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五校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有答案).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辽宁省五校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有答案).doc》由用户(mrliu)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辽宁省 2018 届高三 语文 上学 期末考试 试题 word 答案 下载 _考试试卷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 - 1 - 2017-2018 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三年级语文科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 )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 3 小题 ,9 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3 题。 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及地中海地区的金崇拜源远流长。六千年前埃及人就开始用天然金银合金做装饰品 ,五千年前两河流域男女贵族开始带金饰 ,四千五百年前美索不达米亚南部的乌尔王朝时代出现了金链 .黄金制品是西方古代文明的象征。最近 ,新疆伊犁的阿敦乔鲁遗址出土的约四千年前的包金耳环 ,进一步证实了金器由西向东传播的途径 ,东亚地区还没有发现同时期的黄金制品。夏商两代 约一千年 ,中国境内出土黄金总共仅千
2、克。二里头遗址和妇好墓出土了大量玉器和铜器 ,没有金器 ,表明金器还不是夏商王朝崇拜的重要对象。美国学者艾玛邦克解答了中国黄金之谜 ,认为中原地区的黄金制品是商代开始通过周边民族传播而来的 ,战国时代才成为财富与权威的象征。 中国文明是东亚文明圈的核心。大约从公元前 2000 年开始 ,东亚文明圈通过新疆等草原地带和埃及、美索不达米亚为代表的西方文明有了间接沟通。小麦、绵羊、黄牛和冶金术等在中国的出现是青铜时代东西方接触的结果。草原的高牧文化也和东亚文明保持互动 ,这种沟通促进了中国文 明的形成。商代迎来驯化马牵引的轮辐式战车 ,周代又学会了骑马放牧和作战。游牧王国相继在欧亚草原涌现 ,欧亚大
3、陆南北两大经济地带对抗加剧 ,经济形态的对立和互补也使游牧社会和农耕社会交流更为深入密切。 黄金作为草原地区储存财富的等价物起到了重要作用 ,自青铜时代以来中亚的部族首领或贵族形成了以黄金装饰人身、兵器、马具来象征地位和权势的习俗。 2000 年 ,在唐努乌梁海地区的乌尤克盆地发掘的阿尔赞 2 号坟冢 ,埋葬斯基泰贵族夫妇 2 人 ,出土金器 5700 多件 ,总重 20 公斤 ,绝对年代在公元前 7 世纪。马背民族崇拜太阳神 ,而能呈现太阳光 芒的正是黄金。他们从阿尔泰山获取巨量黄金 ,打造成各种精美的装饰品 ,通过草原丝绸之路流通于欧亚草原。草原丝绸之路又称“黄金之路”。 佩戴黄金饰品的习
4、俗夏商之际从中亚草原传入中国北方地区 ,周代中亚草原游牧部落贵族的标志性特征黄金装饰的人身饰品、武器、马具在中国北方地区逐渐流行 ,并在战国晚期融入中原造型艺术中。汉代输入中国的金银器主要有凸瓣纹银器与水波纹银器 ,这些都是西亚波斯流行的装饰手法。西方的金银器也传入中国 ,1988 年甘肃靖远出土的希腊罗马风格银盘 ,周- 2 - 围为宙斯十二神 ,盘中间酒神巴卡斯持杖倚坐在雄狮背上 ,人物 突出醒目。唐代是中国金银器迅猛发展的时代 ,这与当时吸收外来文化有密切关系 ,不仅有外国的输入品 ,还有中土仿制品。1970 年西安何家村出土的唐代金银器窖藏 ,“胡汉交融”的风格明显 ,而鎏金浮雕乐人八
5、棱银杯的西方艺术风格异常明确。 公元初年 ,古罗马著名人物老普里尼记载罗马帝国与东方贸易中支付了大量的黄金 ,丝绸与黄金等价。管子 :“黄金刀币 ,民之通施也” ;“先王?以珠玉为为上币 ,以黄金为中币 ,以刀布为下币” ,在中国文化中比黄金和丝绸更贵重的是美玉 ,所谓黄金有价玉无价。玉崇拜是中国文化精神的底色 ,金崇拜又增加了光彩 。因此 ,中华文明成了复合文明。 (摘编自易华金玉之路与欧亚世界体系之形成 )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早在四千年前 ,以埃及、美索不达米亚为代表的西方文明便与作为东亚文明圈核心的中国文明有了间接的联系。 B.中亚草原的部族
6、首领或贵族以黄金装饰人身、兵器、马具来象征地位和权势 ,这类习俗在夏商之际传入了中国。 C.马背民族斯基泰人从阿尔泰山获取巨量黄金 ,打造成各种精美的装饰品 ,通过草原丝绸之路流通于欧亚大草原。 D.中国唐代的金银器发展迅速 ,不仅有外国的输入品 ,还有本土的仿制品 ,这与当时“胡汉交融”有着密切关系。 2.下列理解和分析 ,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 A.中国新疆伊犁地区的阿敦乔鲁遗址曾经出土了大约四千年前的包金耳环 ,而东亚地区在同一时期并没有发现黄金制品。 B.东西方的接触使小麦、绵羊、黄牛和冶金术在青铜时代传入中国 ,而华夏文明是草原文化和东亚文明沟通互动的结果。 C.在古罗马
7、帝国与东方的贸易中 ,与丝绸等价的黄金被大量用于支付 ;而在草原地区它却作为财富的等价物被大量储存。 D.管子记载 :“黄金刀币 ,民之通施也” ,这说明黄金在两千年多前已经作为价值的尺度 ,具有了货币 的性质和功能。 3.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黄金制品经草原丝绸之路由西向东传入中国周边民族地区 ,战国时代成为财富与权威的象征 ,华夏金崇拜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 - 3 - B.随着游牧王国在欧亚草原涌现 ,欧亚大陆南北两大经济地带对抗加剧 ,这成了文明冲撞融合的契机 ,为文明远播扩展提供了动力。 C.李白行路难诗中有“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的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