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山东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名校全真模拟卷 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03.doc

  • 上传人(卖家):cbx170117
  • 文档编号:826000
  • 上传时间:2020-11-03
  • 格式:DOC
  • 页数:11
  • 大小:539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山东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名校全真模拟卷 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03.doc》由用户(cbx170117)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山东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名校全真模拟卷 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03 山东省 2021 普通高中 学业 水平 等级 考试 名校 模拟 历史试题 Word 解析 03 下载 _模拟试题_高考专区_历史_高中
    资源描述:

    1、 - 1 - 山东省 2021 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名校全真模拟卷 历 史 (时间:90 分钟 分值:10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汉书食货志记载:“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宋代户口登记分为主户和客 户,客户指自己无田,租种地主土地者。明代地租形态由以分成租为主发展到以定额租为主, 地主的干预减少。这反映出中国古代( ) A赋役制度改革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B长工、短工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 C租佃关系不断发展 D自耕农经济的演变 C 材料给出了汉代、宋代和明代三个时期租佃关

    2、系的不同内容,体现出随着社会经济 的发展,地主对佃农的干预逐渐减少,这说明租佃关系不断发展,故 C 项正确;赋役制度改 革是政府行为,这与材料中的租佃关系演变不符,故 A 项错误;B 项中的长工、短工与租种地 主土地的佃农存在差别,B 项理解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失去土地的佃农与地主之间的租佃关 系的发展,自耕农是指拥有土地的农民,D 项错误。 2青苗法:每年青黄不接时,由官府给农民贷款、贷粮,分别随夏秋两税归还。保甲法: 将乡村民户加以编制,农闲时集中接受军事训练。三舍法:以学校的平日考核来取代科举考 试。以上变法措施的共同点是( ) A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B增强国家的治理能力 C理学是其指导

    3、思想 D保障地主阶级利益 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青苗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增加政府收入;保 甲法有利于加强军事战斗力;三舍法有利于加强对人才的培养。三项措施都体现出国家加强 对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管理,有利于增强国家的治理能力,B 项正确。 3顺治十三年,清廷正式颁布“禁海令”。平定“三藩之乱”即将结束之际,福建总督 及江苏、福建、广东巡抚等先后上疏,要求废除海禁,准民出海贸易。这说明( ) A海禁政策受到质疑 B明清出现进步思想 C东南沿海遭到西方侵扰 D清朝君主专制日益强化 A “三藩之乱”即将结束时,也就是康熙帝统治时期。由顺治帝时期的禁海到康熙帝 时期部分地区的巡抚要求废除海

    4、禁,准许商民出海贸易,这说明清朝实行的海禁政策遭到质 - 2 - 疑,A 项正确;明清进步思想主要是指明末清初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人提出的批判封建 君主专制、带有启蒙色彩的思想,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故 B 项错误;东南沿海地区遭到西方 侵扰无材料依据,故 C 项错误;由材料内容无法得出清朝君主专制日益强化的结论,故 D 项 错误。 4下表是 18941914 年英、日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的百分比(%)表,对此解读正确的县 ( ) 年份 英国 日本 1894 69.49 6.26 1900 62.99 11.20 1905 55.71 14.04 1910 50.89 16.14 1914 48

    5、.31 20.39 A近代英国和日本充当侵略中国的急先锋 B甲午中日战争后英国的国际地位明显低于日本 C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加强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英国、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 C 分析材料可知,18941914 年,英国虽在对华贸易上持续加紧侵略,但占中国对外 贸易总值的百分比却在不断缩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的日本通过马关条约获 取了诸多侵略特权,对华贸易量不断增长,日本占中国外贸总值的百分比不断扩大,反映出 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加强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C 项正确;日本侵略中国的时间较晚,所以日 本充当侵略中国的急先锋的结论不正确,A 项错误;材料没有充足的条件证明英、日的国际

    6、地 位如何,B 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以资本输出 为主,而不是商品输出,D 项错误。 5胡适称严复为“介绍西洋近世思想的第一人”。晚年严复(辛亥革命前后至临终)的思 想由“力主西学”“非西洋莫与师”转归先王教化之责,从传统观文化中找寻丢失的民族凝 聚力。这种变化说明了他( ) A借助儒家思想宣传西学 B发现西方思想源于中国 C思想深受西方思想影响 D不断探索救亡图存道路 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严复作为维新变法代表人物,主张向西方学习政治制度来实现 救亡图存,虽然辛亥革命以后建立了共和政体但随后中国又陷入了北洋军阀统治之中,加之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

    7、巨大灾难,晚年严复的思想主张由学习西方转为从传统文化中 寻找民族凝聚力以实现救亡图存,这说明严复不断探索救亡图存道路,D 项正确;借助儒家思 - 3 - 想宣传西学不符合材料主旨,A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西方思想的根源,B 项错误;材料体现 了严复探索救亡图存过程中其思想主张的变化,C 项不能完全反映材料内容,排除。 6陈独秀在新青年中说:“本志主旨,固不在批评时政,青年修养,亦不在讨论政 治,然有关国命存亡之大政,安忍默不一言?”其主要意图是( ) A关注国家存亡,提倡思想启蒙 B提倡民主科学,推动社会进步 C彻底批判儒家传统伦理道德 D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 A 由“不在批评时政”“不在

    8、讨论政治”“然有关国命存亡之大政,安忍默不一言” 等信息可知,陈独秀认为新青年的主要目的不是批评时政和讨论政治,而是引导青年关 注国家存亡,这反映出其提倡思想启蒙、救亡图存,A 项正确;民主科学虽然是新文化运动的 主要内容,但与材料主旨不符,B 项错误;批判儒家传统伦理道德并不是新文化运动的目的, 而且“彻底”一词表述过于绝对,C 项错误;D 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71928 年周恩来曾指出:“为了联合战线,不能破坏国民革命军而要帮助国民党 巩固国民革命军,这完全是由于失掉了无产阶级的独立性和不明白革命转变的前途而得出这 样不通的结论。”这种认识产生的原因是( ) A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

    9、 B共产国际“左”倾错误的指导 C中央坚持“城市中心论” D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失败 D 根据材料“1928 年”“为了联合战线,不能破坏国民革命军而要帮助国民党巩固国 民革命军”等信息可知,周恩来针对的是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策, “这完全是由于失 掉了无产阶级的独立性和不明白革命转变的前途而得出这样不通的结论”是对第一次国共合 作失败的认识和反思,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教训是没有坚持中国共产党对革命的领导权、 没有自己的军事武装、没有从阶级斗争的角度认清国民党右派的面目,D 项正确,C 项错误;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 年国民革命以失败告终,A 项不符合史实,排除;国民革命时期陈 独秀等

    10、人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与共产国际的“左”倾错误指导无关,B 项错误。 8二战结束后,在审判日本战犯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最初法官次序排位是美、英、 苏、中、澳、加、法等,经过中国法官(梅汝璈)的积极斗争,最终法官席位按照美、中、英、 苏、法等次序排列。这种变化反映了( ) A西方大国的阻挠和破坏 B国际场合中席位、排场之争激烈 C西方大国之间矛盾重重 D中国为打败法西斯做出巨大贡献 - 4 - D 结合巴黎和会上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没有得到尊重的史实可以推知,材料中所述的变 化是因为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了巨大贡献,提高了国际地位,D 项正确;材料表明 西方国家同意了中国的要求,所以体现不

    11、出西方大国的阻挠和破坏,A 项错误;国际场合中席 位、排场之争激烈是材料表象,不是其所反映的本质问题,B 项错误;由材料无法得出西方大 国之间的矛盾,C 项错误。 9人民币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的缩影。1962 年 4 月武汉长 江大桥入选第三套人民币,纸币上的图案( ) A体现了文人画的艺术风格 B标志着“一五”计划的完成 C反映了工业化建设的成就 D适应“大跃进”的时代需要 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武汉长江大桥是“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是国家工业化建设 的重要标志,所以 C 项正确;纸币上的武汉长江大桥图不属于文人画,A 项错误;武汉长江大 桥是“一五”计划的重要成就,能

    12、够反映新中国初期工业化建设的成就,但不能标志“一五” 计划的完成,B 项错误;“大跃进”发生于 1958 年至 1960 年,与材料时间不符,D 项错误。 10新中国成立初期中苏签约:“共同防止日本帝国主义之再起及日本或其他用任何形 式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国家之重新侵略。”2001 年中俄两国签约:“据有关协定进 行的军事和军技合作不针对第三国。”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 A中俄关系是中国最重要的大国关系 B当今的中国积极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C中日两国的矛盾得以解决 D中俄合作以军事领域为主 B 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苏签约内容中直接表现出对日本的防范, 到 2001 年中俄两国 签约中明确“

    13、不针对第三国”,体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与他国建交 时强调国家之间应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这说明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 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B 项正确。 11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说: “致富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农牧渔猎,一种是经商, 前者顺乎自然事属必需,是可以称道的;后者在交易中损害他人的财货以牟取自己的利 益应该受到谴责。 ”该思想体现了( ) A古希腊城邦实行重商主义政策 B作者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作用 - 5 - C古希腊城邦农耕经济高度发达 D古希腊城邦内部矛盾比较尖锐 B 亚里士多德谴责在交易中损害他人财货牟取自己利益的行为,这主要基于道德修养 的

    14、考量,说明亚里士多德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作用,B 项正确;重商主义主要实行于 1617 世纪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A 项错误;材料主要论述的不是古希腊农耕经济的发展状态,C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古希腊城邦的内部矛盾,D 项错误。 12下图是欧美五国农业发展水平指数图(100每个农业男工每年净生产一千万卡植物 性热量),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工业革命与农业发展密切相关 B英国失去“世界工厂”的地位 C美国的国际地位不断上升 D西方大国基本实现工业化 A 材料数据表明法、德、英、美四国的农业从 1840 年到 1880 年几乎都得到了发展, 俄国农业发展停滞不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 世纪

    15、中后期很多国家都处于工业革命时期, 工业化程度不同导致各国农业的机械化程度不同,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也有差距,这说明工 业革命与农业发展密切相关,A 项正确;材料重在讲述农业发展状况,无法得出英国失去“世 界工厂”地位的结论,B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美国国际地位不断上升,C 项错误;材料内容 不足以说明西方大国基本实现工业化,D 项错误。 13十月革命后,列宁指出, “1918 年产生出两半的社会主义,正如在帝国主义一个蛋 壳中的两只鸡雏。在德国和俄国分别体现了实现社会主义的两方面条件:一方面是经济、生 产、社会经济条件,另一方面是政治条件。”列宁意在( ) A阐述德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合理性 B为

    16、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做舆论宣传 C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建设道路 D说明俄国社会主义革命条件不成熟 C 列宁认为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的俄国应注重搞好经济发展,尽快提高国家经济发展 水平,其意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建设道路,C 项正确;A 项误读材料;战时共产主义政 策是三年国内战争时期的非常政策,与材料内容无关,B 项错误;材料时间是“1918 年”, 十月革命在 1917 年已经胜利,D 项错误。 - 6 - 141940 年,美国成立了“美洲国家事务协调办公室”,采取派遣留学生、免费赠送书 籍等方式介绍美国历史和文化。同时美国哥伦比亚等广播公司增加了对拉丁美洲的广播时间。 时代 生活等美国杂志

    17、也开始出西班牙文和葡萄牙文版。美国的这些做法旨在( ) A加强与拉美的文化联系 B展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C消除法西斯势力的影响 D确保在拉美的领导地位 D 根据“1940 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美国在二战期间加强对拉丁美洲的文化宣传, 扩大了美国在拉美地区的影响力,巩固了美国在拉丁美洲的领导地位,D 项正确;加强与拉美 的文化联系是表象,材料所述措施的主要目的是确保美国在拉美的领导地位,A 项错误;美国 政府致力于通过文化手段来展开外交,展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不是材料所述美国措施的主要 目的,B 项错误;1940 年美国尚未参加二战,C 项错误。 15目前,在区域经济集团的各种形式中,自由贸

    18、易区的发展形势十分突出。自由贸易 协定,尤其是发达国家间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引人注目。在世界范围内,自由贸易区的数量 已经达到数十个,遍及各大洲。这反映出自由贸易区( ) A是全球性的国际经济组织 B成为区域经济集团的主流 C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 D局限于发达国家之间 C 自由贸易区数量众多且遍及各大洲的状况有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C 项符合 题意;材料内容并不能说明自由贸易区成为区域经济集团的主流,B 项不正确;自由贸易区并 非全球性的国际经济组织,也不局限于发达国家之间,A、D 两项不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55 分) 161961 年,曲阜鲁国故城被列为全国重点

    19、文物保护单位,1982 年,被确定为首批中国 历史文化名城。1994 年,孔庙、孔府和孔林三处文化遗产被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列入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 分) 材料 下图为曲阜周、汉代、明清故城与“三孔”布局关系图。 周 - 7 - 汉代 明清 姜腾根据曲阜鲁故城各时期平面复原图自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曲阜城市与三孔布局关系演变的特点并分析其政治、 文化因素。(9 分) (2)指出“三孔”的史料类型,简述其研究价值。(5 分) 解析 第(1)问, 第一小问根据材料“曲阜周、 汉代、 明清故城与三孔布局关系图” 及周、汉代、明清时期孔庙、

    20、孔府、孔林位置布局可知, “三孔”的兴建与曲阜城市的营建与 发展几乎同时进行,历史悠久;周、汉时期,孔庙、孔府等规模不大,到明清时期“三孔” 规模明显扩大,这体现了城市规模不断减小, “三孔”建筑群规模不断扩大的特点。第二小问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治上,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曲阜是鲁国的都城;汉至明清,中国古 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这一时期曲阜仅为一般地方城市。文化上,曲阜是孔子故乡, 周朝实行礼乐制度,孔子维护礼乐制度,但其思想并未受到太多重视;汉代儒学正统地位得 到确立,汉至明清,曲阜鲁国故城逐渐完成了向儒家文化圣城的转变。第(2)问,第一小问结 合所学知识可知, “三孔”是文化遗址,

    21、属于研究古代历史的实物史料;第二小问从史料价值、 传统文化传承、民族凝聚力、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分析。 答案 (1)演变的特点:“三孔”的兴建与曲阜城市的营建与发展几乎同时进行,历史 悠久;城市规模不断减小,但“三孔”建筑群规模不断扩大。政治因素:周朝实行分封制, 曲阜是鲁国的都城;汉代、明清实行中央集权制度,曲阜是地方城市。文化因素:周朝实行 周礼制度;汉代、明清时期,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使曲阜古城完成了从诸侯国的 都城向儒家文化圣城的转变。(9 分) (2)类型:实物史料。(1 分)研究价值: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艺术风格、儒家文化演变、 - 8 - 社会历史变迁、中国社会文明发展提供了

    22、重要史料;有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 族的文化认同感;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任意两点 4 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 分) 材料 18651910 年清政府的外贸状况 (单位:千海关两) 年份 进口额 出口额 贸易总额 贸易差额 1865 55 715 54 103 109 818 1 612 1870 63 693 55 295 118 988 8 398 1875 67 803 68 913 136 716 1 110 1880 79 293 77 884 157 177 1 409 1885 88 200 65 006 153 206 23 194 1890 127 0

    23、93 87 144 214 237 39 949 1895 171 697 143 293 314 990 28 404 1900 211 070 158 997 370 067 52 073 1905 447 101 227 888 674 989 219 213 1910 462 965 380 833 843 798 82 132 据杨端六、侯厚培六十五年 来中国国际贸易统计等 根据材料,从中提取一项关于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 以阐述。(要求:表述成文、论题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12 分) 解析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从材料中获取

    24、有效信息, 拟定具体的论题,再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材料主要体现了 18651910 年清政府的外贸状 况,这一时期进口额、出口额、贸易总额等都在整体上升,解答时选择自己熟悉的角度,如 可以选择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或者中国近代工业得到一定发展的角度,结合中国 近代经济的相关史实分析回答。 答案 示例一: 论题: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 分)阐述:两次鸦片战争以后,通商口岸增 多,外国侵略者直接控制中国海关,这便利了西方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从而使中国进口额 增加;(2 分)外商从中国掠夺原料和农产品,使中国出口额也有较大增长,进出口额的增长表 明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5、2 分)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一方面加速了农产品 的商品化,瓦解着中国的自然经济,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2 分)另一方面阻碍了中国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中国社会贫困和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2 分)19 世纪 60 年代以后, 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 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结论不完全照抄论题, 而是进一步归纳、概括、总结与升华)(2 分) - 9 - 示例二: 论题:中国近代工业得到一定发展。(2 分)阐述: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门户不断被打 开,西方列强加紧对中国倾销商品,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2 分)19 世纪六七十 年代,洋务运动兴起,中国民族资本

    26、主义产生;(2 分)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 设厂的限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2 分)20 世纪初,清末“新政”客观上促进 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这些因素增强了中国工业品的国际竞争力, 出口额不断增长。 (2 分)总之, 19 世纪 60 年代以后,近代工业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2 分)(“示例”仅作参 考,不作为唯一答案,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 分) 材料 明治维新深刻地改变了日本传统的封建国家形态, 是国家治理机制现代化的起点。 它是国内不同集团权力与利益重组和博弈的必然产物,外部渗透和干预进一步弱化了幕府统 治的基础。明治维

    27、新从国家治理主体与中央政府财政体系构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构建、国 家治理的权力工具选择等方面推进了日本国家治理机制的现代化,也给东亚各国带来了战争 和灾难。这种国家治理机制为其扩展区域霸权创造了制度与国家竞争力的条件,使日本成为 近现代东亚地区乃至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演变的关键性力量。在产生值得其他国家借鉴的有益 经验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消极影响,至今仍然阻碍着日本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治 理机制正常化国家。 摘编自保建云论明治维新对日本国家 治理现代化的影响及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明治维新的内容,概括日本国家治理机制现代化的举措。(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明治维新给我

    28、们提供的国家治理的经验和教训。(8 分)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明治维新的内容,从政治体制、社会体制、土地 改革、币制改革、财政建设、文明开化等方面进行阐述。第(2)问,可从日本政治、经济、思 想文化等方面的体制建设分析其有益成分,也可从军事实力、国际地位、外交政策等角度分 析日本走向强国的经验。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并迅速成长为亚洲强国, 乃至世界强国,但同时也走上了向外扩张的侵略之路,因此在改革、变法过程中应避免国家 治理体系构建中过度模仿而导致创新能力的弱化,避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答案 (1)通过“废藩置县”和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 ,大力发展军事工业,建立

    29、以 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和现代法律体系;取消等级身份制和武士阶级的特权,宣布四 民平等,重构社会阶层;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承认土地私有,推行殖产兴业政策,改 革币制,改革本国的经济制度,建立中央政府财政体系;文明开化,推行武士道精神,构建 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任意 3 点 6 分) (2)经验:要从政治、经济、文化多层面对治理体制进行构建,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国家 - 10 - 治理机制;提升中央政府宏观治理能力;构建国家治理机制运行的核心价值和主流意识形态; 提升国家的教育水平与人才积累,重视军事技术与国防能力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与国家安全; 谋求国家自主发展道路;建立全方位和平外交关

    30、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任意 3 点 6 分) 教训:避免国家治理体系构建中过度模仿而导致创新能力弱化避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任 意 1 点 2 分) 19妇女地位的变化是社会发展的缩影,英国的女性解放运动对世界妇女运动的发展产 生了重大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 分) 材料一 19141918 年英国女性就业增长 行业 1914 年 7 月女性就业数 (人) 1918 年 7 月女 性就业数增长 (人) 增长百分比 工业总计 2 176 000 565 000 68.4% 政府机构 2 000 223 000 10 150% 地方公用事业(水电煤) 600 4 000 704.3

    31、% 市政交通运输业 18 200 99 000 545.4% 专业人员 50 500 69 000 136.5% 银行、金融和商业 505 500 429 000 84% 旅馆、酒店、戏院 181 000 39 000 21.2% 摘编自陆伟芳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的英国妇女选举权运动 材料二 从 19 世纪初开始, 英国有人呼吁给予妇女选举权, 让她们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 19 世纪 70 年代后,妇女选举权问题在英国导致了一场持久的全国性的社会运动,各种妇女选 举权运动组织不断涌现,运动也从温和走向激进,并在一战前达到高潮。1918 年人民 代表法最终出台。英国的选民人数从战前的 770 多万

    32、增加到 2 140 多万,其中女性选民 840 万。 摘编自薛永生论一战与英国妇女选举权的实现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一战期间女性就业情况的特点。(7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9 世纪以来英国女性争取选举权的背景。(8 分) 解析 第(1)问,对于表格内容要从两个方向去解读,一是从整体上解读,女性就业人 数和就业行业增多。二是部分解读,女性在专业人员、市政交通运输业等行业的就业率迅速 增长,说明专业技术人员增多;政府机构的就业率最高,说明参政机会增多;从“旅馆、酒 店、戏院”行业的就业状况可得出女性在传统服务行业就业增长相对较少。第(2)问,根据材 料“从 19 世纪初开始”“19 世纪 70 年代后”“英国有人呼吁给予妇女选举权,让她们参与 国家的政治生活”“各种妇女选举权运动组织不断涌现”“从战前的 770 多万增加到 2 140 - 11 - 多万,其中女性选民 840 万”等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概括。 答案 (1)就业人数增长;就业领域扩大;专业技术人员增多;参政机会增多;传统服 务行业就业增长相对较少。(7 分) (2)工业革命的推动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与完善; 一战的影响; 启蒙思想的传播;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8 分)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山东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名校全真模拟卷 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03.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826000.html
    cbx170117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