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八单元期末复习知识点提纲(含练习题及答案).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八单元期末复习知识点提纲(含练习题及答案).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 高中语文 必修 下册 第八 单元 期末 复习 知识点 提纲 练习题 答案 下载 _必修 下册_部编版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八单元期末复习知识点提纲第一部分:学习目标整合1反复朗读。本单元选文文辞流畅,表情达意清晰,便于学生理解品读。反复朗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2探究法。高一的学生喜欢独立思考问题,寻根究底,质疑争辩。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探究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相互讨论,说出自己的见解,一来可以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二来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这样可以促进全体学生思维的发展,也可以培养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3理清思路。阅读议论文,理清思路是至关重要的,是学生把握作者观点、理解作者写作意图的最根本的方法。如阿房宫赋先叙事,然后议论。在充分记叙秦始皇骄奢生活后,作者
2、再论证观点就会更有说服力。六国论作者开门见山点明观点,接着分两个论点论证中心论点,最后以历史教训警示当权者。4整合比较阅读。本单元选文分为两个课文组。单篇课文讲解完成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组课文的比较阅读,如谏太宗十思疏和答司马谏议书课文组,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两篇文章的语言表达,理解语言在表达个人观点中的作用,学习古人敢于担当的精神;阿房宫赋和六国论课文组通过比较阅读,引导学生从历史中获取智慧,借古鉴今,学习解决现实问题的理性思维方式。第二部分:经典习题变式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谏太宗息兵罢役疏唐徐惠自贞观以来,二十有二载,风调雨顺,年登岁稔,人无水旱之弊,国无饥馑之灾。守初
3、保末,圣哲罕兼。是知业大者易骄,愿陛下难之;善始者难终,愿陛下易之。窃见顷年以来,力役兼总,东有辽海之军西有崑丘之役士马疲于甲胄舟车倦于转输。且召募役戍,去留怀死生之痛;因风阻浪,人米有漂溺之危。虽除凶伐暴,有国常规;然黩武玩兵,先哲所戒。昔秦皇并吞六国,反速危亡之基;晋武奄有三方,翻成覆败之业。岂非矜功恃大,弃德而轻邦;图利忘害,肆情而纵欲。遂使悠悠六合,虽广不救其亡;嗷嗷黎庶,因弊以成其祸。是知地广非常安之术,人劳乃易乱之源。愿陛下布泽流人,矜弊恤乏,减行役之烦,增湛露之惠。妾又闻为政之本,贵在无为。窃见土木之功,不可兼遂。北阙初建,南营翠微,曾未逾时,玉华创制。虽复因山藉水,非无架筑之劳
4、;损之又损,颇有工力之费。愿陛下使之以时,则力无竭矣;用而息之,则人斯悦矣。夫珍玩伎巧,乃丧国之斧斤;珠玉锦绣,实迷心之鸩毒。窃见服玩纤靡,织贡珍奇。虽驰华于季俗,实败素于淳风。是知漆器非延叛之方,桀造之而人叛;玉杯岂招亡之术,纣用之而国亡。方验侈丽之源,不可不遏。作法于俭,犹恐其奢;作法于奢,何以制后?伏惟陛下明鉴未形,智周无际,穷奥秘于麟阁,尽探赜于儒林。千王治乱之踪,百代安危之迹,兴衰祸福之数,得失成败之机,故亦苞吞心府之中,循环目围之内,乃宸衷之久察,无假一二言焉。惟恐知之非难,行之不易,志骄于业泰,体逸于时安。伏愿抑志裁心,慎终如始,削轻过以添重德,循今是以替前非,则令名与日月无穷,
5、盛业与乾坤永大。(节选自旧唐书)1.文中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勾选相应位置。东有辽A海之军B西有C崑丘之役D士马E疲于F甲胄G舟车H倦于转输2.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黩武,滥用武力,和成语“穷兵黩武”中的“黩武”含义相同。B.无为,即“无为而治”,出自道德经,是道家的治国理念,意思是无所作为,消极无为。C.服玩,服饰和玩赏的东西,“玩”与谏逐客书中“犀象之器不为玩好”的“玩”字含义相同。D.宸衷,帝王的心意。宸指北极星所在。后借指帝王所居,又引申为王位、帝王的代称。3.下列对徐惠观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十多年来,年年丰收,百姓没
6、有水旱之灾,但希望国君不要骄傲,能够善始善终。B.战争使车马劳顿,士兵疲乏,百姓生死离别,所以希望国君能够广施仁德,减少兵役。C.国家连续营建重大工程,劳民伤财,希望国君适时使用民力,让民力得到休息。D.追求奢侈享乐是夏桀商纣灭亡的原因,国君虽然现在没有犯错,但也应该以之为戒。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是知地广非常安之术,人劳乃易乱之源。(2)惟恐知之非难,行之不易。5.徐惠是如何理解国家安危与国土大小的关系的?请简要说明。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材料一:今天下之人恶介甫之甚者,其诋毁无所不至,光独知其不然。介甫固大贤,其失在于用心太过而已。自古圣贤所以治国者,不过使百官
7、各称其职,委任而责成功也。其所以养民者,不过轻租税,薄赋敛,已逋责也。介甫以为此皆腐儒之常谈,于是财利不以委三司而自治之,更立制置三司条例司,聚文章之士及晓财利之人,使之讲利。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使彼诚君子邪,则固不能言利;彼诚小人邪,则惟民是虐,以饫上之欲,又可从乎?是知条例一司,已不当置,而置之又于其中不次用人,往往暴得美官,于是言利之人各斗智巧,以变更祖宗旧法,以自为功名耳。此其为害已甚矣。又置提举常平广惠仓使者四十余人,使行新法于四方。所遣者虽皆选择才俊,然其中亦有轻佻狂躁、骚扰百姓者。于是士大夫不服农商丧业谤议沸腾怨嗟盈路。迹其本原,咸以此也。夫侵官,乱政也,介甫更以
8、为治术而先施之;贷息钱,鄙事也,介甫更以为王政而力行之;徭役自古皆从民出,介甫更欲敛民钱顾市佣而使之。此三者,常人皆知其不可,而介甫独以为可,非介甫之智不及常人也,直欲求非常之功,而忽常人之所知耳。介甫之智与贤皆过人,及其失也,乃与不及之患均,此光所谓用心太过者也。(节选自司马光与王介甫书)材料二: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节选自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6.材料一中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
9、断句,请用铅笔勾选相应位置。于是士大夫A不服B农商C丧业D谤议E沸腾F怨嗟G盈路。7.下列对材料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介甫固大贤”中的“固”与材料二“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中的“固”意思相同。B.所以,指用来的,与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的“所以”意思相同。C.鄙,指鄙陋,与烛之武退秦师“越国以鄙远”中的“鄙”意思不同。D.非常,指非同寻常,与鸿门宴“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中的“非常”意思相同。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写信之初,司马光先表明自己的态度,虽然很多人对王安石的诋毁无所不至,但他是了解王安石的贤能的。B.王安
10、石认为古代圣贤治国养民之策都是老生常谈的内容,于是不仅将财利之事托付给三司,还设立了三司条例司。C.王安石对司马光指责自己“侵官”“生事”“征利”“拒谏”等逐一作了反驳,事理充足,具有强大的说服力。D.王安石与司马光所持政见不同,以书信往来展开辩驳,但言辞恳切,只谈公事,不泄私愤,展现了两人坦荡的胸襟。9.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所以养民者,不过轻租税,薄赋敛,已逋责也。(2)使彼诚君子邪,则固不能言利;彼诚小人邪,则惟民是虐。10.材料二中王安石指出司马光认为新政“侵官”“生事”“征利”,这三点在材料一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11、粤东学使后园者,故五代时南汉“仙湖”地也。刘龚既居岭南,僭帝号四世,至张,不务德政,专行奢暴,大起宫室。树陈香以为柱,雕玳瑁以为梁,明珠耀题,翠羽悬帐,黄金白璧之饰,辉煌璀璨,妖姬鬘女,霓裳千百。乃招聚方士,植不死之草,炼长生之药。凿地为湖,曰“仙湖”;壅沙为洲,曰“药洲”。令美人羽士,载玻璃兰桂之舟采药,于湖中作歌,望之缥缈,自以为神仙之乐也。又发徒万人之太湖,运灵璧径丈之石。置湖中者九,谓之“九曜”。淫侈已极。一旦宋师至,君臣面缚出降。尝侍太祖,曰:“今诸国以次破灭,旦夕皆来,愿执梃为诸降王长。”噫!何其陋也。今学使程公,招余馆署内,乃至其后园。地不数亩,一池泓映,怪石参列,乃知所谓九曜石
12、固在。而余之徘徊于是园者,岂以石哉!小桥斜拂水面,风吹衣影,如行镜中。过桥一亭,环水而峙,窗牖洞开,绿光四入倒地,上下合碧。余乃与其徒倚栏而坐,高咏短章,闲谈名理,清风满襟,不觉羁愁之如失也。且夫善游者,不惟其地,惟其人;不惟其境,惟其时。昔刘氏之盛,此地方为“仙湖”,所娱游者岂止九石而已哉。千载以来,寂然都尽。世徒想其繁华,有今昔之感,而不知余今之乐,实有胜于昔人,善游者必能辨之矣。然是园本学使所有今程公日以试士在外不暇游余乃私而有之。夫以久客羁愁,忽据此园林之乐,以视昔之据一国而不能有者,胜负何如也?今余又将去,恐后之来者,未必能乐余之乐,徒以古迹吊之也。是为记。(节选自姚莹粤东学使后园记
13、)11.文中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勾选相应位置。然是园A本学使所有B今程公日C以试D士E在外F不暇游G余乃私H而有之12.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代,唐代以后,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B.羽士,对道士的称呼。因道士多求成仙飞升,故称道士为“羽士”。C.参,文中指错杂,和成语“参差不齐”中的“参”字意思相同。D.胜,文中指超过,和鸿门宴“刑人如恐不胜”中的“胜”字意思相同。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长是南汉末代君主,他即位后奢侈暴虐,不恤民命,大兴土木,开凿了“仙湖”。B.美女、道士
14、奉命到“药洲”上去采药,又在湖中作词唱歌,他们自认为这是神仙之乐。C.作者受程公邀请,设馆讲学,他在后园中与其徒吟诵诗文,闲谈名理,“羁愁”好像都消失了。D.千年以后,世人会唏嘘“仙湖”胜景不再,而作者认为,自己在园中的高雅之乐胜过昔人的贪暴之乐。14.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诸国以次破灭,旦夕皆来,愿执梃为诸降王长。(2)恐后之来者,未必能乐余之乐,徒以古迹吊之也。15.本文与阿房宫赋在写法和立意上有相似之处,请简要概括。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DG解析:“东有辽海之军”与“西有崑丘之役”结构相同,“士马疲于甲胄”和“舟车倦于转输”结构一致,其间皆应断开,故应在B、D、G
15、处断句。2.答案:B解析:“无所作为,消极无为”错,应是对社会不过多干预,以制度约束臣民的行为。3.答案:D解析:从“窃见服玩纤靡,织贡珍奇”和“削轻过以添重德,循今是以替前非”等可知,“国君虽然现在没有犯错”错。4.答案:(1)由此可知地域广阔并不是使国家长治久安的良策,百姓劳苦才是容易发生祸乱的根源。(2)只怕了解它并不难,实行它可不容易。解析:5.答案:国家安危与国土大小没有关系;国土广大不能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如果一味骄傲自满,为所欲为,劳民伤财,反而会招致灭亡。解析:由“昔秦皇并吞六国,反速危亡之基;晋武奄有三方,翻成覆败之业”可知,国家安危与国土大小没有关系;由“岂非矜功恃大因弊以成
16、其祸”可知,如果依仗自己国土广大,不施仁德,不体恤百姓,为所欲为,可能会导致灭亡;由“是知地广非常安之术,人劳乃易乱之源”可知,国土广大不能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劳民伤财才是国家发生祸乱之源。参考译文自从贞观以来,已经二十二年了,风调雨顺,年年丰收,百姓没有遇到水涝和干旱,国家没有遭受饥荒之灾。坚守初志始终如一,即使有超凡的道德才智的人也很难做到。由此可知功业大的人容易骄傲,希望陛下小心谨慎这一点;开始很好的人很难坚持到底,希望陛下能改变这一点。我私下认为近年来兵役劳役同时进行,东边有征讨辽海的军队,西边有征讨崑丘的战役,士兵战马披铠戴甲疲惫不堪,船只车辆疲于运转输送。并且征召士兵行役戍卫,离开的
17、和留下的都怀有生离死别的痛苦;因为风狂浪阻,往来人员和粮米都有沉没的危险。虽说铲除凶恶讨伐残暴,是国家的常规;但滥用武力发动战争,却是先哲所禁戒的。过去秦始皇吞并六国,反而成为加速败亡的祸胎;晋武帝拥有魏、蜀、吴三国之地,反而成为倾覆大业的祸害。这难道不是居功自傲、抛弃仁德而看轻国家,贪图利益而忘记危害,放肆感情而纵恣欲求吗?竟使得悠悠天地,虽然广阔也无法拯救败亡;饥饿中的百姓,由于疲困而造成国家的祸乱。由此可知地域广阔并不是使国家长治久安的良策,百姓劳苦才是容易发生祸乱的根源。希望陛下布施恩泽于百姓,怜惜抚恤贫困疲乏之人,减少徭役跋涉的烦劳,增加如甘露般的恩惠。我又听说治政的根本,贵在无为而
18、治。我私下认为土木建筑的劳役不可同时进行。北边的宫阙刚建好,南边又建翠微宫,没过多久又要建玉华宫。虽然是凭借山水地势,但也不是没有架筑的辛劳;虽一再减少,也有众多人工劳力的浪费。希望陛下役民适时,那么人力就不会枯竭了;役使他们也能使他们休养生息,那么百姓就会感到高兴了。那些珍奇的玩物与技巧巧妙的东西,是亡国的利斧;珠宝玉器锦绣,实在是迷惑心性的毒药。我私下看到陛下的服饰和玩赏的东西纤巧华丽,织物贡品珍贵奇特。虽说竞求华丽为时俗所难免,实际上却是在淳朴的风尚中败坏俭素。由此可知,漆器并不是产生叛离的方术,夏桀制造它导致诸侯叛离;玉杯哪里是招灾惹祸的手段,商纣使用它而国败身亡。经验证明,奢侈华丽的
19、根源,不可不加以遏制。创制法令时从俭,还唯恐其后流于奢侈;创制法令时就奢侈,要拿什么制约后人?希望陛下在事情尚未显出迹象时洞察一切,智慧遍及更广远的地方,在麟阁中研究深奥的秘密,在儒生中探究幽深难见的事迹。历代帝王治世与祸乱的踪迹,百代安危的迹象,兴衰祸福的运数,得失成败的关键,本来也包容在心胸之中,往复循环在目光所及之内,这是陛下内心久经考虑的,无须借助我的一两句话。只怕了解它并不难,实行它可不容易,在功业显著时,心志容易骄傲,在时顺安宁时,自身容易放纵。希望陛下抑制心志,始终谨慎从事,减少轻微的过失以增添高尚的道德,遵循今天正确的做法以代替以往的错误,那么美名将与日月一样无穷,盛大的事业将
20、与天地永存。6.答案:BDF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士大夫不服”与“农商丧业”相对,是两类人的态度与结果,均单独成句,两句之间应断开,故勾选B处。“谤议沸腾”与“怨嗟盈路”相对,都是主谓短语,说的是结果,均单独成句,故勾选D、F两处。7.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D项,“意思相同”错误。材料一中的“非常”是“非同寻常”的意思,是形容词;鸿门宴中的“非常”是“意外的变故”的意思,是名词。二者意思不同。8.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B项,“于是不仅将财利之事托付给三司”错误。由材料一“介甫以为此皆腐儒之常谈,于是财利不以委三司
21、而自治之”可知,材料一是说王安石将财利之事从三司手中收回,自己来管理。9.答案:(1)他们用来养民的方法,不过是减轻租税,减少赋税,赦免逃避债务的人。(2)假使他们果真是君子,那么本来就不应谈及利益;他们果真是小人,那么只会虐待百姓。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所以:用来的。薄:减少。已:赦免。逋责:逃避责任。(2)使:假使,假如。诚:果真,确实。固:本来。惟民是虐:宾语前置句,只会虐待百姓。10.答案:侵官:剥夺三司掌管的财利之事,设置三司条例司。生事:提拔常平仓、广惠仓的使者,导致他们借推行新法骚扰百姓。征利:放贷款收利息且征收免除徭役的钱。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
22、信息的能力。侵官:从“介甫以为此皆腐儒之常谈,于是财利不以委三司而自治之,更立制置三司条例司,聚文章之士及晓财利之人,使之讲利”可知,王安石不认可原先的制度,剥夺三司掌管的财利之事,设置新的官职,负责财税。生事:从“又置提举常平广惠仓使者四十余人怨嗟盈路”可知,王安石提拔常平仓、广惠仓的使者,导致他们借推行新法骚扰百姓,民怨沸腾。征利:结合“贷息钱,鄙事也,介甫更以为王政而力行之;徭役自古皆从民出,介甫更欲敛民钱顾市佣而使之”可知,王安石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千方百计从百姓手中要钱,与民争利。【参考译文】材料一:当今天下十分厌恶您的人,他们对您毁谤、污蔑,所有的坏话都用上了,我个人认为这样做是不对
23、的。您本来就是个非常贤能的人,您的过失在于用心太过罢了。古来圣贤用来治国之道,不过是使百官都能胜任所担任的职务,委派任务而责令其取得成功。他们用来养民的方法,不过是减轻租税,减少赋税,赦免逃避债务的人。您认为这些都是迂腐儒生常谈的内容,于是财利方面的事不再委派盐铁、户部、度支三司经管而改由自己管理,又建立制置三司条例司,聚集擅长写文章的人及通晓财利的人,让他们去大讲功利。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假使他们果真是君子,那么本来就不应谈及利益;他们果真是小人,那么只会虐待百姓,来满足上官的需要,又怎么能从愿呢?因此知道三司条例司这一官署,是不应该设置,而设置了又在官署中不按正常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