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东济南中考数学一轮复习 教材考点复习 ——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及性质.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5年山东济南中考数学一轮复习 教材考点复习 ——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及性质.docx》由用户(风feng866)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5年山东济南中考数学一轮复习 教材考点复习 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及性质 2025 山东济南 中考 数学 一轮 复习 教材 考点 三角形 基本概念 性质 下载 _一轮复习_中考复习_数学_初中
- 资源描述:
-
1、2025年山东济南中考数学一轮复习 教材考点复习 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及性质 学生版知识清单梳理知识点一三角形的概念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顶点和三个内角.三角形具有稳定性.2.三角形的分类按角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按边分:三角形三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底腰) 知识点二三角形的边、角关系3.三角形的边的关系(1)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 第三边;(2)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 第三边.4.三角形的角的关系(1)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 ;特别地,当有一个内角是90时,其余的两个内角互余;(2)三角形的外角和等
2、于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 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三角形的一个外角 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5.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大边对大角.知识点三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6.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与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作这个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叫作这个三角形的重心.一个三角形有3条中线,都在三角形的内部.示例:如图,BD BC.SABDSACD12SABC.7.高线: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与垂足之间的线段叫作三角形的高线.三角形三条高线的交点,叫作三角形的垂心.一个三角形有3条高,可能在三角形内部,也可能在三角形上,还可能在三
3、角形的外部.示例:如图,AD ,即ADBADC .8.角平分线: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作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叫作三角形的内心.一个三角形有3条角平分线,都在三角形的内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在一个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示例:如图,BAD 12BAC,SABDSACDABACBDCD.9.中位线:连接三角形两边的中点的线段叫作三角形的中位线.一个三角形有3条中位线,都在三角形的内部.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示例:如图,DEBC且DE BC,SADES
4、ABC14,SADES四边形BCED13.10.垂直平分线:经过线段的中点,且垂直这条线段的直线.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是该三角形的外心,外心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示例:如图,DE垂直平分AC,ADCD,AECE,DEAC,即ADECDE90,EADECD.【温馨提示】三角形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就是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就是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复习时可联系三角形的内切圆与外接圆.高频考点过关考点一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1.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方程x210x210的两个根,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A.17或13B.13或21C.17D.13考点二三角形内角
5、和定理及其推论2.(2024高新一模)如图,在ABC中,ABAC,点M在CA的延长线上MNBC于点N,交AB于点O,若AO3,BO4,则MC的长度为( )A.12B.9C.10D.113.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是AC,BC的中点,若A45,CED70,则C的度数为( )A.45 B.50 C.60D.65考点三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及相关计算4.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为边AB,AC的中点.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DEBCB.ADEABCC.BC2DED.SADE12SABC5.如图,在RtABC中,ACB90,DE垂直平分AB交BC于点D,若ACD的周长为50 cm,则ACB
6、C( )A.25 cmB.45 cmC.50 cmD.55 cm达标演练检测1.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1,3,4B.2,2,7C.4,5,7D.3,3,62.观察图中尺规作图的痕迹,可得线段BD一定是ABC的( )A.角平分线B.高线C.中位线D.中线3.如图,A,B两点被池塘隔开,A,B,C三点不共线.设AC,BC的中点分别为M,N,若MN3米,则AB( )A.4米B.6米C.8米D.10米4.将一个含30角的三角尺和直尺如图放置,若150,则2的度数是( )A.30B.40C.50D.605.如图,在ABC中,AB8,AC5,AD为中线,则ABD与ACD的周长之差为
7、( )A.2B.3C.4D.56.如图,点G为ABC的重心,连接CG,AG并延长分别交AB,BC于点E,F,连接EF,若AB4.4,AC3.4,BC3.6,则EF的长度为( )A.1.7B.1.8C.2.2D.2.47.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AC边上,过ABD的内心I作IEBD于点E,若BD10,CD4,则BE的长为( )A.6B.7C.8D.98.如图,ABC中,BCD30,ACB80,CD是边AB上的高,AE是CAB的平分线,则AEB的度数是 .9.清初数学家梅文鼎在著作平三角举要中,对南宋数学家秦九韶提出的计算三角形面积的“三斜求积术”给出了一个完整的证明,证明过程中创造性地
8、设计直角三角形,得出了一个结论:如图,AD是锐角ABC的高,则BD12BCAB2AC2BC.当AB7,BC6,AC5时,CD .10.如图,在ABC中,若DEBC,FGAC,BDE120,DFG115,则C .提分微专题5角平分线的辅助线作法模型一遇角一边的垂线,考虑作另一边垂线,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条件:如图,P是MON的平分线上一点,已知PAOM,垂足为A.辅助线作法:作PBON于点B.结论:PAPB,RtAOPRtBOP.跟踪练习1.如图,在ABC中,A90,AB8,AC15,以点B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BA,BC于点M,N,再分别以点M,N为圆心,大于12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
9、弧交于点E,作射线BE交AC于点D,则线段AD的长为 .2.如图,在ABC中,B45,C60,AD平分BAC交BC于点D,DEAB,垂足为E.若DE3,则BC的长为 .模型二遇角平分线的垂线,考虑延长垂线构造等腰三角形,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条件:如图,P是MON的平分线上一点,已知APOP.辅助线作法:延长AP,交ON于点B.结论:AOB是等腰三角形,OP垂直平分AB,RtAOPRtBOP.跟踪练习3.(2024高新二模)如图,ABC的面积为9 cm2,BP平分ABC,APBP于点P,连接PC,则PBC的面积为( )A.3 cm2B.4 cm2C.4.5 cm2D.5 cm24.如
10、图,在正方形ABCD中,连接对角线AC,AE平分BAC交BC于点E,过点C作CFAE的延长线于点F.(1)求证:AE2CF;(2)若CE2,求BE的长.模型三遇角平分线(或边)上一点,考虑作平行线构造等腰三角形1.条件:如图,P是AOB的平分线OC上一点.辅助线作法:过点P作PMOB,交OA于点M.结论:POM是等腰三角形,MOPBOPOPM.2.条件:如图,OC是AOB的平分线,D是OA上一点.辅助线作法:过点D作DEOC,交BO的延长线于点E.结论:EOD是等腰三角形.跟踪练习5.如图,在等腰ABC中,ABAC8,BC4,BD平分ABC交AC于点D,则AD的长为 .模型四遇非特殊位置线段,
11、考虑构造轴对称图形条件: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辅助线作法截长法:如图1,在AC上截取AEAB,连接DE.结论:ABDAED.辅助线作法补短法:如图2,延长AB至点F,使 AFAC,连接DF.结论:AFDACD.跟踪练习6.如图,APBC,PAB的平分线与CBA的平分线相交于点E,CE的延长线交AP于点D.若AB4,AD1,则BC的长为 .7.如图,在ABC中,BD平分ABC交AC于点D,E是BD的中点,若AB2BC,AD5,求CE的长.2025年山东济南中考数学一轮复习 教材考点复习 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及性质 教师版知识清单梳理知识点一三角形的概念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