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3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机械CAD CAM技术》课件第1章.ppt

  • 上传人(卖家):momomo
  • 文档编号:8115524
  • 上传时间:2024-12-02
  • 格式:PPT
  • 页数:73
  • 大小:564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机械CAD CAM技术》课件第1章.ppt》由用户(momomo)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机械CAD CAM技术 机械CAD CAM技术课件第1章 机械 CAD CAM 技术 课件
    资源描述:

    1、第1章 绪论 1.1概述概述 1.2 CAD/CAM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1.1概述概述1.1.1 CAD/CAM的基本概念的基本概念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M)是计算机技术在机械制造领域中应用的两个主要方面,是指在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利用计算机作为主要手段,代替人的手工劳动和部分脑力劳动,使产品的设计和制造实现自动化。由于CAD和CAM是紧密联系和互相影响的两个阶段,联系设计与制造两个环节的图纸可以实现信息化,CAD的输出结果常常作为CAM的输入信息。因此

    2、,在发展过程中CAD和CAM就很自然地结合起来,逐渐趋于集成化,构成统一的CAD/CAM系统,于是人们常把二者合称为CAD/CAM。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主要是指:使用计算机来辅助一项设计的建立、修改、分析和优化,即整个设计工作先由设计人员构思,再利用计算机对有关产品的大量资料进行检索,根据性能要求及有关数据、公式进行计算、分析和优化设计之后,将产品设计图形显示出来。设计人员可以对设计方案或图形作必要的修改,直到获得满意的设计结果。在没有采用CAD技术之前,设计工作由设计人员根据设计对象的要求(用户的要求或产品的开发设想),参考各种有关资料(各种参数、数据及制造标准等)、计算公式,考虑所采用

    3、的加工方法及生产设备条件,类比相似产品的设计及自己的设计经验,构思并拟订产品的初步方案或结构草图,进行多次反复的计算分析、综合比较,选定在经济性、工艺性和可靠性等方面较为合理完善的方案。根据这个初步设计绘制设计图纸并编制有关文件资料(穿插着必要的设计修改、验算等)。这种设计方式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以下一些不足之处:(1)人工完成的产品设计难以做到最佳(优化)设计,仅凭个人经验设计,故只能停留在靠类比和估算来代替设计计算的阶段上。(2)设计人员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繁琐、重复的手工计算、绘图和编制表格,耗工费时,拖长了设计周期。(3)设计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受到了很大限制,影响了设计质量。(4)难以

    4、进行精确的计算,设计中安全系数值较大,增大了材料的消耗。因此,这种传统的设计方法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经济、技术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市场对产品不断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产品的更新换代非常迅速,生产向着多品种、中小批量方向发展。只有适应这种日新月异的变化,努力追求T、C、Q、S、D,即以最短的交货期(Time)、最小的成本(Cost),向市场推出质量(Quality)最好的产品,同时为用户提供最好的服务(Service)并不断进行新产品的研发(Developing),企业才能在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应用,是实现这一目标必不可少的条件。一般来说,能解决某类问题的CAD系统

    5、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有较完备的数据库。凡解决该类问题所需的各种数据、标准、经验曲线、表格等,都按照数据结构关系存入计算机存储器中,以便于检索调用或增删修改。(2)有较完备的程序库,即将解决该类问题所必需的各种计算、设计、分析方法,包括通用方法和专用方法,都编制出相应的计算机程序,并汇集备用。(3)具备人机会话功能的交互式图形系统,即能利用实时输入/输出装置,如键盘、鼠标、图形显示器、自动绘图仪器,实时输入设计人员的有关指令和数据,实时输出设计图样及数据。一般认为,CAD系统应能完成的工作包括草图设计、零件设计、装配设计、复杂曲面设计、工程图样设计、工程分析、真实感及渲染、数据交换等。一个

    6、较完善的CAD系统由数值计算与处理、交互绘图与图形输入输出、存储和管理设计制造信息的工程数据库等三大模块组成。近十年来,国际上推出的商用CAD系统种类繁多,功能近似或有一定差异。分析十几种通用的CAD系统,可归纳其主要功能如下:(1)造型功能。造型包括实体造型(Solid Modeling)和曲面造型(Surface Modeling)。系统应具有定义和生成体素的能力,以及构造实体模型的能力。系统还应具有根据给定的离散数据和工程问题的边界条件来定义、生成、控制和处理过渡曲面与非矩形域曲面的拼合能力,提供曲面造型技术。(2)二维与三维图形的相互转换。设计过程是一个反复修改、逐步逼近的过程。产品的

    7、总体设计需要三维图形,而结构设计主要用二维图形,二维与三维图形可进行相互转换,为设计绘图提供了极其有力的工具。(3)参数化设计。具有参数化设计功能的CAD系统,能使产品三维(包括二维)模型参数化,设计人员在任何阶段修改尺寸时,系统会自动完成相应实体形状的改变。参数化设计能真正将初次设计从生产过程中分离出来,通过标准化减少零件的种类和数量,增加设计成果的储备,以最快的速度适应市场变化,满足用户的需求。(4)三维几何模型的显示处理。系统应具有动态显示模型、消隐、彩色浓淡处理的能力,以便设计人员能直接观察、构思和检验产品模型,解决三维几何模型的复杂空间布局问题。(5)三维运动机构的分析和仿真。系统应

    8、具有对运动机构的参数、运动轨迹干涉检查的分析能力,以及对运动系统进行仿真的能力。(6)物体质量特征计算。可根据几何模型计算相应物体的体积、质量、表面积、重心、转动惯量、回转半径等几何特性,为工程分析提供必要的基本参数和数据。(7)有限元分析。系统应具有对产品模型的应力分布、强度、变形、振动等进行有限元分析的能力,以便为设计人员研究产品的受力、变形,描述应力提供分析技术。(8)优化。可对设计方案进行优选,以保证产品具有现代化设计水平。(9)极强的图形处理功能。图形处理功能包括画图、编辑功能,以及图形输出、标准件参数化图素、各类特征符号库等。(10)先进的二次开发工具。任何一种通用CAD系统都不可

    9、能同时满足各行各业、各种情况的需要,因此CAD系统提供先进、实用的二次开发工具是非常必要的。(11)数据处理与数据交换。系统应具有处理和管理有关产品设计、制造等方面信息的能力,以实现设计、制造、管理的信息共享,并达到自动检索、快速存取、不同系统间传输和交换的目的。实用的CAM系统大致分为以下两类:(1)CAM的直接应用。计算机与制造过程直接连接,对制造过程和生产设备进行监视与控制。计算机监视是指将计算机与制造过程连在一起,对制造过程和设备进行观察以及在加工过程中收集数据,计算机并不直接控制操作。而计算机控制则是对制造过程和设备进行直接的控制。有些档次较高的CAM系统既包括计算机监视,也包括计算

    10、机控制,形成了计算机监控系统。其具体内容包括CNC、DNC、CAT、FMS和机床的自适应控制(Adaptive Control,AC)等。(2)CAM的间接应用。计算机与制造过程不直接连接,而是以“脱机”(指设备不在计算机直接控制之下)工作方式提供生产计划、进行技术准备以及发出有关指令和信息等,通过这些可以对生产过程和设备进行更有效的管理。在此过程中,用户向计算机输入数据和程序,再按计算机的输出结果去指导生产。其具体内容包括计算机辅助NC编程,加工过程刀具轨迹生成,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计算机辅助生成工时定额,计算机辅助安排材料需求计划,计算机辅助车间(工段)管理等。CAPP是指在人和计算机

    11、组成的系统中,根据产品设计阶段给出的信息,人机交互地或自动地确定产品加工方法和工艺过程。一般认为CAPP的功能包括毛坯设计、加工方法选择、工艺路线制定、工序设计和刀具夹具设计。工序设计又包含机床和刀夹量具等的选择、切削用量选择、加工余量分配以及工时定额计算等。通过应用CAPP,计算机系统既可以全部或部分地进行工艺设计,又能以迅速和一致的方式向用户提供优化的方案。目前,有些人认为应用计算机完成设计过程中的数值计算、有关分析及计算机绘图就是CAD,利用软件进行自动编程便是CAM,应该说这是对CAD/CAM技术的片面理解和不全面的认识。设计是人类高度智能化的一种活动,往往贯穿了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包

    12、含产品的需求规划、概念设计、总体设计、结构设计、产品试制、生产规划、营销设计、报废回收等流程,从而最终实现产品从概念设计到实物、从抽象到具体、从定性到定量的生产过程,设计中既有大量的数值计算,也有众多的推理决策判断。从设计方法角度看,设计可分为常规设计、革新设计和创新设计等三类。目前,一般的CAD系统是以数据库为核心、以交互图形设计为手段,在建立产品几何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和优化设计对产产品的性能进行分析计算,而对推理和判断却做得不多,因此,在产品开发中,计算机只是作为一种辅助的设计工具,许多推理判断工作仍需由人工完成,所以人们将它称为计算机辅助设计。由于CAD/CAM技术是一个发展着的概

    13、念,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CAD、CAM内涵的理解也不完全相同,因此要给CAD、CAM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并不容易。一般认为,CAD是指工程技术人员在人和计算机组成的系统中,以计算机为辅助工具,通过计算机和CAD软件对设计产品进行分析、计算、仿真、优化与绘图,在这一过程中,把设计人员的创造性思维、综合判断能力与计算机强大的记忆、数值计算、信息检索等能力相结合,各尽所长,完成产品的设计、分析、绘图等工作,最终达到提高产品设计质量、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产品生产成本的目的。CAD的功能可以大致归纳为四类,即几何建模、工程分析、动态模拟和自动绘图。为了实现这些功能,一个完整的CAD

    14、系统应由科学计算、图形系统和工程数据库等组成。科学计算包括有限元分析、可靠性分析、动态分析、产品的常规设计和优化设计等;图形系统则包括几何造型、自动绘图、动态仿真等;工程数据库对设计过程中需要使用和产生的数据、图形、文档等进行存储和管理。把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集成在一起,称为CAD/CAM系统;把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工程和计算机辅助制造集成在一起,称为CAD/CAE/CAM系统。现在很多CAD系统逐渐添加了CAM和CAE功能,所以工程界习惯上把CAD/CAE/CAM称为CAD系统或CAD/CAM系统。一个产品的设计制造过程往往包括产品任务规划、方案设计、结构设计、产品试制、产品

    15、试用、产品生产等阶段,而计算机只是按用户给定的算法完成产品设计制造全过程中某些阶段或某个阶段中的部分工作,如图1.1.1所示。图1.1.1产品开发过程及CAD、CAE、CAM的范围1.1.2 CAD/CAM集成的概念集成的概念近40年来,CAD、CAPP、CAM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尤其是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计算机的应用日益广泛,几乎深入到与生产过程有关的所有领域,形成了许多计算机辅助的分散系统。如不考虑企业行政管理方面的因素,这些分散系统包括PPS、CAD、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CAE)、CAPP、CAM、计算机辅助质量管理(Comp

    16、uter Aided Quality,CAQ)、计算机辅助夹具设计(Computer Aided Fixture Design,CAFD)。这些独立的分散系统,分别在产品设计自动化、工艺过程设计自动化和数控编程自动化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采用这些各自独立的分散系统,不能实现系统之间信息的自动传递和交换,信息资源还不能共享。例如CAD系统设计的结果不能直接为CAPP系统所接受,进行工艺过程设计时,还需要人工将CAD输出的图样文档等信息转换成CAPP系统所需要的输入数据,这不但影响了效率的提高,而且在人工转换中难免发生错误。所以,随着计算机日益广泛深入的应用,人们很快认识到,只有当CAD系统一

    17、次性输入的信息及其产生的结果能为后续环节(如CAPP、CAM)继续应用时才是最经济和最合理的。为此,提出了CAD/CAPP/CAM集成的概念,并首先致力于CAD、CAPP和CAM系统之间数据自动传递和转换的研究,以便将已存在和使用的CAD、CAPP、CAM系统通过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集成起来。目前,这一技术已达到实用和逐步成熟阶段。利用数据传递和转换技术实现CAD与CAPP、CAM集成的基本工作步骤如下:(1)CAD设计产品结构,绘制产品图样,为CAPP、CAM过程准备数据。(2)经数据转换接口,将产品数据转换成中性文件(如IGES、STEP文件)。(3)CAPP系统读入中性文件,并将其转换为系

    18、统所需格式后生成零件工艺过程。(4)CAD、CAPP系统生成数控编程所需数据,并按一定标准转换成相应的中性文件。(5)CAM系统读入中性文件,并将其转换为本系统所需格式后生成数控程序。这样所形成的集成系统表达为CAD/CAPP/CAM,也可简写为CAD/CAM。CAD、CAPP和CAM之间密切的关系,也即CAD/CAM系统所具有的三大功能之间的关系可用图1.1.2所示的框图来表示。图1.1.2CAD、CAPP和CAM之间的关系1.1.3 产品生产过程与产品生产过程与CAD/CAM过程过程产品是市场竞争的核心。对于产品有不同的定义和理解。首先从生产的观点来看,产品是从需求分析开始,经过设计过程、

    19、制造过程后变成可供用户使用的成品,这一总过程也称为产品生产过程。产品生产过程具体包括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加工、装配过程。每一过程又划分为若干个阶段,例如产品设计过程可分为任务规划、概念设计、结构设计、施工设计等四个阶段;工艺设计过程可划分为毛坯的确定,工件的定位与夹紧,工艺路线设计,工序设计,刀具、夹具、量具等的设计与选择等阶段;加工、装配过程可划分为数控编程、加工过程仿真、数控加工、检测、装配、调试等阶段。在上述各过程、阶段内,计算机获得不同程度的应用,并形成了相应CAD/CAPP/CAM过程链,见图1.1.3。按顺序的生产观点,这是一个串行的过程链,但按并行工程的观点考虑到信息反馈,这也是

    20、一个交叉、并行的过程。图1.1.3 产品生产过程与CAD/CAM过程1.2 CAD/CAM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技术的应用和发展1.2.1 CAD/CAM技术的应用技术的应用目前,CAD/CAM技术已经渗透到工程技术和人类生活的几乎所有领域,成为一个令人瞩目的高技术产业,尤其是在机械、电子、航空、航天、兵器、汽车、船舶、电力、化工、建筑和服装等行业应用已较为普遍。CAD/CAM的发展把计算机的高速度、准确性和大贮存量与技术人员的思维综合分析能力结合起来,从而大幅度地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了产品的研制周期,提高了设计和制造的质量,节约了原材料和能源,加速了产品的更新换代,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目前,CA

    21、D/CAM技术的应用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近年来CAD/CAM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虽然已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依然很大。许多企业尽管引进了CAD/CAM系统,但其功能却没能得以充分发挥。因此,我们应抓紧时机,结合国情,积极开展CAD/CAM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工作,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加快企业现代化进程的步伐。1.2.2 CAD/CAM技术的历史沿革技术的历史沿革1.CAD/CAM集成技术的产生集成技术的产生CAD/CAM即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造,是一门基于计算机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与机械设计和制造技术相互渗透结合的、多学科综合性的技术。它随着计算机

    22、技术的迅速发展、数控机床的广泛应用及CAD/CAM软件的日益完善,在电子、机械、航空、航天、轻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989年,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对19651989年的25年间当代十项杰出工程技术成就进行评选,CAD技术名列第四。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曾在一篇报告中指出:“CAD/CAM对直接提高生产率比电气化以来的任何发展都具有更大的潜力,应用CAD/CAM技术,将是提高生产率的关键。”CAD/CAM技术为什么能在短短的40余年间发展如此迅速呢?归根到底是因为它几乎推动了整个领域的设计革命,大大提高了产品开发速度,缩短了产品从开发到上市的周期;同时,由于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用户对产品的质量、

    23、价格、生产周期、服务、个性化等要求越来越高。对于产品开发商来说,为了立足市场,必须使用先进设计制造技术,以缩短产品的设计开发周期,提高产品质量,最终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CAD/CAM技术便是首选之一。因此,作为先进制造技术重要组成部分的CAD/CAM技术,它的发展及应用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进步和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尤其是模具CAD/CAM技术对于现代大批量优质生产更具有重要意义。2.CAD/CAM发展历程发展历程1)CAD/CAM技术的发展历程从CAD/CAM技术诞生至今,它的发展始终与计算机技术、软硬件水平及相关基础技术(如计算机图形学、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的发展紧密相

    24、连。因此,我们在了解CAD技术发展历程的同时,也需要了解当时与CAD技术相关联技术的发展情况。在CAD技术和CAM技术诞生初期,它们是独立发展的,而CAM技术的发展促使了CAD技术的出现和发展。20世纪40年代末期,美国有一位叫约翰帕森斯的工程师构思并向美国空军展示了一种加工方法:在一张硬纸卡上打孔来表示需要加工的零件的几何形状,利用这张硬纸卡来控制机床进行零件的加工。当时美国空军正在寻找一种先进的加工方法以解决飞机外形样板加工的问题,因此美国空军对该构思十分感兴趣并大力赞助,同时委托麻省理工学院进行研究开发。1952年,麻省理工学院伺服机构实验室和帕森斯公司合作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数控机床,

    25、该机床在用于飞机螺旋桨叶片轮廓检验样板的加工中取得圆满成功。它是用含有某种指令的特定程序控制其运动并实现工件加工的:首先由人工编好程序并输入数控机床,然后执行程序实现零件的自动加工。用这种方法在编制复杂零件的加工程序时存在编程比较麻烦、周期长且容易出错等缺点。因为程序编制较难,所以限制了它的有效应用。针对这些问题,以该实验室D.T.Ross教授为首的研究小组开始着手研究一种能实现自动编程的系统,即APT(Automatically Programmed Tools)。APT是一套纯文字的计算机语言,主要由几何定义语句、刀具语句、宏指令与循环指令、辅助功能及说明语句、输入输出语句组成。编程人员首

    26、先描述需要加工的零件形状和刀具形状、加工方法、加工参数等,然后编制出零件的加工程序。1969年,美国United Computing公司成功地开发出了APT软件并取名为UNIAPT。APT软件经过软件开发商的发展,先后推出了APT-、APT-、APT-、APT-SS等版本,其功能不断扩充,APT-具有立体切削功能,APT-实现了曲曲面加工,APT-SS可雕刻表面。APT软件以语句为结构对加工零件的几何形状进行描述和定义,以应用软件对语句进行信息处理,最终生成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的工作原理,就是CAM技术的开端。因此,早期的CAM主要用于解决程序编制问题,APT也成为自动编程的一种形式以计算机语言

    27、为基础的自动编程。虽然以计算机语言为基础的自动编程方法解决了不少编程问题,但它仍存在许多明显不足,如缺少对零件形状和刀位轨迹进行模拟验证的功能使得加工容易出错;程序编制时因为没有图形而不直观,不能处理复杂零件尤其是有曲面的零件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美国飞机制造业的迅速发展,飞机气动外形的准确度要求逐渐提高,飞机结构也更加复杂,人们开始尝试着使用一种新的制造方法模线样板工作法,即在铝板上,按真实尺寸绘制飞机各部分的外形轮廓及与外形有关的结构零件图,再用这些模线图制作样板和工装,从而保证了飞机零件制造和装配的精度。在飞机制造中,这种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缺点是生产准备周期长、手工劳动量大。20

    28、世纪50年代中期,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一些飞机制造公司开始尝试用电子计算机建立飞机外形的数学模型,计算切面数据,再用绘图机输出这些曲线。这种方法大大提高了飞机的制造精度,缩短了生产准备时间,降低了人工工作量,这就是CAD技术的雏形。CAD技术从出现至今大致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1)孕育形成阶段(20世纪50年代)。该阶段最大的成果是:1950年麻省理工学院研制出了“旋风号”(Whirlwind-)形显示器,该显示器类似于示波器。虽然它只能用于显示简单的图形且显示精度很低,但它却是CAD技术酝酿开始的标志。随后,1958年Calcomp公司和Gerber公司先后研制出了滚筒式绘图仪和平板式绘图

    29、仪。显示器和绘图仪的发明,表明了该时期的硬件具有图形输出功能。(2)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20世纪50年代末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研制出将雷达信号转换为显示器图形的空中防御系统。该系统使用了光笔,操作者用它指向屏幕中的目标图形,即可获得所需信息,这便是交互式图形技术的开端。1962年,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的I.E.Sutherland发表了Sketchpad:一个人机通信的图形系统的博士论文,首次提出了计算机图形学、交互技术、分层存储符号的数据结构等新思想。他开发了人机对话式的二维图形系统SKET CHPAD,第一次证实了人机对话工作的可能性,为CAD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奠定

    30、了坚实的理论基础。I.E.Sutherland的博士论文中所提出的CAD技术的思想,成了该时期的重大成果之一。计算机技术、交互式图形技术等基础理论的建立与发展、图形输入输出设备(如光笔、图形显示器、绘图仪等)的成功研制及对图形数据处理方法的深入研究,大大推动了CAD技术的完善和发展。一个有力证据就是商品化CAD软件的出现和应用。如1964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和IBM公司联合开发的DAC-1(Design Augmented by Computer)系统,该系统主要用于汽车外形和汽车结构的设计。1965年,美国的IBM公司和洛克希德公司共同开发了CADAM系统,该系统具有三维造型和结构分析能力,广

    31、泛应用于工程设计、机械工业、飞机制造等行业。不过,该时期的CAD系统主要是二维系统,三维CAD系统也只是简单的线框造型系统,且规模庞大,价格昂贵。线框造型系统只能表达几何体基本的几何信息,不能有效表达几何体间的拓扑信息,也就无法实现CAM和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虽然CAD技术和CAM技术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中独立发展的两个分支,但随着CAD技术、CAM技术在制造业中的推广,二者间的相互结合显得越来越迫切。CAD系统只有配合CAM,才能充分显示它的巨大优越性;同样,CAM只有利用CAD技术所建立的几何模型,才能进一步发挥它的作用。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一些外国公司开始着手将计算机辅助设

    32、计系统和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进行集成,建立一个统一的应用程序库,并逐步形成统一的系统。United Computing公司向一家专门从事图形开发的公司购买其图形系统ADAM,并将ADAM与自己开发的UNIAPT软件结合起来,成为一套新的系统,并取名为UNI-GRAPHICS。1973年10月,在底特律召开的CAD/CAM会议上,United Computing公司向外界发布了该系统。(3)成熟推广阶段(20世纪70年代)。由于计算机硬件的快速发展,CAD技术进入了成熟推广时期,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CAD/CAM技术的公司,推出了具有代表性的CAD/CAM软件:1970年,美国Applicon公司第

    33、一个推出了完整的CAD系统;法国Dassault公司开发出基于表面模型的自由曲面建模技术,推出三维曲面造型软件CATIA;美国GE公司开发的CALMA;美国麦道飞机公司的UG等。1974年,人们开始把CAD系统和生产管理及力学计算相结合,1975年,发展为CAD/CAM集成系统。该时期CAD技术的应用主要是“交钥匙系统”(Turnkey System),即软件服务商提供以小型计算机为基础、软硬件齐备的CAD系统。曲面造型系统的出现是这一时期在CAD技术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被认为是第一次CAD技术革命。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IBM公司和法国Dassault公司联合开发了CATIA系统,该系统以

    34、自由曲面造型方法表达零件的表面模型,使人们从简单的二维工程图样中解放出来。曲面造型技术的出现及应用,虽解决了CAM的表面加工问题,但不能表达质量、重心、体积、转动惯量等几何物理量,因此无法实现CAE。(4)广泛应用阶段(20世纪80年代)。随着微型计算机的飞速发展,CAD系统逐渐开始从小型计算机向微型计算机转化,这为CAD技术的广泛应用创造了良好的硬件条件。这一时期在CAD技术方面主要的技术特征是实体造型理论的建立和几何建模方法的出现,构造实体几何法(CSG)和边界表示法(B-mp)等实体表示方法在CAD软件开发中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实体造型技术的出现,统一了CAD、CAE、CAM的表达模型,从

    35、而使得CAE技术成为可能并逐渐得到应用。因此,实体造型技术被认为是第二次CAD技术革命。1979年,SDRC公司开发出了第一套基于实体造型技术的大型CAD/CAM软件I-deas。20世纪80年代中期,CV公司的一些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比无约束自由造型更新颖的造型技术参数化设计,但CV公司否决了这一技术提案,参与策划的技术人员便离开了CV公司,成立了PTC公司,并于1988年推出全球第一套基于参数化造型技术的CAD/CAM软件Pro/E,获得巨大成功。参数化实体造型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基于特征、全数据相关、全尺寸约束、尺寸驱动。参数化实体造型技术成为CAD技术发展史中的第三次技术革命。20世纪80年

    36、代后期,SDRC公司的技术人员对参数化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1990年,经过几年的研究探索之后,发现参数化技术存在不少缺点,如全尺寸约束这一要求大大限制了设计人员创造能力的发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Gossard教授提出一种新的造型技术变量化设计。变量化设计采用非线性约束方程组联立求解,设定初始值后用牛顿迭代法进行精化;同时,变量化设计扩大了约束的类型,除了几何约束外,还引入力学、运动学、动力学等约束,使得求解过程不仅含有几何问题,也包含了工程实际问题。众所周知,已知全部参数的方程组进行顺序求解比较容易。而在欠约束情况下,方程联立求解的数学处理和软件实现的难度则大大增加。但是,经过了三年的

    37、努力,1993年,SDRC公司推出了基于变量化设计的全新体系结构的I-DEAS Mater Series软件。变量化设计既保留了参数化设计的优点(如基于特征、全数据相关),又克服了参数化设计的不足(如全尺寸约束),因此,变量化设计技术被认为是CAD的第四次技术革命。CAM也由简单的NC机床逐步发展成CNC、DNC、FMS等。在生产的准备工作和组织管理方面也出现了CAPP、CAFD、计算机辅助编程、PPS、CAQ等一系列独立的计算机辅助系统,对加工过程进行监控、自动检测和自动化管理等。(5)标准化、智能化、集成化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CAD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标准化愈显迫切和重要。从1

    38、977年推出CORE图形标准以来,陆续出现了与应用程序接口有关的标准、与图形存储和传输有关的标准和与虚拟设备接口有关的标准,这些标准的制订和采用对CAD技术的推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将人工智能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引入CAD系统是CAD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结合大大提高了设计的自动化程度。专家系统ES(Expert System)是人工智能在产品和工程设计中最早获得成功应用的一个领域,它在产品设计初始阶段,特别是在概念设计和构思评价阶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CAD技术与CAM、CAE等技术的集成形成了广义的CAD/CAM系统。CAD/CAM系统的构建实现了信息集成和

    39、功能集成,CIMS则是更高层次的集成。它包括了产品几何、加工、管理等全方位的信息。2)CAE技术的发展历程CAE是指以现代计算力学为基础、以计算机仿真为手段,对产品进行工程分析并实现产品优化设计的技术。这里所指的工程分析包括有限元分析、运动机构分析、应力计算、结构分析、电磁场分析等。在产品设计中,CAD技术完成了产品的几何模型的建立,但是对于设计是否合理、产品能否满足工程应用要求,则需对模型进行工程分析、设计优化,并根据需要对几何模型进行必要的修改,使产品最终满足有关要求。CAE是CAD/CAM进行集成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因此有些学者认为CAE应属于广义CAD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大型商

    40、业化CAD/CAM软件中,CAE是该软件的重要功能模块。CAE技术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技术探索阶段(20世纪6070年代)。20世纪50年代,飞机逐渐由螺旋桨式向喷气式转变。为了确定高速飞行的喷气式飞机的机翼结构,必须对其动态特性进行精确的分析计算。1956年,美国波音飞机公司开发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有限元法,并把它应用于飞机生产;1967年,SDRC公司成立并于1968年发布了世界上第一个动力学测试及模态分析软件包;1970年,SASI公司成立,开发了ANSYS软件。(2)蓬勃发展阶段(20世纪7080年代)。1977年,MDI公司成立,其主导软件ADAMS广泛应用于机械系统运动学

    41、、动力学仿真分析;1978年,ABAQUS软件应用于结构非线性分析;1982年,CSAR公司成立,所开发的CSA/Nastran软件主要应用于大结构、流-固耦合、热学、噪声分析等;1989年,ES-KD公司成立,发展了P法有限元程序。(3)成熟推广阶段(20世纪90年代)。CAE软件开发公司注意不断增强自身CAE软件的前、后置处理能力并积极开发与应用CAD软件的专用接口,使CAE技术逐渐走上了与CAD/CAM集成的轨道。1.2.3 CAD/CAM技术的发展趋势技术的发展趋势1.CIMSCIMS是CAD/CAM集成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是一种计算机化、信息化、集成化、智能化的制造系统,是在自动化

    42、技术、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及其软件,将制造工厂全部生产活动所需的各种分散的自动化系统有机地集成起来,能适合于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的高柔性的先进制造系统。它能有效地缩短生产周期,强化人、生产和经营管理之间的密切联系,减少再制品,压缩流动资金,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应用CIMS输入的是产品的要求和信息,输出的则是制造好的合格产品。在CIMS中,人参与的工作会更少,这是未来工厂自动化的前景。CIMS的核心技术是CAD/CAM技术。CIMS的核心是实现企业信息集成,使企业实现动态总体优化,产品达到上市快、质量高、成本低、服务好的标准,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与生存能力。CIMS又称计算机

    43、综合制造系统,它是在网络、数据库支持下,由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为核心的工程信息处理系统,以计算机辅助制造为中心的加工、装配、检测、储运、监控自动化工艺系统和经营管理信息系统所组成的综合体。2.智能化智能化CAD/CAM系统系统随着CAD/CAM技术的发展,除了集成化之外,人们还将人工智能技术、专家系统应用于CAD/CAM系统中,形成智能化的CAD/CAM系统,使其具有人类专家的知识与经验,具有学习、推理、联想和判断功能及智能化的视觉、听觉和语言能力,从而解决那些以前必须由人类才能解决的复杂问题。因此,基于知识的智能化的专家系统也是CAD/CAM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产品的生产过程是需要建立在大量的知

    44、识和经验基础上的。所谓专家系统,就是一个存贮有大量知识和经验的知识库的计算机软件系统。知识库中的知识与经验来源于很多有关的人类专家的知识与经验的总结。专家系统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使计算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人进行推理、判断和模拟人设计的思维过程,从而解决那些以前必须由人才能解决的复杂问题。一个成功的专家系统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达到甚至于超过单个人类专家的水平。此外,专家系统具有对所选择的方案进行解释的功能。一些应用实例表明,借助于基于知识的专家系统,设计人员可以从中学到本身不具备的知识。专家系统的出现,将计算机在设计、制造中的应用推向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这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在意义的发展方向,它可以

    45、在更高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层次上,给技术人员以更有效的帮助。3.并行工程并行工程并行工程(Concurrent Engineering)是随着CAD/CAM、CIMS技术发展提出的一种新的系统工程方法。这种方法的思路,就是并行的、集成的设计产品及其开发的过程。它要求开发人员在设计阶段就考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所有要求,包括质量、成本、进度、用户要求等,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产品开发效率及一次成功率。并行工程的关键是用并行设计方法代替串行方法(顺序法),图1.2.1为两种方法示意图。由图1.2.1可见,在串行方法中信息流向是单向的;而在并行法中,信息流向是双向的。图1.2.1两种设计方法示意图4.分布式网

    46、络化分布式网络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网络已成为计算机发展进入新时代的标志。所谓计算机网络,就是用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将分散在不同地点的多台计算机,按一定网络拓扑结构连接起来。这些功能使独立的计算机按照网络协议进行通信,实现资源共享。CAD/CAM技术日趋成熟,可应用于越来越大的项目。由于这类项目往往不是一个人,而是多个人、多个企业在多台计算机上协同完成,因此分布式计算机网络系统非常适用于CAD/CAM的作业方式。同时,随着Internet网的发展,可针对某一特定产品,将分散在不同地区的现有智力资源和生产设备资源迅速组合,建立动态联盟的制造体系,以适应全球化制造的发展趋势。5.先进设计技

    47、术和制造方法得到应用和推广先进设计技术和制造方法得到应用和推广1)面向X的设计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各企业已越来越重视快速推出新产品以占领市场,因此新产品开发的成功率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据统计,在新产品的各种方案中只有6.5%能够制造出实际产品,而制造出的产品能够商品化的比例一般不足15%,商品化的产品进入市场后一般又约有半数未能获得成功,这样一来,新产品方案中真正能成功的不到0.5%。人们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之后,发现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只是注重了设计本身,而对产品在制造、装配、成本、质量、经营、销售、维修等方面的影响因素考虑不够,这就埋下了“隐患”。为在产品的策划设计阶

    48、段就能对后续阶段可能出现的诸多影响因素加以全面的考虑,产生了面向X的设计,即DFX(Design For X),其中X可以代表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各种因素,如制造、装配、成本、质量、检验、经营、销售、环境、使用、维修等。DFX使设计者在早期就能考虑设计决策对后续的影响。目前较为成熟的DFX技术有:(1)面向制造的设计(DFM)。此处的制造在习惯上一般是取它的狭义定义,即主要包括加工和装配两个方面,因此又可分为面向加工的设计(DFM)和面向装配的设计(DFA)。前者强调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加工因素,即可加工性和加工的经济性;后者则要求在设计过程中考虑装配因素,即可装配性、装配的经济性。(2)面向质量的设

    49、计(DFQ)。它强调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就综合考虑到一切与产品质量有关的活动,将质量管理与控制活动融入设计中,保证设计的完善性。(3)面向成本的设计(DFC)。它在设计阶段综合考虑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加工制造、装配、检测、维护等多种成本因素,并根据成本原因及时进行设计修改,从而达到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4)面向维修的设计(DFS)。它要求在产品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产品的维护、保养和维修问题,因此在产品设计目标中要包括维护简单、保养方便、修理工作容易进行等。由于产品的维修一般都涉及产品的拆卸和重装,因此DFS要考虑如何降低拆卸和重装的难度,减少维修的时间,同时采用模块化设计、尽量采用标准件和通用件,以降低

    50、维修的成本。(5)面向环境的设计(DFE)。它的基本目标是设计制造绿色产品,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产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消耗的资源最少,对操作者的危害最低,产品可以回收利用,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2)绿色设计与制造自20世纪中期尤其是70年代以来,全球性环境恶化达到了很严重的程度,引起人们的极大忧虑。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人们不得不共同采取行动来保护环境,以确保人类社会能持续健康发展。由此,绿色设计和绿色制造技术获得了显著的发展。绿色设计又称生态设计、环境设计、生命周期设计或环境意识设计等,是由绿色产品而引申出的一种设计方法。产品能否达到绿色标准要求,其决定因素是该产品在设计时是否采用绿色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机械CAD CAM技术》课件第1章.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8115524.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