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4年《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对国企劳动用工的影响.pptx

  • 上传人(卖家):我是小法师
  • 文档编号:8158044
  • 上传时间:2024-12-13
  • 格式:PPTX
  • 页数:35
  • 大小:6.09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4年《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对国企劳动用工的影响.pptx》由用户(我是小法师)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 国有企业 管理人员 处分 处罚 条例 对于 国企 劳动 用工 影响
    资源描述:

    1、2024年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对国企劳动用工的影响汇报人:XXX目录01引言02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界定04处分的种类、期间、后果06处分程序03处分主体和承办部门05应当给予处分的违法行为07处分决定的可诉性分析引言01.(一)条例实施背景与目的 2024年5月28日,国务院发布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旨在明确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依据和程序,加强廉洁从业管理,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化,为明确管理人员处分标准与流程,强化责任追究,防范违纪行为,国务院特制定并发布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以促国企健康发展。条例发布背景目的(二)条例的性质条例内容涵盖国企管理人

    2、员定义、处分种类、违法行为列举、处分主体及时限、执行、复核及申诉程序等,为监察机关及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提供明确指导。意义不仅为国有企业管理人员提供了明确的职业行为准则,也为企业构建清正廉洁、高效运转的管理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助于推动国有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三)条例内容与意义管理人员界定明确管理人员范围,涵盖非传统董监高,影响劳动合同管理。需修订规章制度,明确职责权限,加强关键岗位人员管理,确保合规。明确任免机关、单位为处分主体,非劳动合同主体。企业需明确承办部门及职责,确保处分工作合法合规,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增加违纪处理层级,明确处分期及后果。企业需细化处分标准,确保公正执行

    3、,维护管理制度的严肃性,促进员工遵纪守法。详细列举51项违法行为,强化违规经营投资责任。企业需警惕劳动法红线,防范兼任职务、违规薪酬等风险,保障合规运营。明确处分时限,防止久拖不决。加强送达时限管理,确保通知到位。企业需遵循规定,确保处分的公正性和及时性,维护管理人员权益。处分主体与部门违法行为列举时限与通知处分种类与后果(四)条例对国企劳动用工的影响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界定02.国企管理人员含独资、全资、控股、参股企业高层及关键岗位人员,履行组织、领导、管理、监督等职责。界定宽泛,非仅限于董监高。管理人员负责企业运营,管理监督,确保合规。涵盖决策、管理、监督等关键职责,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界定

    4、明确其重要性,促进企业发展。管理人员职责管理人员范围(一)国企管理人员定义条例明确了适用对象的范围,即国家出资企业中的下列公职人员:国企管理人员属公职人员,据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和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界定,包括国企、事业单位中从事管理、监督等公职人员。公职人员界定国企管理人员履行公职,管理监督国企运营。据条例和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界定,属公职人员,适用相关法律规定,确保国企合规运营。管理人员公职性(二)履职公职人员范畴管理人员身份国企管理人员身份界定复杂,需综合职务、职责及任命方式等因素。需明确职责,保留任命文件、委派协议等,确保身份明确,合规管理。身份界定重要性管理人员身份界定影响重大,关乎

    5、企业治理与合规。务必明确职责,妥善保管任命文件等,以促国企健康发展,顺应改革方向,实现管理现代化。(三)界定管理人员身份处分主体和承办部门03.(一)国企人员处分主体根据处分法及条例明确规定,国有企业管理人员任免机关、单位,包括党组织、国家机关等,负责对违法国企管理人员进行处分。任免机关、单位作为处分主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违法行为国有企业管理人员依法给予处分,确保分权制衡,提升管理效能与公正性。处分主体明确性分权制衡提升效能国有企业人事任免权与劳动关系相分离,任免机关、单位是作出处分决定的主体,有可能并不是劳动合同主体即用人单位。人事与劳动关系在处分时,应严格遵循法律程序,确保所采取的行动合

    6、法合规,以保障管理人员的权益,维护企业的稳定与发展。依法行使处分权力(二)处分决定机关权限承办部门明责履职结合国企实际,明确承办部门及其职责权限、运行机制等,例如纪检、审计或合规等部门担任承办部门。协调推进处分工作承办部门需明确职责,协调推进处分工作顺利进行,确保对违法国企管理人员的处理公正、公平且符合法规。(三)明确承办部门职责处分的种类、期间、后果04.条例明确规定六种处分措施,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和开除,涵盖了从轻微到严重的不同级别,以有效应对国企管理人员违纪行为。处分种类明确条例规定的处分层级较为复线,比其他非国有企业更为复杂,实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治理目标仍面临一

    7、定挑战。层级复杂挑战(一)国企人员处分层级条例详细规定了各类处分的处分期,包括警告6个月、记过12个月、记大过18个月、降级和撤职24个月,确保处分的严厉性和公正性。管理人员在处分期内不得晋升职务、岗位和职称,记过及以上处分还涉及降低薪酬待遇,开除则直接解除劳动合同,体现处分的严厉性和有效性。处分后果处分期规定明确(二)处分期与后果规定(二)处分期与后果规定处理降级、撤职的管理人员时,需协商一致变更劳动合同,如无法达成一致,则单方变更需符合约定、规章制度,并满足合理性要求。协商一致变更合同开除处分涉及劳动合同解除,需依法制定规章制度明确开除为严重违纪行为,否则应依据具体事由选择法定解除理由,确

    8、保解除行为合法合规。合规解除开劳动合同(三)管理人员处理要点应当给予处分的违法行为05.(一)违规经营投资责任包括违反决策程序、违规开展金融投资、擅自处置国有资产等,损害了国有资产的权益。违规经营投资行为违规行为细分为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权力寻租、利益输送等五类,精准界定违法性质。违法行为分类针对违规经营投资行为,条例建立了严密的追责体系,确保责任人员依法承担相应责任。追责机制123涵盖超提工资总额、自定薪酬、违规福利,及培训、办公、差旅等超标费用,均属违纪违法。违纪违法行为管理人员违规兼职、取酬及侵害劳动者权益,均属违法,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分。兼职违规管理人员不履行法定职责、

    9、违法侵权及拖欠中小企业款项、农民工工资,均将受法律严惩。侵权与拖欠(二)违法行为与处分依据03劳动合同管理优化劳动合同管理,确保规章制度与劳动合同紧密衔接,为变更和解除劳动合同提供明确的依据。01规章制度的完善用人单位应全面审视并修订规章制度,纳入条例及处分法规定的违法行为条款,确保制度合规性。02违纪处理标准明确界定管理人员违纪行为及处理标准,为日常管理提供有力支撑,确保制度执行的一致性和公正性。(三)规章制度补充建议处分程序06.(一)处分时限与停职规定条例规定,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的审批时间不得超过五个月,其他处分不得超过三个月。特殊情况需要延长至多六个月。确保处分的及时性和公正性。在立

    10、案调查期间,被调查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被要求停职或限制辞去公职。停职期间,用人单位应依据规定或双方约定发放薪酬,确保管理人员权益。处分时限停职规定任免机关、单位应当在处分决定作出后的1个月内,以书面形式将处分决定通知被调查人及其所在单位,确保处分决定的及时传达和知晓。承办部门应当将被调查人的处分决定及有关执行材料归档,作为其个人档案的一部分,确保处分决定的执行和后续管理的规范性。档案管理送达时限(二)送达时限与档案管理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受到降级、撤职、开除处分的,应当在处分决定作出后1个月内,办理岗位、职务、工资和其他有关待遇等变更手续。变更解除时限在特殊情况下,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变更或解除手续的办

    11、理时间可以延长至多6个月。确保处分的有效执行,维护企业的正常运营秩序。特殊情况延长(三)变更或解除时限处分复核申请被处分人对处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分决定书之日起1个月内,向原处分决定单位申请复核。确保处分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复核申诉处理原处分决定单位应在接到复核申请后1个月内作出复核决定。被处分人对复核结果仍不服的,可申诉,申诉机关将在2个月内作出处理决定。(四)处分的复核、申诉处分决定的可诉性分析07.处分决定性质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明确管理人员处分决定由任免机关、单位作出,非用人单位,但影响劳动合同变更解除,与劳动者权益息息相关。审查必要性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对处分决定不服,申请劳动仲

    12、裁或诉讼时,裁审机关会对相关处分决定进行审查,确保决定的合法性和公正性,维护管理人员权益。审查限度裁审机关在审查处分决定时,若仅进行形式审查而不再进行实体审查,可能导致变更、解除争议游离于劳动合同法约束之外,影响法律效果。仲裁法适用范围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变更、解除劳动合同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适用于该法调整,为管理人员维权提供法律途径,确保权益得到妥善处理。(一)处分决定与劳动仲裁适格主体资格在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决定的可诉性分析中,关键在于确认处分决定主体是否适格。由于处分决定涉及劳动合同变更或解除,直接影响劳动者权益。当管理人员对处分决定不满时,他们可能会考虑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来寻求救

    13、济。然而,关键在于处分决定主体是否具备法律规定的适格资格。处理此类争议时,需明确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与劳动合同法的适用关系。确保在维护企业利益的同时,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决定的可诉性分析需关注主体资格与法律法规的适用,确保在维护企业利益的同时,依法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和谐稳定。争议解决途径法律法规适用平衡保护权益(二)主体资格与适用争议依法保障权益在检验过程中,应依法保障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确保企业稳定与发展,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司法实践指引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决定的可诉性是一个复杂且重要的问题,需要司法实践进一步检验以明确相关法律规定的应用,确保公正处理争议。平衡条例与合同法在检验过程中,需要平衡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与劳动合同法的应用,确保管理人员权益得到合理保障,促进国有企业健康发展。期待未来明确我们期待未来司法实践能够进一步明确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决定的可诉性问题,为企业管理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确保企业运营的合法性和稳定性。(三)司法实践检验期待THANKS汇报人:XXX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4年《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对国企劳动用工的影响.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8158044.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