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语文六年级上册《有的人》名师指导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统编教材语文六年级上册《有的人》名师指导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由用户(touxinliang18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有的人 统编 教材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有的 名师 指导 指点 指示 公开 公然 教学 设计 下载 _六年级上册_部编版(统编版)_语文_小学
- 资源描述:
-
1、28* 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教学目标: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3.能借助本单元的课文和相关资料,感受鲁迅形象。教学重点:朗读诗歌,体会情感。教学难点:借助资料,感受鲁迅形象。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导入1.猜测人物有这样一个人,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有这样一个人,他以笔为枪、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中国的“民族魂”;有这样一个人,他在自嘲里写到: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逐行出现)2. 了解背景(1)教师出示收集的资料:读了这段资料,你对这首诗有什么了解? 我和鲁迅并
2、没有见过面,也没有通过信,这首诗是参观了他的故居归来有感而写的,这岂不是 “即兴”之作?是的,它是“即兴”之作,但是我写它确是有着深厚的生活基础和深刻的思想感受的。所以,它的思想内容是深厚的,耐人寻思回味的。两种人,两种人生观的鲜明对比,使它有着永恒的意义,所以受到读者欢迎,反应强烈。 (选自臧克家全集 第十二卷,时代文艺出版社,2002年) (2)交流。 臧克家是在和鲁迅没有见过面也没有通过信的情况下写下这首诗的。 臧克家通过对比写了两种人。 这首诗很受读者欢迎。(3)出示副标题。教师补充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板块二:初读课文,感受写法1.回顾朗读现代诗的方法,唤醒经验。 提问:同学们在四
3、年级学过几首现代诗,还记得朗读现代诗要注意什么吗? 预设:关注标点、诗行及诗节之间的停顿,读出节奏感、韵律感;读出感情。 2.朗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1)出示学习任务:自由朗读诗歌,读通顺、读正确。 (2)指名朗读(开火车一人一小节)。 重点指导“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引导学生关注没有标点的地方,分行本身就是一个标点。3.小组对读,发现写法(1)师:读着读着,你是否发现了这首诗的一些特点? 预设: 本诗为总分结构。 诗歌写了两类人的对比。(预设:一个是指反动派、剥削压迫人民的人,一个是指像鲁迅这样的,服务人民、造福人民的。)对两类人的态度的对比(对前一种人的憎恨、对后一种人的赞
4、颂。)两类人不同结局的对比第2、3、4小节和第5、6、7小节是对应的。诗歌2-4小节,(两类人对人民的不同态度)5-7对比的是?(两类人的不同结局)4精读第一小节(1)对于这样的人,诗中有一小节对他们进行了总的概括。作者怎么形容这两类人呢?用文中的话来回答。(2)请你自由读读,读懂了什么?追问,那你怎么理解“活”和“死”。(板书:虽生犹死 虽死犹生)(3)难怪巴金的回忆录:“他不会死,他会活起来!他怎么会死呢?他那抽着烟含笑谈话的姿态永远不会再我眼前消去” 鲁迅先生虽死犹生。板块三:范例教学,学习诗歌第2小节过渡句:我们都知道,这首诗是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而创作,可诗中却一句也没提鲁迅,那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