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语文)诗词鉴赏描写手法全总结.pdf

  • 上传人(卖家):四川天地人教育
  • 文档编号:823431
  • 上传时间:2020-11-02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393.02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语文)诗词鉴赏描写手法全总结.pdf》由用户(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语文 诗词 鉴赏 描写 手法 总结 下载 _二轮复习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诗词鉴赏描写手法全总结 今天我们就来总结一下古诗词鉴赏之手法题的最后一类-诗词的描写方法。 白 描 一、白描:即纯用线条勾勒,使用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 (原是中国绘画 的传统技法之一, 大致接近西洋画法中的速写或素描, 其特点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来勾勒画 面,赋形写意,不事烘托,不施色彩。这种画法引入到诗歌的创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词和 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 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 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 ) 【例 1】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

    2、川 【析】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就是对草原景象的白描,显得简洁有风骨,写出 了草原的壮美,点染出牧民的生活。 (天空蓝蓝的, 原野辽阔无边。 风儿吹过, 牧草低伏, 显露出原来隐没于草丛中的众多牛羊。 是不是很直白的描述,将画面不加任何修饰的描绘出来,这就是白描啦! ) 【例 2】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析】苍山,风雪,白屋,柴门,犬吠,归人,层次分明,有远有近,有声有色,形成了“风 雪夜归人”的画境。 细 描 二、细描:是指对事物的一笔一画的精雕细刻,相对于白描,细描也可以称为工笔。 (工笔细描 的方法就是将人(作者)的

    3、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和感觉等所感知的事物的形体、 情态、声音、色彩、气味以及感受等细致地描写出来的一种方法。描写时常采用形容、修饰 以及各种修辞手法等细腻的笔法对描写对象从正面做充分且具体的描绘刻画) 【例】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种锦官城。 【析】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抓住典型细节,工笔细描,精妙传神地渲染出春雨迷蒙、 色彩迷离的氛围。 【描写的角度正面、侧面】 1.正面描写:直接描写描写对象。 (通俗的说就是直接把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写下来, 就是正面描写) 【例】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

    4、低见牛羊。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2.侧面描写:通过他人感受和反馈来表现描写对象。 【例】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雨丝繁密船帆显得沉重,天色错暗鸟儿飞得迟缓。用船帆沉 重来侧面描写天气的阴霭,用鸟儿飞的迟缓突出天色的错暗)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 怨怒,但坐观罗敷。 (通过别人看到罗敷女的反应,来表现罗敷的美貌)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通过蝉声的聒噪,来突出山林的安静。通过鸟儿的鸣叫,突 出山的清幽) 【例 1】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岑

    5、参 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 【问】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诮简要分析。 (问的是描写角度有什么不同,那么首先我们就应该想到这两首诗歌是正面还是侧面描写, 先把大概的答题轮廓定下来,然后再进行具体分析, ) 【答案】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直接描写,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直接 描写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则是间接描写,如“春风不曾到, 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描写了连年见雪飞的恶劣环境。 【例 2】 木兰花慢赠弹琵琶者 爱当垆年少,将雅

    6、调,寄幽情。尽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凤孤鸣。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 旧谱与新声。写出天然律吕,扫空眼底蓁筝。 落红。天气暖犹轻。洗耳为渠听。想关塞风寒,浔阳月色,似醉还醒。轩窗静来偏好,到曲 终、怀抱转分明。相见今朝何处,语溪乍雨初晴。 【注解】律吕,此指乐律或音律。蓁,一种弦乐器,如筝。语溪,溪水名,在今浙江桐乡。 【问】分析上片与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 (5 分) (做这个题的时候还是要先看题目问的是什么看到关键字“描写角度”,心里面就有底了, 那答题轮廓就是我们的正侧描写啦,是不是看完了感觉 so easy 呢?接下来我们看看标答是 怎么解释的呢) 【答案】1、上片从乐曲方面来描

    7、写(乐曲的演奏者、乐曲旋律的复杂变化、乐曲声律的高 雅等) ,侧重正面描写、直接描写。2、下片从听者方面来描写(气氛感受、典故联想、景色 渲染等) ,侧重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细节】 【例】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 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衣裳。 (游子“看月”、 “失眠”、 “揽衣”、 “起床”、 “徘徊”这一连串的动作,说明他醒着的时间长,实在无法 入睡;同时说明他心中忧愁很深。尤其是那“起徘徊”的情态,深刻地揭示了他内心痛苦的剧 烈。全诗共十句,除了“客行”二句外

    8、,所描写的都是极其具体的行动,而这些行动是一个紧 接着一个,是一层深似一层,细致地刻画了游子欲归不得的心理状态 。有时候描写一个人 的状态的时候往往用简单的文字不足以刻画当时的状态, 那么久通过他们当时的语言, 动作, 神态,心里等来突出这时的状态会更加细致让人记忆深刻。 ) 【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例】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问】作者采用什么手法,从几个角度写夜间下雪的? (此诗歌也要从题目来分析问的是手法+角度,分析一下此篇文章是写景物的,所以呢,我 们就要立刻想到这首诗歌是正面还是侧面描写呢?是用了视,听,味,嗅,触

    9、的哪一个角度 呢,进行判断分析。让我们来看看标答吧! ) 【答案】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 (手法)从衾枕冷的感觉、窗户明的视觉、折竹声的听觉, 三个角度写夜间下雪的(角度) 。 小贴士 听觉、视觉、触觉、味觉等,往往综合运用。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2 视觉上分为视角的变化,和颜色的对照。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视角变化) 狗吠深巷里,鸡鸣桑树颠。 (视角变化)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颜色对照)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颜色对照) 【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 动静结合:指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

    10、衬,构成一种情趣。 【例】 题西溪无相院 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问】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动静结合一般我们需要分析的是哪里有动, 哪里有静, 具体分析一下, 指出二者动静结合。 ) 【答案】上句着眼于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呼应了第一联的“清”字。 下句则着墨于听觉,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呼应了第一联的“静”字。二者动静结 合,相得益彰。 更多例子: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万壑有声含晚籁

    11、,疏风无语立斜阳。 小贴士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动静手法指的就是在一首诗中既写动态,又写静态,两者互相映衬,形 成一种情趣。在运用时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化静为动,或化动为静,或一动一静相 辅相成, “每着一字”,而使“境界全出”。作为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 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这里的“动”含动与声:如“竹喧归浣 女,莲动下渔舟”“喧”为声, “动”为动) ,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 从考察角度看,动静手法常见如下几种: 动为静,以静写动 就是把运动的事物当作静止的事物来写,想象并描写出动态事物在静止时的形态和神态。 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遥

    12、看瀑布挂前川”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将流动的水当作 静止的布,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一个“挂”字化动为静,生动形象,活灵活现。 静为动,以动写静 就是把静止的事物当作运动的事物来写,想象并描写出静态事物在运动时的形态和神态。 如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中的“两山排阔送青来”,一个“送”字,把静止的山给写活了。 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就是同时描写静态的事物和动态的事物,让静景动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如杜甫漫成一首,“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两句,就是视觉之静与听觉之动的 巧妙结合。 以动衬静 即通过描写、渲染动态,反衬静态,突出静态,是反衬手法的一种。 如贾岛题李凝幽居

    13、全诗所绘景致十分幽静,其中的名句“僧敲月下门”,一个“敲”字动感 十足,有动作有声音,以动衬静,以响衬静,在月夜寂静之境中,一阵“敲”来,反而更显的 环境寂静,更精确地描绘出了诗意;王籍入若耶溪中的“蝉噪林欲静,鸟鸣山更幽”,则 是以响衬静的典范。 以静衬动 即通过描写、渲染静态,反衬动态,突出动态,是反衬手法的一种。 如唐李颀琴歌一诗中: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这是写听弹琴时对音乐美的 感受,从听觉来写,以静衬动,而下句说繁星在听琴声时都悄悄隐去,足见听琴者早已陶醉 在音乐美中,时间的推移之感被忘却得无影无踪。 以动衬动 就是用运动的事物来衬运动的事物(包括把静止的事物当作运

    14、动的事物) 。 如苏轼江上看山 : “船上看山走如马,倏乎过去数百群。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 奔。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按理,人立舟 中,舟是动的,山是静的,而作者却反转过来,赋予山以运动,让群山在眼前飞驰,看众岭 在身后惊奔,全诗呈现出一种轻快而壮美的律动。 动静互衬 就是即描写运动的事物又描写静止的事物,二者相互衬托。 如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 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上阕着重于“面” 的渲染,一、二两句静中有动,而偏重于静境的描绘,鹊惊、蝉

    15、鸣,则愈益显出环境的幽静; 三、四两句动静交混,而着重于动境的点染,蛙声一片,稻香一片,又闹又静,烘托出一片 浓郁的“丰年”喜庆气氛。下阕一、三两句写静,二、四两句写动。全词挑选了明月、惊鹊、 清风、鸣蝉、稻花、蛙声、星斗、夜雨、茅店、溪桥等典型的农村景物,以动衬静,以静衬 动,动静相映,构成了一幅夜色清幽、气氛恬静,富有野趣、丰收在望,欢快活泼、优美动 人的江南乡村月夜图。 【描写景物的方法虚实结合】 实写:眼前真实之景 虚写: (下面判断是不是虚写的三个小技巧要记牢哦) -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已逝之景之境。 -设想的未来之境。 虚实结合是古代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之一。 古诗的“虚”,指未

    16、来的、已逝的、抽象的、主 观的、对方的;“实”指的是眼见的、具体的、已知的、客观的、当前的 虚实对比的作用: (1)虚实对比,突出主题 例如刘禹锡乌衣巷 :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 姓家。 ” 诗中的“野草”“夕阳”“燕”等是实景,而六朝古都的繁华是虚景。 当年桥头车水马龙,巷口繁华富庶、热闹非凡,可如今野草遍地,荒凉无比。虚实对比突出 表现了作者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慨。 (2)虚实相衬,烘托主题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实写赤壁雄伟壮阔的景象: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 雪。 ”下片联想(虚写)三国周瑜“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一史实,把雄奇的江山

    17、胜景与雄 姿英发的英雄结合起来,虚实相生,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 虚实结合手法分析思路: 1.阐述哪是实写,写的是什么 2.哪是虚写,写的是什么 3.然后分析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丰富了诗歌内容,拓展了诗歌意境,突出了诗歌怎样主题 (或作者怎样情感) 】 【例】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分析】诗人实写“巴山夜雨涨秋池” 的眼前之景,虚写将来与妻子西窗剪烛的恩爱场景。 虚与实结合,以虚写实,表达了对远方爱人的深挚思念。 【答案】这首诗的前两句是实写,写了诗人独自一人在巴山的孤寂;后两句是虚写,写的是 诗人想像

    18、有一天与妻子相聚,一定会共剪烛花,谈论今日自己独在巴山的感受。诗人用虚实 相生的手法表现了自己对妻子深深的思念之情。 ) 【描写景物的方法远近结合】 远近结合:一般用于多个静物陈列,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由内而外、由外而内、移步换景 【例】 秋日题窦员外 刘禹锡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 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 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注解】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 【问】简问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 【答案】选取景物,铺陈描摹(一渠水、数点山、碧松、红药) ;移步换景,富有层次(由 远及近、由外而内) ;虚实结合,寓情于景

    19、(通月朗、待春还) 。 【古诗词行文结构】 开头:交代时间地点、奠定基调、渲染气氛、为下文铺垫。 中间:承上启下、起承转合、衔接、照应等。 结尾:收束全篇、点明主旨、呼应。 (这个不光是在古诗歌里面有用哦,现代文中也同样适用呢) 【例】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晓路雨萧萧, 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 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 霜月系枫桥。 【问】 开头两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 分) 【答案】诗歌开关两句写了诗人秋日早上乘舟在雨中赶路的情形。 (开头两句写了什么) 天刚破晓,船又启航,头天傍晚下了一场大雨,这一天清晨依旧是秋雨霏霏,兼以风声萧 萧,江南水乡便满天飘舞树叶。 (描绘画面)营造了冷清萧条的氛围,后文抒发羁旅思乡 做了铺垫。 (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语文)诗词鉴赏描写手法全总结.pdf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823431.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