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3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0新湘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

  • 上传人(卖家):TECH
  • 文档编号:817651
  • 上传时间:2020-10-30
  • 格式:DOC
  • 页数:43
  • 大小:116.62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0新湘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由用户(TECH)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0 新湘教版 四年级 上册 科学教案 下载 _四年级上册_湘科版(2024)_科学_小学
    资源描述:

    1、 1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植物生活的秘密 1. 植物的身体 教学内容: 主要是认识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观察植物的身体” 。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多种绿色开花植物,能归纳概括出植物 体的共同之处。 2、科学知识: 知道植物体一般都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种器官构 成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乐于与人交流,交流时语言清晰,表意准确。倾听时尊重他人, 不随意打断别人的介绍。 教学重点:观察的基础上思维加工归纳出植物体共同的特征。 教学难点:概括、归纳植物体共同的特征。 教学准备:观察记录表、凤仙花和其他植物图片。 学具准备:观察记录表 教学时间:2 课时

    2、 课 2 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在植物的王国里,有许许多多绿色能开花的成员!从参天大树到 碧绿小草,身体形态各异,姿态万千,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呢?现在 就让我们走进这个王国,仔细地观察一下,看看它们的身体由哪些部 分组成? 二活动 观察植物的身体 1教师出示凤仙花,让学生独立观察,出示一张没有指出器官 名称的相应的植物图片,让每个学生边看边填写。 2室外观察多种绿色开花植物。 要求:观察时先整体后部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爱护 植物。 3室内汇报观察后的结果。 4概括。归纳:绿色开花植物一般都是由根、茎、叶、花、果 实、种子 6 种器官构成。 5学生竞赛:学生画

    3、一株完整的自己熟悉的植物图,标出植物 各部分的名称。 6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三小结: 3 今天,通过观察绿色开花植物,我们知道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 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6 种器官构成。 四板书设计 第一课 植物的身体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绿色开花植物 观察 爱护植物 第 2 课时 教学内容:了解植物的器官。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学习资料查阅的方法,并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植物体各个器官 的作用。 2能设计实验验证资料内容的正确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乐于与人交流,交流时语言清晰,表意准确。倾听时尊重他人, 不随意打断别人的介绍。 2学会与同学合作,体会明确的分工可以

    4、提高学习效率。 3不迷信资料内容,培养合理质疑、积极验证的科学精神。 4 科学知识: 植物的六大器官分别有什么作用。 教学重点:查阅资料的方法。 教学难点:提炼资料。 教学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各种课外书、资料卡。 课 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提问: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是什么? 2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根、茎、叶、花、果实、 种子。 3植物的各个器官有什么作用?这节课我们就研究这个问题。 二活动 了解植物的器官 (一 )查阅搜集资料的方法 1你打算怎样来研究这个问题? 2学生回答:实验、观察、请教别人、查书、看电视或报纸、 上网等等。 3教师小结:上述方法都是值得一

    5、试的方法,今天我们就采用 其中的一种查阅书籍,收集资料的方法来研究这个问题。 5 4怎样查找呢?老师将其过程制成了录像,请同学们跟我一起 来了解这个过程吧。 5视频播放,学生观看。 6提问:老师怎样查阅资料的? 7学生汇报:书的类别书名目录文章段落 摘抄。 (二 )制作资料卡 1找到我们所需的资料后,我们如何处理这些资料? 2学生回答:将资料摘抄下来。 3摘抄时我们要注意一些什么?(简洁,篇幅较长的进行概括) 4怎样保管好我们的资料,能让我们一目了然?我向同学们介 绍一种方法制作资料卡。 5教师讲解怎样制作资料卡。 (三 )布置任务:查找资料,制作资料卡。 1活动要求:全班分 12 个组,每两

    6、个组负责一种器官的作用的 查找,注意方法,分工合作并制作好资料卡。 2学生活动。 3活动总结。 (四 )活动延伸 思考:资料卡上的内容都正确吗?我们能设计一些实验来验证 吗?下节课就这个问题我们再研究。 (五.)板书设计 6 第一课 植物的身体 植物器官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根 具有吸收水分和矿物质、储藏营养成分、固定植物身体 的作用。 茎 具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六)作业布置 1、植物由哪些器官构成? 2、植物的根和茎都有什么作用? 教学反思: 2. 根和茎的奥秘 教学内容: 本课从植物的根和茎对植物的生活有什么作用这一问题入手, 分 层次地展开对根和茎的作用探究。 教学目标

    7、: 科学探究 1 观察根的两种不同形态类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描述。 7 2 实验时懂得运用一定的方式能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 更有利于观 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探究植物奥秘的科学兴趣。 2 认真的进行实验,学会细致的观察,促进认真、细致、严谨的科 学态度的形成。 科学知识 3 知道植物用根吸取生长需要的水分。 4 知道植物的茎有输送水分的作用。 教学重点:认识直根和须根。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制定、完善实验方案的能力,能做植物根吸收水和茎运 输水的实验,并进行观察记录。 教学准备: 1用锥形瓶、根系完整的植物幼苗、棉花、植物油组装“根有 吸水作用”的实验装置。 2分组:把芹菜或常见

    8、植物的嫩枝下部浸在装有红水的容器中。 8 (以上准备需提前一天,保证课堂上有可供观察的材料。 ) 实验器材:刀片、放大镜。 3 一颗盆栽植物凤仙花,提前 12 小时浇足水。 学具准备:学生准备豆苗、葱等植物的根。 教学时间:1 课时 课 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小朋友,我这里有一截植物,你们猜猜是什么?这是我近段精心 培养的芹菜宝宝,你们看它是什么颜色的,我呀,给它取了个好听的 名字粉红女郎, 你们知道绿绿的芹菜是如何变成粉红女郎的吗? 为了弄清楚这个秘密,让我们从观察植物的根开始吧! 二活动 观察植物的根 1 (出示示两种不同植物,豆苗、葱)老师这儿有两种植物,请 小朋友看看他的

    9、根。 2学生仔细观察: 3提问:这些根的形态有什么不同?(认识直根和须根) 三活动 植物的根真能吸水吗 9 1我们认识了根的种类,你们知道根有什么作用吗?(学生猜 测) 2提出问题:植物的根真能吸水吗? 3设计实验证明根能吸水。 4交流、完善实验方案。 5组装实验装置。 6教师出示预先组装的装置,观察结果,植物的根有吸水的作 用。 四植物怎样运输水 1引发矛盾:根吸上来的水是不是全存根内,根怎么没胀大, 水到哪去了? 2学生猜测。 3教师出示提前 2 个小时浇水的盆栽植物,观察茎的截面有什 么现象? 4设计实验: 5交流、完善设计方案。 6回家做实验。 7教师出示红芹菜,指导学生观察: (学会

    10、横切、纵切)认识导 管,明白植物茎能运输水。 五总结 今天我们通过探究验证了植物的根有吸水,茎有运输水份的作 用。 10 六板书设计: 2. 根和茎的奥秘 直根 须根 教学反思: 3神奇的叶片 教学内容: 阳光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光合作用的概念。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能进行实验探究植物与阳光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培养探究植物秘密的科学兴趣。 2让学生受到科学思维方法的熏陶和引导,向科学家学习设计 实验的智慧,学习坚持不懈、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科学知识:初步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史,在研究阳光对植物生长 影响的实验中,能坚持观察和记录。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叶的作用。 教学难点:

    11、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CAI 课件、长势基本一致的两盆栽植物。 学具准备: 教学时间:2 课时 11 课 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动物和人类的生活都离不开食物, 那么植物的 “食物” 从哪里来? (学生回答) 你们通过不同的途径已经知道, 可科学家们确用了 200 多年的时 间才解开这个秘密,让我们一同走进那段历史。 二学习科技史(接受式探究) 1出示的课件讲述海尔蒙的实验。 (接受式探究) 分析: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来自哪里? 结论:植物生长所需的物质一定是从雨水中获得的 2课件讲述普里斯特利的实验 分析:小老鼠的生存与什么有关? 结论:植物能吸收空气

    12、中的污浊之气,使空气变新鲜, “污浊之 气”是二氧化碳(讨论得出:查资料知道变新鲜的是氧气,氧气可使 小老鼠生存。 ) 3小结:从这两个实验中你学到了什么? 从上述两个实验中学到了科学设计实验的智慧, 也懂得了科学研 究中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科学精神。 三活动 1 植物与阳光 12 1过渡:植物的生活到底需要什么? 2观察树木向阳面与背限面的长势 3提出猜测:植物生长可能与阳光有关? 4设计实验:选两盆同样的豆科植物。一盆放阳光下,一盆放 黑暗中,观察一周,每天测好高度,作好记载。 四拓展延伸 课后或回家做实验,下周同一时间将植物带来比较,交流。 (教 师出示事先准备的长势基本一致的

    13、两盆栽植物, 按要求摆放在相应位 置。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每天做好记录。交待记录注意事项。 ) 五板书设计 第三课 神奇的叶片 利用二氧化碳和水 光合作用绿色植物的叶片 制造了淀粉等营养物质 放出了氧气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了解叶的蒸腾作用 教学目标: 13 科学探究:探究植物吸收的水分在植物体内发挥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史。 2进一步培养探究植物秘密的科学兴趣。 3学会依据事实提出问题并进行合理猜想。 4在研究阳光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中,能坚持观察和记录。 5懂得绿色植物在地球上存在的重要意义,珍爱那一片绿。 科学知识: 1了解绿色植物能在阳光下制造淀粉和氧气,同

    14、时吸收二氧化 碳。 2知道叶的蒸腾作用及意义。 3了解植物在形态方面适应环境的趣味事例。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植物与阳光的关系,懂得植物的生活离 不开阳光。 教学难点:知道叶的蒸腾作用及意义。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CAI 课件、长势基本一致的两盆栽植物、卷尺、 资料卡。 2、课前准备:用一个透明塑料袋罩在一棵盆栽植物上,用线把 下面的袋口扎紧,把植物放在阳光下。 学具准备: 课 14 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学教导入 上周我们进行了植物与阳光实验的探究,现在,我们看看探究的 结果。 二植物与阳光实验探究的结果。 1交流: 2实验的结果与我们的猜测一致吗? 3课件补充:英根泰斯发现植物

    15、生长需要光的实验。 4学生了解光合作用这个过程需要什么,产物是什么。 (见书第 7 页倒数第二段) 5讨论:植物的光合作用对动物和人类有什么意义? 三活动:叶的蒸腾作用 1回顾植物体内水的运行过程。 2提问:植物吸收的水分全部被用于光合作用了吗? 3指导设计实验(课后观察) 4 观察教师课前的准备实验, 说说看到什么现象发生?并解释? 5借助课件认识叶的蒸腾作用及其意义:叶蒸发水分的作用叫 蒸腾作用,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叶的蒸腾作用散失,从而促进 植物体内,水和养料的运输。 意义:降温、增加空气湿度,促进溶解在水中的养料的运输。 四布置作业: 15 搜集植物器官的趣事。 (在单元复习课前进

    16、行交流) 五板书设计 3神奇的叶片 1、叶蒸发水分的作用叫蒸腾作用。 2、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叶的蒸腾作用散失,从而促进植 物体内,水和养料的运输。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多种多样的动物 1. 动物的特征 教学内容:对不同动物的生活环境进行比较。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通过资料查询获取动物有关特征的科学事实。 2能从动物的身体结构与它的运动方式、生活环境方面来进行 研究。 3能将搜集的信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清晰地表达,并且能够倾 听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活动中感受动物世界的纷繁复杂,体验“不同的动物却具 有相同点,同是动物或同类动物却又有不同点”的辩证的观点。 1

    17、6 科学知识 1知道动物的构造特征是与它的运动、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2认识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能从动物的身体结构与它的运动方式、生活环境方面 来进行研究。 教学难点:认识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各种各样的动物的课件,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的动物的 课件。 学具准备:课前搜集有关动物的运动方式和身体结构方面的资 料。 教学时间:2 课时 课 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一教学导入 1请学生看单元页思考:美丽的大自然除了多恣多彩的植物外, 还有大量形形色色的动物。那么,这些动物有什么特点呢? 2学生看各种各样的动物的课件,提问:你能用语言描述它们 的特点么? 3要对动物

    18、运动的特点有更多的了解,让我们从下面的游戏开 始吧! 17 二活动 1 模仿动物的运动 1、说一说,动物的运动各有什么特色? 2、模仿动物的运动。要求:选你最喜欢的一种动物进行模仿。 方法:每四大组,每组派一名代表,然后评比。 3、思考:动物的运动方式和它们的身体结构有什么关系? 让学生对动物运动方式与身体结构的关系稍作阐述。 4将课前查的资料和大家进行交流,补充动物趣事的表格。 三、活动 2 比较动物的生活环境 1、学生观看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的动物的课件。 要求:请说出它们各自生活环境,并比较其不同。 2、交流动物的生活环境与身体结构的关系。 以禽鸟类为例启发学生将动物的生活环境与身体结构之间

    19、联系 起来分析,出示:鸭足、鸡足、鹰足、鹤足,讲出它们的生活习性, 引导学生重点观察它们的足,从中发现规律。 扩展至更多动物,请学生根据习性简说它们的形态构造和特点。 四、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许多的动物,通过游戏和看课件,了解到了动 物的运动方式、生活环境是为了动物更好地生存。放学后,请同学们 去搜集动物捕食方面的资料, ,下节课我们再进行交流。 五板书设计 18 1. 动物的特征 鱼 身体流线型 ,最适合游泳。 企鹅 双翅变成了鳍状,却能在水里很快的游泳。 第 2 课时 教学内容:认识动物的食性以及它们的牙齿特点。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通过资料查询获取动物有关特征的科学事实。 2能

    20、将搜集的信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清晰地表达,并且能够倾 听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活动中感受动物世界的纷繁复杂,体验“不同的动物却具 有相同点,同是动物或同类动物却又有不同点”的辩证的观点。 2能意识到动物器官对动物生存的重要意义。 科学知识 1知道动物的构造特征是与它的捕食方式相适应的。 2认识动物的多样性,知道不同的动物吃不同的食物,动物要 维持生命就要消耗这些食物作为能量。 19 教学重点:认识动物的食性以及它们的牙齿特点。 教学难点: 能从动物的身体结构与获取食物的适应性方面来进行 研究。 教学准备: 有老虎、兔子和人的牙齿的图片的课件;分别写有动物名称的卡 片、动物

    21、相应食物的卡片若干张。 学具准备:课前搜集有关动物捕食方面的资料。 课 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前面我们研究了动物的身体结构与它的运动方式、 生活环境之间 的关系,今天这节课来研究动物的食性。 二活动 3 认识动物的食性 1游戏:把一些写着动物,植物名称的卡片发给大家,看谁能 更快地为卡片上的动物搜到食物。 2交流:结合搜集的资料,向同学表达动物怎样吃食的? 引导学生找共同点: 动物捕食器官的构造是与它们的食性相适应 的。 3分类:阅读指南车信箱,了解动物食性的分类 植食动物 20 肉食动物 杂食动物 腐食动物 4应用:课件出示动物中虎和植食动物兔子牙齿进行观察,再 一次证实动物捕

    22、食器官的构造是与它们的食性相适应的。 三拓展活动:爱护自己的牙齿。 1观察动物牙齿过渡到观察自己的牙齿。 2阅读教材 P13 最后一段,了解牙齿。 3强调牙齿卫生保健的重要性 4使学生意识到身体各部分对动物生存的重要意义。 四小结 知识小结: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动物的构造特征与 运动生活环境,捕食方式相适应的。 五板书设计 1. 动物的特征 植食动物 肉食动物 人的一生只换一次牙齿,在 612 岁。 动物食性的分类 杂食动物 腐食动物 21 教学反思: 2、水族的公民 教学内容:认识常见的鱼及鱼类的外形特征。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运用多种感官和借助工具观察、认识鱼的外形特征,能

    23、用 文字、图画、表格等方式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描述。 2能通过实验(或资料查询)探究鱼的身体结构是否与水中生 活环境相适应。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到探究的乐趣,意识到珍爱小生命。 科学知识 1认识到鱼类的身体构造是与水中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2知道我国人民对鱼类的观察、认识和利用的有关知识。 教学重点:认识常见的鱼及鱼类的外形特征。 教学难点: 知道我国人民对鱼类的观察、 认识和利用的有关知识。 教学准备: 1搜集各种鱼的生活习性和相应特点的资料(文字、图片、影 像等)并进行加工。 2准备好学生分组实验的材料:鲫鱼、玻璃水槽、毛巾、红墨 水、滴瓶、注射器。 22 学具准备: 教学时间:一课时

    24、 课 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活动 1 观察鱼 1观察鲫鱼,找外表特征。 2观看视频,找鱼类特征。 3讨论特征与水中生活的作用。 鱼鳍:游泳 鱼 鱼鳃:呼吸 鱼鳞:保护 二活动 2 研究鱼 1再次观察,自主提问。 (引出问题:鲫鱼的嘴一张一合,是在 喝水吗?) 2讨论实验设计。 3江报实验设计方案。 4 交流、 完善你们准备研究什么?需要什么材料?打算怎么做? 做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 23 要求: 实验的时候请把实骤步骤和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研究报告 上。 5进行实验 6汇报实验发现 7补充资料,加深理解,鱼鳃可以过滤水中的氧气。当水经过 鱼鳃时,水中的氧气就渗入到了鱼体内,而二氧化碳就和水

    25、一起排出 了体外! 三拓展部分: 1欣赏金鱼 2拓展作业:搜集其其它水生动物的资料,制作资料卡片。 四板书设计 2、水族的公民 鱼鳍:游泳 鱼 鱼鳃:呼吸 鱼鳞:保护 教学反思: 3吃奶长大的动物 教学内容:认识哪些动物是哺乳动物。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自主探究哺乳动物与哺乳方式相适应的器官特征。 24 2能细致、敏锐地进行观察,能结合自己的观察提出问题,并 据此开展更为深入地观察。 3能根据观察记录和搜集的资料归纳出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 并据此判别其他动物是否为哺乳动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通过细心和深入观察获得发现所带来的乐趣。 2意识到哺乳动物和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科学知识

    26、 1认识常见的哺乳动物及它们的共同特征。 2认识到乳头是与哺乳方式相适应的。 教学重点:认识常见的哺乳动物及它们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意识到哺乳动物和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教学准备: 1哺乳期的母兔和需要吃奶的小兔。 2搜集更多的凸显哺乳或胎生特征的影像资料、情境图片制成 课件。 学具准备:课前分组查阅关于哺乳动物的资料。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 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25 1同学们,你们了解兔子吗?谁来说说? 2兔子是否吃奶长大? 二活动 1 观察兔子 1为了解决兔子是否吃奶长大这个问题,老师将哺乳期的母兔 和需要吃奶的小兔带进了课堂,让我们来观察吧。提出观察的要求: 保持教室

    27、安静,边观察边记录,观察两个方面:兔子的外型;兔子的 乳头和吃奶的过程。 2观察后的情况交流。 3归纳:兔子是由兔妈妈生下来,吃兔妈妈的奶长大的动物。 4还有那些动物也具有兔子这样的特点呢?(学生看课件) 5归纳特征并建立哺乳动物的概念:像兔子、牛、熊猫这样由 兔妈妈生下来,吃兔妈妈的奶长大的动物,我们叫它哺乳动物。 : 三活动 2、 哪些是哺乳动物 1下面的动物是不是哺乳动物?为什么?(学生根据资料回答) 海豹 蝙蝠 犀牛 青蛙 锷鱼 海豚 26 2、找生活中的哺乳动物?并说理由。 四板书设计 3吃奶长大的动物 下面的动物是不是哺乳动物?为什么?(学生根据资料回答) 海豹 蝙蝠 犀牛 青蛙

    28、锷鱼 海豚 教学反思: 4、飞翔的精灵 教学内容:观察羽毛,知道羽毛的特点。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针对飞翔的动物提出问题并通过观察、实验、搜集资料等 方法解决问题。 2通过对比观察,能发现鸽子、蜻蜓、蝙蝠等飞行动物翅膀的 特点。 3能设计实验探究鸟类羽毛的奥秘,能搜集有关鸟类形态结构 特点的资料证实它们更擅于飞翔。 情感、态度、价值观 27 1体验自主求证过程中的乐趣,增强自信心。 2意识到证据充分才有说服力。 科学知识 1知道翅膀是动物飞翔不可缺少的重要器官。 2知道羽毛是鸟类特有的,知道羽轴根是中空的,知道羽毛的 功能和种类。 3认识到鸟类除翅膀外,还有许多适于空中飞翔的特点。 教学

    29、重点:羽毛的分类和羽毛的功能。 教学难点:知道羽毛是鸟类特有的,知道羽轴根是中空的,知道 羽毛的功能和种类。 教学准备: 1鸽子(活体实物) 、张开翅膀的蜻蜓和蝙蝠的标本、鸽子的羽 毛和骨骼。 2学生研究羽毛所需的放大镜、剪刀等工具。 学具准备: 课前搜集鸟的适合飞行的形态特征的资料并做成资料 卡片。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 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前面,我们研究了水中游的,地上走的和跑的,今天一起来研究 28 天上飞的。 (板书:飞翔的精灵) 讨论:什么动物可以称为“飞翔的精灵”? 二、活动 1 观察翅膀 1 (出示鸽子、张开翅膀的蜻蜓和蝙蝠的标本。 )观察鸽子、蜻 蜓、蝙蝠翅

    30、膀,找出各自翅膀的特点。 讨论交流后教师小结: 鸽子翅膀:面积大,正羽形成结构繁密的平面,下面有密密麻麻 的绒羽。 蜻蜓翅膀:狭长,膜质,前后翅长短相等,体表没有羽毛。 蝙蝠翅膀:由连前肢,后肢,尾部之间的皮膜构成的,体表也没 有羽毛。 2阅读指南车信箱,了解羽毛的秘密。 3研究鸽子的羽毛 学生设计实验研究自己感兴趣的羽毛问题。 教师发放器材和羽毛,学生研究。 汇报、交流后教师小结。 三、活动 2 搜集鸟的适合飞行的形态特征的资料 1、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鸟类形态结构特点的资料。 2、课堂上学生进行信息交流。 3、教师在交流中适时出示鸽子骨骼和其他材料,补充、丰富学 29 生的证据。 四、总结

    31、动物的飞翔,离不开与它运动方式相适应的身体构造。 五、板书设计 4、飞翔的精灵 羽毛正羽、绒羽、毛状羽三种。 羽毛特点弹性、防水性、护体、保温、飞翔等功能。 教学反思: 5、珍稀动物的保护 教学内容:初步了解我国濒临灭绝或已经灭绝动物的名称及特 点。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引下自主查阅书刊或其他信息源,搜集 关于珍稀动物及已有保护措施的资料。 2在交流时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简洁、明了地表述,能认真倾 听、客观评议。 3能应用搜集的资料制作简报并进行动物保护的宣传。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活动中反思人类的过错,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2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32、30 科学知识 1初步了解我国濒临灭绝或已经灭绝动物的名称及特点。 2初步了解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濒临灭绝或已经灭绝动物的名称及特点。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教学准备: 1指导学生课前搜集资料并分组分派任务,教师亦有针对性地 做好相关资料的准备。 2张贴学生简报的展板。 学具准备: 以组为单位,围绕同一个主题既分工又合作进行资料搜集。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 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今天我们这节课让我们来开一个交流会,了解珍稀动物的保护。 二活动 1 搜集珍稀动物的资料 1初步了解我国濒临变绝或已经灭绝动物的名

    33、称及特点。 2讨论动物减少的后果 3学生认识到人类应该与动物和谐相处 31 三活动 2 保护动物 1了解保护措施: 建立自然保护区,禁止狩猎 2阅读指南车信箱: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没川县境内, 是保护大熊猫的。 我国于 2000 年开始全面启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3制作保护动物的简报。 4张贴简报。 四板书设计 5、珍稀动物的保护 建立自然保护区,禁止狩猎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声音 1辨听声音 教学内容:分辨声音,猜一猜发声的物体的名称。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 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给不同的声音分类,提出与声音有 32 关的问题。 2 通过辨听声音的有关活动

    34、, 获取提出声音与物体相关的假设的事 实。 3 观察并简单的区分声音的大小、高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乐于与人交流,体验不同声音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 2. 认识声音在了解事物、相互交流时的重要性,激发学生进一步探 究声音秘密的动机。 科学知识 1、 让学生初步建立“音量”和“音调”的概念。 2、 认识声音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 观察并简单的区分声音的大小、高低。 教学难点: 让学生初步建立“音量”和“音调”的概念。 教学准备: 33 大小不同的锣和鼓,二胡、口琴、笛子等乐器,大小不同杯子、 材料的不同或用于辨声的其它物品。 学具准备: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 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教

    35、学导入 歌声、琴声、雷声、机器声 有的让人心旷神怡, 有的令人心烦意乱。 声音世界丰富多彩! 声音世界奥秘无穷! 声音我们都很熟悉,可是我们都知道声间产生的奥秘吗?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声音王国,交流我们听到过的声音,分辨这些 声音差异,找出发出声音的对象。 二分辨声音 1学生倾听不同大小的锣声,高低不同的鼓声和锣声,同一强 琴弹奏出结由高到低的音符, 使他们从听觉上感性的了解声音的大小 和高低之间的差异。 2让部分学生想出办法让乐器发出大小和高低不同的声音。注 34 意要求先让学生对比同一乐器产生的不同声音, 再对比不同乐器产生 的不同声音,要求将信息按教材要求填入记录表。 大小 高低 3讨论在

    36、什么情况下同一物体会发出大小不同或高低不同的声 音。 (建构“音量” 、 “音调”概念。 ) 4用其他物体发出大小不同,高低不同的声音让学生分辨。 三猜一猜发声物体的名称 我们来做一个猜声游戏,先展示放在讲台上的物品,再要求全班 学生背向讲台, 教师分别敲击讲台上的物品让其发怕同学们猜发声的 物品的名称。 四板书设计 辨听声音 大小 高低 音量 音调 教学反思: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教学内容: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35 1能通过对不同的发声物体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2能将观察和实验结果记录下来,能对结果进行分析归纳概括, 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与小组其他

    37、同学分工协作制作小乐器; 2愿意把本组探究方法与结果其他组交流; 3了解我国编钟的历史,培养民族自豪感。 科学知识 1能发现物体在发声时和不发声时的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物体 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教学重点: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观察发声物体的实验; 教学难点:能在教师指导下,按教材中图片的提示,小组合作制 作小乐器。 教学准备:小口空瓶或饮料瓶、水、水槽、幻灯机。 学具准备:锣、鼓、音叉、皮筋、钢尺、文具盒、米粒、橡皮筋 等。 教学时间:2 课时 课 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36 一教学导入 今天老师为每一小组带来了一件礼物,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听, 猜

    38、猜是什么东西?猜对了才准睁开眼哟, (敲鼓)大家一下就猜到了, 说明大家对鼓声很熟悉,除小鼓声,我们周围还有许多大家熟悉的声 音。今天,就让我们做一系列的实验来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二使物体发声 1、要研究声音,就得制造声音,把老师给你们的小鼓拿上来, 就鼓和你们身边的器材(尺子、文具、鼓)让它发出声音,并观察发 声时有什么现象? 2、交流:你让什么发声了,看到了什么现象? 3、猜测:这些物体发声了,我们也看到了它们都动了,你认为 声音的产生可能与什么有关? 三观察发声的物体 1同学们都说声音的产生与动有关,让橡筋发声,看看它是不 是在动?如果动,仔细观察,它的动有什么特点? 2橡筋发声了,

    39、它动了,它的动我们看得很清楚,但是有一些 物体发声时现象不十分明显,如我们先前的鼓,再如音叉,你能否有 办法让他们发声时的现象体现得更明显,让我们观察得更清楚一些。 3小组讨论,交流后完善方案。 4学生动手探究。 5汇报、交流。 6归纳小结:固体振动产生声音。 37 四探究液体、气体发声 1教师演示液体发声实验:听到什么,看到什么,说明了什么。 2气体发声实验。 五归纳概括 物体振动产生声音。 六板书设计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物体振动产生声音。 振动停止,声音也会停止。 教学反思: 第 2 课时 教学内容:自制小乐器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 能在教师指导下, 按教材中图片的提示, 小组合作制作

    40、小乐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与小组其他同学分工协作制作小乐器。 2了解我国编钟的历史,培养民族自豪感。 科学知识: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教学重点: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能在教师指导下,按教材中图片的提示,小组合作制 作小乐器。 38 教学准备:利用科技史材料制成课件。 学具准备:皮筋、纸巾盒、空盒子(或铅笔盒) 、水、水杯若干 个、小口空瓶或饮料瓶、吸管、图钉等。 (课前布置学生带好相应的 东西)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 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思考: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古人利用声音产生的原因制作了许多乐器。 二指南车信箱:科技史阅读材料编钟 1了

    41、解编钟:利用科技史材料制成课件,向学生介绍。 2让学生说一说钟声是怎样产生的?想一想,怎样才能敲出由 高到低的钟声? 三活动 自制小乐器。 1准备: 在制作小乐器前,将全班学生分成 9 个实验小组,每组为一个乐 队。按所做内容命名。 2设计: 39 请学生说说自己打算用什么材料,制作什么样的小乐器; 用自己准备的材料做一个简单的小乐器; 引导学生确定初步的制作计划。 3制作修改: (制作小乐器) 交流介绍各自制作的小乐器,对不足的地方进行修改。 4展示评价: 开一个自制乐器演奏会,让每小组派代表用自制乐器在班上独 奏,然后各小组合奏,其他同学评价。 教学反思: 3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教学内容:

    42、声音可以在液体、固体、气体中传播。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够依据已有的经验和观察事实,对声音可以通过哪些物体 传播作出猜想与假设。 2通过探究声音传播的活动,发现空气、水、一些固体都能传 播声音,培养学生设计对比实验和分析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愿意把自己对声音是怎样传播的理解与同学 交流分享。 科学知识:了解声音是通过空气、水及周围的一些固体传播的。 40 教学重点:声音可以在液体、固体、气体中传播。 教学难点:探究声音传播的活动。 教学准备: 水、水槽、音乐贺卡或小收音机、玻璃钟罩、闹钟、两用气筒等。 学具准备: 教学时间:2 课时 课 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一教学导入 我们听到过哪些声音?这些声音是通过什么途径传入我们耳朵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0新湘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817651.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