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含单元备课.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人教版二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含单元备课.doc》由用户(微草)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二 年级 上学 期数 第一 单元 长度 单位 教案 备课 下载 _二年级上册_人教版(2024)_数学_小学
- 资源描述:
-
1、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含单元备课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含单元备课 一一 长度单位长度单位 教材分析 通过前面“比长短”的学习,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 些物体的长短。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 立 1 厘米和 1 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教材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亲 身经历来学习数学知识。尤其是教材在引出长度单位时,注意呈现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通 过让学生了解很久以前人们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但因为每个人身体部分的 长短不同导致测量同一物体时,结果不相同
2、而产生认知冲突,使学生深刻感受到统一长度单 位的必要性。 教材的编排注重了活动形式的多种多样,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 1米的观念, 使学生对这两个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鲜明的表象,进而可以正确运用它们进行估测 和实测,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奠定坚实的 基础。 此外本单元安排了测量线段和按要求画线段的教学,不仅让学生巩固了本单元知识点, 掌握了测量的基本技能,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学生对线段的初步认识也为 今后研究直线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之前已经学会了对实际物体的长短进行比较,掌握了“比长短”的基本方法,对物体 长、短的概
3、念有了初步的认识。本单元的学习意在使学生认识常用的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了 解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初步学会用厘米或米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要求 1.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 认识长度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一些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要了 解每个长度单位的实际长度,并能够在实际中应用。 2.把握好线段的教学要求。 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实际上就是量线段的长短,所以教材首先让学生初步认识线段。 线段对学生来讲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要注重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知识。先通过 用图形表示来初步认识线段,再通过画线段活动让学生直观认识线段的特征 教学建议 1.注意让学
4、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 教学时,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亲身经历测量同一物体时,由于所用的标准不同,量得 的数量也不相同这一过程,确实让学生通过切身体会来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在活动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表象。 教学时应该多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按照儿童学习数学的方 式,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了解 1 厘米、1 米大致有多长,从而初步建立起厘米和米的 长度表象,让学生亲身经历类似的创造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数学知识的理解。 课时安排 1 统一长度单位 .1 课时 2 认识厘米和米、用厘米和米测量.1 课时 3 认识线段.1 课时 4 解决问题.
5、1 课时 5 练习一 1 课时 一一统一长度单位统一长度单位 一课时 教学内容 统一长度单位。(教材第 2 页)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不同标准测量同一物体时,测量的长度不相同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 必要性。 2.学生在亲身经历活动的过程中,体会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建立对人类已有数学知识的 理解。 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 的作用。 难点:让学生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数学知识的理解。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新学期开始我们又换新书了,谁知道我们的新书有多长呢? 学生可能会用拃量,可能会用铅笔
6、量,还可能会用橡皮量,等等。 不同的物品做标准测量结 果不相同。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物体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自己测量发现所用的标准不同,即使 测量同一物体,结果也不相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 自主探究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古时候人们怎样测量长度吗? 课件出示:(1)人们平伸手臂测量石头的周长。 师:你觉得这样测量准确吗? 生 1:不准确,大人和孩子的手臂长短不同,那么测量的结果就不相同了。 生 2:不准确,即使都是大人或都是孩子,手臂的长短也不可能都相同,测量的结果也不相 同。 生 3:石头的周长是固定的,可是却因为人手臂长短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测量结果,所以这 样测量的结果是
7、不准确的。 师:是啊,同学们说得都很有道理。 很久以前,人们就是这样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长度 的单位。你们看,像这样测量物体的长度仍是咱们现在常见的一些现象。 课件出示:(2)用拃作单位测量布的长度。 (3)用脚长作单位测量竹竿的长度。 (4)步测教室的长度。 【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人们用身体的一部分作单位进行测量的不准确性,以及这种现 象在生活中存在的普遍性,为学生学习估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做准备】 师:现在咱们就用拃作单位来量一量课桌的长,然后告诉大家你测量的结果。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不同的测量结果,同时教师也用拃作单位量一量课桌的长,与学生测 量的结果做对比。 师: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
8、可能会说:量的都是课桌的长,为什么结果不一样呢? 如果学生答不出来,教师就适当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进而探究:是啊,为什么量的都是课桌 的长,结果却不同呢? 生:因为我们拃的长短本身就不一样。 师:是吗?咱们来比一比,看看拃的长短相同吗? 组织学生之间互相比一比,师生之间互相比一比,得出结论:长度单位不同,才导致测量同 一物体的结果不同。 师:这就需要我们统一长度单位,用一样的标准来测量物体才能更准确,这样尺子就应运 而生了。尺子上用相同的长度表示一定的长度单位,标准统一,尺子便成了人们测量长度的工 具。 【设计意图:在活动中使学生深刻感受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 过程,激发学生
9、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三 总结提升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怎样才能使每个同学测量出的结果都是相同的 吗?(只有统一长度单位我们才能更准确地测量物体,得到相同的结果)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数学是人类经过曲折的探索过程建构起来的,但它在呈现时,常常忽略了产生、发展的 曲折过程,以非常概括、严谨的形式展现出来。而小学生由于感性认识还不够丰富,抽象思维 能力还未形成,所以学习起来会感到抽象、困难。但是个体认识应遵循人类认知发展的一般 规律,作为小学生也不例外。因此,作为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在呈现时,应该按照小学生学习 数学的方式,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类似
10、的创造过程,建立对人类已 有数学知识的理解。 2.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创造活动过程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让学生参与活动过 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测量比较探究”,进而深刻认识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课堂作业新设计 A 类 每种蔬菜大约有几个方格长?填在右面的空格里。 (考查知识点:用同一单位测量物体;能力要求:能用同一单位测量物体长度) B 类 估测一下一支铅笔的长度大约等于几根蜡笔的长度。 (考查知识点:估测物体长度;能力要求:用某一标准能正确估测物体的长度)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 类:6 5 8 2 B 类:一支铅笔的长度大约等于 2 根蜡笔的长度。 2 认识厘米和米、用厘米和米测
11、量认识厘米和米、用厘米和米测量 一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厘米和米、用厘米和米测量。(教材第 3、第 4 页)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对 1 厘米的印象,初步建立 1 米的长度观念。 2.让学生会使用刻度尺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 观念。 3.使学生知道 1 米的实际长度,知道 1 米=100 厘米。 4.通过实际测量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米尺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初步建立对 1 厘米的印象,初步建立米的长度观念,知道 1 米=100 厘米。 难点:能用刻度尺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用“米”作长度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的实际长
12、度。 教具学具 刻度尺、米尺、图钉、信封、铅笔、蜡笔、粉笔、小纸条、课件。 教学过程 一 问题情境 师:今天咱们做一个猜谜游戏,老师手里拿的信封中有一支笔,请你猜一猜里面是一支什 么笔? 学生可能会有多种猜测,根据学生猜的情况进行互动对话。 如果学生猜铅笔,教师把一支铅笔放进信封中,铅笔露出来了。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会是铅笔吗? 生:不会,铅笔比信封长。 如果学生猜粉笔或蜡笔,教师分别把粉笔和蜡笔放进信封中,比一比。 师:为什么猜粉笔或蜡笔呢? 生 1:因为蜡笔比信封短。 生 2:粉笔比信封短,装在信封中就看不到。 师:(揭示谜底)看!原来是一支蜡笔,这支蜡笔究竟有多长呢?这就需要有统一的工
13、具来进 行实际测量才能准确知道。谁知道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 生:尺子。 师:对,要用尺子量,我们必须知道尺子上的刻度所表示的实际意义,那就是长度单位,今天 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并用厘米和米去测量。 (板书课题:认识厘米 和米、用厘米和米测量)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为新课教学做准 备,同时在轻松的游戏中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意识】 二 自主探究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 师:现在我们认识一下简单的测量工具刻度尺,请大家都拿出尺子,认真观察一下,然 后再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交流汇报。 尺子上有“厘米”,有小格,有数字 0
14、,1,2,3还有“cm”等。 师:尺子上的“厘米”就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一个长度单位,用字母“cm”来表示。1 厘 米有多长呢?从刻度“0”到“1”这一段长度就是 1 厘米。你还能在尺子上找到 1 厘米的长 度吗? 启发学生找一找,说一说。如:从刻度“3”到“4”这段长度是 1 厘米等。 【设计意图:尺子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学具,通过尺子认识厘米,既直观,又便于学生体会 1 厘米、几厘米的实际长度】 师:请同学们找出几种长 1 厘米的物品。 手指的宽度、图钉的长度、订书钉的长度等。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 1 厘米,那么 2 厘米有多长呢?请同学们在尺子上找出 2 厘米的长度, 然后用手比一比。 学生观
15、察尺子,交流。如尺子上从刻度“0”到“2”的长度是 2 厘米,从刻度“3”到“5” 的长度是 2 厘米等。 【设计意图:在尺子上认识1厘米和几厘米,亲身体验1厘米的长度,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 的长度观念】 2.用厘米测量。 师:(课件出示教材第 4 页“做一做”)请仔细观察图中的铅笔长多少,说一说测量物体长 度时应该注意什么。 生 1:铅笔长 8 厘米。 生 2:测量物体长度时,要从尺子的 0 刻度量起,物体的末端对准的刻度是几就说明该物体 的长度是几厘米。 师:同学们,我们通过尺子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厘米,请大家拿出老师给大家准备的小 纸条,测量一下长度是多少厘米。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注意观察学
16、生的测量方法是否正确。 师:有没有同学愿意把你测量的方法和结果与大家交流一下? 学生可到前面演示,对从“0”开始量的方法给予肯定性评价。 【设计意图:了解用同样的工具测量同一件物品,测量结果的一致性,体会建立统一长度 单位的必要性。通过交流,给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机会,帮助学生掌握测量的技能】 3.认识 1 米。 师:测量比较短的物体,一般我们用“厘米”作单位。测量比较长的物体,该怎么办呢?这 就需要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新的测量工具米尺(出示米尺)。在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 时,通常用“米”作单位,“米”也是国际上通用的一个长度单位,“米”可以用字母“m”表 示。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式描述一下
17、1 米有多长。 学生可能有多种回答,如学生边用两手比画边说,学生边比画自己的身高边说,学生说出 课桌的长是 1 米,等等,老师要给予鼓励。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1 米有多少个 1 厘米?说一说你是怎样知道的。 给学生充足的数的时间,再交流。 生 1:一个格一个格地数,1 米是 100 厘米。 生 2:从 1 到 10 之间有 10 个小格,是 10 厘米,10 厘米、10 厘米地数。 师:通过刚才大家数的结果,发现米尺上有 100 个 1 厘米,那就是说 1 米=100 厘米。 (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米尺认识“1 米”的实际长度,既直观又简便。用自己的方式描述,有利于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