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课件第五章.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课件第五章.ppt》由用户(momomo)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 现代 交换 原理 技术 课件 第五
- 资源描述:
-
1、第五章 ATM与IP交换技术 5.1 ATM交换概述交换概述 5.2 ATM体系结构体系结构 5.3 ATM交换原理交换原理 5.4 ATM网络信令网络信令 5.5 TCP/IP协议协议 5.6 IP交换技术概述交换技术概述 5.7 MPLS交换技术交换技术 5.8 小结小结 习题习题 5.1 ATM交换概述交换概述随着社会需求和计算机及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传递和处理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信息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其中对音频、视频、高速数据传输、远程教学、VOD等宽带新业务的需求迅速增长。早期各种网络都只能传输一种业务,如电话网只能提供电话业务,数据通信网只能提供数据通信业务,这对于用户和网络运营
2、者来说都是不方便和不经济的,因此人们提出了综合业务数字网(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ISDN)的概念,希望能够用一种网络来传送多种业务。ISDN的概念于1972年提出,由于当时的技术和业务需求的限制,首先提出窄带ISDN(N-ISDN),目前N-ISDN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在中国早期的N-ISDN业务被称做“一线通”,它可以提供两个或多个通道,可以实现电话和上网信道分离,很受欢迎,目前全世界已经有许多比较成熟的N-ISDN网。但是由于N-ISDN存在着带宽有限、业务综合能力有限、中继网种类繁多、对新业务的适应性差等不足,因此用户希望能够使用灵活性更大
3、、带宽更宽、业务综合能力更强的新网络。自80年代以来,一些与通信相关的基础技术,如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等的发展和光纤传输距离和传输容量的提高,为新网络的实现提供了基础,在这种环境下,出现了宽带ISDN(B-ISDN)网络。B-ISDN网络能够满足:提供高速的数据传输业务;网络设备与业务特性无关;信息的转移方式与业务种类无关。为了研究开发适应B-ISDN的传输模式,学者和科研人员们提出了很多种解决方案,如多速率电路交换、帧中继、快速分组交换等,最后得到了一个最适合B-ISDN的传输模式ATM。ATM技术作为B-ISDN的核心技术,已经由ITU-T于1992年规定为B-ISDN统一的信息传输模式
4、。ATM技术克服了电路模式和分组模式的技术局限性,采用光通信技术,提高了传输质量,同时,在网络节点上简化操作,使网络时延减小,而且还采取了一系列其他技术,从而达到了B-ISDN的要求。ATM是一种传输模式,在这一模式中,信息被组织成信元,由于包含来自某用户信息的各个信元不需要周期性出现,所以这种传输模式是异步的。促进ATM技术发展的因素主要有:用户对网络带宽与对带宽高效、动态分配需求的不断增长,用户对网络实时应用需求的提高,网络的设计与组建进一步走向标准化的需要,其中关键还是在于ATM技术能满足用户对数据传输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的要求。目前的网络应用已不限于
5、传统的语言通信与基于文本的数据传输,在多媒体网络应用中需要同时传输语音、数字、文字、图形与视频信息等多种类型的数据,并且不同类型的数据对传输的服务要求不同,对数据传输的实时性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必然会增加网络突发性的通信量。而不同类型的数据混合使用时,各类数据的服务质量QoS也不相同,多媒体网络应用及实时通信要求网络传输的高速率与低延迟,目前存在的传统线路交换与分组交换都很难满足这种综合数据业务的需要,而ATM技术正好能满足此类应用的要求。5.2 ATM体系结构体系结构5.2.1 ATM信元结构信元结构ATM信元是ATM传送信息的基本载体,采用固定长度的信元格式,长度为53字节,其中5个字节为信
6、头,其余48个字节为信元净荷。信元的主要功能为确定虚通道和虚通路,并完成相应的路由控制。ATM信元的信头格式如图5-1所示。图5-1 ATM信头格式信头内容在UNI(用户网络接口)和NNI(网络节点接口)略有区别,主要由以下六部分构成。GFC:一般流量控制,4比特。只用于UNI接口,目前置为“0000”,将来可能用于流量控制。VPI:虚通道标识,其中NNI为12比特,UNI为8比特。VCI:虚通路标识,16比特,标识虚通道内的虚通路,VCI与VPI组合起来标识一个虚连接。PTI:净荷类型指示,3比特,用来指示信元类型,如表5-1所示。CLP:信元丢失优先级,1比特。用于信元丢失级别的区别,CL
7、P为1,表示该信元为低优先级;为0则表示高优先级,当传输超限时,首先丢弃的是低优先级信元。HEC:信头差错控制,8比特,监测出有错误的信头,可以纠正信头中1比特的错误。HEC还被用于信元定界。下面分别附上ATM信元UNI信头预赋值(表5-2)和ATM信元NNI信头预赋值(表5-3),信元信头预赋值用于区别ATM层使用的信元和物理层使用的信元。ATM信元中信头的功能比分组交换中分组头的功能大大简化,不需要进行逐链路的差错控制,只要进行端到端的差错控制,HEC只负责信头的差错控制,另外只用VPI、VCI标识一个连接,不需要源地址、目的地址和信元序号,信元顺序由网络保证。5.2.2 ATM分层体系结
8、构分层体系结构B-ISDN的协议参考模型包括一个用户平面、一个控制平面和一个管理平面,如图5-2所示。用户平面主要提供用户信息流的传输,以及相应的控制(如流量控制、差错控制)。控制平面主要是完成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的功能,通过处理信令来建立、管理和释放呼叫与连接。管理平面提供两种功能,即层管理和面管理功能。面管理完成与整个系统相关的管理功能,并提供所有平面间的协调功能。层管理完成与协议实体内的资源和参数相关的管理功能,处理与特定的层相关的操作和管理信息流。图5-2 B-ISDN协议参考模型 1.物理层物理层是承运信息流的载体,物理层有传输会聚(TC)和物理媒体连接两个子层。1)传输会聚(TC)层
9、TC层负责将ATM信元嵌入正在使用的传输媒体的传输帧中,或相反从传输媒体的传输帧中提取有效的ATM层信元。ATM层信元嵌入传输帧的过程为:ATM信元解调(缓存)信头差错控制HEC产生信元定界传输帧适配传输帧生成。2)物理媒体连接层(PM)物理媒体连接层主要按照ITU-T和ATM F建议的规范执行,共有以下六种类型的连接:(1)基于直接信元传输的连接;(2)基于PDH网传输的连接;(3)基于SDH网传输的连接;(4)直接信元光纤传输;(5)UTOPIA接口(通用测试和运行物理接口);(6)管理和监控信息流OAM传输接口。2.ATM层ATM层是ATM数据链路层的下子层,主要定义信元头的结构,以及使
10、用物理链路的方法。ATM层利用物理层提供的信元(53字节)传送功能,向外部提供传送ATM业务数据单元(48字节)的功能。ATM业务数据部分(ATM-SDU)是任意的48字节长的数据段,它在ATM层中成为ATM信元的负载区部分。图5-3 ATM网络协议分层之间的数据传输ATM层的功能有:信元的汇集和分检:负责将多个输入端口的信元分检到不同的输出端口;VPI/VCI的管理:根据VPI/VCI映射表,将输入端口来的信元中的VPI/VCI映射成输出端口对应的VPI/VCI,并填充进信头;信头的增删:ATM层实体接收来自于AAL的信元体,并增加信头,形成信元;接收方ATM层实体执行相反的动作,完成删除信
11、头的任务;信元速率调整:不同的链路需要不同的信元速率,例如,SDH STM-1链路(线路速率为155.520 Mb/s,数据速率为150.336 Mb/s)每秒应传输35 000多个信元;如果输入的实际信元不够时,ATM层必须生成空信元填充信道。3.ATM适配层(AAL)AAL的主要作用是将高层的用户信息分段装配成信元,吸收信元延时抖动和防止信元丢失,并进行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AAL的功能由用户本身提供,或由网络与外部的接口提供。网络只提供到ATM层为止的功能。AAL用于增强ATM层的能力,以适合各种特定业务的需要,这些业务可能是用户业务,也可能是控制平面和管理平面所需的功能业务。在AAL上传
12、送的业务有很多种,CCITT将AAL可以支持的业务,根据源和目的之间的定时要求、比特率要求和连接方式,三个基本参数划分为A、B、C、D四类。A 类:固定比特率(CBR)业务,对应ATM适配层1(AAL1)。支持面向连接的业务,其比特率固定,常见业务有64 kb/s语音业务,固定码率非压缩的视频通信及专用数据网的租用电路。B类:可变比特率(VBR)业务,对应ATM适配层2(AAL2)。支持面向连接的业务,其比特率是可变的,常见业务有压缩的分组语音通信和压缩的视频传输。这两种业务具有传递介面延迟,其原因是接收器需要重新组装原来的非压缩语音和视频信息。C类:面向连接的数据服务,对应AAL3/4。支持
13、面向连接的业务,适用于文件传递和数据网业务,其连接是在数据被传送以前建立的,所支持的业务是可变比特率的,但是没有介面传递延迟。D类:面向无连接数据业务,常见业务有数据报业务和数据网业务,在传递数据前,其连接不会建立。AAL3/4或AAL5均支持此类业务。业务参数、业务类别和相应的AAL类型见表5-4。图5-4为基于AAL5的ATM各层实体工作过程。AAL层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两个子层:汇聚层(CS)和分段/组装层(SAR)。CS面向不同应用要求,为高层的信息分段进行准备工作;SAR将高层数据分段成信元负载域的格式,或者将多个信元负载域中的信息组装成高层数据。图5-4 基于AAL5的ATM各层实体的
14、工作过程发送方SAR实体接到CS-PDU(格式见图5-5),执行拆卸工作,将CS-PDU拆卸成若干信元数据(长度为48字节),并依次提交物理层增加信元头、传输(由于PAD字段的增加,使得这种拆卸可以完整地进行);为了保证接收方SAR实体可以正确地组装CS-PDU,AAL5利用信元头中的PTI(信元负载类型)中的第2位来指明本信元在整个CS-PDU对应的信元流中的位置(为1时表示本信元为整个CS-PDU信元流中的最后一个信元)。接收方SAR实体接到PTI=0 x1的信元时,组装CS-PDU,并上交给接收方CS实体;接收方CS实体计算CRC,并与CS-PDU中的CRC比较:如果一致(正确),根据C
15、S-PDU尾部的LF,截取用户数据并投递给用户;如果错误,并且无法恢复,根据用户需要,确定是否将有错的用户数据投递给用户。图5-5 CS-PDU 的格式 5.3 ATM交换原理交换原理5.3.1 ATM交换机组成交换机组成ATM交换机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1.硬件结构 ATM交换机硬件如图5-6所示,分为三部分:交换单元、接口单元和控制单元。图5-6 ATM交换机硬件结构(1)交换单元:ATM交换机的核心,用于完成交换的实际操作,即将输入信元交换到所需的出线上去。交换单元根据路由标签选择交换路径,由硬件自选路由完成交换过程。交换单元的核心是交换结构(Switch Fabric),小型交换机
16、的交换单元一般由单个交换结构构成,而大型交换机的交换单元则由多个交换结构互连而成。(2)接口单元:用于连接各种终端设备和其他网络设备,分为入线接口单元和出线接口单元。入线接口单元对各入线上的ATM信元进行处理,使它们成为适合ATM交换单元处理的形式,即为物理层向ATM层提交的过程,将比特流转换成信元流;出线接口单元则对ATM交换单元送出的ATM信元进行处理,使它们成为适合在线路上传输的形式,即为ATM层向物理层提交过程,将信元流转换成比特流。(3)控制单元:根据信令控制交换并完成运行、维护管理功能。2.软件结构ATM交换机由软件进行控制和管理。软件主要指指挥交换机运行的各种规约,包括各种信令协
17、议和标准。交换机必须能够按照预先规定的各种规约工作,自动产生、发送和接收、识别工作中所需要的各种指令,使交换机受到正确控制并合理地运行,从而完成交换机的任务。ATM交换机的软件通过三大功能块进行流量管理控制:(1)在UNI处采用基本流量控制GFC对用户流量进行管理;(2)操作与维护控制:采用操作与维护信元对物理层和ATM层进行管理;(3)系统管理控制:负责采集和处理各种管理信息,协调系统其他功能块的工作,大多数系统管理控制涉及告警、测量、统计和其他类型信息。将软件的三大功能块分为以下七个功能区。(1)连接控制:在呼叫建立阶段所执行的一组操作,根据用户的业务特性和服务要求,确定用户所需的网络资源
18、,用以接收或拒绝一个ATM连接。(2)配置管理:对ATM交换机资源进行配置管理。(3)故障管理:对ATM交换机运行故障进行管理,包括故障检测、故障定位、故障报告、连通检查和连接核对等。(4)性能管理:对ATM交换机的各种性能指标进行管理,通过连续性能监测和报告,评价系统运行功能指标,包括信息流速率、误码率等。(5)计费管理:负责采集用户占用网络资源信息,进行计费管理,计费可以在线或脱机处理。(6)安全管理:负责安全监测,控制对系统数据的存取和对系统的接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以保护交换机的正常运行。(7)系统管理:负责采集和处理各种管理信息,协调系统其他功能块的工作。5.3.2 ATM交换原理交
19、换原理ATM交换是电信号交换,它以信元为单位,即53个字节为一个整体进行交换,但它仅对信头进行处理。图5-7中的交换单元有n条入线(I1In),m条出线(O1Om),每条入线和出线上传送的都是ATM信元流,而每个信元的信头值则表明该信元所在的逻辑信道(由VPI/VCI值确定),不同的入线(或出线)可以采用相同的逻辑信道值。ATM交换的基本任务就是将任意入线上的任意逻辑信道中的信元交换到所需的任意出线上的任意逻辑信道上,例如图5-7中入线I1的逻辑信道a被交换到出线O1的逻辑信道x上,入线I1的逻辑信道b被交换到出线Om的逻辑信道s上等等。这里交换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功能:一是空间交换,即将信元从一
20、条传输线(I1)传送到另一条传输线(Om)上去,这个功能又叫做路由选择;另一个功能是时隙交换,即将信元从一个逻辑信道(如I1的b)改换到另一个逻辑信道(如Om的s),这个功能又叫信头变换。图5-7 ATM交换原理 以上空间交换和时间交换的功能可以用一张翻译表来实现,图5-8的坐标链路译码表列出了该交换单元当前的交换状态。图5-8 ATM交换的坐标链路译码表5.3.3 ATM交换功能及其实质交换功能及其实质由ATM交换原理可知,ATM交换机主要有三个基本功能:空分交换(路由选择)、时隙交换(信头变换)和排队。实现上述三个功能的方式和这些功能在交换机中所处位置的不同就构成了不同类型的ATM交换机。
21、1.空分交换(路由选择)功能空分交换功能类似于程控交换机的空分交换功能(S功能),如图5-8所示,信元从入线I1传送到出线Om上,信元从入线In传送到出线O1上。空分交换的核心问题就是路由选择,即信元如何在交换机内部从入线选路至出线。2.时隙交换(信头变换)功能时隙交换功能类似于程控交换机的时分交换功能(T功能),如图5-8中信元从入线I1的逻辑信道b变换到出线Om的逻辑信道s,从入线In的逻辑信道c变换到出线O2的逻辑信道r等,这里的逻辑信道就相当于时隙。应该注意的是,在程控交换机中,逻辑信道和时隙是一一对应的,它的逻辑信道就用时隙来标志,它的时隙交换就是将语音信息从一个时隙搬至另一个时隙。
22、而ATM交换机的逻辑信道和时隙并没有固定的对应关系,它的逻辑信道是靠信头值来标识的,因此它的时隙交换是靠信头翻译来完成的,例如I1的信头值a被翻译成O1上的x值。ATM的信头变换是ATM交换最重要的功能,也是ATM交换的实质,即VPI/VCI的转换。3.排队功能由于ATM的逻辑信道和时隙并没有固定的对应关系,因此可能会有两个或多个不同入线上的信元同时到达ATM交换机并竞争同一出线,如图5-8中信元要从入线I1的b到出线Om的s,而入线In的d也要到出线Om的s,但它们却不能同一时刻在同一出线上输出。为了避免多个信元在竞争同一出线时发生丢弃,ATM交换机设置了一些缓冲器来存储那些暂时未被服务的信
23、元,这些信元需要在缓冲器中排队等待服务,这就是ATM交换机的排队功能。5.3.4 ATM交换结构交换结构ATM交换结构的分类如图5-9所示。图5-9 ATM交换结构的分类1.空分交换结构(矩阵交换)ATM交换的最简单方法是将每一条入线和每一条出线相连接,在每条连接线上装上相应的开关,根据信头VPI/VCI决定相应的开关是否闭合来接通特定输入和输出线路,将某入线上的信元交换到指定出线上。最简单的实现方法就是空分交换方式,也称矩阵交换,它的基本原理来源于纵横制交换机。矩阵交换的基本原理如图5-10所示。图5-10 矩阵交换的基本原理 矩阵交换的优点是输入输出端口间一组通路可以同时工作,即信元可以并
24、行传送,吞吐率和时延特性较好。缺点是交叉节点的复杂程度随入线数和出线数的平方增长,导致硬件复杂,因此其规模不宜过大。空分交换矩阵分为单级交换矩阵和多级交换矩阵两种。1)单级交换矩阵单级交换矩阵只有一个交换元素与输入/输出端口相连。混洗式(shuffle)交换如图5-11所示,它的主要原理是利用反馈机制将发生冲突的信元返回输入端,重新寻找合适的输出端,图中的虚线为反馈线,利用这种反馈可使某一输入端的信元能在任意一个输出端输出。很明显,一个信元要达到合适的输出端可能需要重复几次,因此又叫循环网络,如从输入端口2到输出端口8的信元先从输入端口2到输出端口4,然后反馈到输入端口4,再从输入端口4到输出
25、端口8。构成这种网络只需少量的交换元素,但其性能并不太好,关键是内部延迟较长。图5-11 混洗式单级交换2)多级交换矩阵多级交换矩阵由多个交换元素互连组成,它可以克服单级交换矩阵交叉节点数过多的缺点。多级交换矩阵又可分为单通路网络和多通路网络两种。(1)单通路网络(Banyan)。单通路网络指的是从一个给定的输入到达输出端只有一条通路,最常见的就是“榕树”Banyan网络(如图5-12所示),它是因其布线像印度一种榕树的根而得名。Banyan网络的每个交换元素都是22(两个输入和两个输出),具有唯一路径特性和自选路由功能。唯一路径特性指任何一条入线与任何一条出线之间存在并仅存在一条通路;自选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