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分专题学案讲义(含解析)+专题突破练习33套.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1年新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分专题学案讲义(含解析)+专题突破练习33套.docx》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高考 物理 二轮 复习 专题 讲义 解析 突破 练习 33 下载 _二轮专题_高考专区_物理_高中
- 资源描述:
-
1、 一、高考评价体系下的考情分析与备考策略一、高考评价体系下的考情分析与备考策略 (一一)高考评价体系下新高考命题简析高考评价体系下新高考命题简析 分析 2019 年、2020 年高考试题,我们会发现命题突出了立德树人的总体要求,充分彰显素养导 向理念和育人功能。命题强调考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方式上突出了基础 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具体表现在: 1.突出核心价值引领,紧跟立德树人要求 对照最近两年的全国高考物理试题,特别是 2020年山东、北京、天津、海南等省市物理等级考 试试题,大都通过恰当选取背景素材,将立德树人的要求融入物理试题的解答过程中,厚植爱国主义情 怀,
2、彰显了高考的育人功能。比如,我国的航天技术发展迅速,“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 北斗系统顺利建成,实施火星探测任务“天问 1号”等。2020 年山东省等级考试第 7题、2020 年全国 卷第 16 题、2020 年北京卷的第 5题等均以此为背景,考查考生对万有引力定律、牛顿运动定律的 理解与应用,引导考生关注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用以提升考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考生的民族 自豪感和使命感。 再像 2020 年山东省等级考试第 13题攀登珠峰并进行高度测量、第 16题冬季奥运会 U型池比 赛等,充分发挥物理学科特点,设计与体育运动和生产劳动相联系的实际情境,培养考生热爱体育和劳 动
3、,树立劳动观念,在展现我国科技、文化、体育等方面成果的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体 现了立德树人的要求。 2.聚焦物理必备知识,注重关键能力考查 纵观这两年的高考试题命制,试题聚焦高中物理学科全部主干内容和要求,以学生终身发展必须 掌握的必备知识为基础设计试题,试题按照“四翼”要求,加强了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思想方 法的考查,引导考生夯实物理学科基础的同时,聚焦物理学科必备知识,注重关键能力。例如 2019年 全国卷第 19 题考查多个物体在平衡状态下受力分析,涉及整体法、隔离法、矢量三角形法和假设 法等多种方法的运用;再如 2020年全国卷第 20题呈现物块的重力势能和动能随下滑
4、距离的关系, 要求学生能够从图像中提取信息,分析物块下滑物理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对学生的信息整理能力要求 较高;再如 2020年山东省等级考试第 17 题,利用质谱仪工作环境中的加速电场、偏转电场和偏转磁 场构建物理场景,需要考生将粒子的三维运动简化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和类平抛运动 等,考查了考生将复杂问题中的对象、过程转换成物理模型的能力;2020年全国卷第 18 题对设问 进行创新,要求学生分析不同速度的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情形,再从这些不同情形中分析出粒子在磁 场中运动时间最长的情况,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要求较高。 3.注重通过创设真实丐有价值的问题情境,考查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5、 2020年全国卷以及山东、北京、天津、海南等级考试题,试题情境化特征鲜明,有的情境来源于 生活,与日常生活以及生产实践密切相关;有的情境来源于真实的研究过程或实际的探索过程,考生在 解决这类情境中的问题时,必须调用所掌握的知识,运用创新的思维方式开展智力活动。如 2020年全 国卷第 14题安全气囊的作用、第 15题荡秋千、2020 年山东省等级考试第 1题以乘坐电梯的过 程为问题情境等,都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再如,2020年全国卷第 17题以 CT扫描机中 X射线的 产生部分为情境考查学生对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规律的理解;2020年全国卷第 24 题以我国自 主研制的运-20重型运输机为
6、情境等。2020 年全国卷第 18题以海水中富含的氘核的聚变反应为 情境,进行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升华,从而激发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 4.增强开放性和探究性,加强实验能力的考查 试题选材注意引导中学开好实验课,促进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全面考查学生 的实验基本功以及科学探究能力。实验题都与教材原型实验明显不同,但都来自教材原型实验改编, 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增强试题的开放性和探究性,引导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例如 2019年全国卷 23 题考查电流表改装实验中电阻的连接、电表的校准、问题的分析与排除等,全面 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再如 2020年全国卷第 23 题要测量热敏
7、电阻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要求学生画出测量的电路图,理解利用热敏电阻制作温控报警器的实验原理,从而根据报警器的实验 电路选择恰当的器材并完成相关电阻阻值的计算,对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探究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2020年山东省等级考试第 13 题创新性地利用手机、木板等身边的器材重新组合、构建新的实验方 案来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等。这些都对考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再如 2020年山东省等级考试第 14 题,本题是对“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实验方案的探究,要求考生找出 “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比较小”的原因,并改进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器材,处理给出的数据,模拟连接 电路图。体现了对
8、“设计实验与制订方案,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并作出解释,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 和反思”等科学探究素养的考查。 (二二)高考评价体系下物理核心素养考查例析高考评价体系下物理核心素养考查例析 物理学科确定的学科素养是高考评价体系学科素养在物理学科的具体化。结合高考评价体系 和课程标准,确定物理观念、科学探究、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与责任为物理学科考试内容的学科素 养。 物理命题坚持以必备知识为基础,即要求学生在面对与物理相关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 境时,具备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需的知识。在高考评价体系指引下,结合新 课程标准和原考试大纲,命题还确定了考查的关键能力,包括理解能力、
9、模型建构能力、逻辑推理能 力、分析综合能力、信息加工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等。 现对照近两年来全国高考试题和山东省等级考试模拟试题,分析其对核心素养考查的特点。 1.考查“物理观念” 【真题再现 1】(2020 全国卷,14,6分,难度)行驶中的汽车如果发生剧烈碰撞,车内的安全气 囊会被弹出并瞬间充满气体。若碰撞后汽车的速度在很短时间内减小为零,关于安全气囊在此过程 中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加了司机单位面积的受力大小 B.减少了碰撞前后司机动量的变化量 C.将司机的动能全部转换成汽车的动能 D.延长了司机的受力时间并增大了司机的受力面积 素养点拨本题属于基础性考查。考查知识获取能力
10、群中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安全气囊作用为素 材,创设学习探究类问题情境。本题考查的核心素养是物理观念中的能量观念,要求学生能够深刻理 解动量定理,能用动量和冲量观念分析生活中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得出合理的结论。 2.考查“科学思维”“科学态度和责任” 【真题再现 2】(2020 山东卷,18,16分,难度) 如图所示,一倾角为 的固定斜面的底端安装一弹性挡板,P、Q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 m 和 4m,Q 静止于斜面上 A处。某时刻,P 以沿斜面向上的速度 v0与 Q发生弹性碰撞。Q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 数等于 tan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P与斜面间无摩擦,与挡板之间的碰撞无动能损失。 两物块
11、均可以看作质点,斜面足够长,Q的速度减为零之前 P不会与之发生碰撞。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 (1)求 P 与 Q第一次碰撞后瞬间各自的速度大小 vP1、vQ1; (2)求第 n 次碰撞使物块 Q上升的高度 hn; (3)求物块 Q 从 A点上升的总高度 H; (4)为保证在 Q的速度减为零之前 P 不会与之发生碰撞,求 A点与挡板之间的最小距离 s。 素养点拨本题属于综合性问题,以教材中常见的物块、碰撞为素材创设学习探索类问题情境。 本题考查的必备知识为“弹性碰撞”“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机 械能守恒定律”。要求考生依据对多次碰撞的分析,归纳物块第 n
12、次碰撞后上升的高度,涉及科学探究 素养中的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等元素。本题第(3)问既可以利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进行求解,也可以 综合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得到答案,为不同思维倾向的考生均提供了展示的机会,适度开放性的同时亦 有公平性的坚守。第(4)问设问回扣题中约束条件,很好地体现了物理问题的严谨性,引导考生养成严 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本题在物理观念方面,体现了物质观、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和能量观 等要素;在科学思维方面,考查了建模、论证、质疑和创新的过程;在科学探究方面,需要考生基于证 据进行大胆的判断和创新;在科学态度与责任方面可以让考生体会到物理学科的严谨性,感受物理学 的魅力和美。该题能够
13、有效鉴别考生在“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素养 方面的综合水平。 3.考查“科学探究” 【真题再现 3】(2020 全国卷,23,9分,难度)已知一热敏电阻当温度从 10 升至 60 时阻 值从几千欧姆降至几百欧姆,某同学利用伏安法测量其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关系。所用器材:电源 E、 开关 S、滑动变阻器 R(最大阻值为 20 )、电压表(可视为理想电表)和毫安表(内阻约为 100 )。 (1)在下面框中所给的器材符号之间画出连线,组成测量电路图。 (2)实验时,将热敏电阻置于温度控制室中,记录不同温度下电压表和毫安表的示数,计算出相应的 热敏电阻阻值。若某次测量中电压
14、表和毫安表的示数分别为 5.5 V和 3.0 mA,则此时热敏电阻的阻 值为 k(保留 2位有效数字)。实验中得到的该热敏电阻阻值 R随温度 t 变化的曲线如图 甲所示。 (3)将热敏电阻从温控室取出置于室温下,测得达到热平衡后热敏电阻的阻值为 2.2 k。由图甲 求得,此时室温为 (保留 3位有效数字)。 (4)利用实验中的热敏电阻可以制作温控报警器,其电路的一部分如图乙所示。图中,E为直流电 源(电动势为 10 V,内阻可忽略);当图中的输出电压达到或超过 6.0 V时,便触发报警器(图中未画出) 报警。若要求开始报警时环境温度为 50 ,则图中 (选填“R1”或“R2”)应使用热敏电阻,
15、另一固定 电阻的阻值应为 k(保留 2位有效数字)。 甲 乙 素养点拨本题既属于综合题,也属于创新题,以教材中用伏安法测量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的变化 关系为素材,创设学习探索类问题情境。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电流表改装,元件的选取,电路设计,连电路图,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效数 字”;考查的关键能力是实践操作能力群中的设计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信息转化能 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中关于“科学探究”及“物理观念”等方面的水平,尤其考 查“科学探究”中关于证据和解释要素的水平以及对传感器电路中相关概念的理解,考查学生是否明 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否分析数据,发现
16、其中规律,形成合理的结论,用已有的物理知识 求解相关问题。 4.考查“科学态度与责任” 【真题再现 4】(2019 全国卷,25)一质量为 m=2 000 kg的汽车以某一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 行驶。行驶过程中,司机突然发现前方 100 m处有一警示牌,立即刹车。刹车过程中,汽车所受阻力大 小随时间的变化可简化为图(a)中的图线。图(a)中,0t1时间段为从司机发现警示牌到采取措施的反 应时间(这段时间内汽车所受阻力已忽略,汽车仍保持匀速行驶),t1=0.8 s;t1t2时间段为刹车系统的启 动时间,t2=1.3 s;从 t2时刻开始汽车的刹车系统稳定工作,直至汽车停止。已知从 t2时刻开始,
17、汽车第 1 s 内的位移为 24 m,第 4 s内的位移为 1 m。 图(a) 图(b) (1)在图(b)中定性画出从司机发现警示牌到刹车系统稳定工作后汽车运动的 v-t图线; (2)求 t2时刻汽车的速度大小及此后的加速度大小; (3)求刹车前汽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大小及 t1t2时间内汽车克服阻力做的功;从司机发现警示牌 到汽车停止,汽车行驶的距离约为多少(以 t1t2时间段始末速度的算术平均值替代这段时间内汽车的 平均速度)? 素养点拨本题既属于综合题,也属于创新题,以生活中的刹车问题为素材创设生活实践类问题情 境。考查的关键能力是模型建构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创新能力,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图像
18、获取信息, 对汽车整个刹车过程建立匀速运动、变减速运动、匀减速运动模型,要求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分 析判断第 4 s汽车是否已经停止,能灵活选用运动学公式、动量定理、动能定理求解汽车的速度大小、 克服阻力做的功、刹车距离等。考查的学科素养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态度与责任,在潜 移默化中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 (三三)高考评价体系下的备考策略指导高考评价体系下的备考策略指导 通过对 2020年高考卷的分析,基于高考评价体系下的 2021年高考备考,在物理专题复习时明确 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确定物理教学的目标和内容 物理教学若仅以知识为线索展开,就会导致教学设计仅仅专
19、注于学生获得知识,而忽视物理课程 对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此,物理复习要进一步把培养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重 要目标,将“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于教 学活动中。 在教学中,要通过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复习、系统反思和迁移应用,促进学生的物质观念、运动 与相互作用观念和能量观念不断发展,使其学会用这些观念解释自然现象,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 题。 2.注意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教学,体会建构物理模型的思维方法 物理概念的建立需要创设情境。学生在学习物理概念之前,基于生活经验形成了大量的经验性 常识,要在此基础上建构物理概念,必须对所观察
20、的现象重新加工,在诸多客观情境中概括事物的共同 属性,抽象事物的本质特征,完成从经验性常识向物理概念的转变。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物理概念的建构过程和物理规律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科学 思维的发展。要让学生体会建构物理模型的思维方法,理解物理模型的适用条件,能通过建构物理模 型来研究实际问题。 3.紧抓物理核心知识和方法 虽然教材的编排和考试的形式有了变化,但是物理教学的核心知识和高中物理培养的核心素养 没有发生变化。所以高三物理复习教学要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进行,严格把握课程标准对 教材中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从而准确把握复习内容和深度,做到有的放矢。重视物理学基本概念、 过程与原理,
21、引导学生思考物理过程、有序规范答题,引导学生注意物理模型的分析,运用物理规律有 序思考、有序解决问题。建议在高三复习过程中,依据物理学科的力、电、磁、热、光、原子物理 的特点,在解决真实物理问题中,深入体会基本的解题思维过程:一要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确定或建 立与真实情境一致的物理模型,分析清楚物理情境(物理过程和物理状态),运用物理规律列方程,解方 程得出合理答案;二要在备考过程中,通过自主审题、破题、分析试题,明确任何一个复杂的物理问题, 不过是研究对象和模型较多、物理过程和状态变化更复杂而已,达到举一反三,提升解题能力。 4.形成科学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强化学生自我反思、查缺补漏的
22、能力 二轮复习中容量大、节奏快、讲得多练得也多,学生比较辛苦,有时忙于做题,忙于考试,不注意 总结反思,这样不利于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在教师指导下,在完成知识基础巩固之后,将试 题分门别类,归纳题型或者模型,然后提炼出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要结合复习和模拟考试,反思 哪些知识是自己掌握的,还有哪些难点和重点自己没有突破,从而形成一个系统、科学的复习计划。 自己制作错题本、每次考试完成后写考试总结分析等来查缺补漏。 二、高考题型解法指导二、高考题型解法指导 题型题型 1 小题快做小题快做七法突破高考选择题七法突破高考选择题 选择题的考查构思巧妙,概念性强,方法灵活多样,经常会设置陷阱,
23、稍不注意,极易失分;同时由于 选择题给出了明确的选择支,只要谨慎解题、充分利用选择支的特性,又容易获得高分。如何解好高 考选择题一直是重要的研究课题,除了要求考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外,还要掌握一些常见的解题方 法与技巧,既要千方百计地解好选择题,又不能“小题大做”耽误太多时间,影响后面题目作答。我们解 答选择题的原则一是提高解题速度,二是提高解题的准确度。为此我们必须掌握适当的方法和技巧, 加强专项训练。以下提供解物理选择题的几种常用方法,供大家参考。 常用解法常用解法 1.直接判断法 通过阅读和观察,利用题中所给的条件,根据所学的物理事实、概念、定理、定律等,经过思考从 题目提供的多个选项中
24、,直接作出判断或经过推理、计算,选出正确选项。 2.筛选排除法 选择题的答案一定包含在题目所给的备选选项之中,根据选择题的这一特点,通过对题述物理过 程、物理条件和备选选项形式的分析,将不合题意的选项逐一排除,最终选出正确选项的方法叫做筛 选排除法。如果选项是完全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可通过举反例的方式排除;如果选项中有相互矛盾或 者是相互排斥的选项,则两个选项中可能有一种说法是正确的,当然,也可能两者都错,但绝不可能两 者都正确。总之,判断一个选项正确很难,但判断一个选项错误是很容易的,只要有一种情况不符合要 求就是错误的。多选题只要排除两个选项,则剩余两个选项一定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3.图像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