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人教版高二上学期生物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期末复习知识点清单.docx

  •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 文档编号:8204864
  • 上传时间:2025-01-02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829.17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人教版高二上学期生物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期末复习知识点清单.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生物与环境 人教版高二 上学 生物 选择性 必修 环境 期末 复习 知识点 清单 下载 _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_人教版(2019)_生物_高中
    资源描述:

    1、人教版高二上学期生物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期末复习知识点清单种群及其动态1. 种群: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形成的集合。 种群:两个要素:同种生物 全部个体 一个条件:一定区域两个基本单位: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2. 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种群密度: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问题:是不是种群数量多,种群密度就大?不是;因为种群密度强调的是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逐个计数法、估算法(黑光灯诱捕;样方法;逐个计数法) (1) 逐个计数法:调查分布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 (濒危生物个体数量特别少的可以

    2、采用这种方法)(2) 样方法;适合调查植物,及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双子叶植物、昆虫卵、蚜虫、跳蝻等。(3)样方法步骤: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 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 的种群密度的估算值。 取样的关键是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取样方法: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 计数原则:计数样方内的和上边、左边及这两边夹角上的 (3)标记重捕法:适用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珍稀动物,入江豚、狮子老虎不用该方法,可采用红外相机拍摄等方法)3. 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

    3、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 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值,来估算 种群密度。若标记物易脱落计算值偏大 4. 种群数量变化:增长、波动、爆发、下降 5. J 形增长出现的条件:理想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 特点:种群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倍; Nt=N0t :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1 6. S 形增长出现的条件:空间资源有限,种内竞争加剧,存在天敌。 (资源和空间 有限,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使种群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当出

    4、 生率升高至与出生率相等时,种群的增长就会停止,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 7. S 形增长特点: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增长曲线呈 S 形。 8. K 值: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K 值不是固定不变的。K值不是种群的数量最大值,是能维持的种群数量最大值,大小与环境有关,环境变,一般K值变。应用: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环境容纳量,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中等强度的捕捞(捕捞量在 K/2 左右)有利于持续获得较大的鱼产量。有害动物防治降低环境容纳量。 9. 种群的数量特征及相互关系10. 种群增长曲线的模型分析(1)“J”形曲线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

    5、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数学模型:Nt=N0t。特点:种群数量以一定的倍数连续增长(2)三种类型的“S”形曲线t1之前,种群数量小于K/2,由于资源和空间相对充裕,种群数量增长较快;当种群数量为K/2时,出生率远大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K/2的应用:渔业捕捞后的种群数量要在K/2处;K/2前防治有害生物,严防达到K/2。t1t2,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加,种群增长速率下降。t2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0。K值的应用:减小环境阻力增大K值保护野生生物资源;增大环境阻力降低K值防治有害生物“S”形曲线中K

    6、值的变化(1)K值不是一成不变的:K值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当环境遭到破坏时,K值可能会下降;当环境条件状况改善时,K值可能会上升。(2)在环境条件稳定、K值一定的情况下,种群数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会在K值附近上下波动。当种群数量偏离K值时,会通过负反馈调节使种群数量回到K值。(3)K值并不是种群数量的最大值:K值是种群所能维持的最大值,种群数量所达到的最大值有时会超过K值,但这个值存在的时间很短,后续反馈调节使种群数量下降135.模型中值变动与K值确认分析(1)值变动分析:种群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数量为第一年的倍,由此,若=1,则种群数量不变(稳定);若1,则种群数量增长;

    7、若1且恒定时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若1,则种群数量下降。如图所示:(2)K值确认:K值即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实际环境中种群数量往往在K值上下波动,如图所示:4. 种群增长率与种群增长速率(1)增长率=(末数-初数)/初数(2)增长速率=(末数-初数)/时间如下图:11. 种群数量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性别比例 种群密度: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出生率/死亡率: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计算公式:出生率(死亡率)=单位时间内迁入的个体数(迁出的个体数)/该

    8、种群个体总数x100%意义: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迁入率和迁出率: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计算公式:迁入率(迁出率)=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数(迁出的个体数)/该种群个体总数x100%意义: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动。如研究一座城市人口的变化,迁入率和迁出率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年龄结构: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分为三种类型: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年龄结构通过影响_出生率_和_死亡率_来影响种群密度。性别比例指种群中_雌雄个体_数目的比例。12. 注意: 不是所有种群都有性别比例,如某些雌雄同株的植物。13. 利

    9、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 害虫的雄性个体,改变了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使出生率下降,从而使该种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结构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性别比例影响出生率,进而影响种群密度。 14.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调查方法抽样检测(血细胞计数板)。 15. 实验过程:准备 将10ml马铃薯培养液或肉汤培养液加入试管中接种 将酵母菌接种到试管中,混合均匀。培养 试管放在28的恒温箱中培养7天。计数 连续7天取样计数并记录这7天的数值。使用血细胞计数板的操作步骤:先将盖玻片放在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

    10、,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的培养液用滤纸吸去。待酵母菌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问题1. 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建议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为什么?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以保证估算的准确性,减少误差。 2. 为什么不能先加培养液再盖盖玻片? 盖玻片可能由于已加入液滴的表面张力而不能严密地盖到计数板表面,使 计数室内液体增多,导致结果偏高。 直接滴加培养液时,在计数室内会产生气泡,导致计数室相对体积减少而造成误差3. 为什么要待酵母细胞全部沉到底部后再计数?如果酵母菌未能沉降到计数室底部,通过显微镜观察时就可能出现以下现象: 能看清

    11、楚酵母菌但看不清方格线; 能看清楚方格线但看不清酵母菌。4. 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采取什么措施?稀释一定倍数后,再用血球计数板计数5.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当怎么计数?应取相邻两边及顶角计数。一般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6.本探究实验需要设置对照吗?如果需要,请讨论对照组应怎样设计和操作;如果不需要,请说明理由。酵母菌在不同时间内的数量可以形成自身前后对照,不需另设对照实验。7. 需要做重复实验吗?需要重复实验,以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对每个样品可计数三次,再取平均值。计数方法:进行逐个计数是非常困难的,可以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影响种计数群数量变化的

    12、因素: 非生物因素(阳光-郁闭度林窗;温度、水-干旱东亚飞蝗等)影响是综合性的; 生物因素(种群内部因素种内竞争;种群外部生物因素人类捕杀捕食寄生种间竞争等) 密度制约因素:食物和天敌等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相关。 非密度制约因素:气温和干旱等气候因素以及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对种群数量的作 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无关。二、群落的结构与功能16. 群落: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作生物群落,简称群落。 17. 群落的结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空间结构、季节性、生态位 18. 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也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一个群落中的物种

    13、数目,称为物种丰富度。群落中的物种组成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原来不占优势的物种可能逐渐变得有优势;原来占优势的物种也可能逐渐失去优势,甚至从群落中消失。这给畜牧业生产有什么启示?控制放牧强度对于维持草原群落稳定、实现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规律: 随纬度降低,物种丰富度逐渐升高 随海拔降低,物种丰富度逐渐升高; 随水深的增加,物种丰富度逐渐降低。19. 优势种: 在群落中,有些物种不仅数量很多,它们对群落中其他物种的影响也很大,往往占据优势。 优势种通常占有竞争优势,并能通过竞争优势取得资源的优先地位,对整个群落具有控制性影响。如果把群落中的

    14、优势种去除,将导致群落性质和环境变化。常见种:一些物种虽然在群落中比较常见,但对其他物种的影响不大,它们就不占优势。20. 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调查方法:取样器取样法(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21. 统计物种相对数量的方法:记名计算法(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 数量有限的物种)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这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物种。目测估计法(多度等级) 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体积)中种群数量。调查分布范围较大,个体较小的种群。等级的划分和表示方法有:“非常多、多、较多、较少、少、很少”等等。问题1:土壤与花盆之间要留一定

    15、的空隙的原因?为了使空气流通问题2:70%酒精起什么作用?脱水杀死土壤小动物并固定土壤小动物的形态,防止腐烂。问题3:如果需保证小动物生活状态应将酒精换成什么?湿棉花(保存活体)实验步骤1)准备:制作取样器;记录调查地点的地形和环境情况。2)取样 去除表层落叶,取一定的土壤样品,标明取样时间、地点。3)采集小动物 诱虫器采集法 简易采集法4)观察和分类 借助有关的动物图鉴查清小动物的名称,并进行分类借助放大镜、体视显微镜进行观察5) 统计和分析注意事项:取样时应注意随机取样,以免结果偏差较大。 小动物类群因取样地段不同,可能差异较大。从不同的环境中采集的土壤样本要分开统计,并尽可能多地收集小动

    16、物。在装样品的塑料袋上要标明取样的地点和时间。22. 种间关系: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是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原始合作(互惠):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时,双方都受益,但分开后,各自也能独立生活。如寄居蟹和海葵。 互利共生:两种生物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若分开,至少一方不能独立生活。如大豆和根瘤菌,豆科植物向根瘤菌提供有机养料,根瘤菌则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含氮的养料,供植物利用。 寄生: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宿主)的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的物质中获取营养,并通常对宿主产生危害的现象。如马蛔虫与马 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不同步变化,被捕食

    17、者先变化) 种间竞争:两种或更多种生物共同利用同样的有限资源和空间而产生的相互排斥的现象。 (同步变化,“你死我活”或“此消彼长”。) 23. 群落中存在捕食者的生态意义: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生存腾出空间,因此,捕食者有利于保持群落内物种的丰富度,并使多个生物种群的数量维持在一定范围内。 (P25 捕食会影响自然群落中不同物种之间种间竞争的强弱,进而调节物种的种群密度) 捕食者吃掉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促进被捕食者种群发展的作用;捕食者与被捕食者还表现出协同进化。 24. 群落

    18、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25. 垂直结构:植物的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决定地上分层的还有温度;决定植物地下分层的是水分、无机盐等。 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空间和食物条件,因此动物也有分层现象。 意义:分层现象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水平结构:镶嵌分布。 注意:同种生物不存在群落的水平结构或垂直结构,群落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强调的是不同种生物。例如:竹子的错落有致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26.群落的季节性:由于阳光,温度和水分等随季节而变化,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也会随之发生有规律地变化。影响因素:水分,温度和光照27 生态位: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

    19、,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 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 研究动物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关系等。研究植物 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在研究区域内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以及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26. 立体农业充分利用群落的空间结构和季节性。 27. 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叫作群落演替。根据物种组成是否发生变化判断。 28. 根据起始条件划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20、初生演替: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 或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的演替。 次生演替: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29. 除了演替起点不同,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区别还有:初生演替速度慢,趋向形成新群落, 经历的阶段相对较多;次生演替速度快,趋向于恢复原来的群落,经历的阶段相对较少。 这两类演替,都是从结构简单的群落发展为结构复杂的群落;群落中的物种数量和群落层次增多;土壤、光能得到更充分的利用。最终都会达到一个与群落所处环境相适

    21、应的相对稳定 的状态。 30. 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有群落外界环境的变化,生物的迁入、迁出,群落内部种群相互关系的 发展变化,以及人类的活动等。 31. 在某一地区,群落演替的结果往往是由环境和群落内的生物共同作用而决定的,但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有时超过其他因素的影响。 32. 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三、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33. 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内,由生物群落与它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叫作生态系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34. 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

    22、) 35. (1)生产者的作用和地位: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从而 可以被生物利用;为消费者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因此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2)消费者的作用:消费者通过自身的新陈代谢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 循环;消费者对于植物传粉和种子传播等有重要作用。 (3)分解者的作用: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 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能量传递的形式与途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食物链和食物网能量转化过程:太阳能 有机物中化学能 热能能量散失的途径和形式: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问题:流经某生态系统的能量能否再回到这个生态系统中来

    23、?不能。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通过呼吸作用、分解者分解作用产生的热能散失到无机环境中。散失的热能不能再回到生态系统参与流动。因为至今尚未发现以热能作为能源合成有机物的生物。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转化是否遵循能量守恒定律?为什么?遵循,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转化后,一部分储存在生态系统(生物体有机物)中,而另一部分被利用、散失至无机环境中,两者之和与流入生态系统的能量相等36. 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通过捕食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 植食性动物是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次级消费者是第三营养级。三级消费者是第四营 养级。 食物网功能:错综复杂的食物网是使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

    24、定的重要条件。如果一条食物链 的某种动物减少或消失,它在食物链上的位置可能会由其他生物来取代。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沿着这种渠道进行。 37. 营养级: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各种生物的总和,不代表生物个体或种群。 38. 营养级-1=消费者等级 各种动物所处的营养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植食性动物一定是第二营养级。39. 为什么食物链一般不超过 5 个营养级?答:能量逐级递减,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 消耗的能量就越多,一般当营养级达到第五级时,传递到该营养级的能量已不足以维持一个营养级。 40. 食物

    25、网: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关系。 41. 运用结构与功能观理解生态系统42.43.44. 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45. 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46. 流入第二营养级的能量(即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一部分在初级消费者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另一部分用于初级消费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用于初级消费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一些以遗体残骸的形式被分解者利用;如果初级消费者被次级消 费者捕食,能量就流入了第三营养级。 47. 某一营养级流入分解者的能量以两种形式:该营养级遗体残骸的形式以下一营

    26、养级粪便的形式。 最高营养级能量去向没有流向下一营养级。 48. 能量流动的特点: (1)单向流动:能量只能沿食物链由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不能逆转,也不能循环(2)逐级递减 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10%-20% 原因:各营养级生物都会因细胞呼吸以热能形式散失大部分能量;各营养级都有一部分能量流向分解者;还有一部分未被利用 49. 能量传递效率=某一营养级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上一营养级同化量 X100% 50. 生态金字塔:能量金字塔、生物量(有机物总干重)金字塔、数量金字塔 51. 能量金字塔:将单位时间内各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转换成相应面积(或体积)的图形, 并将图形按照

    27、营养级的次序排列,可形成一个金字塔图形。 52. 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将生物在时间、空间上进行合理配置,增大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间种套作,多层育苗,立体农业) 科学地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尽量缩短食物链,减少能量消耗;能量多级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秸秆饲料、沼气池将原本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再次流向对 人类有益的部分) 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合理 放牧,除草灭虫)5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组成生物体的 C H O N P S 等元素,都在不断进行着从非生物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非生物环境的循环过程。 5

    28、4. 物质循环的特点:全球性:生物圈,因此也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循环性 (由于二氧化碳 能够随着大气环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因此碳循环具有全球性) 55. 农田中为什么施加氮肥?答:农田是人工生态系统,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使能量更多地流向人类,满足人类需要为目的的,农田土壤中氮的含量往往不足以使作物高产;农产品源源不断地自农田生态系统输出,其中的氮元素并不能都归还土壤,所以需要施加氮肥。 56. 生物富集:生物体从周围环境吸收、积蓄某种元素或难以降解的化合物,使其在机体内 浓度超过环境浓度的现象。 57. 生物富集特点:沿食物链逐渐在生物体内聚集,最终聚集在食物链的顶端。营养级越高,生物富集的物

    29、质浓度越高 全球性 58. 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分,正是由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才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59. 生态系统稳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就是生态平衡。特征:结构平衡、功能 平衡、收支平衡。 60. 使生态系统恢复平衡的调节机制是负反馈。在一个系统中,系统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并且使系统工作的效果减弱或受到限制,它可使系统保持稳定。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正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

    30、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才能维持相对稳定。61. 生态系统 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62. 生态系统维持或恢复自身结构与功能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能力, 叫作生态系统 的稳定性。 63.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不受损害) 的能力。 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64. 不同生态系统在这两种稳定性表现上存在差异。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65. 生态系统在受到不同的干扰(破坏)后,其恢复速度与恢复时间不一样。 66. 如何提高一个生态系统

    31、的稳定性? 一方面要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在不超过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范围内,合理适度地利用对生态系统;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给予相应的物质、 能量的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67. 设计生态缸:封上生态缸盖。将生态缸放置在室内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但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防止水温过高导致水生植物死亡)68. 生态系统结构易错重难点1.辨析不同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归属2.依据“箭头”判断生态系统中各组成成分的基本思路(1)根据双向箭头确定C、D两者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2)根据箭头指向判断:D有三个指出箭头,应为生产者,则C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

    32、量。A和B一个为消费者,另一个为分解者。由D(生产者)和A(消费者)均指向B,可判断B为分解者。250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易错重难点3能量传递的相关计算(1)能量传递效率的相关“最值”计算相邻两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 某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100%(2)能量传递效率的有关“定值”计算已确定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的,不能按“最值”法计算,而需按具体数值计算。例如,在食物链ABCD中,能量传递效率分别为a%、b%、c%,若A同化的能量为M,则D获得的能量为Ma%b%c%。如果在食物网中,某一营养级同时从上一营养级的多种生物中按一定比例获得能量,则按照各单独的食物链

    33、进行计算后合并。(3)巧用拼图法解决能量流动计算问题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W1),即生产者的同化量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A1),一部分则用于生产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B1+C1+D1)。而后一部分能量中,包括储存在植物体内的B1、流向分解者的C1、流向下一营养级的D1,如图所示:流经整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即W1。将图中第三营养级同化的总能量D2“拼回”第二营养级,与A2、B2、C2。加起来刚好等于D1,即第二营养级同化的总能量;再将D1“拼回”第一营养级,与A1、B1、C1加起来刚好等于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W1。可见,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所有生

    34、物的能量都来自W1。能量传递效率不会是100%。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等于D1/W1100%。69. 生态足迹:又叫生态占用,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 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 70. 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越大。生活方式不同,生态足迹的大小可能不同。 71. 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72.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举例 直

    35、接价值是对人类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 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 间接价值主要体现在调节生态系统的功能等方面,另外生物多样性在促进生态系统的 基因流动和协同进化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潜在价值指目前尚不太清楚的价值;73. 湿地被誉为地球的“肾”,具有蓄洪防旱,调节区域气候,控制土壤侵蚀,自然 净化污水,为迁飞的鸟类和其他多种动植物提供栖息地,以及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环 境等功能。 74.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 威胁野生物种生存的人类活动,主要是对野生物种生存环境的破坏和掠夺式利用等。 人类活动对野生物

    36、种生存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使得某些物种的栖息地丧失和碎片化(彼此隔离的栖息地孤岛阻断了基因交流,使种群难以维持) 掠夺式利用包括过度采伐、滥捕乱猎 环境污染 农业和林业品种的单一化会导致遗传多样性丧失,以及与之相应的经长期协同进化的 物种消失 外来物种的盲目引入也会导致物种的灭绝,使生物多样性丧失 261.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最有效的保护。 易地保护:建立植物园、动物园、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为行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 生存机会 此外,还可以建立精子库、种子库、基因库,利用人工授精、组织培养、胚胎移植等生物技术 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75. 要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

    37、的关系。保护生物多样性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而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合理利用就是最好的保护”。 76. 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遵循生态学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 77.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生态工程以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自我调节能力为基础, 遵循 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等生态学基本原理。 自生:由生物组分而产生的自组织、自我优化、自我调节、自我更新和维持就是系统的自生。 遵循自生原理,需要有效选择生物组分并合理布设。例如在湿地修复过程中,应该选择污染物净化能力强的多种水生植物,还需要考虑这些植物各自的生态

    38、位差异,以及它们 的种间关系,通过合理设计使这些物种形成互利共存的关系。这是该系统或工程能否形成自组织能力的基础条件。 循环:是指在生态工程中促进系统的物质迁移与转化,既保证各个环节的物质迁移顺畅,也保证主要物质或元素的转化率较高。 “无废弃物农业”保证了土壤的肥力,改善了土壤结构,培育了土壤微生物,实现了土壤养分如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循环利用。 协调: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的协调与适应;环境容纳量。例子:“灰色长城” 整体: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构成有序的结构,优化结构改善功能。综合考虑 社会-经济-自然等的影响。 78. 湿地生态恢复:在湿地的周围还应建立缓冲带,以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使湿地依靠自然演替等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 79. 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关键在于植被恢复,以及植被恢复所必需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第 17 页 共 1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人教版高二上学期生物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期末复习知识点清单.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8204864.html
    wenku818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