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04专项四:写景诗-高考语文诗歌专题复习早读材料.doc

  • 上传人(卖家):四川天地人教育
  • 文档编号:812780
  • 上传时间:2020-10-27
  • 格式:DOC
  • 页数:7
  • 大小:50.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04专项四:写景诗-高考语文诗歌专题复习早读材料.doc》由用户(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04 专项 写景 高考 语文 诗歌 专题 复习 材料 下载 _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 早读材料早读材料写景诗写景诗 高考诗歌鉴赏考纲要求高考诗歌鉴赏考纲要求 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二、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即从内容、形式两方面入手赏析诗歌与解答题目 诗歌鉴赏方法:诗歌鉴赏方法: 1 1、知人论世、知人论世 认识作者的思想倾向、风格流派、写作动机。 了解作者所生活的时代、相关的历史背景、生活经历。 知人论世的方法:知人论世的方法: 调动自己的历史知识和文学文化知识储备; 留意诗词前的“序文”; 重视相关注释,如作者介绍、题解等。 即读诗五看:看题目即读诗五看:看题目 看作者看作者 看背景(注释)看意象看背景(注释)看意象 看手法看手法 1 1、

    2、写景诗,、写景诗,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主观感情的诗作。诗人在 诗中不是直接抒发感情,而是移情于物,融情于景,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去,使景物 带上感情色彩。诗人带着有情之眼去观察景物,以有情之笔去描写景物,使感情附着于景物, 景物浸染上感情,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 2. 2. 常见的写景诗有:常见的写景诗有: 山水诗(描绘自然风景,寄情于山水风光的诗歌,往往抒发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边塞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抒发将士乐观豪迈或思乡离愁的情感) 3.3.鉴赏写景类诗歌,鉴赏写景类诗歌,要抓住景物的特点,分析所绘景物的变化(如远近、高低

    3、、动静、 虚实等) ,理解凝聚在景物描写中的作者的主观感情(积极乐观的,如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渴 望建功立业;消极悲观的,如隐逸山林、向往理想生活、怀才不遇、落寞悲伤等) ,从而进一 步品味出诗歌的意境 4.4.意境的含义:意境的含义: 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5.意境(情景关系)往往表现为: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6.写景类诗歌尤其要注意意境的鉴赏。 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有两两相对的四组概念: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有两两相对的四组概念: 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 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朦胧 繁复繁丽、热烈、

    4、高亢、繁华、淳朴、喧闹 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 写景诗写景诗 意象意象- -图景图景- -意境意境- -情感情感 山居秋暝_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意象 明月 松树 清泉 山石 翠竹 莲花 意象群分析 秋天傍晚雨后山野图 意境 清幽明净 情感 表达了作者欲远离尘世归隐山林的高洁情怀 写景诗考查点写景诗考查点 提问方式提问方式 第一种类型第一种类型 (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或某诗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某几句

    5、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题步骤 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特点。(时间+地点+特征)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明净绚丽、 幽静深寂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常用术语:寥廓、雄奇、开阔、旷远、悲壮、悲凉、凄清、阴冷、幽静、萧条、荒凉、 冷落、衰败、孤寂、恬静、闲适、缠绵、清新、明丽、绚丽、壮丽、秀美、恬淡、朦胧、淡 雅。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分析作者表现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 “感伤” 答题步骤: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绘景)忠于原诗,抓住主

    6、要景物,联想想象,用 自己优美的语言再现画面。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总景)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 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悟情) 切忌空洞, 要答具体。 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 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注意:注意: 鉴赏古诗的意境,要注意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征,渲染了何种气氛或传达了 何种情感,情景之间的关系如何等问题。 例一:例一: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游月陂 宋 程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7、。 (1) 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2)“林下泉声静自来”一句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请简析其效果。 【答案】(1)诗人写了百尺高台,美丽的水光月色,树林和泉声,营造了宁静幽雅(或静 谧,幽静等)的意境,表达了诗人闲适(或恬淡,自在),随遇而安,不计较得失的淡泊情怀的 心情。 (2)反衬(以动写静,有声衬无声),淙淙的泉声更突出了月夜的寂静 第二种类型:第二种类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歌是如何描写景物的? 提问变体:这首诗歌在写景方面有何特色?简要分析这首诗歌描写景物的方法。 正确解答这类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看写景的顺序:高低、远近、

    8、内外、整体局部;俯视、仰望、远眺、近观等词语。 2、看描景的角度:或形、声、色兼俱,或视觉、听觉、嗅觉综合运用,使画面富有层次 感、立体感和谐感,体现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 3、看色彩: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衬思归的感伤。 4、看手法:修辞(比喻、比拟、夸张) ,表现手法(衬托、对比、动静结合、情景 结合、虚实相生、点面结合、侧面描写) 5.看炼字 形容词 动词 叠词 例二:例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题西溪无相院 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方修芦碍月生。 (1

    9、) 这首诗多处写到“影”, 有的是明写, 有的是暗写。 请找出两处暗写“影”的诗句, 并加以说明。 (2)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解析】第一小题:明写好找,暗写相对难些。“暗写”也就时侧面描写,结合诗歌和 平时所学,一般不难判断。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通过“几处”、“新燕”、“浅草”等表现“早”。 第二小题:题目考查写景的手法、角度。考生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从修辞、写景的顺 序、角度、炼字等方面作答。 【答案】 (1)过桥人似鉴中行,暗写人影(或桥

    10、影) 。莫放修芦碍月生,暗写月影(或 芦影) 。 (2)上句着眼于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吩应了第一联的“清”字。 下句则着墨于听觉,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呼应了第一联的“静”字。 例三:例三: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 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1、周德清(12771365) ,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2、淀:即蓝靛,蓝色 染料。 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 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答案】从

    11、写景的顺序看:一、二两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三、 四两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五、六两句则是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 晚,又由地面转到天空。从动静的角度看:一、二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三、 四句着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飞流,是动态的。 (答出远近顺序的,给 2 分;答出白天夜晚顺序的,给 1 分;答出静动角度的,给 2 分。 意思答对即可) 第三种类型第三种类型 请从“景” 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从“景” 与“情”关系的角度设问题的解题思路: 1、具体描摹了怎样的景及景物特点 2、点明情和景的关系 3、表达了怎样的情 例四:例四:阅读

    12、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江行 宋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声。 注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1)请从“景” 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4 分) 颔联前一句写了“残” 雪和失群的“孤雁” ,给人以悲凉、孤寂之感; 后一句写“新月”升起带动潮水涌起,实际是写“新月”引发自己“思乡之潮” 。 诗人融情于景。寄寓了自己的羁旅之苦、思乡之感。 第四种类型:第四种类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歌描写的景物(或景物的特点) ,有何作用? 提问变体:这首诗歌写景的目的是什么?描写某一景物有何好处? 景物描写的作用: 1.

    13、渲染气氛、烘托心情 2.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环境 3.衬托人物的气节、品质、性格 4.奠定感情基调 5.为下文做铺垫 6.借景抒情、以景衬情。 例五:例五: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东坡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荦 lu确: 山多大石。 (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3 分) 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 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3 分) 巩固练习巩固练习 一、阅读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柳枝词 郑文宝 亭亭画舸系春

    14、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诗歌首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结合全诗说说这幅画面的抒情作用。 二、阅读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三、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2、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 静态。 三、 四两句用“忽起”、 “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

    15、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 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 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3、写出了夕阳西下,粉嫩的新竹破土而出,红艳的莲花飘落在莲叶上清新可爱,渡口升 起炊烟,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整个画面清新自然、生机勃勃,充满生活气息。 【答案】1、描绘了一幅优美宁静的画面:华美的小船系在岸边的杨柳树下,静静停泊在 碧绿的春水之上,其作用是以乐景写哀情,用乐景反衬出送行者和行人的内心纷乱和离别的 伤感。 2、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 静态。 三、 四两句用“忽起”、

    16、“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 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 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3、写出了夕阳西下,粉嫩的新竹破土而出,红艳的莲花飘落在莲叶上清新可爱,渡口升 起炊烟,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整个画面清新自然、生机勃勃,充满生活气息。 作者融情于景,表现出此刻悠然、闲适、恬淡的心情,以及对眼前景物的喜爱之情。 【答案】1、描绘了一幅优美宁静的画面:华美的小船系在岸边的杨柳树下,静静停泊在 碧绿的春水之上,其作用是以乐景写哀情,用乐景反衬出送行者和行人的内心纷乱和离别的 伤感。 2、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 静态。 三、 四两句用“忽起”、 “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 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 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3、写出了夕阳西下,粉嫩的新竹破土而出,红艳的莲花飘落在莲叶上清新可爱,渡口升 起炊烟,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整个画面清新自然、生机勃勃,充满生活气息。作者融情于 景,表现出此刻悠然、闲适、恬淡的心情,以及对眼前景物的喜爱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04专项四:写景诗-高考语文诗歌专题复习早读材料.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812780.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