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陕西省安康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docx

  • 上传人(卖家):523738114@qq.com
  • 文档编号:8106872
  • 上传时间:2024-11-29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8.58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陕西省安康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docx》由用户(523738114@qq.com)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陕西省 安康市 2023 2024 学年 一下 学期 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下载 _考试试卷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陕西省安康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木叶”是什么呢?按字面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可为何古诗中少见用“树叶”呢?一般的情况,大概遇见“树叶”的时候就都简称之为“叶”。这当然可以说是诗人们文字洗练的缘故。然而一遇见“木叶”,情况就显然不同,诗人们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可见洗练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那么“树叶”为什么无人过问呢?自从屈原在九歌里吟唱出了“袅袅兮秋风,洞

    2、庭波兮木叶下”一句,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便将其一用再用,熟能生巧。而在诗歌的语言中,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如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从“木叶”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字。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凭借概念,也就由此可见。那么,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呢?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例如吴均的答柳恽说:“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当然也可以。曹植的野田黄雀行说:“

    3、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这里的“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高树多悲风”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寒风扫高木”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要说明“木”字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诗人们将语言形象中的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

    4、形成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更多地想起树干,而很少会想到叶子。而“树”呢?它具有繁茂的枝叶,它与“叶”都带有浓荫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圜”,这里的“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十分一致。由此可见,“树叶”并不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些什么,而“木叶”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木”不但让我们想起树干,而且还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就树干而论,一般是褐绿色,这与叶也比较相近。至于“木”呢,它可能是透着黄色,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

    5、不是湿润的,如我们所习见的门闩、棍子等。这种关于“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使“木叶”带上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有着疏朗清秋的气息。至于“落木”,则比“木叶”还显得空阔,它连“叶”字所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摘编自林庚说“木叶”,有删改)材料二:所谓“移情作用”,指人在聚精会神中观照一个对象自然或艺术作曲时,由物我两忘达到物我同一;把人的生命和情趣“外射”或移注到对象里去,使本无生命和情趣的外物仿佛具有人的生命活动,使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也显得有人情。移情作用是极端的凝神注视的结果,它是否发生以及发生时的深浅程度都随人随时随境而异。诗文的妙处往往都从移情作用得来。例如“菊残犹有傲霜枝”

    6、句的“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句的“相看”和“不厌”,都是原文的精彩所在,也都是移情作用的实例。从移情作用,我们可以看出内在的情趣常和外来的意象相融合而互相影响。每个诗的境界都必有“情趣”和“意象”两个要素。情趣是可比喻而不可直接描绘的实感,如果不附丽到具体的意象上去,就根本没有可见的形象。我们抬头一看,或是闭目一想,无数的意象就纷至沓来,不成章法,不具生命,必须有情趣来融化它们,贯注它们,才内有生命,外有完整形象。这个道理也可以适用于诗的欣赏,诗的境界也是情趣和意象的契合。比如说姜夔的“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一句词,便含有一个情景契合的境界,他在写这句词时,须先从自然中见到这种意境,

    7、感到这种情趣,然后把它传达出来,这个过程既是在创造也是在欣赏。作为欣赏者,我必须要使用心灵综合作用,融入自己的情趣,从词句中领略出姜夔原来所见到的境界,我既是在欣赏也是在创造。因为有创造作用,我所见到的意象和所感到的情趣和姜夔所见到和感到的便不能绝对相同,也不和任何其他读者所见到和感到的绝对相同。每人所能领略到的境界都是性格、情趣和经验的返照,而性格、情趣和经验是彼此不同的。不但如此,同是一首诗,你今天读它所得的和你明天读它所得的也不能完全相同,因为性格、情趣和经验是生生不息的。诗与其他艺术作品都各有物质的和精神的两方面。物质的方面如印成的诗集,它除了受天时和人力的损害以外,大体是固定的。精神

    8、的方面就是情景契合的意境,时时刻刻都在“创化”中。真正的诗的境界是永远新鲜的。(摘编自朱光潜诗论,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木”能够让人想到树干,同时因其在视觉和触觉方面具有普遍的潜在的暗示性,为“木叶”带上了落叶的微黄干燥之感。B“树”与“叶”的形象十分一致,而诗人们为了追求文字的洗练,常常将“叶”字独用,所以古诗中很少见到“树叶”这一意象。C情趣需附丽于意象方能具体可见,意象需由情趣贯注才能拥有生命和完整形象,两者相辅相成,诗文的妙处由此而生。D因为性格、情趣和经验存在个体差异且生生不息,故读同一首诗,每个人所见的意象与作者和其他读者都不完全相同。2根

    9、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屈原首创了“木叶”,此后的诗人们便将其一用再用。这种做法和朱光潜所说的“真正的诗的境界是永远新鲜的”的观点矛盾。B“菊残犹有傲霜枝”中的“傲”是诗人凝神注视菊花残枝时,人的感情与菊花残枝的特点互相融合之后所产生的移情的效果。C朱光潜认为“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一句情景契合,是因为他读诗时先从自然中见到意境,感到情趣,然后把它传达出来。D艺术都各有物质的和精神的两个方面,物质方面是固定的,精神方面却时刻都在“创化”,这是因为读者既在欣赏也在创造。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的诗句不能充分体现“诗的境界是情趣和意象的契合”观点的一项是()A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0、。(杜甫春望)B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杜甫漫兴其五)C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D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4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写内容都与“意象”有关,但论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概括。5林庚在比较“高树多悲风”与“寒风扫高木”两句诗时,获得了“高树”饱满、“高木”空阔的感知,这给我们欣赏诗歌提供了哪些启示?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李二的狗于新良大嵩卫城靠海,出了南城门,走几步就是海了。遇到大潮,把城门打开,海水漫进城里,待退潮时,把城门关上,水退去,好多鱼鳖虾蟹就会搁浅在街面上,老人小孩去捡拾。

    11、壮年人坐在廊檐下,叼着旱烟袋不挪窝。他们的本事在海里。大嵩卫城把出海捕鱼叫打鱼;海里鱼虾多,叫鱼虾厚。鱼虾厚,打上来,卖不了、吃不完咋办?撒上盐,风吹日晒,晾鱼干、晒虾仁沿着城墙根儿,一晒能晒出好几里地去。晒好了耐储存、耐运输,能储存好长时间,也能运输到好远的地方。李二干的就是这活儿。李二之所以不出海打鱼,是因为他晕船,怎么锻炼也不行。实在没招儿,就干上了赶脚的行当,牵着十几匹骡子,驮着晒好的鱼干货,“嘎嗒、嘎嗒”一走数日或者数十日,去往内陆的州府。当然了,回来的时候,也带回许多当地的特产,许多人围着看。赶脚的行当一般两三个人,路上好有个照应。李二独个儿,带着两条狗。行路的时候,狗前跑后颠,稍

    12、有点风吹草动,就警觉了。夜晚打尖露宿,也由狗来守护,李二也能安心歇息。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处处难。赶脚的活儿,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比如天气变化,比如小病小难,比如道上的各路朋友这些都要考虑到。李二人缘不咋地,城里没人说他好,原因在于干的是钱老爷的买卖,不肯给旁人捎带东西。钱老爷知道了,哈哈笑着说:我说他好就行了。因此李二每次回来,钱老爷给的打赏都少。李二接到赏钱第一件事就是买回个猪头,“咕嘟咕嘟”好熟了凉透,分给两条狗吃。钱老爷也喜欢李二的狗,扔肉包子去喂狗。狗不仅不吃,反而呲牙咧嘴冲着钱老爷就是一通咆哮。李二见状忙解释,说出门在外害怕歹人毒死狗、盗抢货物,因此把狗训练得只吃他给的食物,

    13、别人投食,狗认为是害它。钱老爷听了笑着说,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呀。狗是李二的狗。但骡子是钱老爷的,回来一趟,不仅歇人歇狗,还要歇骡子,梳毛、增膘、修蹄堂这是大老张的活儿。李二领了赏钱,都会请大老张喝酒,因为把骡子伺候好了,出门路上才能顺顺当当少出问题。当然了,李二也想多讨点牲口经,路上用得上。这一回,大老张喝了杯中酒,笑着说:训练狗不吃旁人投食,你有啥绝招儿?李二说:包两样肉馅饺子,一样和辣椒面,一样不和辣椒面,让别人投辣椒面饺子,我投没有辣椒面的,反复几次,狗就训练好了。大老张说:就这么简单?李二说:就这么简单。大老张不相信,绝招哪能轻易出口,李二说的肯定是假的。钱老爷听了笑着说:我都忘了这茬

    14、儿,你居然还记得。大老张说:小人跟着老爷,总得多留点心,必要时帮着老爷排忧解难。钱老爷说:李二说的是不是绝招儿,你养条狗试试不就知道了。大老张就养了一条狗,包了两样肉馅饺子,一样和辣椒面,一样不和辣椒面,他投辣椒面饺子,让钱老爷投没有辣椒面的饺子。钱老爷说:这是为哪般呢?大老张说:老爷前几日不是说李二说的是不是绝招儿,让养条狗试试吗?钱老爷笑了,说:瞧我这记性。于是,钱老爷投没有辣椒面的肉饺子喂狗,狗欢喜得直摇尾巴。大老张投和了辣椒面的肉饺子喂狗,狗被辣得直晃脑袋,冲大老张汪汪直叫唤。钱老爷笑了。大老张也跟着笑了。过了一些日子,狗果然只吃钱老爷投喂的食物,别人投的食物一概不吃。即使大老张扔猪头

    15、肉给狗,狗也不吃,相反还呲牙咧嘴冲着他直叫。大老张说:看来李二没撒谎,的确是实话。钱老爷笑着说:既然证明了,那你就继续好生喂你的骡子去吧。大老张开始烦恼了,养的狗平时挺好的,一到喂食的时候就闹脾气。没法子,大老张只好带着狗去找钱老爷喂食。钱老爷起初挺有兴趣的,投喂了几次之后,钱老爷笑着说:大老张啊,我成了给你喂狗的人了。大老张听了,脸色红了又黄,半天没能再说话。这天晚上,钱老爷外出归来,闻到一阵狗肉香,一问,说是大老张把养的狗杀了好了肉。钱老爷不高兴了,让人找来大老张,问怎么把狗杀了?大老张愤恨地说:这狗惹得老爷不高兴,我才下的手钱老爷愣了愣,然后就把笑容放到脸上说:是狗惹我不高兴吗?又过了一

    16、些日子,一阵清脆的骡子蹄声伴随着狗吠声由远而近,出门数十日的李二又驮运着货物回来了。钱老爷站在高高的台阶上说:李二,这趟出门,受累辛苦啦!李二高声答:干这一行,受累辛苦不应当的嘛,老爷多给赏钱就成!卸下货物,李二牵着骡子去牲口棚,迎候的不是大老张,而是一个陌生的小伙子。李二问:大老张呢?小伙子说:大老张被钱老爷赶走了。李二问:为什么呢?小伙子说:听说是不好生喂牲口,反倒去养狗,这不是吃饱撑的嘛!李二把骡子一一交接好,然后就转身往外走,边走边想:养狗有啥不好,我不就养了两条狗吗?每次出门在外,都能帮我很大的忙想不明白就不想了,李二惦记着赶紧揣着赏钱去买个猪头好给狗吃,自己也捎带买上二两酒,好好喝

    17、上一口,这一路,可真是累死了。(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赶脚一般都是两三个人一起,李三却只带着两条狗,可见这两条狗对李二的重要性。B面对大老张质疑李二养狗的绝招,钱老爷表面笑着说忘了,其实心里一直惦记着。C大老张“脸色红了又黄,平天没能再说话”,表明他已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妥。D钱老爷虽对大老张让自己一直喂狗有不满,但大老张又把忠心于钱老爷的狗杀了,这让他很生气。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二赶脚带回许多内陆的特产,“许多人围着看”,此句看似困笔,实则为后文“不肯给旁人捎带东西”作了铺垫,使情节发展较为合理,同时也利于表现人物形象。B李二

    18、的狗与大老张养的狗形成鲜明对比,前者在外出力,回来受到呵护,时常能吃到李二给它们买的肉,而后者却最终被大老张杀了肉吃掉了。C小说语言通俗易懂,多用口语,如“嘎嗒、嘎嗒”“咕嘟咕嘟”“你有哈绝招儿”“直晃脑袋”“直叫唤”等,读来亲切自然,同时也富有生活气息。D结尾部分通过对人物语言,心理进行描写,点明大老张被赶走的原因,其中“反倒去”“吃饱撑的”等词语凸显了小伙子对大老张的厌恶之情。8请简要分析小说开头部分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9题目为“李二的狗”,小说为何用大量笔墨写大老张养狗的故事?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认识。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

    19、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欲西入秦。辞于荀卿曰:“斯闻得时无怠,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此禽鹿视肉,人面而能强行者耳。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故斯将西说秦王矣。”至秦,会庄襄王卒,李斯乃求为秦相文信侯吕不韦舍人。不韦贤之,任以为郎。李斯因此得说秦王。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

    20、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 离其君臣之计,秦王乃使其良将随其后。秦王拜斯为客卿。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亦在逐中。斯乃上谏逐客书,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官至廷尉。二十余年,竟并天下,尊主为皇帝,以斯为丞相。(节选自史记李斯列传)材料二: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

    21、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𫘝𫘨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节选自李斯谏逐客书)10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

    22、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世而恶A利B自C托于无D为E此非士之情也F故斯将西G说秦王矣。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史记李斯列传的“传”是记载某人一生事迹的文字,与左传的“传”的意思不同。B材料一“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与材料二“藉寇兵而赍盗粮”两句中的“赍”字意思相同。C黔首,指平民、老百姓,平民百姓以黑巾覆头,故称“黔首”,材料中“布衣”“人民”都指百姓。D“丹青”中的丹、青本是两种可作颜料的矿物,因此丹青也成为绘画艺术的代称,后也用来指代史册、史籍。12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中,李斯观鼠之境遇,受到人生启发。李斯原是小吏

    23、,他看到厕所老鼠与粮仓老鼠由于环境不同,生活状态也不同,因此产生改变自身处境的想法。B材料一中,李斯西游秦国,先得到秦相吕不韦赏识,为郎官;后为长史辅佐秦王,向秦王献计对付诸侯,显示出高超的政治能力。C材料二列举了秦王搜罗秦国之外各地色、乐、珠玉的行为,意在揭露秦王一味贪求视听享乐而轻视人民、不顾天下大众疾苦的本质。D材料二称五帝三王无敌于天下的原因是他们能做到土地不分方位、人才不论国别,这为秦王树立了不分地域、广纳人才的榜样。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2)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14李斯为何要离

    24、楚事秦?请根据材料一概括理由。三、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夜筝白居易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闇低容。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注:闇:通“暗”。15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中的“紫袖”“红弦”分别代指弹筝人与筝,暗示了弹筝女子形象的美好,“明月”照应了题目中的“夜”。B次句写弹筝。连用两个“自”字,写出了女子全神贯注于筝乐的神态,也表现了她的处境孤单。C三、四两句采用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写法,写筝声传达出的情感和感人效果,含蓄蕴藉,给人以遐想。D这首诗在写景上与琵琶行(并序)相似,都写到了月亮,采用了“以哀景写哀情”的正衬手法,借景物传达情

    25、思。16有学者认为,夜筝是琵琶行(并序)的一个精妙的缩本。简要分析这首诗与琵琶行(并序)在写法上的异同。四、名篇名句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苏轼赤壁赋中,“苏子”在抒发了对“水”与“月”的感慨之后,从“变”的角度看待天地富有哲理的句子是“ , ”。(2)“沂水春风”比喻深受孔学的教育与熏陶,出自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 , ”。(3)杜甫登岳阳楼“ , ”写出了洞庭湖烟波浩渺的雄浑景象。五、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大学毕业后,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公社的秘书。公社位于冀东一个有山有水的偏僻山区,距离县城约50华里,名字很好听,叫梨树公社。那时候,我有着一股“

    26、 ”的劲头,从县城步行出发,一路 ,约莫四个小时的工夫,才到达目的地。一路上,我觉得一切都那么新奇天空是湛蓝的,溪水是清澈的,山峦是苍翠的,间或有炊烟在山窝间袅袅升起,充满了诗情画意。到了工作地点,已是晌午时分。当天,公社干部大多数去村里蹲点抓工作了,书记专门交代和我分在一个宿舍的小王老师留下来安顿我。小王老师热情地接过我手里的行李,朗声说:“欢迎大学生来到我们公社!”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天空湛蓝,溪水清澈,山峦苍翠,间或有炊烟升起,充满了诗情画意”亦可,为什么说原句的表达效果更好?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德国一项调查发现,全球成年人平均饮酒量

    27、有上升趋势。其中 。以法国为例,法国人平均每年摄入19公升酒精。调查亦发现中等收入国家,包括中国、印度及越南的人均饮酒量节节上升,预计2030年中国人均饮酒量达10公升。德国德累斯顿临床心理学与心理治疗研究所调查后发现全球成人人均酒精摄入量由1990年的每年6.5公升,上升至2017年的7.15公升,预计2030年将进一步增至7.6公升。饮酒量最高的国家为东欧国家摩尔多瓦。 ,该国成年人每年平均饮用15公升酒精。在地域方面,中欧及东欧国家成年人饮酒量仍为最高。其中一些人属于“危险性饮酒”,他们会在非吃饭时间饮酒、在公共场合饮酒以及无规律地饮酒,因饮酒造成的危险可能性也较大。研究人员曼非表示,1

    28、990年饮酒量最高的国家多数为高收入国家,然而近来, ,中等收入国家包括中国、印度及越南正后来居上。根据调查显示,2017年中国男性成年的纯酒精摄入量为每年11公升,多为烈酒及啤酒,女性摄酒量则远少于男性,为每年3公升。研究预计中国人的饮酒量将进一步上升。20下列句子中的“会”和文中加点的“会”,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周一各科室会诊。B只可意会,不可言传。C四月第二周这个小镇赶会。D他不会不来。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六、作文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在全国第三届草书作品展上,年轻书法家谭桥获得最高奖。几位颇有水平的书法家认为他的获奖作品有点“神仙难认”的感觉。的确草书难以排认,但它是有合乎法则的讲究的。谭桥也承认自己的草法并不严谨,但他在创作中艺术地进行了超乎定格的处理。书法创作如此,生活营造如此,人生演绎也是如此。请结合上述材料,以“合乎法则与超乎定格”为主题,谈谈你对这件事的感悟和思考。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试卷第9页,共10页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陕西省安康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8106872.html
    523738114@qq.com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