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单元鉴赏诗歌(知识梳理+过关训练).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1年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单元鉴赏诗歌(知识梳理+过关训练).docx》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年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单元 鉴赏诗歌知识梳理+过关训练 2021 年高 学期 语文 第一 单元 鉴赏 诗歌 知识 梳理 过关 训练 下载 _其他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20212021 年年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单元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单元 鉴赏诗歌(知识梳理)鉴赏诗歌(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关于词知识点一:关于词 课文基点:课文基点: 沁园春 长沙 沁园春 长沙 , “沁园春”是词牌名, “长沙”是题目。这首词从“独立寒秋”到“谁主沉浮”是上阙; 从“携来百侣曾游”到“浪遏飞舟”是下阙。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是上下阙的过渡句。 抛砖引玉:抛砖引玉: 名称: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最初叫“曲子”、“杂曲子”、“曲子词”, 后来也称过“乐府”(如东坡乐府),也有叫“诗余”、“琴趣”的,一般叫“长短句”。 词牌:原是词的音乐曲调的名
2、称,因它是可合乐演唱的诗体,故需标明曲调。如“沁园春”、“水调歌 头”等 词题:即词的标题名称。如“长沙”、“游泳”等。 词序:有些词为了说明写此词的缘由,在词题与正文间写有说明。如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 阕:词的一段叫一阕,是从音乐上的名称而来的。 词一般分上下阙,也可以称为上下片,上片一般叙 事或者写景,而下片大多议论抒情,如念奴娇 赤壁怀古“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就是一个过渡 句,“江山如画”是针对上片写景的词句;“一时多少豪杰”就是为下片写周瑜做了开启,然后才有了“遥 想公瑾当年”。沁园春 长沙上阙描写今日独游,观橘子洲头秋景,联想到“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这样事关国家、民族命运的问题。
3、下阙用“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过渡,承上启下,回忆起 与战友们一起从事革命活动的不平凡岁月。 词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李煜,晏殊,柳永,秦观,周邦彦,吴文英, 李清照,纳兰性德,晏几道,姜夔等。婉约派的风格特点:婉约,婉转含蓄之意。婉约词派的特点,主要 是内容侧重儿女情长。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岳飞,陈亮,陆游等。豪放派的风格特点:气魄大而无所拘束之意。 豪放派的特点是题材广阔。 分类:小令(58 字以内),中调(59-90 字),长调(91 字以上),最长不过 240 字。 填词:词有严格的规定,“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写词之人,须
4、按词牌规定的格式,韵律 填写,称为填词。 常见词牌前两句的字数: 同一词牌,它的总体字数是一样的,句数有时略有不同。 如:忆江南(3、5)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忆秦娥(3、7)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念奴娇(4、 3)大江东去,浪淘尽。 沁园春(4、4)北国风光,千里冰封。清平乐(4、5)天高云淡,望断南 飞雁。永遇乐(4、8)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知识点二:诗歌的抒情方法:知识点二:诗歌的抒情方法: 课文基点:课文基点: 1、 红烛-“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直接抒情) 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情景哟!啊啊!力哟!力哟! 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
5、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直接抒情) ) 3、 沁园春 长沙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 (借景抒情) 沁园春长沙是如何借景抒情的? 明确:本文的“景” ,由“看”领出。诗人看到山上“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水中“漫江碧透,百舸争 流” ,天上“鹰击长空” ,水底“鱼翔浅底” ,最后一句“万类霜天竞自由”则从眼前的山、林、水、船、鹰、 鱼, 一下扩展到世间万物, 面对如此壮丽的山河和生机勃勃、 奋发自强的大自然, 作者情不自禁: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通过询问大自然盛衰荣枯应该由谁主宰的问题,表现出诗人博大胸怀和革命者的 凌云壮志。从而实现了由“景”到“情”的飞跃,达到
6、借景抒情的目的。 4、 致云雀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象征。 致云雀中诗人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来抒发情感? 明确: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热情地赞颂了云雀。在诗人的笔下,云雀是欢乐、光明、美丽的象征。 诗人运用比喻、类比、设问的手法,对云雀加以描绘。他把云雀比作诗人,比作深闺中的少女,比作 萤火虫,使云雀美丽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诗人把云雀的歌声同春霖洒落的声息、赞婚的合唱、 凯旋的欢歌相比,突出云雀歌声所具有的巨大力量。 抛砖引玉:抛砖引玉: 抒情手法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情景交融包括三种形式,一是景中寓情,二是以 景结情,三是缘情写景。注意乐景与哀景的关系:一般情况下,
7、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 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 (1) 、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 ,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 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如苏轼的江城子 :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城,无处话凄 凉。 ”作者的感情如江河直下,直抒对亡妻的怀念之情。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 层楼。 ” (王之涣登鹳雀楼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直接抒发在这样的环境里产生的情怀,天然的形势、阔 大的气象与诗人在这景象面前产生的富有哲理的思想融合在一起。 (2) 、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和寓情于景(或物) 、情景交
8、融、借古讽今、借古 伤己、对比衬托、用典故等。 借景抒情是作者通过对某种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感情的抒情方式。如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 : “北阙 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人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 作者落第的失意,多病的苦痛,年华的流逝,种种哀情都借迷蒙空寂之景表达出来,含蓄委婉,余味无穷。 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象征)就是作者在对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 思想寄寓在此事物中,通过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来抒发感情、表达志向和意愿的一种抒情方式。在我国古 代诗歌中,松、竹、梅、菊、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以及落日、夜月、清风、细雨
9、、微草等 等都是诗人常常借以抒情言志的对象。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 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全词以梅自喻,借梅花的 悲惨遭遇,喻托作者报国无门、屡受排挤与打击的不平心境。 寓情于景(或物) 、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自然景物或 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写景中包 含着作者对春雨的“喜悦”之情。 以景结情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 有情” ,显得意犹未尽。如王勃
10、的山中 :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最后 两句写山上望见实景,映衬一二句之情,以景寓情,用秋风萧瑟,黄叶飘飞来衬托自己的悲苦。 借古讽今: 张可久的 中吕 卖花声怀古 : “阿房舞殿翻罗袖, 金谷名园起玉楼, 隋堤古柳缆龙舟。 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 ”诗人叙事时只写淫乐不写败亡,这种借古讽今的手法写阿房宫的 奢靡。 对比衬托:比如:以乐景写哀情,属反衬手法的一种,表面上写的是一种欢乐的场景,而实际上借此 来表达一种悲哀、凄楚的情绪。如欧阳修的踏莎行 “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 ,以散发芳香 的青草与和暖的春风这种乐景反衬词人无穷的离愁别绪这
11、一哀情。又如李煜的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梦 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昔日游上苑时的热闹与美好正显示了今日处境的 凄凉。 用典故,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借助一些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 1653 故事等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或情感。如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 故: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廉颇。这些典故都是京口这个地方的历史掌故,诗人借助这些历史事实 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 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
12、等,属于借古抒怀。 引用或化用前人的诗文歌赋,也是用典的一种,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如王勃在藤王阁序中几乎句句用典,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底蕴;姜夔在扬州慢中或明用,或暗用, 或化用杜牧的诗,形成了虚实对比,表达了物是人非、今非昔比的凄凉。 典故用得适当,可以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诗歌中使用典故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 富性,增强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知识点三:意象与意境知识点三:意象与意境 课文基点:课文基点: 1、 沁园春 长沙中“万山、层林、漫江、百舸、鹰,鱼”等意象勾勒出一幅壮美的画卷,抒发了毛
13、泽 东昂扬向上的青春激情,表达雄视天下的凌云壮志,其中意象活泼灵动、意境的丰盈深邃。 2、 红烛是咏物诗,它化用了“蜡烛”这一古典的意象,赋予了它新的含义,赞美了它“蜡炬成灰泪始 干”的奉献精神。 3、 峨日朵雪峰之侧 “雪峰” 、 “太阳” 、 “蜘蛛”等意象营造出凝重而壮美的意境,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谦卑 和强劲的力量。 4、 致云雀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中,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热情地赞颂了云雀。在诗人的笔下,云 雀是欢乐、光明、美丽的象征。诗人运用比喻、类比、设问的方式,对云雀加以描绘。他把云雀比作诗人, 比作深闺中的少女,比作萤火虫,使云雀美丽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诗人把云雀的歌声
14、同春雨、 婚礼上的合唱、胜利的歌声相比,突出云雀歌声所具有的巨大力量。诗歌节奏短促、轻快、流畅、激昂, 节与节之间,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极具艺术感染力。 抛砖引玉:抛砖引玉: (一) 意象与意境的定义 意象, “意”是作者表达的中心,寄托的思想、情感; “象”是具象,具体可感的事物。 “意象”合指 作家头脑中所形成的客观形象和主观情趣的有机融合,也指表现在作品里的、包含着主观思想情趣的具体 形象。就是诗中熔铸了作者思想情感的事物。即诗歌中的具体的人、物、景等(物象) 。 意境,就是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这是诗 人的主观感受、感情以及对生活的理解
15、、认识和客观事物的外在形貌特征以及内在的意蕴的融合统一。 “缺 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 寞沙洲冷。 ” (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词中“缺月” 、 “疏桐” 、 “幽人” 、 “孤鸿” 、 “寒枝”等就 是意象。这些意象与“独” 、 “缥缈” 、 “恨” 、 “寂寞” 、 “冷”等词的感情色彩和“拣尽寒枝不肯栖”这个具 有象征意味的诗句结合起来构成了孤独、凄凉的气氛,但诗人的心念却非常坚定,表达的是作者孤高自赏, 不愿与世俗同流的生活态度,这就是意境。 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美好的春天 如果意象
16、是落叶,意境就是冷萧的清秋 用这样简单的关系式来表示: 意象物象情思 意境意象氛围 (二)常见的意象: 1、树木类: 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绿叶:生命力、 希望、活力。松柏:挺拔、傲岸、坚强、生命力。竹:气节、积极向上。 梧桐:凄苦、悲伤。 柳:送 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 2、花草类: 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灿烂。 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追怀。菊:隐逸、高洁、脱俗、坚贞。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勇敢面对逆境。 兰:高洁。 牡丹: 富贵、美好。草:荒凉、偏僻、离根,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身份
17、、地位的卑微。 禾黍:黍离之 悲(国家的昔盛今衰) 。 3、动物类: 子规:悲惨、凄恻。 猿猴:哀伤、凄厉。 鸿鹄:理想、追求。 鱼:自由、惬意。 雁:孤独、 思乡、思亲、 音信、 消息。 鹰: 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 事业的成功。 狗、鸡: 生活气息、田园生活。 马: 奔腾、追求、漂泊。 乌鸦:小人、俗客、庸夫。沙鸥:飘零、伤感。 4、风霜雨雪水云类: 海:辽阔、力量、深邃、气势。 海浪:人生的起伏。 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 苦、历史的发展趋势。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灭。小雨:春景、 希望、生机、活力、潜移默化。暴雨:残酷、热情、政治斗争、
18、扫荡恶势力的力量、荡涤污秽的力量。 春 风:旷达、欢愉、希望。东风:春天、美好。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狂风:作乱、摧毁旧 世界的力量。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恶劣,恶势力猖狂,人生路途坎坷、挫折。 雪:纯洁、美好、环 境恶劣、恶势力猖狂。露:人生短促、生命易逝。云:游子、漂泊。 天阴:压抑、愁苦、寂寞。 天晴: 欢愉、光明。 5、器物类: 玉:高洁、脱俗。 珍珠:美丽、无瑕。 簪缨(冠) :官位、名望。 6、颜色类: 白:纯洁、无瑕、丧事。 红:热情奔放、青春、喜事。 绿:希望、活力、和平。 蓝:高雅、忧 郁。 黄:温暖、和平。紫:高贵、神秘。黑:黑暗、绝望、庄重、神秘、命途多舛、对
19、死者的怀念。 7、时间类: 破晓:初现希望时段。 正午:热烈、热情奔放,恶势力对社会、人民的摧残。 深夜:愁思怀旧。 8、场景类: 乡村:思归、厌俗、田园风光、生活气息、纯朴美好、安逸宁静。 草原:辽阔、人生境界、人的胸 襟。城市(市井) :繁荣热闹、富贵奢华。仙境:飘逸、美妙洁净、忘尘厌俗。 9、日月类: 月亮:人生梦圆、缺憾,思乡,思亲。 朝阳:希望、朝气、活力。 夕阳:失落、消沉、珍惜美好 而短暂的事物或人生。 10、其他类: 天地:人类的渺小、人生的短暂、心胸的广阔、情感的孤独。 酒:欢悦、得意、失意、愁苦。 英 雄:追慕古人、自愧自叹。小人:鄙夷、明志、自省、鞭挞。古迹:怀旧明志、昔
20、盛今衰、衰败、萧条(古 迹一般和古人密切联系) 。 (三)与意象意境有关的咏物诗答题思路:首先是理解诗歌的意思,分析所咏之物所寄托的形象,联系作 者写作背景来分析其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一般来说,咏物诗所使用的表现手法有托物言志、以物喻人、 象征、对比衬托等。以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为例,理解咏物诗的要点。 示例: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 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1)诵读解意: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自开自落,无人理睬。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 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
21、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就算凋零了,被碾 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2)形象分析 梅花:环境特点断桥黄昏,风雨交加,苦寒荒凉。(环境烘托) 自身特点不与群芳争春 ,虽然粉身碎骨而此志不渝。(正面描写) (3)作者处境:主战派,仕途坎坷,屡屡受挫。 (4)所言之志:以物喻人,隐喻了作者虽遭不幸,前途坎坷,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以及即使粉身碎 骨而此志不渝的斗争精神。 (5)手法分析:1、托物言志,以物喻人。2、环境烘托。 2021 年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单元 鉴赏诗歌(过关训练) 一、(2020 北京朝阳区高一期末试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22 分。 阅读下面唐
22、诗,完成各小题。 赠田叟 李商隐 荷蓧 1衰翁似有情,相逢携手绕村行。 烧畲 2晓映远山色,伐树暝传深谷声。 鸥鸟忘机 3翻浃洽,交亲得路昧平生。 抚躬道直诚感激,在野无贤 4心自惊。 注释:1荷蓧:语出论语.微子“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孔子认为荷蓧丈人是隐者。 2烧畲:烧荒耕种。3鸥鸟忘机:指像鸥鸟一般,每日与水沙云天相伴,完全忘掉机心。4在野 无贤:语出尚书“野无遗贤”。天宝六年.唐玄宗诏令选拔天下人才,宰相李林甫担心殿试时有 人指责他失职,以“野无遗贤”为借口,导致无人中选。 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中田叟年岁已高,仍热情好客,与初次相遇的
23、诗人携手绕着村子游玩。 B. 颔联烧荒的火光映天,暮色中伐木声在深谷回荡,突显出农村的荒凉破败。 C. 颈联田叟与人相处融洽,亲友官场得志便形同陌路,对比鲜明,令人慨叹。 D. 尾联诗人流露出对眼前现实深切而复杂的情感。全诗语言精当,堪称佳作。 【答案】B 【解析】“突显出农村的荒凉破败”错误,“烧畲晓映远山色,伐树暝传深谷声”,颔联写所见所 闻,皆为田园生活之景,无荒凉破败。 15. 本诗善用典故,表情达意。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这一手法的一项是( ) A.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B.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C.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4、。(王安石登飞来峰) D.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答案】C 【解析】A 项,“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的典故,由于诸葛一生始终抱着“兴 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宏伟志望,所以他曾经六出祁山,以图统一天下。然而,事情不幸的是,当 他在后汉建兴十二年(公元 234 年),最后一次出师,占据五功县的五丈原,和司马懿相拒于渭水 时,竟然病逝军中。B 项,“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陈后主的典故,后庭花是 歌曲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南朝陈皇帝陈叔宝(即陈后主)溺于声色,作此曲与后宫美女寻欢作 乐, 终致亡国, 所以后世把此曲作为亡国之音的代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