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八 物理实验第一讲 力学实验.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1年新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八 物理实验第一讲 力学实验.pptx》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年新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八物理实验 第一讲力学实验 2021 高考 物理 二轮 复习 专题 实验 第一 力学 下载 _二轮专题_高考专区_物理_高中
- 资源描述:
-
1、第一讲第一讲 力学实验力学实验 专题八专题八 2021 内 容 索 引 02 03 体系构建体系构建 真题感悟真题感悟 高频考点高频考点 能力突破能力突破 01 价值引领价值引领 备考定向备考定向 价值引领价值引领 备考定向备考定向 核 心 要 求 核心 价值 物理实验在物理课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通过物理实验的实践和学习,充 分锻炼学生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巩固所学的物理知识,并且还能够培养 学生自身的科学探究素养和探究能力,这对于今后的学习和发展都有着 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科 素养 科学探究素养 关键 能力 科学探究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要求掌握常规实验的数据处理 方法,能将新课程标准及教材
2、中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的实验原理、实验 方法迁移到新的背景中,深刻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 必备 知识 课程标准要求的所有实验,把握每个实验的灵魂原理,掌握基本仪 器的选择、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掌握处理实验数据的基本方法,如图 像法、平均值法等 试题情境 在课程标准和教材原始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变式 考查方式 通过选择、填空、画图、连线、问答等形式考查 考向预测 本部分属于高考必考内容,每个实验都有可能考查,仪器的使用是实验 考核的基础内容。无论是实验设计,还是原理分析,往往都涉及基本仪 器的使用,所以一些基本仪器的原理、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读数等, 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不断出现;纸带类问题、弹簧类实验、
3、涉及电 阻的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为命题的重点;预计涉及传感器 的有关实验及新课程标准增加的实验为又一命题点 体系构建体系构建 真题感悟真题感悟 【网络构建网络构建】 【高考真题高考真题】 1.(2019全国卷)某小组利用打点计时器对物块沿倾斜的长木板加速下滑 时的运动进行探究。物块拖动纸带下滑,打出的纸带一部分如图所示。已 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纸带上标出的每两个相邻点之 间还有4个打出的点未画出。在A、B、C、D、E五个点中,打点计时器最 先打出的是 点。在打出C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 m/s(保留3位有效数字);物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保留2位 有效数字
4、)。 答案 A 0.233 0.75 解析 每两个相邻点之间有 4 个打出的点未画出,故相邻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t=0.1 s。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距离越来越大,故先打 A 点。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故 vC= = BC+CD 2 = 46.510-3 0.2 m/s=0.233 m/s,加速度 a=( 3+4)-(1+2) 42 = 3010-3 0.04 m/s2=0.75 m/s2。 情境剖析 本题属于基础性题目,以物体沿倾斜木板加速下滑为素材创设 学习探索类问题情境。 素养能力 本题考查的学科素养是科学探究素养,关键能力是实践操作能 力群中的实验探究能力。从题
5、图正确读出、记录相邻点间的位移大小,结 合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求出要求的速度和加速度。 2.(2019全国卷)甲乙两位同学设计了利用数码相机的连拍功能测重力加 速度的实验。实验中,甲同学负责释放金属小球,乙同学负责在小球自由下 落的时候拍照。已知相机每间隔0.1 s拍1幅照片。 (1)若要从拍得的照片中获取必要的信息,在此实验中还必须使用的器材 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A.米尺 B.秒表 C.光电门 D.天平 (2)简述你选择的器材在本实验中的使用方法。答: 。 (3)实验中两同学由连续3幅照片上小球的位置a、b和c得到ab=24.5 cm、 ac=58.7 cm,则该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6、 m/s2。(保留2位有 效数字) 答案 (1)A (2)将米尺竖直放置,使小球下落时尽量靠近米尺 (3)9.7 解析 (1)此实验原理是y=gt2,t=0.1 s,y需要用米尺测量然后计算得到,故 选A。 (2)将米尺竖直放置,小球自由下落轨迹与米尺平行。小球下落时尽量靠近 米尺,读数误差小。 (3)y=bc-ab=ac-2ab=9.7 cm,y=gt2,t=0.1 s,求得g=9.7 m/s2。 情境剖析 本题属于应用性、创新性题目,以教材中课后习题中的数码相 机的连拍功能测量重力加速度为素材创设学习探索类问题情境。 素养能力 本题考查的学科素养是科学探究素养,关键能力是实践操作能 力群中
7、的实验探究能力。即在创新性的实验情境下挑选实验器材进行实 验设计并从拍得的照片中获取信息,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3.(2020北京卷)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做如 下探究: (1)为猜想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可利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对比实验。两小 车放在水平板上,前端通过钩码牵引,后端各系一条细线,用板擦把两条细 线按在桌上,使小车静止。抬起板擦,小车同时运动,一段时间后按下板擦, 小车同时停下。对比两小车的位移,可知加速度与质量大致成反比。关于 实验条件,下列正确的是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小车质量相同,钩码质量不同 B.小车质量不同,钩码质量相同 C.小车质量不同
8、,钩码质量不同 图1 (2)某同学为了定量验证(1)中得到的初步关系,设计实验并得到小车加速度 a与质量M的7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在图2所示的坐标纸上已经描好了 6组数据点,请将余下的一组数据描在坐标纸上,并作出a- 图像。 1 次数 1 2 3 4 5 6 7 0.62 0.56 0.48 0.40 0.32 0.24 0.15 M/kg 0.25 0.29 0.33 0.40 0.50 0.71 1.00 图2 a ( -2) (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之前,需要思考如何测“力”。请在图3中 画出小车受力的示意图。为了简化“力”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
9、.使小车沿倾角合适的斜面运动,小车受力可等效为只受绳的拉力 B.若斜面倾角过大,小车所受合力将小于绳的拉力 C.无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多大,砂和桶的重力都等于绳的拉力 D.让小车的运动趋近于匀速运动,砂和桶的重力才近似等于绳的拉力 图3 答案 (1)B (2) (3)AD 解析 (1)为了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必须控制小车所受拉力相同,而让 小车的质量不同,所以钩码质量相同,故B正确。 (2)数据描点和a- 图像如图所示 1 (3)使小车沿倾角合适的斜面运动,小车所受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刚好等于小 车所受的摩擦力,则小车受力可等效为只受绳的拉力,故A正确;若斜面倾角 过大,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大于摩擦
10、力,小车所受合力将大于绳的拉力,不利 于简化“力”的测量,故B错误;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无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多大,砂和桶的重力都大于绳的拉力,故C错误;当小车的运动趋近于匀速运 动时,砂和桶可近似看成受力平衡,则砂和桶的重力才近似等于绳的拉力, 故D正确。故选AD。 情境剖析 本题属于基础性题目,以教材中的“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力的关 系”的实验装置为素材创设学习探索类问题情境。 素养能力 本题考查了考生的“设计实验与制订方案、获取和处理信息”等 科学探究能力。要求考生利用已学基础知识和实验原理,能结合实验数据 分析相关问题。 高频考点高频考点 能力突破能力突破 考点一考点一 读数类问题读数类
11、问题(M) 归纳总结 1.游标卡尺的读数 游标尺 精确度 (mm) 测量结果(游标尺上第n条刻 度线与主尺上的某刻度线对 齐时)(mm) 刻度 格数 刻度总长 度(mm) 每小格与1 mm差(mm) 10 9 0.1 0.1 主尺上读的毫米数+0.1n 20 19 0.05 0.05 主尺上读的毫米数+0.05n 50 49 0.02 0.02 主尺上读的毫米数+0.02n 2.螺旋测微器的读数 测量值=固定刻度整毫米数+半毫米数+可动刻度读数(含估读值)0.01 mm。 3.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读数时应注意的问题 (1)10分度的游标卡尺,若以mm为单位,小数点后只有1位。20分度和50分度
12、的游 标卡尺若以mm为单 位,小数点后有2位。 (2)游标卡尺在读数时先确定主尺的分度,先读主尺数据,再读游标尺数据,最后两 数相加。游标卡尺读数不估读。 (3)不要把游标尺的边缘当成零刻度,而把主尺的刻度读错。 (4)螺旋测微器读数时,要注意固定刻度上表示半毫米的刻度线是否已经露出;要 准确到0.01 mm,估读到0.001 mm,即结果若用mm做单位,则小数点后必须保留三 位数字。 【典例1】请读出螺旋测微器和游标卡尺的读数。 读数甲: cm 读数乙: cm。 答案 0.070 0 10.04 解析 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读数为0.5 mm,可动刻度读数为 0.0120.0 mm=0.200
13、 mm,所以最终读数为0.700 mm=0.070 0 cm。 游标卡尺的固定刻度读数为100 mm,游标读数为0.14=0.4 mm,所以最终 读数为100.4 mm=10.04 cm。 思维点拨 游标卡尺读数的方法是,主尺读数加上游标读数,不需估读。螺 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是,固定刻度读数加上可动刻度读数,在读可动刻度读 数时需估读。 【类题演练类题演练】 1.(1)用游标为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某物体长度如图,由图可知其长度为 mm; (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物体直径如下图,由图可知其直径为 mm。 答案 (1)50.15 (2)4.700 解析 (1)游标卡尺主尺读数为50 mm,游标读
14、数为0.053=0.15 mm,所以最 终读数为50.15 mm,即为物体的长度。 (2)螺旋测微器固定刻度读数4.5 mm,可动刻度读数为 0.0120.0 mm=0.200 mm,所以金属丝的直径为4.700 mm。 2.图甲为20分度游标卡尺的部分示意图,其读数为 mm;图乙为螺 旋测微器的示意图,其读数为 mm。 答案 8.15 2.970 解析 游标卡尺的固定刻度读数为8 mm,游标读数为:0.053 mm=0.15 mm, 所以最终读数为:8 mm+0.15 mm=8.15 mm; 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读数为2.5 mm,可动刻度读数为 0.0147.0 mm=0.470 mm,所
15、以最终读数为:2.5 mm+0.470 mm=2.970 mm。 考点二考点二 纸带类问题纸带类问题(含频闪照相含频闪照相)(H) 归纳总结 1.打点计时器系列实验 力学实验中用到打点计时器的实验有:测量做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验 证牛顿运动定律,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2.纸带数据的处理方法 【典例2】“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 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 Hz,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在平衡小车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过程中,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乙 所示,A、B、C、D、E、F、G这些点的间距如图中标示,其中每相邻两点 间还有4个计
16、时点未画出。根据测量结果计算: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2)平衡好摩擦力后,将5个相同的砝码都放在小车上。挂上砝码盘,然后每 次从小车上取一个砝码添加到砝码盘中,测量小车的加速度。根据小车的 加速度a与砝码盘中砝码的重力F的实验数据作出的a-F图线如图丙所示, 此图线不通过原点的主要原因是 。 (3)在某次利用上述已调整好的装置进行实验时,保持砝码盘中砝码个数不 变,小车自身的质量保持不变(已知小车的质量远大于砝码盘和盘中砝码的 质量),在小车上加一个砝码,并测出此时小车的加速度a,调整小车上的砝码, 进行多次实验,得到多组
17、数据,以小车上砝码的质量m为横坐标,相应加速度 的倒数 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作出如图丁所示的 -m关系图线,实验结果 验证了牛顿第二定律。如果图中纵轴上的截距为b,图线的斜率为k,则小车 受到的拉力大小为 ,小车的质量为 。 1 1 答案 (1)1.18 1.50 (2)未计入砝码盘的重力 (3)1 解析 (1)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 T=0.10 s,s1=9.50 cm、s2=11.00 cm、s3=12.55 cm、s4=14.00 cm、s5=15.50 cm、s6=17.05 cm,由匀变速直线 运动中,物体在某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可知打C点时
18、小车的速度大小为vC=2 +3 2 ,代入数值得vC=1.18 m/s,小车的加 速度大小为 a=(4 +5+6)-(1+2+3) 92 ,代入数值得 a=1.50 m/s2。 (2)平衡摩擦力后,F=0 时就产生了加速度,说明未计入砝码盘的重力。 (3)设小车的质量为 M,图丁中图线的函数关系式满足1 =km+b,根据牛顿第二 定律得 F=(m+M)a,变形得1 = 1 m+ ,可解得 M= ,F= 1 。 思维点拨 应用纸带求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的方法求速度和加速度;明确图 像中截距和斜率的意义是求解第(2)问和第(3)问的关键。 方法总结 1.利用纸带求瞬时速度的方法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利
19、用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 瞬时速度求解。 测出与第n点相邻的前、后两段相等时间T内的距离xn和xn+1,由公式 算出。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就是根据此法求得物 体瞬时速度的。 vn=+1 2 2.利用纸带求加速度的方法 (1)利用a= 求解:在已经判断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下可利用 x=xn+1-xn=aT2求加速度a。 (2)逐差法: 如图所示,由xm-xn=(m-n)aT2 (3)图像法: 确定各计数点的坐标值(v1,T)、(v2,2T)、(vn,nT)。 画出v-t图像,图线的斜率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2 可得 a1=4-1 32 ,a2=5-2
20、 32 ,a3=6-3 32 所以 a=1+2+3 3 = 4+5+6-1-2-3 92 。 由 vn=+1 2 ,求出各相应时刻的速度。 3.利用纸带判断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 若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距离满足x=x2-x1=x3-x2=xn-xn-1=aT2(恒量),说 明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类题演练类题演练】 3.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 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其中打点计时 器的电源为交流电源,可以使用的 频率有20 Hz、30 Hz和40 Hz。打 出纸带的一部分如图乙所示。该 同学在实验中没有记录交流电源 的频率f,需要用实验数据和其他题 给条件进行推算。 (1)若从打出的纸带
21、可判定重物匀加速下落,利用f和图乙中给出的物理量 可以写出:在打点计时器打出B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大小为 ,打出C 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大小为 ,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大小 为 。 (2)已测得s1=8.89 cm,s2=9.50 cm,s3=10.10 cm;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9.80 m/s2,实验中重物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约为其重力的1%。由此推算出f为 Hz。 答案 (1)(1 +2) 2 (2+3) 2 (3-1)2 2 (2)40 解析 (1)利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 时刻的瞬时速度,可得打点计时器打出 B 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 vB=1 +2 2 = (1+
22、2) 2 ;打出 C 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 vC=2 +3 2 = (2+3) 2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 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大小为 a= - =(vC-vB)f=(3 -1)2 2 。 (2)根据题述,重物下落受到的阻力为 0.01mg,由牛顿第二定律 得,mg-0.01mg=ma,解得 a=0.99g。由(3 -1)2 2 =0.99g,解得 f=40 Hz。 4.(2020山东等级考模拟)2019年9月,我国成功完成了76 km/h高速下列车实 车对撞实验,标志着我国高速列车被动安全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某 学习小组受此启发,设计了如下碰撞实验,探究其中的能量损耗问题,实验 装置如图甲所示。
23、 实验准备了质量分别为0.20 kg、0.20 kg、0.40 kg的滑块A、B、C,滑块A 右侧带有自动锁扣,左侧与打点计时器(图中未画出)的纸带相连,滑块B、C 左侧均带有自动锁扣,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f=50 Hz。 调整好实验装置后,在水平气垫导轨上放置A、B两个滑块,启动打点计时 器,使滑块A以某一速度与静止的滑块B相碰并粘合在一起运动,纸带记录 的数据如图乙所示;用滑块C替代滑块B,重复上述实验过程,纸带数据如图 丙所示。 根据纸带记录的数据,滑块A与B碰撞过程系统损失的动能为 J,滑 块A与C碰撞过程系统损失的动能为 J。(计算结果均保留2位有 效数字) 根据实验结果可知,被碰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