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白云区)21-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答案).docx

  • 上传人(卖家):优雅的小书虫
  • 文档编号:8211804
  • 上传时间:2025-01-06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77.54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白云区)21-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答案).docx》由用户(优雅的小书虫)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白云区 白云 21 22 学年 年级 学期 期末 历史 试卷 答案 下载 _考试试卷_历史_初中
    资源描述:

    1、2021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试题)说明:1. 本检测题包括两道大题,28 道小题。满分 90 分,检测时间 60 分钟。2. 请认真填写答题卡的相关内容。第 1-25 小题的答案请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第 26-28小题的答案,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区域。第卷选择题(共 50 分) 一、选择题(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1. 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划分这两个时代的主要依据是()A. 房屋结构样式B. 农作物的种类C. 使用火的水平D. 石器制作技术【答案】D2. 炎帝是我国传说中的神农

    2、氏。传说他发明刀耕火种,创造了两种翻土农具耒、耜,教民垦荒种植粮食作 物。这些传说()A. 反映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B. 可以作为中国原始农耕的直接证据C. 不具备任何史料价值D. 证明了炎帝的真实存在【答案】A3. 2000 年 11 月 9 日,夏商周断代工程正式公布了夏商周年表,上溯中国文明起源,下启中国文明走向的夏商周三代终于有了较为明确的年代学标尺。夏商周年表定夏朝开始于约公元前 2070 年。公元前 2070 年是( )A. 公元前 21 世纪前期 B. 公元前 20 世纪前期 C. 公元前 21 世纪后期 D. 公元前 20 世纪后期【答案】C4. 成语“一言九鼎”中的九鼎,指

    3、的是古代传说夏禹铸了九个鼎,象征九州,成为夏、商、周三代传国的 宝物。“九鼎”的材质最有可能是()A. 石器B. 青铜器C. 铁器D. 彩陶【答案】B5. 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特征,不包括A. 战争频繁B. 制度变革C. 学术繁荣D. 国家统一【答案】D6. 下图为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春秋晚期青铜器牛尊,史学界以它来作为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珍贵实物资料。持这一观点的学者,在观察此器时,必然要把注意力集中在()A. 牛尊的制作材料上B. 牛尊的腿上C. 牛尊的鼻环上D. 牛尊的背部【答案】C7. “史实”是对历史事件的客观陈述;“史论”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下列对春秋战国时期诸 子百

    4、家的表述中,属于史论的是()A. 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 B. 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 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D. 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答案】D8. 清代文学家吴文锡(曾任四川成都府水利同知)作诗:“龙是何年伏,江流滚滚来。神功名永著,山势 斧分开。作堰敢辞瘁,慰农愧少才。眷言秦太守,一步一低回。”此诗的题目应是()A 秦长城B. 灵渠C. 都江堰D. 大运河【答案】C9. 下图是 1962 年在广州区庄出土的青铜戈,属典型的中原形制,内部刻有铭文“十四年属邦”等字。“十四年”指秦王政十四年,距离秦统一岭南的时间还

    5、有 12 年。它在岭南出土的合理解释是()A. 战国末期,我国南方与北方之间商业交流的结果B. 铜戈是南下的秦军所用,是秦统一岭南的重要物证C. “十四年”时,岭南地区已经归入中央王朝管辖D. “十四年”时,岭南地区青铜器生产技术水平发达【答案】B10. 下列成语典故与秦末历史有关的是()揭竿而起约法三章朝秦暮楚破釜沉舟指鹿为马退避三舍卧薪尝胆草木皆兵A. B. C. D. 【答案】D11. 西汉文帝曾立下薄葬诏,提出“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使薄葬之风盛行一时;汉景帝阳陵中 的陪葬品也数量较少且形制简朴,不像秦朝陵墓那样气势宏大。这体现了汉初()A. 彻底摒弃秦朝的政治制度B. 人民流离失

    6、所,田地荒芜C. “休养生息”的治国理念D. “光武中兴”的政治局面【答案】C12. 下图是中国古代统治者在不同时期对儒家学说认可程度的变化曲线图。其中与甲、乙所示有关的历史事 件是()A. 百家争鸣焚书坑儒B. 焚书坑儒尊崇儒术C. 百家争鸣尊崇儒术D. 焚书坑儒百家争鸣【答案】B13. “不是张骞通西域,安能佳种自西来?”一支支驼队驮着茶叶、桃、梨、杏去了西域,又驮着苜蓿、核 桃、石榴、葡萄来到中原。材料反映了丝绸之路的开通()A. 巩固了边疆的治理B. 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 C. 促进了物种交流D. 促进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答案】C14. 下图为秦汉时期开疆拓土、奠定中国大一统格局疆域的

    7、示意图。其中空白方框内应该填写的汉代管理机 构是()A 西域都护府B. 南海郡C. 郡县制D. 察举制【答案】A15. 后汉书蔡伦记载:“伦乃造意(发明、创造),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下列选项与材料观点一致的是()A. 蔡侯纸是世界上最早的书写用纸B. 元兴元年后,纸开始出现C. 造纸原料易得是蔡侯纸广泛使用的原因D. 蔡侯纸出现后简帛不再被使用【答案】C16. 历史上曾经发生了一次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史称“八王之乱”。请选出与此事件无关的 选项()A. 西晋实行了分封制B. 封王掌握实权,皇帝昏庸无能C. 带

    8、来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人口大迁徙D. 导致了“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答案】D17. 2021 年 5 月 12 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南阳的张仲景祠,指出:中医药学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张仲景的主要成就是()A. 发明“麻沸散”,创编“五禽戏”B. 总结了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C. 编定了重要医学文献黄帝内经D. 著有伤寒杂病论,提出“治未病”理论【答案】D18.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下列史实有可能被这部著作记录的 是()A. 秦灭六国B. 光武中兴C. 三国鼎立D. 淝水之战【答案】A19. 道教是东汉末年兴起的本土宗教,佛教在东汉明帝后逐

    9、步在社会上传播开来。这一时期道教的兴起和佛 教的传入()A. 反映了儒学已失去正统地位B. 迎合了上层统治阶级的需要C. 反映了战乱频繁民众贫苦的状况D. 说明了古代宗教深受外来宗教影响【答案】B20. 梁冀是东汉顺帝皇后的弟弟,他先后立了三个皇帝,毒杀了一个皇帝,独揽朝政 20 余年。材料体现了东汉政治的特点之一是()A. 宦官专权B. 外戚专权C. 起义不断D. 外族入侵【答案】B21. 下图反映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阶段特征是()A. 早期的国家与社会变革B.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答案】B22. 陈寅恪在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中

    10、提到:北朝汉人有认庙不认神的观念,谁能定鼎嵩洛(洛:洛阳),谁便是文化正统的所在。据此推测,北朝人视为“文化正统”的朝代是()A. 曹魏B. 蜀汉C. 孙吴D. 东晋【答案】A23. 东晋于咸和年间取消客籍户,将南迁人口一律编入正式户籍。此后,江南地区逐渐摆脱了原先落后停滞 的状态,出现了“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的状况。材料意在表明()A.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B. 江南自然条件优越C. 南方统治者的重视D. 民族融合趋势增强【答案】C24. 中国是以农立国的国家,古代国家赋税主要来自于农业。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A. 齐民要术B. 农政全书C. 缀术D. 水经注【答案】A25

    11、. 农历,又称“夏历”,是中国的传统历法。下列有关农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汉武帝时确立,一直沿用至今B. 夏至、秋分、冬至都是 24 节气之一C. 目的是指导农业生产活动,故称“农历”D. 属于阴阳历,年份分为平年和闰年【答案】A第卷非选择题(共 40 分)二、非选择题(3 小题,共 40 分)26. 考古发掘的成果是研究人类起源及了解古代社会的重要依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材料一:1965 年 5 月,考古学家在云南元谋上那蚌村发现了两颗 170 万年前的人类牙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的石器,石器人工痕迹非常清楚。材料二:1952 年发现的半坡遗址中,先后发现粟的遗存和蔬菜籽粒,以及家畜

    12、和野生动物骨骸化石。同时还发现粗砂罐、小口尖底瓶和钵等各种彩陶。彩陶以红底黑色为主,花纹简练朴素。材料三;1973 年发掘的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丰富的栽培稻谷和大面积的木建筑遗迹、捕猎的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的骨骸等遗存。以上三则材料摘编自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师用书 材料四:2021 年 10 月 17 日,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 100 周年纪念大会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开幕。1921 年 4 月,瑞典地盾学家安特生到河南省三门峡市仰韶村考古调查,采集到一些石器和陶片, 他由此判断这里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100 年来,中国考古学界多次进行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发现仰韶文化遗址数以千计,主要分布在

    13、河南、陕西、山西,远及青海、湖北、河北、内蒙古等地。这里同时存有大量关于黄帝、炎帝的古史传说,仰韶文化与中华人文始祖黄帝或有着密切关系。考古学界认为,以仰韶文化为主体的中原文化为后来凝聚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打下重要根基,称仰韶文化为文化上的“早期中国”。摘编自新华社百年发掘揭秘“仰韶文化”(1) 阅读材料一,观察下面示例:发现:一些粗糙的石器,人工痕迹非常清楚。 推论:元谋人已经会使用打制的粗糙石器。请仿照以上示例,结合材料二、三的内容,完成有关推论。 材料二:发现: 推论: 材料三:发现: 推论: (2) 以上材料反映出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哪一种主要方法?(3) 众多文化遗存的发现证实,距今约

    14、5000 年左右,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均已进入了早期的文明社会。请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认识。【答案】(1) . 发现粟的遗存。 . 半坡人种植粟。 . 发现了丰富的栽培稻谷遗存。 . 河姆渡人种植稻。 (2)考古发现遗存。(3)仰韶文化与中华人文始祖黄帝有着密切关系,以仰韶文化为主体的中原文化为后来凝聚中华民族文化 共同体打下重要根基,这表明,距今约 5000 年左右,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均已进入了早期的文明社会,这体现出“中华五千年文明”。27.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世界文字中独树一帜,形成独特的书法艺术。材料一:(1) 将下列文字说明与材料一中的图片正确搭配。(将

    15、图片序号填写到相应位置)()在小篆基础上变革而来,更便于书写。()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做精模。()行云流水,书写快捷,飘逸易识。材料二:(2) 用一句话描述材料二所指的历史事件,并说明这一事件的历史作用。材料三:“是时,秦灭书籍,涤除旧典。大发吏卒,兴戍役。官狱职务繁,初为隶书,以趋约易。”(注:官狱职务,指行政和诉讼事务。)汉许慎说文解字(3) 材料三认为,隶书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材料四:书法与汉字,相伴而生。汉代造纸术的发明,为书法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人们对 书法艺术的不懈追求,推动了书法艺术的持久发展。西晋设置书博士,

    16、教学生学习书法,规定用锺、胡书 法作为标准书体。魏晋时期,书法艺术提高到了一个新阶段。摘编自统编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4) 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书法艺术在魏晋时期发展的条件,指出代表当时书法作品最高成就 的书法家及其代表作品。【答案】(1). 隶书. 金文. 甲骨文. 楷书. 行书(2) 统一文字;有利于政令的推行,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发展。(3) 行政和诉讼事务繁剧,简化书写。(4) 汉字的形成和发展;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人们对书法艺术的追求;政府对标准书体的规范和提倡。兰亭集序;王羲之。28. 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保持发展上的连续性,为世界所仅见,就在于文化认同与国家统一相辅相成。阅

    17、读 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般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 而级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东周是中国古代国家形态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国家的治理方式由分封制向直接行政管理过渡,复合制国家开始向单一制国家转变。秦朝开创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官僚制度三位一体的封建国家 政治体制、两汉进一步完善。奠定了古代中国辽阔版图的基本轮廓形成以“汉”命名的民族共同 体。简明中国历史读本材料三:鲜卑姓汉姓鲜卑姓汉姓拓跋元贺兰贺丘穆陵穆独孤刘步六孤陆贺楼楼(1) 材料一记载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次改革?这次变法起到了怎样的历史作用?(2) 根据

    18、材料二,回答:秦朝开创了怎样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举一史实为例说明“两汉进一步完善”。(3) 材料三反映的是历史上哪一次改革?材料反映了改革的哪三项具体内容?这次改革对民族关系有什么 影响?(4) 综合以上材料,谈谈文化认同与多民族国家统一之间的关系。【答案】(1)商鞅变法。通过商鞅变法,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 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2) 封建的统一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西汉汉武帝时期,颁布推恩令,即允许诸王将自自己的土地分 给子弟,建立较小的诸侯国。(3) 北魏孝文帝改革。穿汉服;说汉语;改汉姓。(4) 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关系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统一与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白云区)21-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答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8211804.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