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 》课件第4章.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自动控制原理 》课件第4章.ppt》由用户(momomo)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动控制原理 自动控制原理 课件第4章 自动控制 原理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4章 根轨迹分析法u 4.1 根轨迹的基本概念u4.2 绘制根轨迹的基本法则u4.3 广义根轨迹u 4.4 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u4.5 用MATLAB绘制系统根轨迹图u本章小结u习题闭环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可以由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即闭环系统特征方程的根所决定,系统瞬态响应的基本特征也是由闭环极点起主导作用的。闭环零点则影响系统瞬态响应的形态。因此,对于反馈控制系统的研究,首先是在系统的结构和参数已知时,求解系统的闭环极点和闭环零点;其次,为了使得系统具有希望的控制性能,需要考察系统结构参数的变化对其闭环极点和闭环零点的影响规律。系统的闭环极点是其闭环特征方程的根,对于高阶系统,采用解析法求解
2、其闭环极点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是考察系统的闭环极点随着结构和参数变化的一般规律,更需要进行大量复杂的运算。1948年,伊文斯(W.R.Ewans)根据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与其闭环特征方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求取闭环特征根的图解方法根轨迹法。现在,根轨迹法在控制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成为经典控制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之一。4.1.1 根轨迹的定义根轨迹的定义下面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学习根轨迹的定义。【例例4-1】已知一个单位负反馈系统的结构如图4-1所示。试绘制其根轨迹。4.1 根轨迹的基本概念根轨迹的基本概念图4-1 单位反馈系统解解 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其中:K为系统的开环放
3、大倍数;Kg为开环根轨迹增益,简称根轨迹增益,Kg2K。系统具有两个开环极点:p10,p22;没有开环零点。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2()2(2)15.0()(kssKssKssKsGgg2g2)(KssKs闭环特征方程为D(s)s22sKg0系统的两个闭环特征根为 两个闭环特征根将随着Kg取值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当Kg0时,s10,s22;当Kg1时,s1s21;当Kg2时,s1,21j;当Kg5时,s1,21j2;当Kg时,s1,21j。g2,111Ks在复平面上用平滑的曲线将计算结果连接起来,就可以得到Kg由0变化时闭环特征根走过的轨迹,即根轨迹,如图4-2所示。根轨迹图全面描述了Kg对闭
4、环特征根s1,2在复平面上的分布及系统性能的影响:当Kg从0连续变化时,根轨迹均在s左半平面,所以系统对所有的K值都稳定。当0Kg1时,特征根为互异负实数,系统处于过阻尼状态,阶跃响应无超调。图4-2 例4-1根轨迹图当Kg1时,特征根为相等的负实数,系统处于临界阻尼状态,阶跃响应也无超调。当Kg1时,特征根为一对共轭复数根,系统处于欠阻尼状态,阶跃响应振荡衰减。因此,所谓根轨迹,是指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中的某个参数变化时,闭环特征根在复平面上所走过的轨迹。这里所说的某个参数,通常是指根轨迹增益Kg。除Kg外,有时亦可取其他的可变参数。4.1.2 根轨迹方程根轨迹方程绘制根轨迹的实质是寻找闭环特征
5、方程1Gk(s)0的根。对于如图4-3所示的一般控制系统,其开环传递函数为(4-1)式中:zj为系统的开环零点(j1,2,m);pi为系统的开环极点(i1,2,n);Kg为系统的根轨迹增益。niimjjpszsKsHsGsG11gk)()()()()(图4-3 反馈控制系统显然,满足Gk(s)1的点,即满足(4-2)的点,都是系统的闭环特征根,必定在根轨迹上。所以称式(4-2)为系统的根轨迹方程。由式(4-2)可以看出,根轨迹法实质上是一种利用控制系统开环传递函数求取系统闭环极点,从而分析闭环系统性能的方法。1)()(11gniimjjpszsK由于Gk(s)是关于复数s的函数,故式(4-2)
6、为一矢量方程。可由矢量的模值运算和相角运算分别得到(4-3)(4-4)式(4-3)称为根轨迹的幅值条件方程;式(4-4)称为根轨迹的相角条件方程。111gniimjjpszsK)12()()(11kpszsniimjj),2,1,0(k式(4-3)也可写为以下形式:(4-5)若s平面上的点是闭环极点,则它与zj,pi所组成的向量必定满足上述两方程,而且幅值条件方程与Kg有关,而相角条件方程与Kg无关。所以满足相角条件方程的s值代入幅值条件方程中,可以求得一个对应的Kg值,即s若满足相角条件方程,必定满足幅值条件方程。因此,相角条件方程是决定闭环根轨迹的充分必要条件,而幅值条件方程只用来确定根轨
7、迹上各点的Kg值。mjjniigzspsK11【例例4-2】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试检验复平面上一点s11.5j2.5是否在根轨迹上。若在,则确定与它对应的Kg值。解解 系统有3个开环极点p10,p22,p36.6;有1个开环零点z14。将这些零、极点及s11.5j2.5标注在复平面上。绘制从各零、极点到s1的向量,如图4-4所示。)6.6)(2()4()(gkssssKsG图4-4 例4-2开环零、极点位置可以测得:(s1z1)(s1p1)(s1p2)(s1p3)451207926180由相角条件方程式(4-4)可知,点s11.5j2.5在根轨迹上。由幅值条件方程式(4-5),可得对
8、应的Kg值为 此例说明,通过选点试探法,可以判断复平面上某点是否落在根轨迹上。由那些满足相角条件的点就可以连成根轨迹。这种逐点试探的方法称为绘制根轨迹的试探法。15.126.38.56.29.211312111gzspspspsK根据幅值条件方程和相角条件方程,利用解析法或试探法可以绘制低阶系统的根轨迹,但对于高阶系统,绘制过程是很繁琐的,不便于实际使用。在控制工程中,通常使用以两类条件方程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些基本法则来绘制根轨迹。使用这些法则能够迅速地绘制出根轨迹的大致形状和变化趋势。对于满足相角条件方程式(4-4)的根轨迹,称为180根轨迹,也称为常规根轨迹。下面将讨论180根轨迹的绘制法
9、则。4.2 绘制根轨迹的基本法则绘制根轨迹的基本法则【法则法则1】根轨迹的连续性、分支数与对称性。由于实际控制系统闭环特征方程的系数或为已知实数,或为根轨迹增益Kg的函数,所以当Kg由0连续变化时,闭环特征根的变化必然也是连续的,因此根轨迹具有连续性。系统闭环特征方程的系数仅与系统的参数有关。对于实际控制系统而言,这些参数都是实数。具有实系数的闭环特征方程的根为共轭复数的形式,必然对称于实轴。因而,根轨迹也必然关于实轴对称。根轨迹是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中的某个参数变化时,闭环特征根在复平面上变化的轨迹。因此根轨迹的分支数必然与闭环特征根的数目相等。由式(4-1)可推出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4-6)
10、所以,根轨迹的分支数等于开环极点数n与开环零点数m中的大者。0)()()(11jmJgniizsKpssD【法则法则2】根轨迹的起点和终点。根轨迹的起点是指Kg0时的根轨迹点,而终点是指Kg时的根轨迹点。若系统具有n个开环极点,m个开环零点(对于实际控制系统,一般均满足nm),则系统的n条根轨迹分支起始于开环极点,其中有m条终止于开环零点,其余(nm)条终止于无穷远处。当Kg0时,由式(4-6)可得,spi为闭环特征根。所以,开环极点是根轨迹的起点。由式(4-6)可得:(4-7)当Kg时,szj为闭环特征根。所以,有m条根轨迹分支终止于开环零点。对于剩余的(nm)条根轨迹,由式(4-7)可得:
11、nimjjizspsK11g0)()(101lim1lim)()(limg11gKspszsKnmsniimjjs上式说明,当Kg时,s为闭环特征根。所以(nm)条根轨迹将终止于无穷远处。通常,称无穷远处的根轨迹终点为无限开环零点。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根轨迹起始于开环极点,终止于开环零点。【法则法则3】根轨迹的渐近线。若nm,当Kg时,有(nm)条根轨迹将沿着与实轴正方向夹角为ja,交点为a的渐近线趋于无穷远处,其中:渐近线与实轴正方向的夹角为 (4-8)mnk)12(aj,2,1,0k渐近线与实轴正方向的交点为(4-9)设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如式(4-1),可将其展开为如下形式:(4-10)m
12、nzpmjjnii11annnnmmmmasasasbsbsbsKsHsG111111g)()(上式可进一步整理为(4-11)式中(4-12)(4-13)111)()()(mnmngsbasKsHsGmjjzb11niipa11设在根轨迹上无穷远处有一点s,即s,则从复平面上所有有限的开环零、极点指向s的向量都可以认为是相等的。因此,可以将从所有有限的开环零、极点指向s的向量都用从某个固定点a指向s的向量代替,即(4-14)将式(4-14)代入式(4-1)可得)()()(aijspszs(4-15)namaniimjjgssKpszsKsHsG)()()()()()(g111gg)()(mna
13、mnmnasmnsKsK比较式(4-11)和式(4-15),可得(nm)aa1b1从而有 同理,当s时,由式(4-14)可知 (4-16)a)()(jijpszsmnzpmnbamjjniia1111)(将式(4-16)代入相角条件方程(4-4),可得从而有)12(aaknmjjmnk)12(aj,2,1,0k【例例4-3】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试确定根轨迹的分支数,根轨迹的起点和终点;若根轨迹的终点在无穷远处,试求渐近线与实轴的交点和夹角。解解 由法则1可知根轨迹有三条分支。由法则2可知三条根轨迹的起点分别在开环极点0,1和5处。因为没有开环零点,所以三条根轨迹的分支沿三条渐近线趋向无穷远处,
14、即根轨迹三条分支的终点均在无穷远处。)5)(1()(gksssKsG由法则3可求得渐近线与实轴正方向的夹角,即渐近线与实轴的交点为根轨迹的渐近线如图4-5所示。1,601,180 0,60 )12(akkkmnkj2030)510(11amnzpnimjji图4-5 例4-3根轨迹的渐近线【法则法则4】实轴上的根轨迹。实轴上根轨迹区段的右侧,开环零、极点数目之和应为奇数。上述结论可由根轨迹的相角条件方程(4-4)证明。在s平面的实轴上任取一个实验点s1,其左侧的每个开环实数零点或开环实数极点到s1的向量的相角均为0。对于s平面上共轭复数形式的开环零、极点,每对共轭的开环零点或开环极点到s1的向
15、量的相角之和均为0。实验点s1右侧的每个开环实数零点或开环实数极点到s1的向量的相角均为180。因此,根据根轨迹的相角条件方程,如果实验点s1所在的实轴段是根轨迹,则其右侧的开环零、极点数目之和应为奇数。【法则法则5】根轨迹的分离点(汇合点)。两条或两条以上根轨迹分支在s平面上相遇又分开的点,称为根轨迹的分离点(汇合点),用sd表示。1.分离点的计算分离点的计算根轨迹的分离点实质上就是闭环特征方程的重根,因此可以用求解方程式重根的方法确定其在s平面上的位置。设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NsMKsHsG则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4-17)若ssd为闭环特征方程的重根(2),则D(s)
16、对s的一阶导数为0)()(1)()(1)(gsNsMKsHsGsD)()()(2ssssDd )()()()(2d)(d2ddssssssssD)()()(2)(ddssssss必有因此,同时满足条件(4-18)的点ssd,即为根轨迹的分离点。0d)(ddssssD0)(0d)(dsDssD由式(4-17)可以进一步推导出根轨迹的分离点应满足的条件为(4-19)一般来说,若实轴上两相邻开环极点(包括无限开环极点)之间或两相邻开环零点(包括无限开环零点)之间有根轨迹,则此段根轨迹上必有分离点;若实轴上相邻的开环极点(包括无限开环极点)与开环零点(包括无限开环零点)之间有根轨迹,则此段根轨迹上或无
17、分离点,或分离点成对出现。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根轨迹的对称性,因此分离点多位于实轴上。虽然可能存在共轭复数形式的分离点,但此种情况较少出现。0)(0)()()()(sDsNsMsNsM另外,方程(4-20)的解sd也是根轨迹的分离点。这一方程同样可按重根条件推导而得,在此不再证明。mjjdniidzsps1111应当指出,如果开环系统无有限零点,则在分离点方程(420)中应取即分离点方程改为(4-21)011dmjjzs011dniips2.分离角的计算分离角的计算在分离点处根轨迹的切线方向与实轴正方向的夹角,称为分离角,用d表示。设有l条根轨迹分支进入分离点又离开,则分离角为(4-22)1,1
18、,0(,)12(dlklk【例例4-4】已知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试确定实轴上的根轨迹区段,并计算根轨迹的分离(汇合)点和分离角,以及分离(汇合)点处的根轨迹增益。解 首先将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写为零、极点形式,即式中:为根轨迹增益。)15.0)(1()125.0()(ksssKsG)2)(1()4()(gksssKsG2KKg根据法则4,可知实轴上的根轨迹区段应为(,4和2,1,而且在(,4区段上有汇合点,在2,1区段上有分离点。为求根轨迹的分离(汇合)点,令M(s)s4N(s)(s1)(s2)s23s2由分离点方程M(s)N(s)M(s)N(s)0整理得s28s100解得根据根轨
19、迹在实轴上的分布,可知是实轴上的分离点,是实轴上的汇合点。,55.11ds45.62ds1ds2ds 分离点和汇合点对应的根轨迹增益分别为分离角为1.04211111dddgdsssK9.94212221dddgdsssK23,22)12(dk1,0k【法则法则6】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根轨迹与虚轴相交时,交点为一对共轭纯虚根j。下面介绍两种求解根轨迹与虚轴交点的方法。方法一:将sj代入闭环特征方程D(s)1G(s)H(s)0上式可整理为如下形式:令解出及对应的根轨迹增益Kgc,共轭纯虚根j即为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0)j(Im)j(Re)(DDjD0)j(Im0)j(ReDD方法二:写出系统的闭
20、环特征方程,列出其劳斯表。由第3章可知,当劳斯表出现数字元素全零行时,系统存在关于原点对称的特征根。故令劳斯表满足条件的行的所有数字元素为零,解得相应的Kgc。将其代入由数字元素全零行的上一行元素构造的辅助方程中,解出对应的,从而得到根轨迹与虚轴相交的一对共轭纯虚根j。【例例4-5】对于例4-3所示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试求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及对应的临界根轨迹增益Kgc。解解 该系统的根轨迹方程为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s36s25sKg01)5)(1(gsssK下面用两种方法求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及对应的临界根轨迹增益Kgc。方法一方法一 将s1j代入上述闭环特征方程,并整理得解上述两式得可知根轨迹
21、与虚轴的交点为j5,对应的临界根轨迹增益为Kgc30。050632gK5 ,300 ,03,2211ggKK方法二方法二 列出闭环特征方程的劳斯表如下:令劳斯表的s1行数字元素全为零,有解得Kgc30。列辅助方程为6s2Kgc0,解得由此可见,用上述两种方法得出的结果是一致的。00630651g0g1g23KsKsKss0630g K。5js【法则法则7】根轨迹的出射角与入射角。某些控制系统存在共轭的开环复数零点和(或)极点。在共轭开环复数极点上,根轨迹的切线方向与实轴正方向的夹角,称为根轨迹的出射角。在共轭开环复数零点上,根轨迹的切线方向与实轴正方向的夹角,称为根轨迹的入射角。设系统开环传递
22、函数如式(4-1)所示,在其开环复数极点pk处的出射角为(4-23)()()12(11iknkiijkmjpppzpkk在其开环复数零点zk处的入射角为 (4-24)设系统的开环零、极点分布如图4-6所示。在根轨迹上靠近开环复数极点p2处选择一点s1,它距p2的距离为。当0时,即为出射角,且)()()12(11jkmkjjiknizzzpzkk2)(21pps)()(12iipspp3,2,1i)()(12jjzszp1j图4-6 复数开环极点处的出射角由相角条件方程(4-4)可得上式整理得(4-25)将式(4-25)推广到系统具有n个开环极点,m个开环零点时,就可以得到式(423)。同理可求
23、得式(4-24)。)12()()()()()(2141311112kpspspspszp)()()()()12(413111122pspspszpkp)()()()()12(42321212ppppppzpk【例例4-6】设系统开环传递函数零、极点的分布如图47所示,试确定根轨迹离开共轭复数极点p1和p2的出射角。解解 按式(4-23),由作图结果得考虑到根轨迹的对称性,根轨迹离开p2点的出射角必为)()()()(180413121111ppppppzpp6.2613590451806.266.2612pp图4-7 系统开环零、极点分布【法则法则8】闭环极点的和与积。设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可知
24、,系统所有开环极点之和为(4-26)系统所有开环极点之积为(4-27)11apniinnniiap)1(1mjjbz11系统所有开环零点之和为(4-28)系统所有开环零点之积为(4-29)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可写为(4-30)mjjbz11mmmjjbz)1(10)()(111111mmmmgnnnnbsbsbsKasasassD设系统的闭环极点为si,则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又可写为(4-31)则系统所有闭环极点之和为(4-32)系统所有闭环极点之积为(4-33)0)()(1111nnnnniiAsAsAssssD11AsniinnniiAs)1(1由此可以得到如下结论:(1)当nm2时,式(4-
25、30)中sn1项的系数与Kg无关。对比式(4-30)和式(4-31)sn1项的系数可知,系统的所有闭环极点之和与所有开环极点之和存在如下关系:(4-34)常数C称为系统闭环极点的重心。上式表明,当Kg变化时,若一部分闭环极点在平面s上向右移,则另一部分闭环极点必向左移。对于任意Kg,闭环极点的重心保持不变。)(11为常数CCspniinii上述结论也称为根轨迹的根之和定理。(2)对比式(4-30)和式(4-31)的常数项可知,系统所有闭环极点之积与所有开环零点之积和所有开环极点之积存在如下关系:(4-35)上述结论也称为根轨迹的根之积定理。mjjmniinniinzKps1g11)1()1()
展开阅读全文