,方便辨识利用”,这有利于人们认识、食用可果腹的野菜,缓解粮食紧张,反 映了当时人地矛盾突出,故选B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政府对科学研

    40、究的态度,故A项错误;明清时 期,经世致用并非流行思潮,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与赋税制度改革无关,排除D项。 考点考点2 2 汉字的起源、演变与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与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 8.(2020北京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适应性测试,1)右图为 春秋早期的一件青铜鼎。鼎内铭文为:“伯克父甘娄迺 (乃)执干戈,用伐我仇敌,迺受吉金,用自作宝鼎,用享于其 皇考,用赐眉寿黄耇(长寿),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享。” 此文物有助于研究当时的( ) 宗法分封 天文历法 青铜铸造 文字书写 A. B. C. D. 答案答案 C 题干材料中的“伯”是分封的爵位,“克父”是字,“甘娄” 是名。这段话的

    41、大致含义 是:伯克父甘娄在战场上勇于杀敌,受赏赐得到吉金,铸造此鼎用享于后代。结合此器物所处 的时期是春秋早期,可判断此文物有助于研究当时的宗法制、分封制和青铜铸造技术,鼎内铭文可 用来研究当时的文字书写,材料中并无天文历法的信息,只有符合题意, 因此C项正确。 9.(2020山西太原一模,24)论语记载,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又说:“小子何莫学夫诗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这反映出,诗( ) A.汇集了孔子的思想精华 B.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C.蕴含了全面的教育思想 D.承载了社会教化的功能 答案答案 D “不学诗,无以言”意思是说不学诗经,在社会

    42、交往中就不会表达;“迩之事 父,远之事君”的意思是,学习诗经,往近了说就是孝顺父母,往远了说就是侍奉君主报效国 家。可见诗承载了社会教化的功能,故选D项。诗由孔子删订,体现了孔子的部分思想,但 汇集孔子的思想精华说法不当,故A项排除;B、C两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 10.(2020江西南昌一模,26)唐代的宫廷体育、美术与马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从狩猎、马球、舞 马之术、武艺,到养生、下棋的体育运动,在皇帝的热衷下,全国上下掀起了热潮。结合上述材料, 据马球图可以推知( ) A.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 B.当时文人画已初步流行 C.唐王朝好勇斗狠的民风 D.北方文化性格引领潮流 答案答案 D

    43、唐朝推崇尚武精神,继承了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的文化性格。从材料信息可知,唐代的 宫廷体育、美术与马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马球图反映了与马相关的体育运动的盛行,这说明 北方文化性格引领着唐朝的社会潮流,故选D项。唐朝的经济以农业为主,与马相关的体育运动的 盛行,不能说明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故A项错误;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 形式于一体,马球图不属于文人画,故B项错误;马球图和体育活动的盛行并不能说明唐王 朝好勇斗狠的“民风”,故C项错误。 11.(2020山西阳泉一模,26)北宋初期的柳永,其词作以描写都市生活著称,“凡有井水饮处,皆可歌 柳词”。而北宋中后期的状元郎黄裳,其所写

    44、风雅之词“以清淡为正,悦人之听者鲜”,所以无人 传唱。这一现象表明( ) A.坊市界限打破有利于词曲流行 B.高雅文人退出了词曲创作队伍 C.时代变迁影响文学作品的传播 D.宋代词曲因脱离群众走向衰落 答案答案 C 从材料信息看,北宋初期,描写都市生活的词比较盛行;北宋中后期,“以清淡为正”的 风雅之词无人传唱。其主要原因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队伍不断壮大,人们对反映市 民生活的通俗作品需求强烈,这表明时代变迁影响文学作品的传播,故选C项。材料意在强调不同 风格的词不同的流行情况,A项不能解释材料中的传播差异,排除;材料信息反映的是高雅文人所写 风雅之词只是无人传唱,并不代表其退出了

    45、词曲创作队伍,故B项错误;宋代词曲适应市民生活需 要,走向繁盛,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 12.(2020陕西二模,26)下图是南宋李嵩创作的货郎图,该画作体现了( ) A.文人追求意境 B.商品经济的繁荣 C.高超写实手法 D.市坊界限被打破 答案答案 C 读图可知,货郎图描绘了一个货郎担着货架卖东西的场景,再现了当时人们的生 活。该画作反映了民间风情,属于风俗画,体现了高超写实手法,故选C项。画作描绘了民间风情, 并非文人追求意境,故排除A项;一幅画作的一个场景不能体现整体,无法体现商品经济的繁荣,故 排除B项;从该画作中无法看出贸易场所与住宅区分离,故排除D项。 13.(2020内蒙古

    46、呼和浩特一模,26)金元之际,“一代文宗”元好问在雁门关外中写下:“四海 于今正一家,生民何处不桑麻。重关独居千寻岭,深夏犹飞六出花。云暗白杨连马邑,天围青冢渺 龙沙。凭高吊古情无尽,空对西风数去鸦。”该诗反映出( ) A.遭战争破坏的社会场景 B.实现统一后的时代变化 C.诗歌创作水平超越前代 D.知识分子对世事的不满 答案答案 B 材料中雁门关外是元好问凭高吊古之作,抒发了元初结束多年战乱之后“四海一 家”的变化,故选B项。材料表述的是统一之后的变化,不是战争的破坏,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 其诗歌创作水平超越前代,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元好问对国家统一的赞扬,无法体现知识分子 对世事的

    47、不满,故D项错误。 14.(2019江西南昌二模,25)隶书把用作偏旁的独体字规定特殊的形态,例如“刀”做右旁时则写成 “刂”,使隶书较篆书易记、易写,从用笔到结字所形成的风格,显得既庄重严整,又变化多姿。这 反映了汉字的演变( ) A.体现了审美和实用双重取向 B.取决于统治者的文化政策 C.根源于封建经济的不断发展 D.跟随于官方文书的使用率 答案答案 A 从材料信息看,隶书在保留篆书美感的同时,又较篆书易记、易写,这反映出汉字的演变 体现了审美和实用双重取向,故选A项。B项中“取决于”的表述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 无法体现汉字演变与封建经济发展的关系,故C项错误;秦朝时期,官方文书是小篆,后来民间出现 了隶书,故D项错误。 15.(2019陕西西安质检一,26)明朝中后期,传统的经典读物越来越少,以戏曲、小说和日用类书籍 为主的通俗读物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大部分图书都有很多注释和注音。这一变化折射出( ) A.商品经济助推大众文化传播 B.士人价值追求发生改变 C.刻印技术取得了突破性发展 D.通俗文化成为主流文化 答案答案 A 明朝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日益壮大,适应市民阶层需求的通俗读物迅 速发展起来。材料中“传统的经典读物越来越少”“通俗读物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大部分图书都 有很多注释和注音”折射出商品经济助推大众文化传播,故选A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1年新课标(老高考)历史复习练习课件:专题四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855568.html
    小豆芽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备考:高考历史创新试题的解题方法.docx202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备考:高考历史创新试题的解题方法.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选择题逻辑推理8定律 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选择题逻辑推理8定律 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史+世界史共6个历史影响、意义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史+世界史共6个历史影响、意义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世界古代史历史影响、意义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世界古代史历史影响、意义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现代史历史影响、意义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现代史历史影响、意义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选择题18坑 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选择题18坑 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世界古代史 图表类意义类等6种必考题型分类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世界古代史 图表类意义类等6种必考题型分类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选择题8大招 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选择题8大招 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 图表类意义类等6种必考题型分类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 图表类意义类等6种必考题型分类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近代史图表类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近代史图表类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世界现代史历史变化、趋势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世界现代史历史变化、趋势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近代史开放型材料题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近代史开放型材料题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历史变化、趋势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历史变化、趋势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世界近代史历史认识、启示类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世界近代史历史认识、启示类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