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期末复习知识点提纲(含练习题及答案).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期末复习知识点提纲(含练习题及答案).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 高中语文 必修 下册 第一 单元 期末 复习 知识点 提纲 练习题 答案 下载 _必修 下册_部编版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期末复习知识点提纲第一部分:学习目标整合1反复朗读课文,对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这些先秦散文,要反复朗读甚至熟读成诵。2抓住人物个性化的言行,鉴赏人物形象。3理清事件情节发展,在矛盾冲突中把握人物形象理解人物性格。4拓展探究,学习古人先贤对社会、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探究其现实意义。第二部分:经典习题变式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材料一:(孟武伯问:)“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节选自论语公冶长第五)材料二:十一年春,齐师伐我,及清。季孙谓其宰冉求曰:“齐师在清,必鲁故也,若之何?
2、”求曰:“一子守,二子从公御诸竟。”季孙曰:“不能。”求曰:“居封疆之间。”季孙告二子,二子不可。求曰:“若不可,则君无出。一子帅师,背城而战,不属者,非鲁人也。鲁之群室众于齐之兵车,一室敌车优矣,子何患焉?二子之不欲战也宜,政在季氏。当子之身,齐人伐鲁而不能战,子之耻也,大不列于诸侯矣。”季孙使从于朝,俟于党氏之沟。武叔呼而问战焉。对曰:“君子有远虑,小人何知?”懿子强问之,对曰:“小人虑材而言,量力而共者也。”武叔曰:“是谓我不成丈夫也。”退而蒐乘。孟孺子泄帅右师,颜羽御,邴泄为右。冉求帅左师,管周父御,樊迟为右。师及齐师战于郊。齐师自稷曲,师不瑜沟。樊迟曰:“非不能也,不信子也,请三刻而
3、瑜之。”如之,众从之。师入齐军。师获甲首八十齐人不能师宵谍曰:“齐人遁。”冉有请从之三,季孙弗许。冉有用矛于齐师,故能入其军。孔子曰:“义也。”(节选自左传哀公十一年)【注】一子:指鲁国卿大夫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中的一家。“二子”即其中两家。武叔:鲁国叔孙氏第8代宗主。懿子:鲁国孟孙氏第9代宗主。蒐乘:检阅军队。孟孺子泄:孟懿子之子,谥号“武伯”。1.材料二中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勾选相应位置。师获A甲B首C八十D齐人E不能F师G宵H谍曰2.下列对材料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宰,古代采邑的长官或卿大夫的家臣。材料二中的季孙为鲁国卿大夫,冉求是他的家臣。B.
4、属,文中为服从命令之意,与赤壁赋中“举酒属客”的“属”意思相同。C.材,文中为才干之意,与成语“大材小用”中的“材”意思不同。D.右,文中为车右之意。古时乘车,在御者右边陪乘的武士为“车右”。3.下列对材料二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齐国的进攻,季孙咨询冉求,冉求开始给出的两种策略都被季孙直接否定了。B.冉求认为季孙既有保卫鲁国的职责,也有战胜齐国军队的实力,他认为季孙应该出战。C.冉求面对武叔、懿子的询问,故意贬低他们,用激将法成功激发了他们的抗齐斗志。D.鲁军不肯冲过沟作战,冉求接受了樊迟的建议,成功让鲁军出击。4.把材料二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季孙使从于朝
5、,俟于党氏之沟。(2)非不能也,不信子也,请三刻而踰之。5.材料一中,面对孟武伯的提问,孔子用“可使为之宰也”评价弟子冉求。请结合材料二,分析冉求能够“为宰”的原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周霄问曰:“古之君子仕乎?”孟子曰:“仕。传曰:孔子
6、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出疆必载质。公明仪曰:古之人三月无君,则吊。”“三月无君则吊,不以急乎?”曰:“士之失位也,犹诸侯之失国家也。礼曰:诸侯耕助,以共粢盛;夫人蚕缫,以为衣服。牺牲不成,粢盛不洁,衣服不备,不敢以祭。惟士无田,则亦不祭。牲杀、器皿、衣服不备,不敢以祭,则不敢以宴,亦不足吊乎?”“出疆必载质,何也?”曰:“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农夫岂为出疆舍其耒耜哉?”曰:“晋国亦仕国也,未尝闻仕如此其急。仕如此其急也,君子之难仕,何也?”曰:“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古之人未尝不欲仕也,又恶不由其
7、道。不由其道而往者,与钻穴隙之类也。”(节选自孟子滕文公下)6.文中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勾选相应位置。丈夫生A而愿为之B有室C女子生D而愿为之E有家F父母之心G人H皆有之7.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命,指训导,与成语“耳提面命”中的“命”字意思相同。B.独,独自,与“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齐桓晋文之事)中的“独”字意思不同。C.夫人,指诸侯之妻,也可以是对已婚妇女的尊称,本文是后者的意思。D.牺牲,古代供宗庙祭祀用的毛色纯一的牲畜,后泛指祭祀用的牲畜。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这样的人
8、,对天下有着很强的威慑力,一举一动都举足轻重,是当之无愧的大丈夫。B.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践行世间的正道,如果得志就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如果不得志就应独守其道。C.孟子认为古代君子愿意做官,他们失掉官位就像诸侯失去封国一样,所以传上说孔子几个月没有被君主任用就会焦急不安。D.孟子认为,如果祭祀的祭品、祭具、祭服等不完备,就不敢祭祀、不敢宴饮宾客,这种人是不值得同情的。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2)古之人未尝不欲仕也,又恶不由其道。10.孟子以“农夫岂为出疆舍其耒耜哉”作类比,其目的是什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材料一:天下大定。高
9、祖都雒阳【注】,诸侯皆臣属。故临江王驩为项羽叛汉,令卢绾、刘贾围之,不下。数月而降,杀之雒阳。五月,兵皆罢归家。诸侯子在关中者复之十二岁,其归者复之六岁,食之一岁。高祖置酒雒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
10、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高祖欲长都雒阳,齐人刘敬说,乃留侯劝上入都关中,高祖是日驾,入都关中。六月,大赦天下。(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注】雒阳:古都邑名,即今洛阳。材料二: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11、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11.材料二中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勾选相应位置。及羽A背关怀B楚C放逐义帝D而自立E怨王侯F叛G己H难矣12.下列对材料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列侯,古代爵位的一种。秦汉以二十等爵赏有功者,最高为彻侯,后改称列侯。B.“不绝粮道”的“绝”指断绝,和劝学中“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的“绝”不同。C.尺寸,可以形容距离短或数量少,也可以指客观标准。“非有尺寸”指项羽能凭借的东西很少。D.过,在文中是错误的意思,和成语“文过饰非”中的“过”字
12、意思不同。1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邦在洛阳南宫摆设酒席,请列侯、将领们对他与项羽功业成败的原因发表见解。B.汉高祖认为高起、王陵“知其一,未知其二”,指出他们分析问题还不够全面。C.司马迁认为项羽作为舜的后代,虽有与舜一样的重瞳子,但可惜为人过于残暴。D.司马迁辩证地看待项羽,既肯定他灭秦的功业,也指出他的行为过失和性格弱点。1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2)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15.根据所选材料,概括项羽失败的原因。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GH解析:第一个分句,“师”
13、作主语,翻译为“鲁军”,其谓语为“获”,宾语为“甲首”,“八十”为后置定语,修饰“甲首”,所以第一处断在D处;第二个分句,“齐人”为主语,“不能”为否定副词,其后一定接谓语,“师”活用为动词,作谓语,翻译为“组成军队”,所以第二处断在G处;第三个分句,“宵”作为时间状语置于句首,单独断开,所以第三处断在H处。2.答案:B解析:B项,“意思相同”说法错误。“举酒属客”的“属”指劝请。C项,“大材小用”的“材”指材料。3.答案:A解析:“冉求开始给出的两种策略都被季孙直接否定了”说法错误。冉求的第一种策略“一子守,二子从公御诸竟”,季孙确实是直接否定了;但从第二种策略“居封疆之间”提出后“季孙告二
14、子,二子不可”可以看出,季孙并未直接否定,而是先询问了孟孙、叔孙,得到否定的回答后,才转告给冉求的。4.答案:(1)季孙让(冉求)跟他一起上朝,(冉求)在党氏之沟等候着。(关键词“俟”,“使从于朝”省略句,“俟于党氏之沟”状语后置句)(2)不是做不到,是不信任您,请您申明号令三次然后带头冲过去。(关键词“信”“三刻”“踰”)5.答案:具有政治眼光,为季孙指出应对齐国的策略。很有谋略,用激将法成功激发孟孙、叔孙的抗齐斗志。具有军事才能,率领军队用矛击败齐国军队。解析:依据材料二中的“季孙谓其宰冉求曰大不列于诸侯矣”可知,冉求具有政治眼光,为季孙指出应对齐国的策略。依据材料二中的“武叔呼而问战焉,
15、对曰退而蒐乘”可知,冉求很有谋略,用激将法成功激发孟孙、叔孙的抗齐斗志。依据材料二中的“冉有用矛于齐师,故能入其军”可知,冉求具有军事才能,率领军队用矛击败齐国军队。参考译文材料一:(孟武伯问道:)“冉求怎么样?”孔子说:“冉求,一个千户规模的大邑,一个具备百辆兵车的大夫封地,可以让他担任长官或家臣,不知道他的仁德怎么样。”材料二:(鲁哀公)十一年春,齐军攻打我国,到达清地。季孙对他的家臣冉求说:“齐军在清地,一定是为鲁国而来,怎么办?”冉求说:“(三家中)一家防守国都,两家跟随国君去边境抵御他们。”季孙说:“我指挥不动。”冉求说:“那就在近郊应战。”季孙(将冉求的话)告诉了孟孙、叔孙,二人不
16、同意。冉求说:“如果办不到,那么国君就不必出战。您一人率领军队,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不肯服从命令的,就不能算是鲁国人。鲁国卿大夫家的兵车比齐国的兵车要多,您家的兵车抵御齐国的兵车就足够了,您担心什么呢?他们二人不想出战是应该的,因为政权在季氏手上。当您执政的时候,齐国人攻打鲁国(您)却不能出战,这是您的大耻辱,也就完全不配位于诸侯之列了。”季孙让(冉求)跟他一起上朝,(冉求)在党氏之沟等候着。武叔招呼(冉求)问他对出战的看法。(冉求)回答说:“君子有深远的谋虑,小人懂得什么?”懿子坚持问他, (冉求)回答说:“小人是考虑了才干才说话,估量了力量才行动。”武叔说:“这是说我不是大丈夫啊!”
17、回去后就检阅军队。孟孺子泄率领右军,颜羽为他驾车,邴泄任车右。冉求率领左军,管周父为他驾车,樊迟任车右。鲁军与齐军在郊外交战。齐军从稷曲发起进攻,鲁军不肯冲过沟(迎战)。樊迟说:“不是做不到,是不信任您,请您申明号令三次然后带头冲过去。”(冉求)照他的话做了,大家跟着冲过了沟。鲁军攻入齐军。鲁军斩获八十颗齐军甲士的脑袋,齐军无法成军。晚上,间谍报告说:“齐国人逃走了。”冉求三次请求追击,季孙不允许。冉求令部下用矛与齐军交战,所以能攻下齐军。孔子说:“(冉求的行为)是合乎道义的。”6.答案:CFG解析“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句式结构一致,如果在“生”后面断句,一定会超过三处,
18、故应在C、F处断开。“人”是“有”的主语,其间不应断开,故应在G处断开。7.答案:C解析:“夫人蚕缫”对应的是“诸侯耕助”,可见这里的“夫人”应该是诸侯之妻。B项,“独何与”中的“独”指偏偏、却。8.答案:D解析:“这种人是不值得同情的”曲解文意。原文说的是“牲杀、器皿、衣服不备,不敢以祭,则不敢以宴,亦不足吊乎”,这里的“吊”需要考生根据语境推断其含义,同时可以联系教材陈情表“形影相吊”中的“吊”来推断,此处“吊”是安慰、慰问的意思。“亦不足吊乎”是反问句,意思是“这难道不应该安慰他吗”。9.答案:(1)到了你的夫家,一定要恭敬、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关键词“往”“女”“夫子”)(2)古
19、代的君子不是不想做官,而是厌恶不能通过正道求官。10.答案:以农夫不丢弃自己的农具类比士人外出求官一定要带见面礼,解释孔子去他国要带着见面礼的原因:谋求仕途。解析:题干不仅要求分析孟子言论的目的,还考查了类比的内容,可谓一箭双雕,十分新颖。首先要从文中找出孟子言论中提及“农夫岂为出疆舍其耒耜哉”的相关内容,明确孟子为什么要说这句话。然后找出孟子提出的关键词“耒耜”的类比点,要理解“耒耜”是古代农具,孟子以农夫无论到哪里都不会舍弃自己的农具类比前文提到的士“出疆必载质”,即士人外出求官一定要带见面礼,并且隐含了另一个类比,即以农民耕种类比士人做官,同时也回答了周霄的提问,即孔子出门带见面礼的原因
20、。参考译文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气节、有作为的男子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孟子说:“这哪里能称得上有气节、有作为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成年行冠礼时,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夫家,一定要恭敬、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把顺从当作常法,是妇人应遵循的规则。大丈夫应该住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能实现理想时,就同百姓一起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走自己的道路。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样的人可以称得上有气节、有作为的
21、男子。”周霄问道:“古代的君子做官吗?”孟子答道:“做官。传上说:孔子要是一连几个月没有被君主任用,就心神不安,离开一个国家,一定要带着礼物,以便和别国国君见面。公明仪也说:古代的人一连几个月没有被君主任用,就要去安慰他。”周霄说:“一连几个月没有被君主任用就去安慰他,不是太性急了吗?”孟子答道:“士人失去官位,就好像诸侯失去封国。礼上说:诸侯亲耕籍田,用来供给祭祀用的谷物;诸侯夫人亲自养蚕缫丝,用来供给祭祀的衣服。祭祀用的牲畜不肥壮,祭祀用的谷物不洁净,祭服不完备,不敢用来祭祀。士人若没有供祭祀用的田地,那也不能祭祀。牲畜、祭具、祭服不具备,不敢祭祀,也就没有勇气举行宴会,这难道不应该安慰他
22、吗?”周霄问道:“离开一个国家时,定要带上谒见别国国君的礼物,为什么呢?”孟子说:“士人做官,就像农夫种田;农夫难道会因为离开一个国家就丢弃他的农具吗?”周霄说:“我们晋国也是个有官可做的国家,却不曾听说想做官这样急迫的。想做官是这样急迫,君子却又不轻易去做官,为什么呢?”孟子说:“男孩一出生,父母就希望为他找到妻室,女孩一出生,父母就希望为她找到婆家,父母的这种心情,人人都是有的。但是,如果不等父母的指派,没有媒人的说合,就钻洞扒缝互相偷看,翻过墙头跟从他人,那么父母和社会上的人都会轻视他们。古代的君子不是不想做官,而是厌恶不能通过正道求官。如果不通过正道而去为官,是和钻洞扒缝相似的行为。”
23、11.答案:CEH解析:“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的主语皆为“项羽”,故其间应断开,即在C、E、H三处断开。12.答案:D解析:D项,两个“过”都是错误的意思。B项,“而绝江河”中的“绝”指横渡。13.答案:C解析:司马迁并未肯定项羽是舜的后代,且“但可惜为人过于残暴”错,“何兴之暴也”的意思是为什么崛起得这么迅猛呢?14.答案:(1)联合众多的士兵,只要打仗一定胜利,只要攻城一定取得,我不如韩信。(2)秦王朝政治混乱的时候,陈涉首先发难,英雄豪杰蜂拥而起,互相争斗,数不胜数。15.答案:不能知人善用(妒贤嫉能);刚愎自用;贪功好利。解析:只要抓住关键句“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