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专项六:咏物抒怀诗-高考语文诗歌专题复习早读材料.pdf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06专项六:咏物抒怀诗-高考语文诗歌专题复习早读材料.pdf》由用户(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06 专项 抒怀 高考 语文 诗歌 专题 复习 材料 下载 _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咏物抒怀类诗歌鉴赏咏物抒怀类诗歌鉴赏 一、知识储备一、知识储备 1.1.概念:概念: 咏物抒怀诗是一种以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如景物、器物、动物或植物等为描写对象, 抒发作者思想感情,寄寓作者襟怀抱负等为主要内容的诗歌。它将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所要 表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物的描写中。 所咏之物:既是作者的理想、旨趣、节操的化身,更是作品主旨和形象的载体。 物: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 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 怀: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 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 2.2.特点:特点:
2、 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形态、色泽、所处环境等)着意描 摹,追求“形似”。 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追求“神似” 。 描其形,求形似;融入理,求神似。形神兼备,不即不离。 情感或发其志士之悲、君国之忧,或写其怀才不遇的感受。 常用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寄情于物、借物喻人、比喻、象征、拟人、对比、比兴、 联想和想像等。 3.3.分类分类 描摹情态类 这类咏物诗只是对物象情态进行生动的描摹,从而抒发作者对物象的喜爱之情。如苏轼 海棠“东风嫋嫋泛崇光,香雾空濛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头两 句,描绘海棠所生长的富丽环境,表明海棠的珍贵,
3、后两句写深夜也点燃蜡烛去欣赏海棠花, 诗人爱花、爱美之情极为深切,这样做也够浪漫了,描写精致,用海棠比拟美人,更为生动。 托物言志类 这类咏物诗表面上看好像写的都是具体的物象,仔细品味就会发现,作者是运用象征手 法通过写具体的“物”,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与抱负。 让我们先来看看白居易的白云泉:白云泉: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 运用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 然风
4、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 再来看看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竹石: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幅傲然挺立、坚贞不屈的劲竹形象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立根 破岩,咬定青山,千磨万击,屹立挺然。这副铮铮傲骨也正是诗人所追求和向往的,他那种 坚定的意志、顽强的精神和不向邪恶势力屈服的气节通过这首诗表现得淋漓尽致。 咏物抒怀类 这类诗与托物言志类的诗有许多相似之处, 只是它抒发的情感相对来说是短暂的, 与 “物” 所处的具体环境和作者当时的个人处境关系更密切。
5、 像初唐诗人虞世南,曾写过一首咏蝉的诗( (蝉蝉) ): 垂垂緌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诗的前两句描写了蝉的外形和性情,后两句议论,揭示了蝉声传得远的原因。在这里, 蝉的“垂緌”有点像古时的官帽,实际上是代指作者自己,“饮清露”则象征着作者像蝉一 样的清廉。“非是藉秋风”表明他认为自己口碑好,声名远播,并不是由于自己位高权重, 而实实在在是因为自己“德高”的缘故。诗中露出作者 对自己才能品德的高度自信,甚至带 有几分自鸣得意的意味。 而同样是咏蝉,李商隐的感受却与虞世南大不一样(蝉蝉) ):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
6、断,一树碧无情。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李商隐生在晚唐,一直处在“牛李党争”的旋涡中,始终不得志,心情常处于忧愁苦闷 之中。这首诗,托物自嘲,蝉因处在高高的树梢上,只能吸风饮露,叫的声音再大也没有用, 白白地浪费精力,自己不也是这样吗?因为太清高,不趋炎附势,即使不停地写诗文,鸣不 平,甚至写到才思枯竭,都不见什么反应,多么令人伤心!诗人那种牢骚哀怨、怀才不遇的 悲愤心情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展现。 以物喻人类 这类咏物诗所描写或吟咏之“物”与某一类型、某一群体的人相似,而不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