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doc

  • 上传人(卖家):mrliu
  • 文档编号:81575
  • 上传时间:2018-10-25
  • 格式:DOC
  • 页数:24
  • 大小:227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doc》由用户(mrliu)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河北省 大名县 第一 中学 2018 届高三 语文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试题 word 答案 解析 下载 _考试试卷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 - 1 - 高三 7 月份月考语文试卷 第 I 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家训文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家训文化,可分为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衰败期、蜕变期,但不管是在哪一个时期,家训都离不开对子女的教育。 中国的家训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家训最早是通过父母对子女的当面训诫来体现的。据史记 鲁周公世家记载,西周政权建立以后,遍封功臣,建立诸侯国。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受封于鲁国。周公旦由于要留在京城辅佐侄子周成王,不能就封,就让自己的儿子伯禽就封于鲁。伯禽临行之前, “ 周公戒 伯禽曰: 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

    2、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 周公训子,是一段关于中国家训文化最可信的记载。 父母对子女面对面的训诫,用文雅的词来说,就是 “ 庭训 ” 。 “ 庭训 ” 典出论语 季氏,讲的是孔子当面训诫儿子孔鲤的故事。由此, “ 趋庭 ” 、 “ 鲤对 ” 、 “ 庭对 ” 也成为中国家训文化的代名词。后来,中国的家训通过书信、训词和遗嘱等形式传递;再后来,家训又通过制定完整的家规、家约、家范来体现,形成了家庭内部所有成员的行为准则。家训的形 式日益丰富。 中国的家训内容十分广泛,包括伦理道德的要求、文化知识的教育、谋生技能的传授、为人处世的告诫等,几乎涉及

    3、个人、家庭、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的家训文化从一开始就有着明确的指向。 一是训导教育子女成人成才。这是家训最基本的一个功能。前文说到周公诫子、孔子庭训,都体现了这一点。中国的家训文化,可分为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衰败期、蜕变期,但不管是在哪一个时期,家训都离不开对子女的教育。 二是实行家庭的自我控制。任何一个家庭都不是孤立的。它作为社会细胞、社会的基本单位,必须接受来自外在的社会控制。这种 社会控制包括法律控制、行政控制、道德控制以及习俗控制。同时,为了维护家庭内部的稳定,调整和处理好家庭内部关系,将子女培养成人,使家庭得以承继和绵延,还必须要有家庭的内在控制及家庭的自我控制。这种自我控制

    4、- 2 - 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各种形式的家训来体现,从而起到对子女、对全体家庭成员的教育、引导和约束作用。 三是确立良好的家风。家风是指一个家庭的传统风习,是人们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逐渐形成和世代言传下来的生活作风、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的总和。家风的形成,是家庭长辈和主要成员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诲的结果,而家 训和家风有着密切的联系。隋朝初年的颜之推在颜氏家训 治家篇中说过这样一段话: “ 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父慈而子逆,兄友而弟傲,夫义而妇陵,则天之凶民,乃刑戮之所摄,非训导之所移也。 ” 在这里,作

    5、者强调了家风引导和家庭中长者、尊者的表率作用的重要性。在近现代,江南钱姓家族人才辈出,若星汉灿烂。这和其先祖制定了钱氏家训,钱氏子孙代代相传、恪守不移、形成良好的家风是分不开的。 1. 下列关于原文第二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家训最早是古代父母对子女的当面训诫,是以口头表达的形式来体现的。 B. 中国的家训文化源远流长, “ 周公训子 ” 就是这种文化最可信的源头。 C. “ 周公训子 ” 说的是周公旦对替自己就封鲁地的儿子临行前当面训诫叮嘱的事。 D. 周公旦以自己为迎接贤士而常中断洗头和吃饭的事来告诫儿子要礼贤下士。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论语 季

    6、氏中讲述了孔子训诫儿子的事,后人归纳出了 “ 庭训 ”“ 趋庭 ”“ 鲤对 ”“ 庭对 ” 等词语,这些词语后来成为中国家训文化的代名词。 B. 家训的体现形式在不断更替,从口头 训诫发展到通过书信、训词、遗书等传递的形式,再后来又演变为完整的家规、家约、家范等准则性条文。 C. 中国家训文化的内容要求是指向家庭及其成员的,其功能包括教育子女成人成才、实行家庭的自我控制以及确保形成良好的家风。 D. 中国家训的内容十分广泛,几乎涵盖了个人、家庭、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伦理道德、文化知识、谋生技能、为人处世等多方面的内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不管是在中国家

    7、训文化的萌芽期还是发展期、成熟期,乃至衰败期和蜕变期,教育子女成人成才始终是家训最基本的一个 功能。 B. 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必须接受社会多方面的控制,同时,家庭也必须要有内部的自我控制,这样家庭才能稳定并得以延续。 - 3 - C. 家训和家风有着密切的联系,家庭中的尊长以身作则,同时又教育其他成员循规守矩,久而久之,良好的家风便逐渐形成并延传下来。 D. 江南钱姓家族的先祖制定了钱氏家训,钱氏代代相传、恪守不移,形成了良好的家风,故而其后代人才辈出,如星汉灿烂。 【答案】 1. B 2. B 3. D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B 项 “

    8、最可信的源头 ” 错误,原文内容是 “ 最早又最可信的一段记载 ” ,而不是 “ 源头 ” 。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B 项 “ 家训的体现形式在不断更替 ” 错误,原文内容是 “ 家训的形式日益丰富 ” 。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 项 “ 故而 ” 一词强加因果。钱氏家族后代人才辈出的原因并不完全是由于钱氏家训的制定与传承。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如果诗可以看作一切艺术的核心,那么诗歌的兴衰,可以说明艺术在一个时代的一般命运。在以往的时代,无论东方还是西方,诗人都拥有崇高 的地位,甚至被喻为 “ 无

    9、冕之王 ” ,尤其是古代中国,简直就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则被赋予了 “ 动天地而泣鬼神 ” 、 “ 和四时而育万物 ” 的力量。现在,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不但诗歌已经被远远地边缘化,文学也已经被宣告即将终结。 以往时代的文学艺术之所以具有恢弘的力量,那是因为它是与天地宇宙共生一体的。用舍勒的话说:诗人是 “ 最深切地根植于地球和自然的幽深处的人,产生所有自然现象的 原生的自然 中的人。 ” 文学的力量亦即人的精神力量,原来是植根于天地自然之中的。所以,当天地自然蒙受贬抑、伤害、羞辱、遗弃的时候,文学艺术也就失去了 它的根本,也就必然衰败枯萎下来。 现代工业社会已经剥夺了人对自然界的直接体验,使

    10、人们远离事物的原生态。正如同曼德所说: “ 当我们居住于城市中,人与地球的直接体验就无从谈起了。事实上,所有的体验可以说都是间接的。 ? 所有植被也被人类的思维所局限、被人类按其品味任意改变;野生动物消失殆尽、多石地带不见了踪影、花开花落的反复循环也不复存在。甚至连昼夜也无区分。 ” 这样的生活现实,无论是对于诗歌的创造者还是鉴赏者,都是要命的,因为诗歌已经失去了它的生命之根。也有人把信息时代的电子艺术、数码艺术看作艺术工程的重建。曼德则 认为重建的已经不是艺术,起码已经不是原来的在我们自己的生命之中生根发芽的文学艺- 4 - 术。 在语言已经严重蜕变的时代,诗人还能有什么回天之力呢?在语言干

    11、涸的泥潭中,写诗注定要变得越来越艰难,即使真有不甘失败的诗人,最好的结局恐怕只能是与这个时代的语言同归于尽。文学艺术遭遇到的,实际上也是一场生态灾难。而文学批评本该对身陷艰难时世中的文学艺术伸出援手,遗憾的是无论西方东方,文学批评这次全都显得异常麻木迟钝。在这个精神气息异常稀薄的时代,原本已经有待拯救的文学艺术,是否还可能成为拯救者呢?回答应当是肯定的,尤其在生态领 域更是如此。 21 世纪初,时代的格局已经悄悄发生了某些变化,现代史中的战无不胜者有可能成为被挑战的对象,而今日的待拯救者,比如自然生态与文学艺术则有可能担负起救助的使命。在人类社会的那个最初的 “ 原点 ” ,诗歌、艺术曾经就是

    12、人类的生长、繁衍、创造、自娱、憧憬、期盼,就是人类生活本身,就是吹拂在天地神人之间的和风,就是灌注在自然万物之中的灵气,就是人生的 “ 绝对使命 ”“ 最高存在 ” 。人类曾经与诗歌、艺术一道成长发育,凭靠着诗歌与艺术栖居于天地自然之中而不是凌驾于天地自然之上或对峙于天地自然之外。 4. 下列关于原文内 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诗人都拥有崇高的地位,甚至被喻为 “ 无冕之王 ” ,诗歌可以看作一切艺术的核心,具有重要的地位。 B. 天地自然是文学艺术的根本,两者关系密切,它们的割裂或分离,会导致以往文学艺术失去产生恢弘力量的动因。 C. 现在,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面对

    13、身陷艰难时世中的文学艺术,文学批评都表现得异常麻木迟钝,不能担负起拯救的责任。 D. 时代的格局发生变化后,原本战无不胜者有可能难以持续,而今日的待拯救者则有可能担负起救助的使命。 5. 根据文意,下列现象中,不能证明 “ 当我们 居住于城市中,人与地球的直接体验就无从谈起了 ” 这一说法的一项是 A. 到处铺满的水泥地覆盖住了一切原本可从土壤里生长出来的植物。 B. 各种高大密集的建筑物遮住了我们的视线,难以看到自然美景。 C. 各种美术绘画作品的欣赏,无形中加深了我们对自然山水的理解。 D. 我们的饮用水是从水龙头里流出来,而不是来自溪流或蓝天。 6. 关于 “ 文学艺术与自然的关系 ”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学的力量亦即人的精神力量,原来是植根于天地自然之中的,文学艺术丧失天地自然,- 5 - 必然会衰败枯萎。 B. 当天地自然蒙受贬 抑、伤害、羞辱、遗弃的时候,精神气息变得异常稀薄,文学艺术和自然能够担负起互相救助的责任。 C. 在语言已经严重蜕变的时代,依赖语言建构起来的文学艺术所遭遇的,实际上是一场生态灾难。 D. 人类能栖居于天地自然之中而不是凌驾于天地自然之上或对峙于天地自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81575.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